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武昌阻风 〔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9、小题1:“无穷归思满东流”一句历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武昌阻风 〔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9、小题1:“无穷归思满东流”一句历来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武昌阻风
〔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9、小题1:“无穷归思满东流”一句历来为后人所赞赏,试分析其中“满”字的妙处。(5分)
小题2:有人说诗歌的三、四句与一、二句所表达的情感有些相悖,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试做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满,极言其多(1分),此句中 “满”字化抽象的情感为具体眼前之景,将归家的愁思比作东去的流水(2分),让读者清楚地感受到诗人的那种浓郁的思家之意(2分)。
小题2:不同意。(1分)。诗中一二句抒发的是诗人旅居他乡的思归之情,三四句写诗人去江边赏花看景,其目的正是为了排遣自己阻滞武冒所引起的乡思和愁情(2分)。说看飞花忘却归思,这是正话反说,以闲适写哀愁,恰恰是对一二句所要表达思乡之情的一种强化,传达出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2分)。使诗更显得构思精巧,含蓄委婉(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炼字题型答题模式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有表现手法时点出           
或描绘了…的景象(姿态、     ﹕             神态、氛围、意境)
第四步:作用    或增强了感染力
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
试题分析:诗中诗人先写因旅居他乡而产生思归之情。接着三四句作者不说自己为排遣愁绪,去江边赏花,却说看飞花忘却归思,正话反说,使诗歌含蓄又有了变化。此时抒写江上行舟,途中遇风,阻滞武
昌所引起的乡思和愁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①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朝廷何日派遣冯唐持节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史记·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得过重。文帝就派冯唐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
②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此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小题1:这首词气势豪迈,以一个“狂”字贯穿全篇;上片的“狂”是实写          ,下片的“狂’是虚写               。(3分)
小题2:下片两个注解处采用了用典的手法,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5分)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小题1:诗歌描写的是     时节,简析诗中的哪些景象表现了这个时节的特点?(3分)
小题2:“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菩萨蛮·芭蕉
[南宋]张嵫
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
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
文笺舒卷处,似索题诗句。
莫凭小阑干,月明生夜寒。
(1)这首词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芭蕉的情韵与姿容?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凭小阑干,月明生夜寒”句言有尽而意无穷,试作分析鉴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待月
完颜亮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虬髯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小题1: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语言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词的下阕写欲截云看月,同时也生动传神地刻画了词人的自我形象。请简要分析概括这一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 次 鄂 州
卢 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①《全唐诗》于本篇题下注“至德中作”。至德,唐肃宗李亨年号,本诗写作时间当在安史之乱前期。由于战乱,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不定。在南行途中,他写了这首诗。②估客:贩货的行商。③三湘:湖南境内,即诗人此行的目的地。
小题1:对于此诗首联的层次变化,清代学者方东树解释:“起句点题,次句缩转……”请简要分析首联中诗人的情感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简要分析诗人在颈联和尾联中抒发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