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小题。徐文长传【袁宏道】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小题。徐文长传【袁宏道】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江西省月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小题。徐文长传
【袁宏道】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甚喜。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论,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胡公既怜文长之才,哀其数困,时方省试,凡入帘者,公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脱失。”皆曰:“如命。”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取。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坟。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  
  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余不能书,而谬谓文长书决当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草竹石,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槌其囊,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袁中郎全集》卷四,有删节)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而行,恣臆谈谑 信心:随心所欲
B.凡公所以汪、徐诸虏者 饵:诱降
C.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死 论:判处
D.胡为不哉 遇:遇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欲客某者 岂从辟世之士哉
B.公是益重之 为国
C.间以余,旁溢为花草竹石 孰能讥之乎
D.显至门,皆拒不纳民 古之学必有师
3.下列是用“/”给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
B.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
C.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
D.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
4.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D 
3.C
4.(1)那时胡宗宪统率着几个方面的兵将,威振东南一带,军人畏俱他,以至跪着说话,匍匐在地象蛇一样爬行,不敢抬头。
  (2)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徐渭在喝酒时偶尔对胡宗宪提起这事,后来胡宗宪借其他事用梃杖把他击毙。
  (3)乡大未指着筵席上一件小东西求他做诗题咏,暗地里叫小仆人把纸张连接成一丈多长呈上,想以此难倒他。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黄裳惊其言,自是遇加厚。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复问坦,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诸将闻而惭,遽出就坦谢。复卒,乃从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河南赋限已穷,县人诉机织未就,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坦谕县人第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由是知名。累迁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赤县尉为台所按,京兆尹密救之,帝遣中人就释。坦白中丞请中覆,中人走以闻,帝曰:“吾固宜先命有司。”遂下诏,乃释。数月迁中丞。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帝谕坦曰:“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帝曰:“朕既受之,奈何?”坦曰:“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帝纳之。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某家子与恶人/游:交往。    
B.自是加厚/遇:待遇。     
C.兼侍御史杂事/知:掌管    
D.阎济美诏输献/格:违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及右职/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B.欲吹笛少年同列耶?/失其所,不知
C.中人走闻/农人告余春及             
D.山南节度使柳晟/毕礼归之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坦任河南县尉,当时的河南尹杜黄裳让他调查某家因儿子与恶人游而破产的事,卢坦认为当官应廉洁,积聚大量钱财的官一定搜刮下民而得到钱财,这样的家破产,钱财归于百姓,倒是好事。    
B.卢坦任郑滑节度使李复的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他据理拒之。大将向李复请求让一位擅长吹笛子的人担任重要官职,李复问卢坦此事,卢坦委婉地说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大将听到他们的话后很惭愧。    
C.卢坦任寿安县令,百姓机上丝绸还没织完,赋税期限已到,他先是到郡府中请求延期十天,没被批准。他告诉百姓只管缴纳丝绸,不要考虑期限。结果违背了期限,他终于被罚了俸禄。    
D.卢坦入朝做官,曾纠正皇帝不下诏令给主管官员就派中人释放赤县尉的做法。柳晟,阎济美违反诏令向皇帝进献钱财,卢坦揭发他们的罪状,说服皇帝按诏令办事,让皇帝把接受的钱财归还主管官员。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殉国死义。”
