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雨雪曲 江总①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 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 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4分) 小题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4分) |
答案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风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2分)“别路”的意思是戎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2分) 小题2: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的“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戎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彩旗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2分)这首诗表现了戎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2分)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首代言体的诗歌,首句写雨雪阻隔在人物当时所处的地点和他们的目的地之间,第二句进一步交代清楚人物的身份和目的,这一点也可以结合注解②和③的提示来把握。诗的第三、第四两句写周围所见只有狐狸出没、马蹄踩踏的印迹,点明环境的荒凉。第五、第六两句中的“天寒”“地暗”以及第七、第八两句中的“漫漫愁云”“苍苍别路”也是对环境的渲染。整首诗在人眼前展现的是戍卒前往边关的路途中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这可以从八句诗中综合出来。末句中的“别路”是理解诗歌内容的关键,也是古诗中常见词语,如考生没有很多阅读经验,也可从上文的描写中概括出它的意思。第一问实际上是在问诗中所写的自然环境是什么样子的,答题之前必须先要弄清楚命题人想让考生到底答什么。此类命题的答题思路是:自然环境=时间+地点+景色。此问的答案要点应该是:寒冬、边地、飞雪荒凉。第二问:别路:离别的道路。结合诗意,其主语是边地的士卒。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综合作品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的能力。第五、六两句是诗中的精彩之处,“天寒”“地暗”和“旗彩坏”“鼓声低”看似不具因果关系,而诗人把它们先后排列在一起,获得了特殊的效果,让人体会到戍卒在寒冷、阴暗的天气中产生的视觉、听觉上的通感。能够通过外在环境的描写,生动细微地传达人物的内心感受,不仅是这两句诗的好处,也是整首诗的好处。第一问实际上问的是颈联两个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而不是问某一个字的炼字艺术。因此,第一问至少有两个答题要点:一是表面意义是什么,回答自然环境;二是深层意义是什么,回答人物的心理感受。当然,第一问也可以从“坏”“低”这样的用字特色以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个表现手法的角度来加以补充回答;可惜高考所提供的答案有所局限。第二问题干很明确,一是“戍卒”,一是“情感”。结合“坏”“低”“愁”“迷”,联系诗后“边塞”的注解,不难做答。需要注意的是,答此问时,不能只简单地回答“表现了戍卒的思乡之情”,“思乡之情”前面的定语同样十分重要,要学会“丰满”地答题。 【全诗赏析】 1.雨雪曲:“雨雪曲”是乐府横吹曲辞其中的一曲。横吹曲辞是乐府,来源却是胡曲,本是军中之乐。以鼓角为伴奏,因此叫做“横吹”。角这种乐器,渐渐不再流传了,姜夔道“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则其声悲咽可知。后来广为流传的横吹曲辞却是李延年所作。 2.首联: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雨雪:此处“雨”应读为“yù”,动词,意思是“下”。雨雪:下雪,飞雪。 隔:阻隔,隔断。 榆溪:榆林塞。此处代指边塞。 从军:参加军队。此处既是诗人自指,也指所有戍卒。 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直译:大雪纷飞隔断了边塞,出征的戍卒越过了陇西。 赏析:首联破题,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为下文营造了特定的氛围。 3.颔联: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直译:围绕着军阵可以看见狐狸的踪迹,依傍在山脚下可以看见马匹留下的蹄痕。 赏析:颔联承接首联,进一步写出了边塞的荒凉景象。 4.颈联: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直译:天气寒冷得军队旗帜上的色彩似乎也变得不好了,阴暗的大地上军鼓的声音也显得低沉了许多。 赏析:颈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把边地的寒冷、阴暗、萧条与士卒压抑、沉闷的心情融合在了一起。 5.尾联: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漫漫:广远无际。 愁云:云气阴霾暗淡。 苍苍:空阔辽远。 别路:离别家乡之路。 迷:迷失。 直译:无边无际的暗淡的云气升了起来,(使得)空阔辽远的离别家乡之路迷失于远方。 赏析:尾联总结全诗,点出了戍卒思乡这个主题。正因为有了这个主题,则前几句诗的萧条之景也找到了落足点。“愁云”和“迷”,不只是自然景象的反映,更是戍卒内心情绪的传达。 |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其可怪也欤!(《师说》) (3)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赤壁赋》) (5)淇则有岸, 。(《氓》) (6) ,靡有朝矣。(《氓》) (7) ,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酹江月·和邓光荐① 文天祥 乾坤能大②,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③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④,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①1297年8月文天祥和邓光被俘后押送大都途经建康。邓因病滞留,文天祥将继续北上,邓作《酹江月·驿中言别》相赠,文写此词相和。②能:这样。如许。③牢愁:忧愁。④龙沙:指塞外沙漠之地。时作者被俘北解。 小题1:词的上阕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分) 小题2:下阕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3:本词结尾“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与《渡扬子江》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都表达了对祖国至死不渝的忠诚,两者在手法和效果上有何不同?(2分)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亦以明死生之大, 。 (2)大阉之乱,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4)亦余心之所善兮, 。 (5) ,哀民生之多艰。 (6) ,吾将上下而求索。 (7)群山万壑赴荆门, 。 (8)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正月崇让宅① 李商隐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 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②。 注解:①崇让宅是诗人的岳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宅邸,诗人和妻子曾在此居住。诗人的妻子卒于公元851年(大中五年)夏秋间。此诗作于公元857年(大中十一年)正月。②《起夜来》是乐府曲调名,《乐府解题》说:“《起夜来》,其辞意犹念畴昔思君之来也。”是妻子思念丈夫之辞。 小题1:请分析首联和颔联是如何借景抒情的。(4分) 小题2:请赏析尾联的妙处。(6分) |
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1分) (1)江流宛转绕芳甸,____________ 《春江花月夜》 (2)__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 (3)_______________,孤城落日斗兵稀。 《燕歌行》 (4)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 《梦游天姥吟留别》 (5)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6)花径不曾缘客扫,______________。 《客至》 (7)_______________,密雨斜侵薜荔墙。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8)江流有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赤壁赋》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