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须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②子欲逃名乎,而屡易其号(选自《六一居士传》)
B.①若弗与,则请除之   ②此则人之变,而风何与焉(选自《黄州快哉亭记》)
C.①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②女也不爽,士贰其行(选自《诗经•氓》) 
D.②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②归而谋诸妇(选自《后赤壁赋》)
小题2:对原文内容概述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郑伯与共叔段都是姜氏所生,但因为难产,姜氏就讨厌大儿子而偏袒小儿子。
B.共叔段在母亲姜氏的怂恿下,篡夺王位的野心不断膨胀,最后,多行不义而自食恶果。
C.对与共叔段与姜氏的野心,郑国大夫祭仲与子封自以为比郑伯认识得更清。
D.郑伯一再容忍谦让是有苦衷的,毕竟是自己母亲和兄弟,因此,开始不忍轻易动武。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

小题1:B(前一个“与”是“给予”的意思,后一个是“参与其中”意思。)
小题2:D(郑伯并非一再容忍退让,而是陷兄弟于不义,为最后的动武获取正当性)
文言文参考译文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来妻子,名叫武姜。(武姜)生下庄公及共叔段。庄公是倒着出生的,使姜氏受了惊骇,所以取名寤生,于是厌恶他。(姜氏)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没有答应。
等到庄公即位,(姜氏)替共叔段请求(封邑,要求)制邑。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城邑,虢叔死在那里,(那里不好,)其他城邑,惟命是从。”(姜氏)请求京城,(庄公同意了,)让共叔段住在那里,并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对庄公)说:“都邑的城墙超过了一百雉,就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大的都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中等都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小的都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现在京城的城墙(超过了一百雉),不合(先王)法度,违反(先王)法度,您将忍受不了。”庄公说:“姜氏想这样做,怎能避开这种祸害呢?”祭仲说:“姜氏有什么满足!不如早点为共叔段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的势力蔓延。蔓延了,就难对付了。蔓生的杂草尚且难以除掉,何况是您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他)多行不义之事,一定会跌跤的,您姑且等着吧。”
不久,太叔命令西鄙、北鄙两个边城属于自己管辖。大夫公子吕(对庄公)说:“一国不容二主,您打算怎么办呢?想(把郑国)给与太叔,就允许我去侍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除掉他,不要让民众产生二心。”庄公说:“不用(管他),(他)将自取灭亡。”太叔又收取两个边城为自己的城邑,(他的势力范围)到达了廪延。公子吕说:“可以动手了。(他的)领地扩大了,将会得到更多的民众。”庄公说:“多行不义之事,(民众)不会亲近他。领地扩大(他控制不了),将会垮台。
太叔修葺城池,聚集民众,修理甲衣和兵器,准备步卒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国都)。姜氏准备到时打开城门。庄公打听到了偷袭的日期,说:“可以动手了。”于是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战车讨伐京城。京城的民众背叛了太叔段。太叔段逃入鄢城。庄公亲自到鄢城讨伐,隐公元年五月辛丑日,太叔段出逃到了共国。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会永昌王仁随世祖南征,得元后姊妹二人。洪之以宗人潜相饷遗,结为兄弟,遂便如亲。颇得元后在南兄弟名字,乃改名洪之。及仁坐事诛,元后入宫,得幸于高宗,生显祖。元后临崩,昭太后问其亲,因言洪之为兄。与相诀经日,具条列南方诸兄珍之等,手以付洪之。遂号为显祖亲舅。太安中,珍之等兄弟至都,与洪之相见,叙元后平生故事,计长幼为昆季。
后为怀州刺史,征拜内都大官。河西羌胡领部落反叛,显祖亲征,命洪之与侍中、东郡王陆定总统诸军。舆驾至并州,诏洪之为河西都将讨山胡。皆保险拒战。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显祖嘉之,迁拜尚书外都大官。后为秦益二州刺史。至治,设禁奸之制,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轻重品格,各有条章。于是大飨州中豪杰长老,示之法制。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赤葩渴郎羌深居山谷,虽相羁縻,王人罕到。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示以军行之势,乃兴军临其境。山人惊骇。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众羌喜悦,求编课调,所入十倍于常。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而刻害之声闻于朝野。
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时高祖始建禄制,法禁严峻,司察所闻,无不穷纠。遂锁洪之赴京。高祖临太华,庭集群官,有司奏洪之受赃狼藉,又以酷暴。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及临自尽,沐浴换衣。防卒扶持,将出却入,遍绕家庭,如是再三,泣叹良久,乃卧而引药。(节选自《魏书•李洪之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覆:埋伏
B.虽相羁縻,王人罕到 羁縻:笼络
C.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御:治理
D.司察所闻,无不穷纠 纠:纠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手以付洪之B.①与洪之相见 ,
②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②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C.①所入十倍于常  D.①乃卧而引药