  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浩募敢战士,飞应募。相有剧贼陶俊、贾进和,飞请百骑灭之。遣卒伪为商入贼境,贼掠以充部伍。飞遣百人伏山下,自领数十骑逼贼垒。贼出战,飞阳北,贼来追之,伏兵起,先所遣卒擒俊及进和以归。
  康王至相,飞因刘浩见,命招贼吉倩,倩以众三百八十人降。补承信郎。以铁骑三百往李固渡尝敌,败之。从浩解东京围,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河上。敌猝至,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乃独驰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迁秉义郎,隶留守宗泽。战开德、曹州皆有功,泽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以阵图。飞曰:“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泽是其言。
  绍兴元年,张俊请飞同讨李成。时成将马进犯洪州,连营西山。飞曰:“贼贪而不虑后,若以骑兵自上流绝生米渡,出其不意,破之必矣。”飞请自为先锋,俊大喜。飞重铠跃马,潜出贼右,突其阵,所部从之。进大败,走筠州。飞抵城东,贼出城,布阵十五里,飞设伏,以红罗为帜,上刺“岳”字,选骑二百随帜而前。贼易其少,薄之,伏发,贼败走。飞使人呼曰:“不从贼者坐,吾不汝杀。”坐而降者八万余人。成闻进败,自引兵十余万来。飞与遇于楼子庄,大破成军,追斩进。成走蕲州,降伪齐。
  张俊至江上会诸大帅,独称飞与韩世忠可倚大事。命飞屯襄阳,以窥中原,曰:“此君素志也。”飞移军京西,改武胜、定国军节度使,除宣抚副使,置司襄阳。(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改)
1.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贼出战,飞阳北/阳北:假装战败而逃
B.贼其少,薄之,伏发,贼败走/易:轻视
C.泽其言/是:对的,正确的
D.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超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康王至相,飞刘浩见②为长句,歌以赠之
B.①不从贼者,吾不汝杀②以手抚膺长叹
C.①因授阵图②私见张良,具告
D.①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②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现岳飞勇智两方面的一组是(    )
①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②飞遣百人伏山下,自领数十骑逼贼垒
③命招贼吉倩,倩以众三百八十人降
④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
⑤飞重铠跃马,潜出贼右,突其阵,所部从之
⑥飞与遇于楼子庄,大破成军,追斩进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岳飞少年时就很有气节,性格沉稳忠厚,家中贫困却努力学习,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授艺师父死后,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岳飞都到他坟前祭奠。
B.岳飞应征入伍后,马上就展示出其超常的智慧和军事才能,先在相州清剿了一伙势力强大的盗贼,并活捉了贼人的首领,又奉康王之命招降了贼人吉倩。
C.岳飞屡次立下战功,宗泽感到非常惊奇,称赞岳飞的勇智才艺即使古代良将也不能超过,但认为他喜欢野战,不是万全之计,便教授给他布阵的方法。
D.岳飞请求跟张俊一同去讨伐李成,并主动做了先锋,结果大败李成军队;张俊在会见各路军队的统帅时,唯独称赞岳飞与韩世忠是可以依靠办成大事的人。
5.请把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重铠跃马,潜出贼右,突其阵,所部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毛大福
  太行毛大福,疡医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数事。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会毛货金饰,为宁所认,执赴公庭。毛诉所从来,官不信,械之。毛冤极不能自伸,惟求宽释,请问诸狼。官遣两役押入山,直抵狼穴。值狼未归,及暮不至,三人遂反。至半途,遇二狼,其一疮痕犹在。毛视之,向揖而祝曰:“前蒙馈赠,今遂以此被屈。君不为我昭雪,回搒掠死矣!”狼见毛被絷,怒奔隶。隶拔刀相向。狼以喙拄地大嗥,嗥两三声,山中百狼群集,围旋隶。隶大窘。狼竞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
  后数日,官出行。一狼衔敝履委道上。官过之,狼又衔履奔前置于道。官命收履,狼乃去。官归,阴遣人访履主。或传某村有丛薪者,被二狼迫逐,衔其履而去。拘来认之,果其履也。遂疑杀宁者必薪,鞫之果然。盖薪杀宁,取其巨金,衣底藏饰,未遑搜括,被狼衔去也。
  昔一稳婆出归,遇一狼阻道,牵衣若欲召之。乃从去,见雌狼方娩不下。妪为用力按捺,产下放归。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可知此事从来多有。(节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疡医:指治疮伤的外科医生。②数事:数件。③搒:笞击考问。④絷:捆绑。⑤稳婆:接生婆。
1.下列句子中,对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官不信,之/械:用枷锁拘禁
B.会毛金饰/货:买
C.一狼衔敝履道上/委:放置或丢弃
D.官异之,未释毛/遽:立刻、马上
2.下列各句分编为四组,每句都能体现狼讲“义气”的一组是(    )
①咆哮相侵,惧甚。
②日既晚,狼遥送之。
③狼见毛被絷,怒奔隶。
④君不为我昭雪,回去搒掠死矣。
⑤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外科医生毛大福在回家途中遇到一只衔着包裹来求助的狼,因见狼没有恶意而出手相助,后在狼的护送下平安到家。
B.毛大福出售金饰被宁家认出后,有口难辩,只好在差役的押解下进山向狼求证。狼在远处就认出了毛大福,立刻扑向差役。
C.县官出行,一只狼衔来破鞋示意县官收起来,县官暗地里派人查找鞋的主人,最终抓到杀死宁泰的凶手丛薪。
