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耶律屋质,字敌辇。姿简静,有器识,重然诺。遇事造次,处之从容,人莫能测。会同间,太宗崩,诸大臣立世宗,大后闻之,怒甚,遣皇子李胡以兵逆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耶律屋质,字敌辇。姿简静,有器识,重然诺。遇事造次,处之从容,人莫能测。会同间,太宗崩,诸大臣立世宗,大后闻之,怒甚,遣皇子李胡以兵逆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耶律屋质,字敌辇。姿简静,有器识,重然诺。遇事造次,处之从容,人莫能测。
会同间,太宗崩,诸大臣立世宗,大后闻之,怒甚,遣皇子李胡以兵逆击,遇安端、刘哥等于泰德泉,败归。李胡尽执世宗臣僚家属,谓守者曰:“我战不克,先殪此曹!”人皆相谓曰:“若果战,则是父子兄弟相夷矣!”军次潢河,隔岸相拒。
时屋质从太后,世宗以屋质善筹,欲行间,乃设事奉书,以试太后。太后得书,以示屋质。屋质读竞,言曰:“太后佐太祖定天下,故臣愿竭死力。若太后见疑,臣虽欲尽忠,得乎?”太后曰:“我若疑卿,安肯以书示汝?”屋质对曰:“李胡、永康王皆太祖子孙,神器非移他族,何不可之有?太后宜思长策,与永康王和议。”太后乃遣屋质授书于帝。
帝遣宣徽使耶律海思复书,辞多不逊。屋质谏曰:“书意如此,国家之忧未艾也。能释怨以安社稷,则臣以为莫若和好。”帝曰“彼众乌合,安能敌我?”屋质曰:“即不敌,奈骨肉何?况未知孰胜?借曰幸胜,诸臣之族执于李胡者无噍类①矣。以此计之,惟和为善。”帝然之。
始相见,怨言交让,殊无和意。太后谓屋质曰:“汝当为我画之。”屋质进曰;“太后若能释怨,臣乃敢进说。”太后曰:“汝第言之。”太后复谓屋质曰:“议既定,神器竞谁归?”屋质曰:“太后若授永康王,顺天合人,复何疑?万口一辞,愿立永康王,不可夺也。”乃许立永康。
天禄二年,耶律天德、萧翰谋反下狱,刘哥及其弟盆都结天德等为乱。耶律石刺潜告屋质,屋质遽引入见,白其事。刘哥等不服,事遂寝。未几,刘哥邀驾现樗蒲②,捧觞上寿,袖刃而进。帝觉,命执之,亲诘其事。刘哥自誓,帝复不问。屋质奏曰:“当使刘哥与石刺对状,不可辄恕。”帝曰:“卿为朕鞫之。”屋质率剑士往讯之,天德等伏罪,诛天德,杖翰,迁刘哥。
保宁五年五月薨,年五十七。帝痛悼,辍朝三日。    (选自《辽史•列传第七》,有删改)
[注1①噍类:能吃东西的动物,特指活着的人。②樗蒲:赌博的一种活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始相见,怨言交让让:责备
B.愿立永康王,不可夺也夺:强取
C.太后曰“汝第言之。”第:只管
D.刘哥等不服,事遂寝寝:停止
小题2:下列句子中,都能反映耶律屋质“善筹”的一组是(3分)
①姿简静,有器识,重然诺           ②太后宜思长策,与永康王和议
③即不敌,奈骨肉何?况未知孰胜?     ④臣愿竭死力
⑤屋质率剑士往讯之                 ⑥当使刘哥与石刺对状
A.①③⑤B.②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驾崩后,太后不同意诸大臣让世宗继承王位的主张,派皇子李胡起兵,骨肉相残的局面险些发生。
B.在矛盾调解的过程中,耶律屋质秉持“惟和为善”的观点,先说服太后接受了和议,后说服世宗放弃了坚持敌对的想法。
C.和解开始时,双方各不相让,最后通过耶律屋质的调解,太后终于答应世宗的要求,同意立永康王。
D.刘哥和他的弟弟勾结耶律天德叛乱,后来因为耶律石刺将计划暗中告诉了耶律屋质,叛乱才没有能发生。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解析

小题1:B(夺:强行改变。如李密《陈情表》中“舅夺母志”,《论语•子罕》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小题2:B(①写其外表、才识、人品。④是在表示效死的决心。⑤是行动,不属于“谋划”’)
小题3:C(“太后终于答应世宗的要求”在文中无依据)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耶律屋质,字敌辇。仪态简约沉静,有才识,重承诺。遇到突发的事件,能从容镇定处理,人们不能窥测他的才识。
会同年间,太宗驾崩,众大臣拥立世宗,太后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派皇子李胡带领军队攻打他们,在泰德泉遭遇安端、刘哥等抵御,失败回去。李胡把世宗的大臣和家属全部抓起来,对守卫的人说:“我作战不能取胜,就先***死这些人!”人们对他说:“如果真的打仗,那么就是父子兄弟相互残***了!”军队临时驻扎在潢河,两军隔岸相互对抗。
当时耶律屋质跟随太后,世宗认为他善于筹划,想暗中让他办事,就找了件事写信,来试探太后。太后收到信,把信拿给耶律屋质看,耶律屋质看完信,说道:“太后辅佐太祖平定天下,所以我愿意竭尽自己的力量效命。如果太后怀疑我,我即使想尽忠心,可以吗?”太后说:“我如果怀疑你,怎么肯把信给你看呢?”耶律屋质回答说:“李胡、永康王都是太祖的子孙,神器没有转给其他家族,有什么不可呢?太后应该考虑长远的计策,和永康王和议。”太后于是让耶律屋质写信给皇帝。
皇帝让宣徽使耶律海思回信,信中有很多不恭敬的言辞。耶律屋质进谏说:“信中表达的意思像这样,国家的祸患就不能完结了。如果能消除怨恨来使国家安定,那么我认为设有什么比得上和议好。”皇帝说:“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怎么能与我匹敌呢?”耶律屋质说:“即使战不过你,对待兄弟怎么样啊?况且还不知道谁胜利?即使说你侥幸胜利,被李胡抓住的众大臣的家属就没有活着的人了。根据这个谋划这件事,只有和议是最好的。”皇帝认为他说得对。
