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鞠武谏曰:“不可。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鞠武谏曰:“不可。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鞠武谏曰:“不可。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太子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穷困于走下,归身于丹,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
  鞠武曰:“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且以雕鸷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燕有田光先生,其为人智深而勇沉,可与谋。”太子曰:“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诺。”
  【注】①委肉当饿虎之蹊:意思是把肉放置在饿虎经过的小路上。委,放置。蹊,小路。②惛:愁闷,烦恼。③后交:新交,晚交。④鸿毛:大雁的羽毛。比喻燕国力量薄弱。⑤雕鸷:雕与鸷均为凶猛的禽鸟。比喻秦国的凶猛。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太子受而之——舍:使……住下来
B.祸必不矣——振:兴起
C.愿太傅虑之——更:再,重新
D.怨暴之怒——行:施行,发泄
2.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燕/又况闻樊将军所在乎
B.北购单于/夫樊将军穷困天下
C.夫鸿毛燎于炉炭之上/而乃手共搏之
D.愿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左手把秦王之袖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将樊於期得罪了秦王,不得已逃到燕国,太子丹收留了他。
B.鞠武劝说太子丹不要收留樊於期,并希望太子马上派遣樊於期将军到匈奴去***人灭口。
C.太子丹顶住压力,坚决收留樊於期,并积极寻求妥善解决的办法,想通过鞠武结识田光。
D.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对话描写,表现了太子丹的侠肝义胆。
4.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C
3.B
4.(1)秦王本来就很凶暴,再积怒到燕国,这就足以叫人因恐惧而惊心的了,又何况他听到樊将军住在这里呢?
  (2)我最终不能因为迫于强暴的秦国而抛弃我所同情的朋友,把他送到匈奴去,这应当是我生命完结的时刻。
举一反三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为报私仇也,非能为昊。”吴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余、属庸将兵围楚之淆;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盖余、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光顿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史记·刺客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专诸于公子光——进:推荐。
B.光既得专诸,善待之——客:好客。
C.公子光为足疾——详:通“佯”,假装。
D.既至王前,专诸鱼——擘:分裂,分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专诸擘鱼,以匕首刺王僚/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使延陵季子于晋,观诸侯之变/敛赀财送其行
C.伍子胥之楚而如吴也/今亦死,举大计亦死
D.闽闾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良入,具告沛公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阖闾事成原因的一组是(     )
①光真王嗣,当立
②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
③夹立侍,皆持长铍
④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⑤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平王死后,吴王僚趁火打劫,派兵围楚。不料楚国出兵断其回路,导致国内空虚,给公子光夺位造成可乘之机。
B.专诸认为,公子光是吴国真正的继承人,吴王僚欲把王位传给他人是不道德的,所以专诸才决定帮助公子光夺取王位。
C.公子光看到夺位之机已到,一方面解除专诸后顾之忧,让其刺***吴王僚;另一方面设宴邀请吴王僚,吴王僚终上当被***。
D.公子光依靠专诸夺位成功,他没有忘记自己对专诸的承诺,封专诸的儿子做了上卿。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光真王嗣,当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之身,子之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
  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我何罪?”后曰:“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卢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县男。
  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氏之王,权属生人,今追崇先世,在亡迹异,安得同哉!”炎曰:“蔓草难图,渐不可长。”后不悦而罢。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未几,赐爵河东县侯。
  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史崔詧曰:“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必有异图。”后乃捕炎送诏狱,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辩之,后曰:“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元范、齐贤曰:“若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曰:“朕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
  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籍其家,无儋石之赢。(选自《新唐书·裴炎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已持政,稍自——肆:放纵
B.承嗣又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讽:劝谏
C.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借口
D.炎反有端,卿未知耳——顾:考虑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裴炎刚直不屈的一组是(     )
①宽厚,寡言笑,有奇节 ②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 ③若炎反,臣辈亦反矣
④蔓草难图,渐不可长 ⑤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 ⑥宰相下狱,理不可全。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高宗晚年,裴炎特别受到信任和倚重。唐高宗病重,裴炎奉诏协助太子处理日常政务;唐高宗临死,裴炎受遗诏辅政。
B.唐中宗登基后,想要提拔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给自己乳母儿子五品官,裴炎坚决不肯从命。 C.徐敬业起兵造反,裴炎曾企图发动兵变推翻武则天为内应;后因下了很多天的雨,武则天没出皇宫而作罢。
D.裴炎被弹劾逮捕下狱后,刘齐贤、蒋俨为他辩解,但武后坚持认为裴炎谋反,最终在都亭驿***了裴炎。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以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巳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常***人,从良匿。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馀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及沛公之薛,见项粱。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馀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老父,衣,至良所——褐:黄黑色
