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小题。余幼聘金沙于氏,八龄而夭。娶陈氏。陈名芸,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四龄失怙,母金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小题。余幼聘金沙于氏,八龄而夭。娶陈氏。陈名芸,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四龄失怙,母金氏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余幼聘金沙于氏,八龄而夭。娶陈氏。陈名芸,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四龄失怙,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芸既长,娴女红,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克昌从师,修脯无缺。一日,于书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余年一十三,随母归宁,两小无嫌,得见所作,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然心注不能释,告母曰:“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焉。此乾隆乙末七月十六日也。
是年冬,值其堂姊出阁,余又随母往。芸与余同齿而长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索观诗稿,有仅一联,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询其故,笑曰:“无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敲成之耳。”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知夭寿之机此已伏矣。是夜送亲城外,返已漏三下,腹饥索饵,婢妪以枣脯进,余嫌其甜。芸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忽闻芸堂兄玉衡呼曰:“淑妹速来!”芸急闭门曰:“已疲乏,将卧矣。”玉衡挤身而入,见余将吃粥,乃笑睨芸曰:“顷我索粥,汝曰‘尽矣’,乃藏此专待汝婿耶?”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余亦负气挈老仆先归自吃粥被嘲再往芸即避匿余知其恐贻人笑也。
(节选自清代沈复的《浮生六记》)
5、对下面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年一十三,随母归宁 已嫁的女子回娘家省视父母
B、四龄失怙 失去父亲
C、芸既长,娴女红女孩化妆
D、见余将吃粥,乃笑睨芸曰斜眼看
6、下列划线字的意义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
A、刺绣之暇,渐通吟咏 / 知寿夭之机此已伏矣
B、王衡挤身而入  / 芸与余同齿而长余十月
C、芸暗牵余袖,随至其室  / 婢妪以枣脯进,余嫌其甜
D、见余将吃粥,乃笑睨芸曰 / 乃藏此专待汝婿耶?
7、下面句子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同类的一项是:( )
A、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B、愿得知己堪师者敲成之耳
C、此乾隆乙未七月十六日也 D、是夜送亲城外,返已漏三下
8、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复幼年先与金沙于氏订婚,于氏八岁夭折,所以陈芸是第二位与沈复缔结婚约的女子。
B、沈复十一岁时,因堂姐出嫁而随母归宁,第一次见到比自己长十个月的表姐陈芸,为其娴雅聪慧所吸引,一见倾心,并对母亲誓言:“非淑姊不娶。”
C、文中“窃恐其福泽不深”“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以及“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知寿夭之机此已伏矣”等句,似意在暗示陈芸今后之命途多舛。
D、文中“藏粥待婿”一事,既写出了陈芸的体察入微与善解人意,也写出了沈陈二人的两情相悦与纯真无嫌,充满生活意趣。
9、断句与翻译。(共11分)
(1)用“/”给文言文段最后一句断句。(4分)
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余亦负气挈老仆先归自吃粥被嘲再往芸即避匿余知其恐贻人笑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 .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焉。(3分)
2 .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4分)
答案

5、C
6、A
7、B
8、B
9、(1)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余亦负气/挈老仆先归/自吃粥被嘲/再往/芸即避匿/余知其恐贻人笑也。
(2)母亲也喜欢她的温柔平和,就脱下金戒指缔结了婚约。
(3)我见他的鞋绣得很精巧,一问,原来是她自己做的,才知道她的聪慧不仅仅在写字吟诗上呀。
解析

5、C(“女红”应指妇女所做的刺绣、纺织活计)。
6、A(A、两个“之”均为助词“的”;B表修饰/连词,并且;C代词“她的”/代词“它”,代“枣脯”;D副词、就/副,竟然)。
7、B(B句与例句都为定语后置句;A为陈述句,C为判断句,D为省略句。
8、B(“因堂姐出嫁而随母归宁”不对,沈复此前曾随母归宁,第一次见到芸;此为第二次)。
9、(1)每处1分,扣完为止。
(2)关键词:爱
(3)关键词:慧
文言文翻译:我自幼与金沙的于氏订亲,她八岁就死了,我于是娶了陈氏。她叫陈芸,宇淑珍,是我舅舅陈心余先生的女儿。她天性聪慧,牙牙学语时,教她《琵琶行》,就能背诵。她四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姓金,弟弟叫克昌,家里一贫如洗。芸长大后,会做针线活,一家三口全靠她做针线的收入过日子。克昌上学,送给老师的礼物从未缺少过。有一天,芸从书箱里翻出长诗《琵琶行》,一个字一个字挨着认,就开始学会了认字。在刺绣的空暇中,又渐渐学会了作诗,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句子。
