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庆,字更兴。幼聪敏有器量,博涉群书。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晕本官领雍州别驾。  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庆,字更兴。幼聪敏有器量,博涉群书。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晕本官领雍州别驾。  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浙江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庆,字更兴。幼聪敏有器量,博涉群书。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晕本官领雍州别驾。
  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得实,挚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辨其无罪,盂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责威敛手。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鸟舍,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名书,多榜官门日:“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牒。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与。庆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日:“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傥斯言有险,吾其庶几乎?”
  周文尝怒安定国臣王茂,将杀之,而非其罪。朝臣成知,而莫敢谏。庆乃进争之。周文逾怒目:“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乃执庆于前。庆辞气不桡,抗声曰:“窃闻君有不不达者为不明臣有不争者为不忠庆谨竟愚诚实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周文黯然,明日,谓庆日:“吾不用卿言,遂令王茂冤死。可赐茂家钱帛,以挚吾过。”庆威仪端肃,枢机明辩。周文每发号令,常使庆宣之。天性抗直,无所回避。周文亦以此深委仗辱。
  晋公护初执政,欲引为腹。庆辞之,颇忤旨。又与杨宽有隙,及宽参知政事,庆遂见疏忌,出为万州刺史。明帝寻悟,留为雍州别驾,领京兆尹。武成二年,庆自为郎,迄为司会,府库仓储,并其职也。及在宜州,宽为小冢宰,乃囚庆故吏,求其罪失。案验积六十余日,吏或有死于狱者,终无所言,唯得剩锦数匹。时人服其廉慎。(《北史·柳庆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庆捕得实,令就禁 趣:急速
B.今欲伏,惧不免诛 首:首先
C.卿若明其无罪,亦须之   坐:判罪
D.可赐茂家钱帛,以吾过   旌:显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寻本官领雍州别驾 贾余庆等祈请使诣北
B.庆守正明察,皆此类也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C.将杀之,非其罪 又有剪发杜门
D.周文亦以此深委仗焉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柳庆敢于惩治依仗权势、作恶乡里的王欣的外甥孟氏,使当地的皇亲贵族不敢胡作非为,从中表现了柳庆刚直不阿、不畏权势的优秀品质。
B.柳庆通过张贴匿名信和免罪公告的智谋方式,很快破获了胡家被劫案件,可见柳庆能明察秋毫,智慧过人,但他也时常流露出未获重赏的感慨。
C.文中写柳庆天性抗直,敢于向周文劝谏,终使周文赦免安定国臣王茂,并器重柳庆的人品和才干,以此来彰显周文知错能改、心胸宽阔的思想品格。
D.本文运用丰富的史实材料,既从正面刻画柳庆的性格和品质,又通过写“此后贵戚敛手”“朝臣咸知,而莫敢谏”等,从侧面来衬托柳庆的才能和品性。
4.用“/”给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
  窃闻君有不达者为不明臣有不争者为不忠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傥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案验积六十余日,吏或有死于狱者,终无所言,唯得剩锦数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A    
3.C
4.窃闻君有不达者为不明/臣有不争者为不忠/ 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 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      
5.(1)如果这话可以应验,我柳庆大概也差不多可以高封了吧?    
  (2)审查拷问了六十多天,有的吏员死于狱中,但始终没有说出什么,在府库中只找到剩余的几匹彩色丝织品。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以道作人君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道德经》)
  注:①好还:容易得到报应。
1.孔子和老子共同的治国主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孔子与老子在论“道”上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名法净。未久而罢。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黑子请计于允曰:“主上问我,为首为讳乎?”允曰:“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遂绝于允。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
  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允谏曰:“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高宗纳之。(选自《魏书》,有删节)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担笈负书,千里就业/就业:求学
B.世祖之/善:赞同
C.为为讳乎/首:首领
D.半年可/讫:完毕
2.下列句子全能直接表明高允有远见的一组是(    )   
 ①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②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③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④竟为世祖所疏          
⑤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⑥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3.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允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通过数据说明它的危害,说服世祖解除田禁,将良田还给百姓耕种。
