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
[注]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1)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3分)
译文:
(2)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3分)
译文:
(3)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2分)
译文:
答案

小题:
(1)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于是楚庄王)退朝时面容忧愁(“面带忧色”也可)。(3分每分句1分。)
(2)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我满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3分,每分句1分)
(3)我们国家大概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而现出忧愁的神色。(2分)每分句1分)
参考译文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解析

小题:见译文
(1) (“面带忧色”也可)。(3分每分句1分。)
(2) (3分,每分句1分)
(3) (2分)每分句1分)
参考译文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顾宪之字士思,吴郡吴人也,祖恺之,宋镇军将军、湘州刺史。宪之未弱冠,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尚书比部郎,抚军主簿。元徽中,为建康令。村有盗牛者,被主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证等,前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迳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至于权要请托,长吏贪残,据法直绳,无所阿纵,性又清俭,强力为政,其得民和。
齐高帝即位,除衡阳内史。先是,郡境连岁疾疫,   死者太半,棺木尤贵,悉裹以苇席,弃之路傍。宪之下车,分告属县,求其亲党,悉令殡葬。其家人绝灭者,宪之为出公禄,使纪纲①营护之。又土俗,山民有病,辄云先人为祸,皆开冢剖棺,水洗枯骨,名为除同祟。宪之晓喻,为陈生死之别,事不相由,民俗遂改。时刺史王奂新至,唯衡阳独无讼者,乃叹曰:“顾衡阳之化至矣。若九郡率然,吾将何事!”还为大尉从事中郎。出为东中郎长史、行会稽郡事。山阴人吕文度有宠于齐武帝,于余姚立邸,颇纵横。宪之至郡,即表除之。文度后还葬母,郡县争赴吊,宪之不与相闻。文度深衔之,卒不能伤也。
比至高祖受禅,宪之风疾渐笃,固求还吴,天监二年,就家授大中大夫。宪之虽累经宰郡,资无担石,及归,还堵,不免饥寒。八年,卒于家,年七十四。
(节选自《梁书》列传第四十六)
注:①纪纲:仆从。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州辟议曹从事辟:征召
B.盗者始伏其辜辜:罪状
C.据法直绳绳;捆绑
D.文度深衔之衔:怨恨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悉裹以苇席
掭以尖草,不出
B.为陈生死之别
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C.山阴人吕文度有宠于齐武帝
五人者,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D.乃令解牛,任其所去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顾宪之强力为政的一组是( )
①据法直绳,无所阿纵
②分告属县,求其亲党,悉令殡葬
③宪之为出公禄,使纪纲营护之
④宪之晓喻,为陈生死之别,事不相由
⑤宪之至郡,即表除之
⑥郡县争赴吊,宪之不与相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宪之弱冠之年就开始出任官职,他注重调查研究,讲究判案方法,深受人们信赖。
B.顾宪之对不法之徒严惩不贷,又能严于律己,勤政为民,因此得到百姓衷心拥护。
C.顾宪之任职衡阳时,不仅救助遭受瘟疫的百姓,而且教化民众,使该郡民俗改善。
D.顾宪之刚正不阿,抑制受宠之臣在乡里大造府邸,后遭受吕文度的打击报复。
四、(20分)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宪之下车,分告属县。(2分)
译文:
(2)宪之晓喻,为陈生死之别,事不相由,民俗遂改。(3分)
译文:
(3)宪之虽累经宰郡,资无担石,及归,还堵,不免饥寒。(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质厚,少缘饰。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服除,以窭困调南和尉,有惠政。黜陟使以闻,擢补龙武军录事参军。德秀不及亲在而取,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能食乃止。既长,将为娶,家苦贫,乃求为鲁山令。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许之。吏曰:“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玄宗在东都,酉甫五风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是时颇言且第胜负,加赏黜。德秀惟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蔿于》。《于蔿于》者,德秀所为歌也。帝闻,异之,叹曰“贤人之言哉!”德秀益知名。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岁满,笥余一缣,驾柴车去。爱陆源佳山水,乃定居。不为墙垣扃钥,家无仆妾。岁饥,日或不爨。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人以酒肴从之,不问贤鄙为酣饫。德秀善文辞,作《蹇士赋》以自况。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苏源明常语人曰, “吾不幸生衰俗,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瓤而已。
