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答案
D
举一反三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也包括一般的中国人)
B.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庸人”指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他们对反动派的暴行感到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感到哀痛,但不敢正视现实,并特别容易“忘却”历史教训)
C.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它们”指段祺瑞执政府;“这”指《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后死者”指鲁迅自己)
D.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苟活者”指苟且偷生的庸人,他们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也不曾忘怀烈士死难的悲哀,但没有行动起来;“真的猛士”指真正的革命者)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文字,完成问题。
1.李白这首诗是为“别东鲁诸公”而做的,简要回答为什么要采用“梦游”这种形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送”两个词有何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梦境描写与全诗最后两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登泰山记》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从北京出发,经过齐河、长清,穿过泰山西北谷,越过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到达泰安。
B.作者从泰山南麓的中谷出发,越过中谷,再沿着西谷,慢慢登上南天门。
C.在十二月的最后一天的五更,作者和朱子颍在日观亭看到了泰山日出。
D.作者不仅观看了泰山的自然景观,而且还观赏了泰山的人文景观,可谓看尽了泰山的各种景致。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对《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解说和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选自《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作者为清朝作家曹雪芹。
B.《红楼梦》全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C.《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主要人物,初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D.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介绍人物笔法多变,疏密相间,有详有略,虚实结合。如详写贾母、凤姐、宝玉、王夫人;虚写贾赦、贾政等等。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王熙凤初见黛玉有哪几个动作?意图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的表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这段文字中王熙凤的肖像描写的作用是(    )
A.表现王熙凤的姿容俏丽。
B.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C.表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D.表现王熙凤服饰的高雅华贵。
4.选出对黛玉的心理描写和对贾母的第一段语言描写理解正确的一项(    )
A.黛玉对王熙凤的放诞无礼不满,贾母此语是为了缓和这种气氛。
B.黛玉对贾府的规矩产生怀疑,贾母此语则充满了对王熙凤的喜爱。
C.黛玉推测出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贾母此语充满了对熙凤的喜爱。
D.黛玉意识到贾母对熙凤的喜爱,贾母此语则是掩盖这种喜爱之情。
5.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放诞无礼、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一种“宣告”: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老祖宗,我迟到了。
B.“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圆滑之至。
C.“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王熙凤一心都在贾母身上,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D.“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体现出凤姐对黛玉无微不至的真诚关怀,也显示了凤姐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威仪。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