我十三岁那年,随着母亲回姥姥家去,看芸的诗作,虽然感叹她的才思隽秀,心中又暗自担心她的福分不深,但心中十分爱她不能自释。就对母亲说:“如果为我挑媳妇,非芸姐我不娶”。母亲也爱她的柔和温顺,就脱下金戒指为我们订了亲。这是乾隆乙未年(1775)七月十六日的事情。
这年冬天,适逢芸的堂姐出嫁,我又随着母亲到她家去。芸和我同年而比我大十个月,我俩从小就姐弟相称,所以这时仍然叫她芸姐。
去时看到满屋的人都穿得很鲜艳,唯独芸姐一个人衣衫素淡,只有一双鞋是新的。我见她的鞋绣得很精巧,一问,原来是她自己做的。这才知道她的慧心不仅在写字吟诗上。
芸姐生得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眉弯目秀,神采飞扬。只有两个门牙微微露出,似非佳相。她有一种温柔缠绵的神情,令人为之销魂荡魄。
我看她的诗稿,有的只有一联,有的只有三四句,大多数是没有写成的。问其原因,芸笑着说:“这都是无师之作,但愿能得到知已而又堪称为老师的人来最后敲定”。我开玩笑地在她的诗稿上题了“锦囊佳句”四个字,不知此时已隐藏着芸姐寿命不长的征兆。
这天夜里我送客到城外,回来已是三更时分,我肚中饥饿想找点吃的,女仆们送来了枣脯,我嫌它太甜。芸姐暗地里牵了我的衣袖,我就随着她到她屋里,看到藏的有热粥和小菜,我欣然举筷,忽然听到芸姐的堂兄玉衡喊道:“淑妹快来!”芸姐急忙关了门说:“我已经累了,正准备睡觉”。玉衡从门外挤了进来,看到我正准备吃粥,就笑着斜着眼对芸说:“刚才我要吃粥,你说没了,原来藏在这里专门留给你的女婿吃啊!”芸姐大为窘迫,躲到一边去了,上上下下的人都笑话她。我也赌气地带了一个老仆先回去了。
自打吃粥一事被人嘲笑后,我再到芸家去,芸就躲开,我知道她是恐怕再被人笑话。)
举一反三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天 不 为 人 之恶 寒 也辍冬地 不 为 人 之恶 辽 远 也 辍 广 君 子 不 为小 人 之 匈匈也辍行天 有 常 道 矣 地 有 常 数 矣 君 子 有常体矣君子 道 其 而 小 人 计 其 功 诗 日 礼 义 之 不 愆 何 恤 人 之 言 兮 此 之谓也。                                     (取材于《荀子·天论》)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鱼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闻:“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瓿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有毁孟尝君于闵王,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人属孟尝君属:请托
B.比门下之鱼客比:和…相同
C.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计会:会计账务
D.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 子:子女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冯谖具有非凡的才智的一组是()
①长铗归来乎!食无鱼。②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③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④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⑤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⑥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A.①⑥⑤  B.②③④C.①②④  D. ③⑤⑥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齐人冯谖,贫困至极,投靠孟尝君,颇有爱才之名的孟尝君因为他没有什么特长和才干就忽视并怠慢了他。
B.冯谖具有非凡的才智,但他却抱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心理,从一开始就不断的索要,以检验自己准备辅佐的人到底是不是胸怀宽广、礼贤下士。
C.冯谖几次弹着他的宝剑唱歌,要鱼要车,孟尝君也都满足了他。后来,孟尝君问谁能替他去领地讨租税,大家都争着要去,冯谖更是毛遂自荐愿意前往。
D.冯谖为孟尝君***这件事就是在常人看来愚蠢至极的“千金买义”。说它愚蠢是因为它放弃了诸多眼前的金钱利益,而正是这一点体现了冯谖的战略性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5分)
(2)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①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节选自《史记•张仪列传第十》)
【注】醳:(shì)通“释”,释放。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 微感:暗中劝导
B.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执:拘捕
C.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诫:叮咛
D.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意:在意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B.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C.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D.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尝终日而思矣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张仪和苏秦本为同门,但在苏秦扬名之后,张仪才出道,在楚相门下任职,却被诬陷偷取了玉璧,并遭鞭笞之辱,但他始终没有承认,最后楚相只好释放了他。
B.张仪前往赵国谒见苏秦,希望能得到他的推荐,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料竟遭到了拒绝和羞辱,张仪一气之下怒而入秦,并最终成为秦相。