B.读此则为王者矣——师:老师
C.良因之,常习诵读之——异:觉得诧异
D.与韩王将千馀人西韩地——略:夺取
2.下列各组句中,加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父足受,笑而去/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B.旦日视书,乃《太公兵法》也/太子迟之,疑有改悔
C.良鄂然,欲殴/项伯乃夜驰沛公军,私见张良
D.沛公拜良厩/将使子婴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张良具有“隐忍”性格的一项是(     )
A.①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②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B.①五日平明,良往②五日,良夜未半往
C.①良尝学礼淮阳②良鄂然,欲殴之
D.①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②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良曾在淮阳学习礼法,到东方见到仓海君。仓海君得到张良这个大力士后,就把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锤给了张良。
B.老人故意把鞋掉下桥,让张-良替他捡鞋并为他穿鞋,张良怕老人身怀绝技,使自己吃亏,故只好忍气吞声,给老人穿鞋。
C.张良先打算跟随景驹,半路上遇上了沛公,就归附了沛公。这说明张良是一个“一心事二主”的人。 D.张良与老人约会的情节很具有传奇性,为本文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岁中积粟三百万。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成都民妇讼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其母子遂如初。尝夜燕,有戍卒***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之,坐客莫有知者。临事持重明决,多此类也。  
  召为龙图阁学士,遂参知政事。帝谕曰:“先帝尝以为卿可任,今用卿,先帝意也。”俄迁给事中。帝尝谓辅臣曰:“臣事君鲜有克终者。”奎曰:“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然之。
  奎性刚不苟合,遇事敢言,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奎谏曰:“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机而简宴幸。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真宗善其言。(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涴(wò):污。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逻卒捕送州,考诬伏——讯:审问
B.尝丁夫运粮至盐州——部:率领
C.请民还州而偿所失——纵:放归
D.若复失养,吾不汝矣——贷:借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凡民失,悉奏除之/岂敢盘桓,有希冀
B.秦民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秦伯说,郑人盟
C.坐客莫有知/言之,貌若甚戚
D.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对/犹不能不之兴怀
3.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薛奎刚直敢谏的一组是(     )
①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
②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③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④奎密遣捕***之,坐客莫有知者
⑤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
⑥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奎断案明察。有个赌徒身着血衣在***人劫财的案发现场被捕,且已招认,但薛奎却觉得,案情可疑,力请缓决,最终抓获了真凶,避免了冤狱。
B.薛奎体察百姓疾苦。他能体谅因雨造成军粮毁损的民夫,请求上司停运。上司起初虽怒而欲弹劾薛奎,但最终被他说服,并奏请,免除了民夫赔偿损失。
C.薛奎深得百姓爱戴。在军费负担沉重的秦州,他力求节俭,教百姓改进耕作方法,发展生产,为民谋利。因此,在他调任时,百姓极力争取他留任。
D.薛奎为政恩威并用。对于因贫穷无力赡养母亲而被告不孝的儿子,他以财相赠,耐心劝说;对于***人造成社会动乱的戍卒,他果断下令严惩,***一做百。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事君鲜有克终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吴江两节妇传
清· 戴名世
  吴江两节妇者,农家女也。姓许氏,家城西之石里村,长适张文达,次适周志达。岁乙酉,大清兵南下,公卿皆薙发迎降,浸寻及于吴江。文达固以负贩为生,至是从明之一二遗臣起事,荷戈为小卒,战败不屈死。其家不知其存亡,使志达往侦之,亦被执,令薙发,不从,遂见***。是时长年二十九,次年十九,相与号泣,备寻其夫尸。会溽暑,尸积城下者累累,皆糜烂不可辨识,乃已。
  长既丧其夫,又无舅姑,其兄欲迎之归,谢曰:“吾夫虽死,然此固夫家也,义不可以归宁母氏。”次事其姑甚谨,姑怜而欲嫁之,涕泣被面谢曰:“新妇所以不死者,将代吾夫以事其母,讵可失节他适?”久之,姑得疾,且危,赖妇以存者又七年。及姑濒死,诀曰:“我死,依尔姊居。”既丧,家财归于周氏子弟,遂依姊以居;各处-室,各奉其夫之主而祀之。
  两人固农家女,善治田,共种田三亩以自给;舍旁有隙地,度可容两棺,为生圹以待死。吴俗多淫祠,好佛,妇人贫无依者,多为尼。有一老尼,教两人剃发以从其教。长曰:“不可!妇人之发,奈何与男子同去之?”次曰:“吾夫以不薙发死,而吾反薙之,何以见吾夫于地下?”岁甲戌,长年八十,次年七十,尚躬耕如曩时。乡之人悲之,请闻于有司,以旌其门。两人泣且谢曰:“吾姊妹不幸遭多难,廉耻自爱,何旌之有也?且又无后,将旌之以为谁荣乎?”乡之人卒不能强也。
  赞曰:吾尝读《顺治实录》记载,知大兵之初入关也,淄川人孙之獬即上表归诚,且言其家妇女俱已效国装。之獬在明时官列于九卿而江淮之间一介之士里巷之氓以不肯效国装死者头颅僵仆相望于道而不悔也。呜呼!彼孙氏之妇女,视许氏二女何如哉?(选自清·戴名世《吴江两节妇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适张文达,次周志达——适:出嫁
B.不可以归宁母氏——义:道义
C.涕泣被面谢曰——被面:掩面
D.请闻于有司,以其门——旌:表彰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皆糜烂不可辨识,已  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B.①吾夫虽死,然此固夫家 ②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C.①共种田三亩自给    ②秦亦不城予赵
D.①何旌有也       ②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所描述的许氏两姐妹,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甘愿为自己的丈夫守节的思想,而且也具有继承丈夫的反清之志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
B.由于天气炎热,许多堆积在城墙下的尸体都糜烂了,许氏两姐妹最终因无法辨认出各自丈夫的尸体只好返回,但是她们的哥哥或婆婆都有劝她们改嫁的想法。
C.清兵南下的时候,明朝的那些高官都剃发而降;当投降之风逐渐蔓延至吴江的时候,许氏两姐妹以及他们的丈夫都奔赴抗击清兵的前线。
D.许氏两姐妹的丈夫都是由于拒绝剃发,也就是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最终被清军处死;与淄川人孙之獬及其家人的做法相比,他们的气节是值得肯定的。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久之,姑得疾,且危,赖妇以存者又七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俗多淫祠,好佛,妇人贫无依者,多为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之獬在明时官列于九卿而江淮之间一介之士里巷之氓以不肯效国装死者头颅僵仆相望于道而不悔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