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名曰“斯罗”。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名曰“斯罗”。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其绞缢,曰:“顺我,始缢即气绝;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用此,富者赂数十百金,贫亦罄衣装;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每岁大决,勾者十四三,留者十六七,皆缚至西市待命。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竞成痼疾。余尝就老胥而问焉:“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果无有,终亦稍宽之,非仁术乎?”曰:“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惩后也;不如此,则人有幸心。”主梏扑者亦然。余同逮以木讯者三人:一人予三十金,骨微伤,病间月;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一人六倍,即夕行步如平常。或叩之曰:“罪人有无不均,既各有得,何必更以多寡为差?”曰:“无差,谁为多与者?”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者就其戚属 就:靠近,与……联系 B.贫亦罄衣装 罄:尽,卖光 C.期有得耳 期:想,希望 D.或叩之曰 或:或者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行刑者先俟于门外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B.然犹质其首 吾见其难为 C.病数月乃瘳 过夕乃可饮 D.余同逮以木讯者三人 秦以攻取之外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通过作者的见闻,运用具体事实和典型事例,深入地揭发了封建官吏狱卒狼狈为奸榨取钱财、玩弄法令的情景,使读者认清了封建监狱残酷黑暗的本质。 B.本段写胥吏对待囚徒的宽严,以钱的多寡为据,除了作一般性的叙述外,还录下了与老胥的对话,举出“同逮以木讯者三人”的事例加以证明。 C.“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一语,直接表明作者对绞尽脑汁进行敲诈勒索的皂隶的深恶痛绝。 D.文章表现吏之毒与民之苦,吏毒则民苦,而造成二者矛盾的根源是一个“利”字,这既是明代监狱黑暗的根源,又是封建王朝黑暗的根源。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惩后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D 2.C 3.D 4.(1)这是为了立下规矩来警告其余的犯人,而且也用来惩戒后来的人。 (2)孟子说:“选择职业不可不慎重。”(这句话)真对啊!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
袁随园君墓志铭 (清)姚鼐 |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余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①。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夫人王氏无子,抚从父弟树子通为子。既而侧室钟氏又生子迟。孙二:曰初,曰禧。始,君葬父母于所居小仓山北,遗命以已祔②。嘉庆三年十二月乙卯,祔葬小仓山墓左。桐城姚鼐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君殁,遂为之铭曰:“粤③有耆庞,才博以丰。出不可穷,匪雕而工。文士是宗,名越海邦。蔼如其冲,其产越中。载官倚江,以老以终。两世阡同,铭是幽宫。”(选自《四部丛刊》本《惜抱轩文集》) [注]①报罢:博学鸿词科每年取一等、二等各若干人,三等、四等落第,称“报罢”。②祔:合葬。③粤:助词,用于句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再起,发陕西 起:被起用 B.必造随园投诗文 造:造访 C.君仕虽不显 显:明显 D.极山林之乐 极:享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省叔父于巡抚幕中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君亦遇事尽其能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C.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君之少也,为学自成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3.下列各句中对文意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枚为官和为文都有出色的才能,但他向来无意仕进,纵情山水,极意诗文,因而他的文章享有盛名。 B.“皆能自发其思”是说袁枚的散文、骈文有自己的个性特色,“通乎古法”是说他通晓古人的作文之法,因此,他的作品受到世人的广泛重视。 C.文章注意前后照应,如第4段“在江宁尝朝治事……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写在江宁的为官情况,这和第1段“调江宁知县”相呼应。 D.墓志铭一类文字必须写墓主姓名、字号、籍贯、世系等,极易犯板滞的毛病,而这篇墓志铭却独具匠心,富于开阖变化,是墓志铭中的精品。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作者眼中,袁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方苞,字灵皋,江南桐城人①。笃学修内行,治古文,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康熙三十八年,举人。四十五年,会试中试,将应殿试,闻母病,归侍。五十年,副都御史赵申乔劾编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有悖逆语,辞连苞族祖孝标。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五十二年,狱成,名世坐斩。孝标已前死,戍其子登峄等。苞及诸与是狱有干连者,皆免罪入旗②。圣祖夙知苞文学,大学士李光地亦荐苞,乃召苞直南书房。未几,改直蒙养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六十一年,命充武英殿修书总裁。 苞屡上疏言事,尝论:“常平仓谷例定存七粜三。南省卑湿,存粜多寡,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定值开粜,未奉檄不敢擅。自后各州县遇谷贵,应即令定值开粜,仍详报大吏。谷存仓有鼠耗,盘量有折减,移动有运费,粜籴守局有人工食用。春粜值有馀,即留充诸费。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下部议行③。又言民生日匮,请禁烧酒,禁种烟草,禁米谷出洋,并议令佐贰官督民树畜,士绅相度浚水道。又请矫积习,兴人才,谓:“上当以时延见廷臣,别邪正,示好恶。内九卿、外督抚,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先试以事,破瞻徇,绳赃私,厚俸而久任著声绩者,赐金帛,进爵秩。尤以六部各有其职,必慎简卿贰,使训厉其僚属,以时进退之,则中材成处矜奋。” 乾隆初,疏谓:“救荒宜豫。夏末秋初,水旱丰歉,十已见八九。旧例报灾必待八九月后,灾民朝不待夕,上奏得旨,动经旬月。请自后遇水旱,五六月即以实奏报。”下部议,以五六月报灾虑浮冒,不可行。(节选自《清史稿·方苞列传》) [注]①桐城人:今安徽桐城人。②入旗:给旗人做奴仆。③下部议行:皇上把此事交给相关部门商量去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狱成,名世坐斩 坐:定罪,入罪 B.应因地制宜,不必囿成例 囿:局限,拘泥 C.又请矫积习,兴人才 矫:纠正 D.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命各举所知 举:举例,说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年饥米贵,有司请于大吏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先试以事,破瞻徇,绳赃私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自为诸生,已有声于时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乃召苞直南书房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方苞解救粮荒措施的一项是( ) ①各州县遇谷贵,应即令定值开粜,仍详报大吏。 ②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 ③谷存仓有鼠耗,盘量有折减。 ④请禁烧酒,禁种烟草。 ⑤上当以时延见廷臣,别邪正,示好恶。 ⑥请自后遇水旱,五六月即以实奏报。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苞本来要参加殿试的,可是因为母亲生病,便回家侍奉,后来因替戴名世的书作序而受到牵连下狱。 B.关于国家粮仓存粮的问题,方苞认为应当因地制宜,遇到米价上涨,应及时开仓卖米,然后再上报。 C.在兴人才方面,方苞提出,皇上应定时在朝廷上接见大臣,当面奖善罚恶,提拔有才的臣子,对六部的官员就要奖赏。 D.方苞屡次上书言事,他的很多意见都被皇上采纳了,但是他要求五六月即报水旱之灾的建议并未被采纳实行。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名世与苞同县,亦工为古文,苞为序其集,并逮下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克:能 B.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业:继承……的事业 C.敛不凭其棺 凭:凭借 D.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尤:怨恨 2.下列句中加粗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B.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C.传之非其真也 D.东野之书,耿兰之报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段选文都以“呜呼”两个叹词开头,表明作者的感情变得更加强烈。 B.选文第一段写作者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的矛盾心情,文章语意反复而一气贯通,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C.选文第二段主要表现作者的痛悔、内疚之情,多用整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D.第二段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因为十二郎之死的打击,更因自己身体状况特差,所以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4.翻译下列句子。 (1)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
白云先生传 (清)方苞 |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甲申,流贼陷京师,遇贼将,不屈,械系将肆掠①,其党或义而逸之。久之,始归故里,其妻已前死,独身寄摄僧舍。不入城市,乡人称白云先生。 当是时,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惟吴中徐昭法、宣城沈眉生,躬耕穷乡,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然尚有楮墨②流传人间。先生则躬樵汲,口不言诗书,学士词人无所取求。四方冠盖往来,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 先君子与余处士公佩,岁时问起居。入其室,架上书数十百卷,皆所著经说及论述史事。请贰之,弗许,曰:“吾以尽吾年耳,已市二瓮,下椁,则并藏焉。”卒年八十有八。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疾将亟,闻而泣曰:“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稗③弗能易也。吾忍乎?”顾视从孙某,趣易棺,定附身衾衣,乃卒。时先君子适归皖桐,反,则已渴葬④矣。或曰:书已入圹⑤。或曰:经说有贰,尚存其家。乾隆三年,诏修《三礼》,求遗书,其从孙某以书诣郡,大守命学官集诸生缮写,久之未就。 先生之书,余心向之,而惧其无传也久矣,幸其家人自出之,而终不得一寓目焉。故并著于篇,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守藏而布之,毋使遂沉没也。 [注]①掠:拷打。②楮墨:纸和墨。泛指有文字的东西。③亲身之棹(bì):贴身之棺。古人的棺椁有好几层。裨为最里层的棺。④渴葬:古礼,葬期因死者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异。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而葬,士逾月而葬。未到葬期提前埋葬叫渴葬。⑤圹:墓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则躬樵汲 樵:砍柴 B.平生亲故,夙市良材 市:购买 C.顾视从孙某,趣易棺 趣:催促 D.守藏而布之 布:书写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 王好战,请以战喻 B.学士词人无所取求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C.已市二瓮,下椁,则并藏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定附身衾衣,乃卒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张怡遁世隐居的一项是( ) ①久之,始归故里 ②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 ③学士词人无所取求 ④请贰之,弗许 ⑤吾以尽吾年耳 ⑥定附身衾衣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怡的父亲在一次兵变中殉难,此事上奏朝廷,张怡于是被授予锦衣卫千户官职。 B.作者的父亲在世时,曾在过年时节与余佩一道前往山中,看望不务声名的张怡。 C.张怡临终时拒绝使用亲朋好友为他准备的棺材,是因为他想到了从前战死的将士。 D.文章结尾写了张怡家人献书的事情,作者希望张怡的同乡晚辈能妥善保存这些书。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械系将肆掠,其党或义而逸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稗弗能易也。吾忍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生之书,余心向之,而惧其无传也久矣,幸其家人自出之,而终不得一寓目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问题。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寿:长寿,活得长 B.不抑耗其实而已 其实:它的果实 C.既然已既 然:连词,表示先提出前提 D.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爱:喜爱 2.下列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故不我若也 B.唯利是图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苟有能反是者 3.下列对于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虽名为“传”,但并不是一般的人物传记,从内容上看,它是一篇借“传”立说的讽喻性寓言。 B.文章由事及理,以小见大,极富哲理,通过贴切的比喻、鲜明的对比和恰当的类比,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作者围绕“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之纲,分述“己植”和“他植”。己植部分说明树木的本性,再说明“自己”如何按照树木的本性去栽培,做到“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他植部分则分述两种违背树木本性发展的做法,然后归结到“他植”不如“己植”,由此显示橐驼种树之道的正确。行文简洁,对比鲜明。 D.在此,作者先从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次从管理的善与不善作比较。郭橐驼种树经验的陈述,为下文作者明确总结提出治民须“顺木之天”的道理作了铺垫。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