C.张仪投靠秦国,是认为只有秦国才能制约赵国,为自己赢回尊严。却没想到这全是苏秦的安排,直到苏秦舍人点明,他才恍然大悟,并对苏秦充满感激之情,自认为不及苏秦。
D.张仪掌握秦国大权后,为报答苏秦的知遇之恩,向苏秦舍人保证,此生决不攻打赵国。于是决定先向曾经羞辱过自己的楚国报复,并写信告知楚相此事。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
(5分)
(2)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
(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谓漂母日:“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日:“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日:“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日:“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熟视之,俯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粱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邸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2,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日: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言亍上,上拜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日:“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日:“若亡,何也?”何日:“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日:“若所追者谁?”何日:“韩信也。”上复骂日:“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日:“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日:‘‘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日:“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日:“吾为公以为将。”何日:“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日:“以为大将。”何日:“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王孙:犹言“少爷”古时对青年人的尊称。②连敖:接待客人的低级官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连敖,坐法当斩 坐:因为
B.项梁败,又属项羽 属:跟随
C.众辱之日 众:当众
D.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拜:授职
9.下列四组句子,分别属于表现人们对韩信或轻视和推重的一组是
A.①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②饭信,竟漂数十日。
B.①追信,诈也。 ②不及以闻,自追之。
C.①居麾下,无所知名。②如失左右手。 
D.①俯出胯下,匍匐。 ②与语,大悦之。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做平民时,生活贫穷,一个漂洗丝绵的大娘见他饥饿不堪,拿饭给他吃,一
连几十天,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大为感激。
B.滕公与萧何都是发现赏识韩信的们乐。滕公救了韩信一命,萧何追回逃亡的韩信,又都极力推荐,使韩信得到汉王的重用。
C.韩信先投奔楚军,追随项梁,后归顺汉军,都只是担任低级职务,难以得到施展
才能的机会,在汉军中更是差点掉了脑袋。
D.淮阴市中一个年轻屠户看不起韩信,说他人高马大,佩戴刀剑,实际内心懦弱,
还让韩信承受胯下之辱,被全市的人耻笑。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4分)
译文: 
(2)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3分)
译文: 
(3)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既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八尺,多辩辨:辩才
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啖:喂。
C.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 丧:举丧,吊丧
D.于是庄王谢优孟谢:感谢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②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B.①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C.①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①病且死,属其子曰……②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优孟“以谈笑讽谏”,表现了他性情的不羁和思路的不循常规,往往能取得出人意料的好效果。
B.优孟为孙叔敖的儿子向楚庄王进谏,其目的完全是为了报答孙叔敖生前对他的善待,表现了他作为贤人知恩图报的品行。
C.从文中来看,楚庄王虽然在为政上常有过失,但他知错即改的一面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D.楚庄王对待孙叔敖后代的做法,会让所有的忠臣良将心灰意冷,如不及时纠正,将会造成人才的流失,进而影响社稷安危。
11.文言文语句翻译。(10分,每小题5分)
①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译文:
②臣请以雕玉为棺,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