开始相见,双方充满怨言,相互责备,没有一点和议的心意。太后对耶律屋质说:“你应当替我谋划这件事。”耶律屋质进谏说:“太后如果能够消除怨恨,我才敢进献谋略。”太后说:“你只管说。”太后又对律屋质说:“和议已经确定,神器最终归谁啊?”耶律屋质说:“太后如果把神器交给永康王,顺应天意,符合人心,又有什么怀疑的啊?众人一致,都希望立永康王,是不可强行改变的啊。”于是同意立永康王为皇帝。
天禄二年,耶律天德、萧翰因谋反被关进监狱,刘哥和他的弟弟刘盆都勾结耶律天德等人作乱。耶律石剌暗中报告给耶律屋质,耶律屋质立即带着耶律石刺入朝觐见皇帝,禀告那件事。刘哥等人不服,于是停止处理这件事。不久,刘哥邀请皇帝观看赌博,捧酒杯祝皇帝长寿,在袖里藏着刀子进献。皇帝发现,下令抓住他,亲自审问那件事。刘哥自己发誓,皇帝又不追究了。耶律屋质上奏说:“应当让刘哥跟耶律石剌当面对质,不能就这样饶恕了他。”皇帝说:“你替我审问他。”耶律屋质率剑士前往审讯刘哥,耶律天德等人服罪,***了耶律天德,对萧翰实施杖刑,流放了刘哥。
保宁五年五月耶律屋质去世,年龄五十七岁。皇帝祝痛哀悼,停朝了三天。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也。少好文学,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时人莫及。太祖以其工书,常置左右。太祖季年,威严颇峻,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浩独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不为穷通改节,皆此类也。 
太宗初,拜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太宗好阴阳术数,闻浩说《易》及《洪范》五行,善之,因命浩参观天文,考定疑惑。
神瑞二年,秋谷不登,太史令王亮、苏垣因华阴公主等言谶书国家当治邺,劝太宗迁都。浩与特进周澹言于太宗曰:“今国家迁都于邺,可救今年之饥,非长久之策也。今居北方,假令山东有变,轻骑南出,耀威桑梓之中,谁知多少?至春草生,乳酪将出,兼有菜果,足接来秋。若得中熟,事则济矣。”太宗深然之。复使中贵人问浩、澹曰:“今既糊口无以至来秋,来秋或复不熟,将如之何?”浩等对曰:“可简穷下之户,诸州就谷。若来秋无年,愿更图也。但不可迁都。”太宗从之,于是分民诣山东三州食,出仓谷以禀之。来年遂大熟。
刘裕死,太宗欲取洛阳。浩曰:“陛下不以刘裕欻起,纳其使贡,裕亦敬事陛下。不幸今死,乘丧伐之,虽得之不令。《春秋》:晋士丐帅师侵齐,闻齐侯卒,乃还。君子大其不伐丧,以为恩足以感孝子,义足以动诸侯。今宜遣人吊祭,存其孤弱,恤其凶灾,令德之事也。”不从浩言。
世祖即位,左右忌浩正直,共排毁之。真君十一年六月诛浩。
初,浩始弱冠,太原郭逸以女妻之。浩晚成,不曜华采,故时人未知。逸妻王氏,每奇浩才能,自以为得婿。俄而女亡,王深以伤恨,复以少女继婚。浩非毁佛法,而妻郭氏敬好释典,时时读诵。浩怒,取而焚之,捐灰于厕中。及浩幽执,置之槛内,送于城南,使卫士数十人溲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自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世皆以为报应之验也。
( 选自《魏书》有删节)
【注】①谶书:预言吉凶的带有隐语性质的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简穷下之户,诸州就谷  简:挑选
B.若来秋无年,愿更图也    年:收成
C.出仓谷以禀之 禀:供给
D.自宰司之被戮辱   戮:处死
小题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
②越国以鄙远
B.①太史令王亮、苏垣因华阴公主等言谶书国家当治邺
②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C.①今国家迁都于邺
②其制稍异于前
D.①浩怒,取而焚之
②吾尝跂而望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浩年少时就非常喜爱文学,天文历法和诸子百家的著作无不涉猎,自认为当时的人没有能和他相比的。太祖也因为他字写得好,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
B.崔浩因为精通易经和五行学说,被太宗委以重任,加官进爵。在是否迁都一事上,他从实际出发,深谋远虑,提出合理建议,深得太宗信任。
C.崔浩坚决反对太宗趁刘裕之死攻打洛阳,因为刘裕对太宗可谓忠心耿耿。同时崔浩引经据典,指出此时出兵实为不义之举,但是终未能说服太宗。
D.崔浩深得岳母赏识,但他不能知恩图报,妻子喜欢解释佛典,他就将佛典烧毁丢于厕所之中,结果囚禁后遭人溺尿。文中流露的这种因果报应的思想是不可取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种皓字景伯,河南洛阳人。顺帝末,为侍御使。时,所遣八使光禄大夫杜乔、周举等,多所纠奏,而大将军梁冀及诸宦官互为请救,事皆被寝遏。皓自以职主刺举,志案奸违,乃复劾诸为八使所举蜀郡太守刘宣等罪恶章露,宜伏欧刀。又奏请敕四府条举近臣父兄及知亲为刺史、二千石尤残秽不胜任者,免遭案罪。帝乃从之。擢皓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仁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皓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驰奏之。诏报,太子乃得去。乔退而叹息,愧皓临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称善者良久