《新唐书·元德秀传》
注:①擢第:登第,单进士。②酉甫:音pú,合聚饮食。③笥:音sì,盛衣物的竹器。④饫:音yù,饱。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食不盐酪,藉无茵席藉:坐,卧。
B.盗请格虎自赎,许之格:击,打。
C.房琯每见德秀每:经常。
D.子哭过哀,礼欤礼:符合礼节。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先人得祀,吾何娶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爱陆浑佳山水,乃定居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C.陶然弹琴以自娱
属予作文以记之
D.若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德秀对母亲十分孝顺,母亲去世,服丧期间,他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服丧期满,因生活所迫,调任南和尉,后因人举荐升任龙武军录事参军。
B.元德秀年轻时未趁父母健在娶妻,母亲去世后,不肯结婚,打算抚育侄子作子嗣;后来年龄大了,他又准备娶妻,因家里贫穷,不得已求任鲁山县令。
C.元德秀乐善好施,淡泊名利,安于清贫,晚年定居陆浑,从不锁门,家无仆妾,有时整天不烧火做饭;为人率性,善作文辞,得到房珀等人的称赞。
D.元德秀去世后没有留下像样的遗产,族弟元结对他十分尊崇,认为他不求富足,不苟言辞,不贪女色,品行足以警戒那些纨绔子弟和荒淫贪佞之徒。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  (5分)
(2)所得奉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12分)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随计①入京,里中醵金赆行②。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日:“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且行,闻乡人病,念日:“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
孙沔征侬徭,请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再调华原主簿。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郡吏赵至诚贪狡区凶横,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去。可暴其罪,荷枷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
签书仪州判官。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日:“建尔旗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说渭源羌酋输地八千顷,因城熟羊③以抚之。琦上其功。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与田颜为友。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归而颜死,目不瞑。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方天寒,单衣以居,有馈白金者,顾颜之妹处室,举以佐其奁具。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适友人郭行扣门曰:“吾父病,医邀钱百千,卖吾庐而不售。”可恻然,计橐中装④略当其数,尽与之。关中称其贤。 (选自《宋史·列传》)
注①计:计吏,考察官吏的官员。②醵:聚集钱财;赆:临行时赠送礼物。③熟羊:地名。 ④橐中装:指珠玉之类的财物。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责:索求
B.夏人循环问见,疑以为诱敌不敢击问:间或
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质:质问
D.颜无子,不克葬克:能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B.其待侯君乎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D.卖吾庐而不售位尊而无功
小题3:下列各句中,与“唯巫言是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B.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
C.言于大府诛之D.夫晋,何厌之有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可少年时倜傥不羁,长大后笃志为学。家贫,乡亲们凑钱资助他人京应诏,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将要走时又留下来照顾生病的乡人,显示他自律不贪的品格。
B.侯可任地方官政绩卓著。在巴州化城时,订立规约制度,基本上改变了当地“尚鬼废医”、“娶妇责财”等陋习。在华原时,打击富人的巧取豪夺;把贪暴的郡吏绳之以法,此举大快人心,得到百姓的佩服和拥护。’
C.侯可能妥善处理边境事务。西夏寇边时,使者派侯可巡视,侯可立即带领数十骑到了边境,突然与夏人相遇。他派人迷惑敌人,使夏人“不敢击”;又说服羌人首领献纳土地,并筑熟羊城来安抚他们,韩琦上报他的功绩。
D.侯可轻财乐义,有朋友去世,他“鬻衣相役”以葬,并用所“馈白金”为朋友未出嫁的妹妹置办嫁妆;友人父病无钱医治,侯可把自己的财物全给了他。其义举获得人们交口称赞。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
译文:
