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8分)柳枝词[宋]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小题1:这首诗以________为题材,“柳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8分)柳枝词[宋]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小题1:这首诗以________为题材,“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8分)
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小题1:这首诗以________为题材,“柳枝词”之题相传为后人所加,除了用杨柳的传统意象表达感情外,该题材还与诗中的____________这一句相照应,切合当时情景。(2分)
小题2:这首诗的末句与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哪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二者情感表达手法的相似之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送别(离别、离愁、离恨)(1分) “亭亭画舸系春潭”或者“载将离恨过江南”(1分)
小题2:“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2分)都把“离恨”这种抽象的情感形象化,化虚为实,都赋予“离恨”以重量,生动地表达了离恨的深重。郑诗写画舸仿佛载着离恨驶向遥远的江南,表现出惜别的难舍之情;王实甫写车儿承载不了离恨,表现出当时崔莺莺面对张生的离去内心承受的怅惘与痛苦之深。(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略
试题分析:
小题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道题是针对写景技巧而设问,要弄清古诗写景的技巧主要有虚实、动静、象征、对比、衬托、渲染等。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送严士元
刘长卿[注]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注] 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
小题1:“闲花落地”和“草绿湖南”都在写景。从表现手法上看,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异?请简要回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诗中主要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试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①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 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小题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
(1)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2)                       ,悬泉瀑布,          。(《三峡》)
(3)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4)               ,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池口风雨留三日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水远山长双属玉②,身闲心苦一舂锄③。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
注:①池口:地名,今安徽贵池。黄庭坚在做官赴任途中因风雨而留滞池口时写下本诗。②属玉:水鸟名。③舂锄:水鸟名,即白鹭。
小题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首联描绘一座孤城在风雨中已经三日,市井之中的人家只能以菜蔬度日。
B.“水远”二句写诗人放眼四顾看见的景象,暗示作者貌似平静内心却充满矛盾。
C.颈联写渔翁从屋舍来水边收拾渔网,恰巧在此的诗人却因满怀心事无意观看。
D.“俯仰”二句写出诗人心志:既然世事变化无常,还不如到书中去寻找乐趣。
小题2: 在诗文中反用典故成语,将常见的典故成语翻出新意,古人称为“翻案法”。宋代诗人杨万里曾说:“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是如何运用“翻案法”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①《曹刿论战》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作者只用了“齐人三鼓”、“ ”和“ ”三句,就概括出鲁军从防御到反击再到追击齐军的全过程。
②屈原用《国殇》悼念和颂赞为国英勇献身的将士,其中描写了将士为国捐躯的悲壮:“天时坠兮威灵怒, 。出不入兮往不反, 。”
③李密在《陈情表》中突出本朝治国以“孝”为纲:“ ,凡在故老, ,……”再写自己的情况尤为特殊。希望借此打动晋武帝。
④韩愈通过鲜明的对比,批驳当时流俗耻于从师的错误风气:“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⑤范仲淹在《苏幕遮》一词中描绘了清秋时节的景象:“碧云天, ,秋色连波, 。”色调对比强烈,意境开阔,堪称写景大手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