B.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的话,认为高允在诱骗他,于是向皇帝隐瞒罪过,结果因此被杀。
C.翟黑子是世祖的宠臣,他受贿被发觉。高允认为如果黑子按实际情况回答,承认错误,一定会免于责罚。
D.郭善明想表现自已,就怂恿高宗大建宫殿,高允援古论今,说明大建宫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劝谏。
4.翻译下列句子。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孤,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题。
  李文耕,字心田,云南昆阳人。家贫,事亲孝,服膺宋儒之学。嘉庆七年进士,以知县发山东,假归养母。母丧,服阕,补邹平。到官四阅月,不得行其志,引疾去。以官累,不得归。十九年,大吏闻其干略,起复补原官。
  在邹平五年,治尚教化。民妇陈诉其子忤逆,文耕引咎自责,其子叩头流血,母感动请释,卒改行。听讼无株累,久之,讼者日稀。善捕盗,养捕役,使足自赡,无豢贼,数亲巡,穷诘窝顿。尝曰:“治盗必真心卫民,身虽不能及者,精神及之,声名及之。”终任,盗风屏息。课诸生,亲为指授,勉以为己之学,民呼李教官,又呼为李青天。调冠县,迁胶州,浚云、墨二河。道光二年,擢济宁直隶州,未之任。巡抚琦善特荐之,宣宗夙知其名,即擢泰安知府。
  调沂州,立属吏程课,谓:“官不勤则事废,民受其害。教化本于身,能对百姓,后然可以教百姓。”属吏皆化之。沂郡产檞树,劝民兴蚕,建义仓备荒,捕盗如为令时。寻擢兖沂曹道。司河事,修防必躬亲。属厅请浚淤沙,需银五万,往视之,曰:“无庸!春涨,即刷去矣。”果如其言。
  五年,迁浙江盐运使,未几,调山东。时盐业疲累,充商者多无籍游民。文耕知其弊,请分别征缓,以纾商力。责富商领运,不得因引滞贱价私卖,课渐裕。七年,擢湖北按察使,复调山东。严治胥役,诈赃犯辄置重典。断狱宽平,责属吏清滞狱,数月,积牍一空。谓:“山东民气粗而性直,易犯法,亦易为善,故教化不可不先。”
  居三岁,调贵州。州县瘠苦,希更调,不事事。适权布政使,请以殿最为调剂,俾久任专责成。凿桐梓葫芦口,以息水患。黔产绸,无绵布,设局教之纺织。贫民艰生计,重利而薄伦常,撰文劝导,曰家喻户晓篇。十三年,休致归。
  文耕平生以崇正学、挽浇风为己任,在山东久,民感之尤深,殁祀名宦。(《清史稿·李文耕传》
  注:①窝顿:盗匪多的地方。②殿最:古代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殿”指政绩差,“最”指政绩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盗风屏息/终:终于
B.云、墨二河/浚:疏通
C.以商力/纾:缓解
D.渐裕/课:赋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民受害/尔无忘告乃翁 
B.官累,不得归/夫夷近,则游者众
C.勉以为己学/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易安
D.重利薄伦常/吾尝终日思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山东任职期间,李文耕认为山东百姓脾气粗犷,性子刚直,容易犯法,也更容易向善,所以应先实行感化。
B.调任贵州后,李文耕请求朝廷能用官员考绩作为调剂官员的标准,这样就可以使他的任期能够长久。他还扶持农桑,教百姓纺织。
C.李文耕在邹五年中,肃清盗贼有自己的方法,他让捉盗贼的差役生活富足,不受盗贼的引诱利用,并且亲自巡查,最终使盗贼消失了。
D.李文耕治理水患非常出色,修筑防水设施,一定要亲临现场,做兖沂曹道时,为朝廷节约了五万两银子。
4.翻译下列句子。
⑴听讼无株累,久之,讼者日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贫民艰生计,重利而薄伦常,撰文劝导,曰家喻户晓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教化本于身,能对百姓,后然可以教百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  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居太夫人忧 忧:父母的丧事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 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者 酬: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 弟:尊敬兄长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①②⑥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范、富、欧阳四杰,除了范仲淹外,作者同其他三人都有交往,且被他们当作一国人中的杰出人才一般对待。
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伊尹等人为例,是为了与范仲淹形成类比,说明范仲淹早年就有辅佐人君、治国安邦的远大抱负。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由作者的老师之口引出韩、范、富、欧阳,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的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下列各项中,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氓:民
B.谪戍之众,非于九国之师也/抗:强大
C.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向时:先前
D.然秦以区区之地/区区:表示数量少
2.下列各项中,加粗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
B.山东豪俊遂并起亡秦族矣/狗彘食人食不知检
C.仁义不施而攻守势异也/申之以孝悌
D.然后六合为家/五十步笑百步
3.下列各项中,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语言独具特色,如辞赋一般,辞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句与排比句,又多用长句,句子短长相间,读来朗朗上口。
B.文章最后一段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进行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秦的力量强大,结局却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C.文章先叙述史实,说明秦由兴到衰的过程,再列举大量的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收到了水到渠成之功,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D.全文在叙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申诉了作者关于治国应施行仁义的主张。作者的目的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鉴,施行仁义,以免重蹈秦朝的覆辙。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