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请简述香菱学诗的主要情节。(2)简述“关云长义释曹操”的故事。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香菱学诗的主要情节。 (2)简述“关云长义释曹操”的故事。 |
答案
(1)香菱拜黛玉为师,(1分)黛玉让其细细品味王维的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1分)香菱诸事不顾,认真品读,渐渐悟出了一些道理,后来挖心搜胆,耳不别视,以月为题作诗,经历了两次失败,第三首诗终于成功。(2分)宝钗用“呆”“疯”“魔”来形容她的苦心学诗(1分)。 (2)(5分)赤壁一战,曹操被***得胆战心惊,大势已去。撤退到华容道后,曹操以为没有伏兵,大笑孔明、周瑜无能。(2分)没想到,关云长在华容道截住去路。曹操以过五关之事说动关羽,希望关羽能够以信义为重,放他一马。(2分)关云长是一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从前曹操对他的恩义,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愈发心中不忍,放了曹操。(1分) |
解析
(1)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黛玉。 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三个步骤。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 (2)“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是世人皆知的一个故事,《三国演义》中的重点篇章。小说写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一是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二是如果这时灭掉魏国,会使吴国全力攻击蜀国,使蜀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小说又写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赵子龙,多亏徐晃、张郃二人双敌赵云,才使曹操得以逃脱;二笑笑出张翼德,又是张辽、徐晃二将抵挡张飞,使曹操再次脱险;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关云长,且又在有一夫当关之险的华容狭路上,加之曹军几经打击,此时已无力再战,无奈,曹操只得听谋臣之言,亲自向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
举一反三
文化经典阅读(6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1),何如斯可为服矣?”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雠,寇雠,何服之有!”(《孟子·离娄下》) 注:(1)有服:服丧。 (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的意思是“臣下有什么原因不得不离去,君主就把他捆绑起来”。 | B.孟子用比喻的方式道出君王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臣子。 | C.孟子用“寇雠,何服之有”这个反问句向齐宣王强调了应该向臣子让步的重要性。 | D.臣下有什么原因不得不离去,君主派人引导送他出国境,离开了三年还不回来,才收回他的土地和房屋。这叫三有礼。 | (2)下面选段孟子说的话与上面的文字在表现孟子思想上有何相通之处?请简析(3分) 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孟子·离娄上》) |
二、(共2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初,左台大夫、同凤阁鸾台三品魏元忠为洛州长史,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之。及为相,太后召易之弟岐州刺史昌期,欲以为雍州长史。对仗①,问宰相曰:“谁堪雍州者?”元忠对曰:“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太后曰:“季昶久任京府,朕欲别除一官。昌期何如?”诸相皆曰:“陛下得人矣。”元忠独曰:“昌期不堪。”太后问其故。元忠曰:“昌期少年,不闲吏事,曩②在岐州,户口逃亡且尽。雍州帝京,事任繁剧。不若季昶强干习事。”太后默然而止,元忠又尝面奏:“臣自先帝以来蒙被恩渥,今承乏③宰相,不能尽忠死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太后不悦。由是诸张深怨之。会太后不豫,张昌宗恐太后一日晏驾,为元忠所诛,乃谮元忠与戬④私议云:“太后老矣,不若挟太子为久长。”太后怒,下元忠、戬狱,将使与昌宗廷辨之。昌宗密引凤阁舍人张说,赂以美官,使证元忠。说许之。太后召说。说将入,凤阁舍人南和宋璟谓说曰:“名义至重,鬼神难欺,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若事有不测,璟当叩阁力争,与子同死。努力为之,万代瞻仰,在此举也。”及入,太后问之,说未对。元忠惧,谓说曰:“张说欲与昌宗共罗织魏元忠邪?”说叱之曰:“元忠为宰相,何乃效委巷小人之言!”昌宗从旁迫趣说,使速言。说曰:“陛下视之,在陛下前犹逼臣如是,况在外乎!臣今对广朝,不敢不以实对。臣实不闻元忠有是言,但昌宗逼臣使诬证之耳。且臣岂不知今日附昌宗立取台衡⑤,附元忠立致族灭,但臣畏元忠冤魂,不敢诬之耳。”他日,更引问,说对如前。 (录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略) 【注】①对仗:当廷奏事。②:曩:从前。③承乏:充任(谦辞)。④戬:高戬,时任司礼丞。⑤台衡:指宰相。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张易之奴暴乱都市 暴乱:发动叛乱。 B.朕欲别除一官 除:革除。 C.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闲:空闲。 D.昌宗从旁迫趣说 趣:催促。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欲以为雍州长史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B.户口逃亡且尽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乃谮元忠与戬私议云 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 D.