出为益州刺史,宣恩远夷。开晓殊俗,岷山杂落皆怀服汉德。其白狼、槃木、唐菆、邛、僰诸国,自前刺史朱辅卒后遂绝;皓至,乃复举种向化。时永昌太守冶铸黄金为文蛇,以献梁冀,皓纠发逮捕,驰传上言,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冀由是衔怒于皓。会巴郡人服直聚党数百人,自称“天王”,皓与太守应承讨捕,不克,吏人多被伤害。冀因此陷之,传逮皓、承。太尉李固上疏救曰:“臣伏闻讨捕所伤,本非皓、承之意,实由县吏惧法畏罪,迫逐深苦,致此不详。比盗贼群起,处处未绝。皓、承以首举大奸,而相随罪,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莫复尽心。”梁太后省奏,乃赦皓、承罪,免官而已。
后凉州羌动,以皓为凉州刺史,甚得百姓欢心。被征当迁,吏人诣阙请留之,太后叹曰:“未闻刺史得人心若是。”乃许之。皓复留一年,迁汉阳太守,戎夷男女送至汉阳界,皓与相揖谢,千里不得乘车。及到郡,化行羌胡,禁止侵掠。迁使匈奴中郎将。时,辽东乌桓反叛,复转辽东太守,乌桓望风率服,迎拜于界上。坐事免归。
匈奴寇并凉二州,桓帝擢皓为度辽将军。皓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讨。羌虏先时有生见获质于郡县者,悉遣还之。诚心怀抚,信赏分明,由是羌胡、龟兹、莎车、乌孙等皆来顺服。皓乃去烽燧,除候望,边方晏然无警。
(选自《后汉书·卷五十六》)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坐事免归坐:因为
B.擢皓监太子于承光宫擢:提拔
C.皓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宣:说明,传达
D.免遭案罪案:审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弛奏之顷之,烟炎张天
B.诏报,太子乃得去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皓自以职主刺举,志案奸违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D.顺帝末,为侍御使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遍为四组,全都表现种皓“不畏权势,严格执法”的一组是(   )
①复劾诸为八使所举蜀郡太守刘宣等罪恶章露,宜伏欧刀
②奏请敕四府条举近臣父兄及知亲为刺史、二千石尤残秽不胜任者,免遭案罪
③皓与太守应承讨捕,不克
④皓纠发逮捕,驰传上言
⑤及到郡,化行羌胡,禁止侵掠
⑥皓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讨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常侍高梵无诏令驾车迎接太子,太傅杜乔不知如何处置。种皓指出太子在国家中地位重要,没有诏令不能妄动并以死抗争,最终获得了皇帝的赞赏。
B.种皓做了三年益州刺史,向偏远少数民族传达皇帝的恩德,后巴郡服直聚众叛乱,种皓因镇压不力被梁冀陷害逮捕,后得李固相救,又被赦免。
C.种皓做凉州刺史时,甚得民心,后转任汉阳太守,凉州男女老少千里送至汉阳界,乌桓反叛,但得知种皓做了汉阳太守,又很快归附。
D.匈奴侵犯,并、凉二州,汉桓帝提拔种皓为度疗将军,他恩威并用,放还羌人先前俘虏;对拒不降服的部族,加以征讨,很快使边境安定。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时龙大渊,曾觌用事,游为枢臣张焘言:“觌,大渊招权植党,荧惑圣听,公及今不言,异日将不可去。”焘遽以闻,上诘语所自来,焘以游对.上怒,出通判建康府,寻易隆兴府.言者论游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归
小题1:招权植党,荧惑圣听。(2分)
译文
小题2:焘遽以闻,上诘语所自来,焘以游对。(4分)
译文
小题3:言者论游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归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杨王孙传
班固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
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仆迫从上祠雍①,未得诣前。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药,厚自持,窃闻王孙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则已,若其有知,是戮②尸地下,将裸见先人,窃为王孙不取也。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
王孙报曰:“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形亡声,乃合道情。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裹以币帛,隔以棺椁,支体络束,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由是言之,焉用久客!昔帝尧之葬也,窾木为椟,葛藟为缄,其穿下不乱泉,上不泄殠。故圣王生易尚③,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於戏④!吾不为也。”
祁侯曰:“善。”遂裸葬。              (选自《汉书·杨王孙传》,有改动)
[注]①祠:祭祀  ②戮:侮辱 ③尚:奉养,指圣王的生活条件 ④於戏:同“呜呼”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孙苦疾疾:疾病