②明于治乱,娴于辞令②人而徐趋,至而自谢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洪之“酷暴”的一组是
①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 ②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
③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④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
⑤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⑥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
A.①②⑤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皇后本是永昌王拓跋仁的妃子,拓跋仁被诛杀后进宫做了文成帝的皇后,生下了显祖,其实李洪之并不是显祖的亲舅舅。
B.李洪之虽然为人酷暴,但他对赤葩渴郎羌却采用恩威并施的政策,各部的羌人很是高兴,纷纷要求编人户籍,缴纳租税。
C.李洪之平叛河西地区的羌胡部落,安抚赤葩渴郎羌部,为国出生入死,最后还是免不了被赐死,可见官场黑暗,伴君如伴虎。
D.李洪之临死时,沐浴换好衣服后,由看管他的士兵挟持着,围着家里的院子绕了好几圈,哭泣叹息了好久,才躺下服毒。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
译文:
(2)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
译文: 
(3)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崔思兢,则天朝,或告其从兄宣谋反,付御史张行岌按之。告者先诱藏宣家妾。而云:妾将发其谋,宣乃杀之,投尸于洛水。行岌按,略无状。则天怒,令重按。行岌奏如初。则天曰:“崔宣反状分明,汝宽纵之。我令俊臣勘,汝毋悔。”行岌曰:“臣推事不若俊臣,陛下委臣,须实状。若顺旨妄族人,岂法官所守?臣必以为陛下试臣耳。”则天厉色曰:“崔宣若实曾杀妾,反状自明矣,不获妾,如何自雪?”行岌惧,逼宣家令访妾。
思兢乃于中桥南北多置钱帛,募匿妾者。数日,略无所闻,而其家每窃议事,则告者辄知之。思兢揣家中有同谋者,乃佯谓宣妻曰:“须绢三百匹,顾刺客杀告者。”而侵晨伏于台前。宣家有馆客姓舒,婺州人,言行无缺,为宣家服役,宣委之同于子弟。须臾,见其人至台赂阍人,以通于告者。告者遂称云:“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台中惊扰。思兢素重馆客,不知疑。密随之,到天津桥,料其无由至台,乃骂之曰:“无赖险獠,崔家破家,必引汝同谋,何路自雪?汝幸能出崔家妾,我遗汝五百缣,归乡足成百年之业。不然,则亦杀汝必矣。”其人悔谢。乃引思兢于告者之家,搜获其妾。宣乃得免。
(刘肃《大唐新卷•卷494》)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而其家每窃议事,则告者辄知之。
其势弱于秦,而犹有不赂而胜之之势。
B.而云妾将发其谋,宣乃杀之。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须臾,见其人至台阁赂阍人。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思兢乃于中桥南北多置钱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选出全是描写“同谋者”言行的一组
①先诱藏宣家妾。②侵晨伏于台前。③言行无缺。④至台赂阍人。 
⑤其人悔谢。⑥引思兢于告者之家。
A.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⑤⑥  D.②③④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发生在武则天时期的一件冤案:崔宣被人陷害谋反,几遭杀身之祸。
B.御史张行岌开始处理这个案件时,找不到一点证据,最后逼着崔宣家找妾,终于为崔宣洗雪冤屈。
C.由于每次在家中暗地里商量的事情,诬告者都能很快知晓,崔思兢由此断定家里有内奸,于是将计就计,查出内奸,搜获崔宣的妾。
D.崔思兢假装不知情,像对待自家子弟那样,委派姓舒的馆客到御史台,买通看门人,向诬告者传递崔家要雇主刺客的假消息。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宣的妾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人。她被诬告者所收买,被藏起来,她能否被找出来,就成了办案的关键。
B.武则天开始相信诬告者的话,认为崔宣是谋反的,如果不是御史的坚持,崔宣早就被杀了。
C.御史张行岌是一位以事实为依据、执法严明的法官,他始终不畏淫威,并亲自明查暗访。
D.崔思兢平素非常重情义,这次崔思兢对忘恩负义的馆客说,只要他能找出崔家的妾,就送给他五百缣让他养老,否则他必遭杀身之祸。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或告其从兄宣谋反,付御史张行岌按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陛下委臣,须实状。若顺旨妄族人,岂法官所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一5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綮戟①,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蔚灭。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②,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
陛下亮成天工,克济大业,天下幸甚。唯匈奴未譬圣德,威侮二垂,陵虐中国,臣恐武猛之将虽勤,亦未得解甲囊③弓也。夫勤而不息亦怨。劳而不休亦怨,怨恨之师,难复责功。臣伏睹将帅之情,功臣之望,冀一休足于内郡,然后即戎出命,不敢有恨。臣愚以为“师克在和不在众”,陛下虽垂念北边,亦当颇泄用之。圣王之政,必因人心。
臣诗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刨制大业,贤俊在外,空乏之间,超受大恩,牧养不称,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八年,上书乞避功德,陛下殊恩,未许放退。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诚不胜至愿愿退大郡受小职及臣齿壮力能经营剧事如使臣诗必有补益复受大位虽析珪④授爵所不辞也。惟陛下哀矜!