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魏元忠与张氏兄弟相互斗争的一组是 ①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之 ②今承乏宰相,不能尽忠死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 ③将使与昌宗廷辨之 ④昌宗密引凤阁舍人张说,赂以美官,使证元忠 ⑤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 ⑥元忠为宰相,何乃效委巷小人之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元忠曾杖***张易之的家奴,又曾阻止张易之的弟弟为雍州长史,二张因此恨之入骨。 B.太后生病,张昌宗担心太后一旦去世,失去靠山,被魏元忠诛戮,因而设计陷害元忠。 C.凤阁舍人宋璟劝勉张说伸张正义,不为邪恶势力所屈服,即便因此获罪,也是光荣的。 D.张说起先阿附张昌宗,参与了魏元忠的陷害;后来由于宋璟的劝导,转变了立场,没有按张昌宗的意愿加害元忠。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译文: ⑵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 译文: ⑶附元忠立致族灭。 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曹操)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干,去代二百余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进违令轻敌。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时鲜卑大人轲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北方悉平。时太祖在长安,召彰诣行在所。彰自代过邺,太子(曹丕)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太祖东还,以彰行越骑将军,留长安。太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文帝(曹丕)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立为任城王。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曰威。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曹彰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彰读《诗》《书》 课:督促。 B.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 属:连接。 C.一日一夜与虏相及 及:达到。 D.召彰诣行在所 诣:前往。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太祖尝问诸子所好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B.尔其戒之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C.虏乃退散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D.斩首获生以千数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9.下列记述曹彰言行的句子,可以作为曹操“黄须儿竟大奇也”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的一组是 ①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②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 ③“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 ④“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 ⑤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 ⑥如太子言,归功诸将。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彰年少时,善于射箭、骑马、驾车,本领高强,力量超人,能徒手击***猛兽。 B.曹彰早年曾立志做将军,主张赏必行,罚必信,在日后的战斗中实现了自己的初衷。 C.在敌人处于优势的情况下,曹彰临危不惧,善于听取下属意见,制定正确策略,坚守要道,使敌军退散。 D.曹彰用兵有方,战功卓著,曹操大为赞赏并封他为任城王。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意气益厉,乘胜逐北。 译文: ⑵从令纵敌,非良将也。 译文: ⑶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 译文: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也,赵将廉颇之后也。汉兴,以廉氏豪宗,自苦陉(地名)徙焉。世为边郡守,或葬陇西襄武,故因仕焉。曾祖父褒,成、哀间为右将军,祖父丹,王莽时为大司马庸部牧,皆有名前世。范父遭丧乱,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州。西州平,归乡里。年十五,辞母西迎父丧。蜀郡太守张穆,丹之故吏,乃重资送范,范无所受,与客步负丧归葭萌。载船触石破没,范抱持棺柩,遂俱沉溺,众伤其义,钩求得之,疗救仅免于死。穆闻,复驰遣使持前资物追范,范又固辞。归葬服竟,诣京师受业,事博士薛汉。京兆、陇西二郡更请召,皆不应,永平初,陇西太守邓融备礼谒范为功曹,会融为州所举案,范知事谴难解,欲以权相济,乃托病求去,融不达其意,大恨之。范于是东至洛阳,变名姓,求代廷尉狱卒。居无几,融果征下狱,范遂得卫侍左右,尽心勤劳。融怪其貌类范而殊不意,乃谓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范诃之曰:“君困厄瞀乱邪!”语遂绝。融系出因病,范随而养视,及死,竟不言,身自将车送丧致南阳,葬毕乃去。 后辟公府,会薛汉坐楚王事诛,故人门生莫敢视,范独往收敛之。吏以闻,显宗大怒,召范入,诘责曰:“薛汉与楚王同谋,交乱天下,范公府掾,不与朝廷同心,而反收敛罪人,何也?”范叩头曰:“臣无状愚戆,以为汉等皆已伏诛,不胜师资之情,罪当万坐。”帝怒稍解,问范曰:“卿廉颇后邪?与右将军褒、大司马丹有亲属乎?”范对曰:“褒,臣之曾祖;丹,臣之祖也。帝曰:“怪卿志胆敢尔!”因贳之。由是显名。 举茂才,数月,再迁为云中太守。会匈奴大入塞,烽火日通。故事,虏入过五千人,移书傍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后频历武威、武都二郡太守,随俗化导,各得治宜。