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如梦令·白沙江上送贻上之金陵王士禄 [清]沙尾孤舟潮涌。手底离觞酒重。忽忽恼云帆,不似青骢堪控。如梦。如梦。昨夜短篷相共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如梦令·白沙江上送贻上之金陵王士禄 [清]沙尾孤舟潮涌。手底离觞酒重。忽忽恼云帆,不似青骢堪控。如梦。如梦。昨夜短篷相共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如梦令·白沙江上送贻上之金陵
王士禄 [清]
沙尾孤舟潮涌。手底离觞酒重。忽忽恼云帆,不似青骢堪控。如梦。如梦。昨夜短篷相共。
小题1:首句“沙尾孤舟潮涌”运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试析该句是如何衬情的?(4分)
小题2: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认为张先《一丛花令》中“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诸句,是“无理而妙”。其实本词中也有看似“无理”,实则精“妙”的句子,请找出并阐述之。(4分)
答案

小题1:
①江潮汹涌壮阔之景,反衬孤舟离别的凄凉之情;②风波之险,乘舟之孤,暗寓着作者的对他兄弟的担忧、关切之情。
小题2:
①“忽忽恼云帆”是无理而妙的句子。②“帆”是无知觉的东西,怪他岂非怪事?船夫要出发,这是常理,恼他确实没有道理。③作者把满腔愁化为对“云帆”的“恼”,认为“云帆”不解人意,恰恰将手足之情之深厚表现得淋漓尽致!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手法在题目中已经明确给出,答题时要将“景”和“情”答具体即可。景物要具体描写,情感要结合全诗理解分析,“白沙江上送贻上之金陵”可确定为送别诗,“不似青骢堪控”路上的危险不可预测,表现担心牵挂。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抓住题目中“看似‘无理’,实则精‘妙’”这句话去分析词中的语句,“无理”可以提醒我们看字面含义时违背常情的语句,然后确定并分析其中的巧妙,“妙”要分析手法、意象、情感主题。
举一反三
古诗文题空。(5题限选4题)(8分)
(1)我闻琵琶已叹息,                   ,相逢何必曾相识!(自居易《琵琶行》)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兮辞》)
(4)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5)酌酒以自宽,         。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金陵驿①
文天祥
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却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宿于驿站时所作。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
小题1:诗中“         ”描绘国土沦陷的凄凉悲惨的景象;面对残酷现实,身为囚徒的诗人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发出“           ”的感慨。(用原句回答)(2分)
小题2:本诗的尾联与诗人写的另一首诗《过零丁洋》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比,有什么异同?(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8分)
杂 诗
无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注 ①著:附着。这里是吹拂的意思。②早是:已是。
小题1:诗中一、二两句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
小题2: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结句。(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于嗟女兮,                 !(《诗经》)
(2)苟非吾之所有,                   。(《赤壁赋》苏轼)
(3)但见悲鸟号古木,                   。(《蜀道难》李白)
(4)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5)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行》白居易)
(6)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7)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8)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赢粮而景从。(《过秦论》贾谊)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杨柳岸晓风残月”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营造生动可感的意境,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下面诗句也采用了这一手法的是(  )(3分)
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B.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