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注]①棨戟(qǐjī):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古代官吏出行时作前导的一种仪仗。
②如信臣:曾任南阳太守,做了许多为百姓谋福利的事。
③畿(gāo):盛弓箭和铠甲的口袋。
④析珪: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按爵位高低,分颁珪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敕晓:奉皇命晓谕。
B.怨恨之师,难复责功 责功:要求(他们)有功劳。
C.陛下虽垂念北边,亦当颇泄用之泄用:杂用,轮换交替调用之意。
D.超受大恩,牧养不称牧养:治理教化(一方)。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 B.性节俭而政治清平
C.造作水排,铸为农器 D.威侮二垂,陵虐中国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与长史急焚其船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性节俭而政治清平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C.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D.圣王之政,必因人心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诗在建武元年中三次升迁,被皇上委以重任。在当时政权还不很稳定的情况下,杜诗为天下安定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
B.杜诗在任南阳太守时,一方面诛暴立威,一方面发展生产,使百姓过上了较为富足的生活,深得百姓爱戴,被称为父母官。
C.杜诗请求辞职的原因之一是:他理解守边将领长期在外,已有怨愤情绪,都希望能到内地郡中任职。为朝廷计议,他愿意让出职位。
D.杜诗请求辞职的原因之二是:自己长期担任要职,在治理、教化百姓的过程中、确实也有不称职的地方。于是上疏奏自动要求降职。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
译文:
C.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1—5题。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本出孤微。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辟从事。
后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奸伏。人有盗其车盖者,昌初无所言,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杀戮。大姓战惧,皆称神明。
朝廷举能,迁蜀郡太守。称太守李根年老悖政,百姓侵冤。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余人,悉为断理,莫不得所。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宿恶大奸,皆奔走它境。
初,昌为州书佐,其妇归宁于家,遇贼被获,遂流转入蜀为人妻。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对曰:“妾本会稽余姚戴次公女:州书佐黄昌妻也。妾尝归家,为贼所略,遂至于此。”昌惊,呼前谓曰:“何以识黄昌邪?”对曰:“昌左足心有黑子,常自言当为二千石。”昌乃出足示之。因相持悲泣,还为夫妇。
视事四年,征,再迁陈相。县人彭氏旧豪纵,造起大舍,高楼临道。昌每出行县,彭氏妇人辄升楼而现。昌不喜,遂敕收付狱,案杀之。
又迁为河内太守,又再迁颖川太守。永和五年,征拜将作大匠。汉安元年,进补大司农,左转太中大夫。卒于官。(节选自《后汉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尚严猛,好发奸伏尚:崇尚
B.其妇归宁于家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C.视事四年视事:就职治事
D.遂敕收付狱,案杀之案:立案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因好之,遂就经学  B.为奉贼所略,遂至于此
(余)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C.何以识黄昌邪D.昌乃出足示之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黄昌“政尚严猛”的一组是
①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②悉收其家,一时杀戮
③悉为断理,莫不得所④宿恶大奸,皆奔走它境
⑤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 ⑥遂敕收付狱,案杀之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昌任宛令时,对偷盗之人严惩不贷,曾把偷取他车盖的人全家悉数杀死,使大姓们吓得发抖。
B.黄昌任蜀郡太守时,有七百多人前来诉讼,黄昌都给予了合理的判决处理。
C.黄昌任州书佐时,他失散多年的妻子和他相认,他们抱头痛哭,仍旧结为夫妇。
D.黄昌任陈相时,认为彭氏妇人行为放纵,将其收捕入狱,并杀之。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
译文:
⑵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琬见推之后,夜梦有—牛头在门前,流血滂沱,意甚恶之,呼问占梦赵直。直曰:“夫见血者,事分明也。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征也。”顷之,为什邡令。先主为汉中王,琬人为尚书郎。
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亮教答曰:“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迁为参军。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三国志•蜀书•蒋琬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奄至广都 奄:忽然
B.以殄百姓 殄:通“腆”,使……好
C.亮教答曰 教:指上对下的告逾
D.思惟背亲舍德惟:希望
2.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碗见推之后 见推:被审讯罪状
B.呼问占梦赵直 占梦:根据梦中情景预测吉凶
C.举茂才,琬固让刘邕茂才:即“秀才”。后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秀才为茂才
D.后事宜以付流后事:指诸葛亮的丧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表示受任官职的一项是()
A.除广都长B.辟琬为东曹掾 C.举茂才  D.迁为参军
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成为蒋琬深受诸葛亮器重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②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③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征也 ④背亲合德,以殄百姓 ⑤丞相亮开府,辟琉为东曹掾 ⑥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A.①④⑤B.①④⑥ C.②③⑤D.②③⑥
5.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先主刘备出访广都,见蒋琬不理政事;喝得大醉,要给他定罪,但诸葛亮为他求情,说他是国家的人才,不是方圆百里的小才。
B.蒋琬被免职以后,曾问赵直占梦,得知主公一定会秉公办事,这是大福将至的预兆。
C.蒋琬坚辞茂才之举,诸葛亮认为这样做即不能使百姓得到好处,又让大家心里不痛快。
D.蒋琬深得诸葛亮赏识与器重,以州中小吏而最终成为诸葛亮指定的继承人,重要的原因是他处理政事以大体为重,而不追求表面形式。
6.翻译下面几句话。
(1)以是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
译文:。
(2)公琰託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