(2)令之日:“建尔旗帜,旋山徐行。”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高宗柳皇后讳敬言,河东解人也。曾祖世隆,齐侍中、司空、尚书令、贞阳忠武公。祖恽,有重名于梁代,官至秘书监,赠侍中、中护军。父偃,尚梁武帝女长城公主,拜驸马都尉。大宝中,为都阳太首,卒官。后时年九岁,干理家事,有若成人。侯景之乱,后与弟盼往江陵依梁元帝,元帝以长城公主之故,待遇甚厚。及高宗赴江陵,元帝以后配焉。承圣二年,后生后主于江陵。明年,江陵陷,高宗迁于关右,后与后主俱留穰城。天嘉二年,与后主还朝,后为安城王妃。高宗即位,立为皇后。
后美姿容,身长七尺二寸,手垂过膝。初,高宗居乡里,先娶吴兴钱氏女,及即位,拜为贵妃,甚有宠,后倾心下之。每尚方供奉之物,其上者皆推为贵妃,而己御其次焉。高宗崩,始兴王叔陵为乱,后主赖后与乐安君吴氏救而获免,事在叔陵传。后主即位,尊后为皇太后,宫曰弘范。当是之时,新失淮南之地,隋师临江,又国遭大丧,后主病疮不能听政,其诛叔陵、供大行东事、边境防守及百司众务,虽假以后主之命,实带决之于后。后主疮愈,乃归政焉。陈亡入长安。大业十一年薨于东都,年八十三,葬洛阳之邙山。
后性谦谨,未尝以宗族为请,虽衣食无所分遗。
(选自《陈书》卷七)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重名于梁代重:显贵
B.父偃,尚梁武帝女长城公主尚:仰攀婚姻,娶
C.后与弟盼往江陵依梁元帝依:依附,投奔
D.而己御其次焉御:用,使用
小题2:以下六个材料分别编成四组,全能表现柳皇后干练的一组是       (   )
①干理家事,有若成人
②后与弟盼往江陵依梁元帝
③每尚方供奉之物,其上者皆推为贵妃
④始兴王叔陵为乱,后主赖后与乐安君吴氏救而获免
⑤虽假以后主之命,实带决之于后
⑥未尝以宗族为请,虽依食无所分遗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
小题3:以下对原文的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柳皇后一生很不幸,九岁丧父,逃难而寄人篱下,饱尝了人世艰辛,却培养了坚强的秉性和卓越的政治才能。
B.柳皇后美丽能干,却不被昏庸腐朽的陈高宗宠幸,让她屈居于钱贵妃之下,这也练就了她的韧性。
C.柳皇后是历史上少见的女政治家,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时,她能非常圆满、得体的处理一系列大事,表现了非凡的政治才能。
D.柳皇后受后人敬仰,还因她有高尚的人格,她尊重丈夫的儿子,还政于病愈的儿子,更不为自己的宗族谋利。
小题4:把上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打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诛叔陵、供大行东事、边境防守及百司众务,虽假以后主之命,实带决之于后。(6分)
译文:
(2)后性谦谨,未尝以宗族为请,虽衣食无所分遗。(4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王杲,字景初,汶上人。正德九年进士。授临汾知县。擢御史,巡视陕西茶马。帝遣中官分守兰、靖。杲言穷边饥岁,不宜设官累民,不报。
嘉靖三年,帝将遣中官督织造于苏、杭,杲疏而谏,不纳。久之,擢太仆少卿。改大理,再迁左副都御史,进户部右侍郎。河南大饥,命杲往振。杲请急发帑金,诏赉临清仓银五万两以行。既至,复请发十五万两。全活不可胜计。事竣,赐银币。寻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故事,缮运艘,军三民七。总兵官顾寰以军民用敝,请发两淮余盐银七十万,户部尚书李如圭不可,杲请改折两年漕运十之三,以所省转输费治运艘,勿重困军民,报可。
踰年,入为户部尚书。后父安平侯方锐乞张家庄马房地。杲言此地二千余顷,正供所出,不可许,宜以大恩寺入官地二十顷予之。帝从其议。时国储告匮,诸边请增饷无虚月,四方多水旱,给事中李文进请议广储蓄。杲列九事以献,已又上制财用十事,帝咸纳之。旧制,岁漕四百万石。杲以粟有余而用不足,遇灾伤率改折以便民。一日,帝见改折者过半,大惊,以诘户部,杲等引罪。敕自今务遵祖制,毋轻变。
杲掌邦计,事无不办,帝深倚之。后有诏买龙涎香,久不进,帝以此不悦。给事中马锡劾杲及巡仓御史艾朴受贿,给事中历汝进言仓场尚书王炜亦然,并下狱。杲、朴遣戍,炜斥为民。杲竟卒于雷州戍所。隆庆初,给事中辛自修等讼杲冤。诏复官,赐祭葬,赠太子太保。
[注]①茶马,即茶马司,主管榷茶,买马。 ②中官,宦官,太监。 ③帑金,公款。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宜设官累民累:劳累B.勿重困军民,报可报:回答
C.再迁左副都御史迁:调动D.杲等引罪引:引发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杲竞卒于雷州戍所B.以所省转输费治运艘
得复见将军于此公亦以此自矜
C.杲言此地二千余顷,正供所出D.杲以粟有余而用不足
秋毫不敢有所近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小题3:下列各组,全都能够直接表明王杲体恤百姓的一项是
 ①杲言穷边饥岁,不宜设官累民  ②帝将遣中官督织造于苏、杭,杲疏而谏
 ③请发两淮余盐银七十万    ④杲请改折两年漕运十之三,以所省转输费治运艘
 ⑤杲言此地二千余顷,正供所出,不可许   ⑥后有诏买龙涎香,久不进
A.①②⑥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分析或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王杲对中官出任地方官吏,一直持反对态度;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由此深获信任得以加官进爵。
B.赈济河南大饥,王杲得到朝廷支持,先后发放赈济灾银二十万两,使很多灾民避免了饥饿致死的命运。
C.在户部尚书任上,针对社会边穷库虚的实际,王杲献言献策治国,深得信任;积极治政安民,却不尽合乎帝意。
D.阻止安平侯请地一事成功,被劾受贿下狱而又无力自雪其冤,王杲命运的起伏,反映了封建人臣仕途难以自主的社会现实。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3+3=8分)
(1)授临汾知县,擢御史,巡视陕西茶马
(2)故事,缮运艘,军三民七。
(3)时国储告匮,诸边请增饷无虚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