B.靡财单币单:同“殚”,用尽
C.缘人情不忍其亲亲:亲近
D.令死者亡知则已亡:通“无”,不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若其有知,是戮尸地下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①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夫饰外以华众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D.①及病且终②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
小题3: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杨王孙主张裸葬的理由的一组是(   )。(3分)
(1)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
(2)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
(3)死则为布囊盛尸,八地七尺
(4)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
(5)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
(6)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药,厚自持
A.(1)(3)(5)B.(2)(3)(6)
C.(2)(4)(5)D.(3)(4)(6)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王孙看到当时厚葬风气太盛,把有用的财物大量用作随葬品,非常反感,想以自身裸葬的办法来矫正世俗的弊病。
B.杨王孙家财万贯,对自己保养得非常周到,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但他临死时却希望返朴归真,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
C.王孙在给好友祁侯的信中说,过去帝王安葬时,用很贵重的棺木,所以尸体腐烂了才不影响泉水,也不散发出臭气。
D.杨王孙裸葬是为了亲近大自然,回到应回到的地方。祁侯认为王孙的行为是对死者的羞辱,同时也违背了圣人的遗制。
小题5:翻译和断句。(9分)
(1)用“│”给文言文段中画线部分断句。(3分)
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
②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12分,每小题3分)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脩絜,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亦以数直谏,不得及居位。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为拜谒,蚡不为记。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下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2,4,6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屋比延烧 比:紧挨着
B.臣谨以便宜便宜:趁便见机行事
C.群臣或数黯 数:列举过失,指责
D.遇黯过于平生 过:拜访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或父子相食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B.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凡四方之士无不过而拜且泣者
D.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小题3:以下六个句子,全都直接表现汲黯倨傲忠直的一组是   (   )
①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
②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③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
④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
⑤然黯与亢礼
⑥好直谏,安节死义,难惑以非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汲黯两次奉旨出使,都中途变卦,或半路而返,或自作主张发放官粮赈济灾民。皇帝虽认可了他的作法,但还是让他出朝廷为官。
B.汲黯批评别人的过失,从来不留情面,即使对至尊的君主也敢当面谏诤指责,无所顾忌。多次犯颜武帝,群臣都为之震恐、责怨。
C.汲黯为人倨傲严正,从不屈从权贵,对田蚡、卫青等朝中重臣也不多加礼敬,引起他们的不满。
D.汲黯信仰黄老学说,崇尚无为清静之治,反对扰乱民生的“多欲”政治,治理郡务不拘小节,取得了良好的政绩。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6分)
译文:
(2)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4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