D.过去,有个接生婆曾遇到一只母狼难产,在她帮助狼顺利分娩后,狼衔着鹿肉到接生婆家来报恩,可见这类事情在以前也多有发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也。父勰,梁湘东王萧绎镇西府谘议参军。之推早传家业,年十二,值绎自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博览群书,无不该洽①,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绎以为其国左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时论以此少之。绎遣世子方诸出镇郢州,以之推掌管记。值侯景陷郢州,频欲杀之,赖其行台郎中王则以获免,被囚送建业。景平,还江陵。时绎已自立,以之推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后为周军所破。大将军李显庆重之,荐往弘农,令掌其兄阳平公远书翰。值河水暴长,具船将妻子来奔,经砥柱之险,时人称其勇决。显祖见而悦之,即除奉朝请,引于内馆中,侍从左右,颇被顾眄。天保末,从至天池,以为中书舍人,令中书郎段孝信将敕书出示之推。之推营外饮酒,孝信还以状言,显祖乃曰:“且停。”由是遂寝。  
  寻迁中书舍人。帝时有取索,恒令中使传旨,之推禀承宣告,馆中皆受进止。所进文章,皆是其封署,于进贤门奏之,待报方出。兼善于文字,监校缮写,处事勤敏,号为称职。帝甚加恩接,顾遇逾厚,为勋要者所嫉,常欲害之。崔季舒等将谏也,之推取急还宅,故不连署。及召集谏人,之推亦被唤入,勘无其名,方得免祸。   
  及周兵陷晋阳,帝轻骑还邺,窘急计无所从,之推因宦者侍中邓长颙进奔陈之策,仍劝募吴士千令人以为左右,取青、徐路共投陈国。帝甚纳之,以告丞相阿那肱等。阿那肱不愿入陈,劝帝送珍宝累重向青州。虽不从之推计策,然犹以为平原太守,令守河津。齐亡,入周,大象末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甚见礼重。寻以疾终。有文三十卷,撰《家训》二十篇,并行于世。     (节选自《北齐书·颜之推》)     
  注:①该洽:博通,广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将军李显庆之 重:器重     
B.时人其勇决 称:赞扬     
C.即奉朝请 除:授官     
D.孝信还以言 状:状告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颜之推有才华的一组是  ( )     
①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           
②禀承宣告,馆中皆受进止     
③兼善于文字,监校缮写             
④取急还宅,故不连署     
⑤之推亦被唤入                     
⑥有文三十卷,撰《家训》二十篇     
A.①③⑥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之推很早就继承了家传的学业,十二岁就以门徒身份听萧绎讲授《庄》《老》,但他不喜欢这种虚谈,回到家里读书。     
B.侯景攻陷郢州时,曾经多次想杀掉颜之推,因为颜之推做过行台郎中王才将其赦免,把他囚禁送至建业,后来颜之推回到江陵。    
C.皇帝对颜之推恩宠很重,待遇越来越优厚,这种情况遭到了功勋卓著官居要职的人的嫉妒,甚至有了加害颜之推的企图。     
D.北齐灭亡后,颜之推进入北周的朝廷做官,先是被任命为御史上士,后来又被隋太子召为学士,受到了隋太子的礼待和重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时论以此少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保末,从至天池,以为中书舍人,令中书郎段孝信将敕书出示之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苏秦以连横说秦王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霸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文士并饬,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敝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霸,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撞,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媵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谓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血流至踵。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扺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选自《战国策》,节选)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教之/庭:在朝廷上
B、常欲坐而之/致:导致
C、敌国/诎:使……屈服
D、期年/期年:满一年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直接表现苏秦才智的一组是(    )
①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
②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③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
④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
⑤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
⑥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时代,合六国抗秦,称为连横。秦与六国中任何一国联合以打击别的国家,称为约纵(或“合纵”)。
B、善于运用铺陈排比和夸张渲染的艺术手法。如苏秦说秦惠王之词,内容上罗列排比,句式上多用四字句进行铺排,所述之事往往夸大其辞,务求动听,表现了战国策士纵横捭阖、铺张扬厉的文风。
C、文章在人物肖像动作神态的描写方面十分细致生动,如描写苏秦说秦王不行,落魄而归时的形容神态,写苏秦刻苦攻读,引锥刺股的细节,写其嫂”蛇行匍伏”的丑态,皆为传神之笔。
D、运用对比手法,写苏秦得势前后,其家人不同的态度,既从侧面烘托了苏秦的人物形象,又反映出战国时代崇尚功利,淡薄亲情的炎凉世态。
4、请把文言文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扺掌而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