建中初,迁蜀郡太守,其俗尚文辩,好相持短长,范每厉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说。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墓?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在蜀数年,坐法免归乡里。范世在边,广田地,积财粟,悉以赈宗族朋友。 肃宗崩,范奔赴敬陵。时庐江郡掾严麟奉章吊国,俱会于路。麟乘小车,涂深马死,不能自进,范见而愍然,命从骑下马与之。不告而去。麟事毕,不知马所归,乃缘踪访之。或谓麟曰:“故蜀郡太守廉叔度,好周人穷急,今奔国丧,独单是耳。”麟亦素闻范名,以为然,即牵马造门,谢而归之。世伏其好义,然依倚大将军窦宪,以此为讥。卒于家。 初,范与洛阳庆鸿为刎颈交,时人称曰:“前有管、鲍,后有庆、廉。”鸿慷慨有义节,位至琅邪、会稽二郡太守,所在有异迹。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葬服竟,诣京师受业 竟:完毕 B.吏以闻,显宗大怒 闻:使……听到 C.世伏其好义 伏:佩服 D.谢而归之 谢:谢绝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 B.故因仕焉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置杯焉则胶 C.命从骑下马与之 D.欲以权相济 失其所与,不智 乃入见。问:“何以战?”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廉范“情深义重”“乐于助人”的一项是( ) A.范抱持棺柩,遂俱沉溺 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 B.范知事谴难解,欲以权相济, 范见而愍然,命从骑下马与之 C.故人门生莫敢视,范独往收敛之 初,范与洛阳庆鸿为刎颈交,时人称曰:“前有管、鲍,后有庆、廉。” D.范世在边,广田地,积财粟,悉以赈宗族朋友。 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 2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廉范孝顺重情、乐于助人、有勇有谋、善于治民,常常为人称颂。 B.成都物产丰盛,房屋之间很窄,从前的条令禁止百姓晚上活动,防止火灾,百姓都躲在家里,但火灾每天都会发生。 C.廉范后来被征聘到公府,恰逢薛汉因为楚王的案子被处死,他的故人、门生都不敢探视,只有廉范前去替薛汉收殓安葬。 D. 廉范一生都在边境做官,广泛开垦田地,囤积粮食财物,全部接济了宗族、朋友。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事,虏入过五千人,移书傍郡。 (2)其俗尚文辩,好相持短长,范每厉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说。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唐故秘书少监陈公行状 公姓陈氏,自颍川来,讳京。(大历元年)举进士,为太子正字、成阳尉、太常博士、秘书少监。自考功以来,凡四命为集贤学士。德宗登遐①,公病痼,舆曳就位,备哀敬之节,由是滋甚,遂以所居官致仕。贞元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终于安邑里妻党之室。无子。 大历中,公始来京师,中书常舍人衮,杨舍人炎读其文,惊以相视曰:“子云之徒也。”常以兄之子妻公,由是名闻。游太原,太原尹喜曰:“重客至矣。”授馆致饩,厚以泉布献焉。公曰:“非是为也,某尝为《北都赋》未就,愿即而就焉。其宫室城郭之大,河山之富,关闬之壮,与其土疆之所出,风欲之所安,王业之所兴,苟得闻而睹之足矣。若曰受大利,是以利来,盖异前志也。吾不能,敢辞。”遂逆大河,逾北山,仿佯而归。《赋》成,果传天下。为咸阳尉,留府廷,主文章,决大事。 泾人作难,公徒行以出,奔问官守。段忠烈之死,上议罢朝七日②。宰相曰:“不可,方居行宫,无以安天下。”公进曰:“是非宰相之言。天子褒大节,哀大臣,天下所以安也,况其特异者乎?”上用之。 巡狩所至,上行罪己之道焉,曰:“凡我执事之臣,无所任罪。予惟不谨于理而有是也。”将复前之为相者。公曰:“天子加惠群臣而引慝③焉,德至厚也,而为相者复,是无以大警于后,且示天下。”率其党争之。上变于色,在列者成凶而退。公大呼曰:“赵需等勿退!”遂进而尽其辞焉。不果复。 初礼部试士,有与亲戚者,则附于考功,莫不阴授其旨意而为进退者。及公则否,卓然有有司之道,不可犯也。 公有文章若干卷,深茂古老,慕司马相如、扬雄之辞,而其诂训多《尚书》《尔雅》之说,纪事朴实,不苟悦于人,世得以传其稿。 注:①登遐:特指帝王之死。②建中四年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反,犯京师。戊申,德宗幸奉天。庚戌,朱此***司农卿段秀实。③引慝:承认罪过。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授馆致饩 饩:赠送 B.愿即而就焉 就:完成 C.遂逆大河,逾北山 逾:越过 D.将复前之为相者 复:再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非是为也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在列者咸凶而退 渔父莞尔而笑 C.厚以泉布献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常以兄之子妻公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活用的一项是( ) A.天子加惠群臣而引慝焉 B.常以兄之子妻公 C.方居行宫,无以安天下 D.上行罪己之道焉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德宗大历年间,陈京来到京师,中书舍人常衮、舍人杨炎读了他的文章后,惊讶地赞叹说:“是子云的徒弟。”常衮因此把哥哥孩子的女儿许配给他做妻子。 B.陈京曾经游太原,太原百姓非常高兴,他们对他进行了丰厚的馈赠。陈京表示,他不是为这而来的,主要是为了完成《北都赋》,因此没有接受礼物。而他的《北都赋》写成后,果然天下传扬。 C.忠烈公段秀实牺牲,皇上建议罢朝七天,宰相坚决反对。陈京严厉驳斥了宰相的说法,高度肯定了皇上的做法。最后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D.陈京写有文章若干卷,其功力深厚,不同时俗。他的文章中多处指出了《尚书》《尔雅》中的错误。其文因记事朴实,不随便取悦于人,而得以世上流传。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天子褒大节,哀大臣,天下所以安也,况其特异者乎?(3分) (2)有与亲戚者,则附于考功,莫不阴授其旨意而为进退者。(3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