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海棠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  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  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①粉黛临窗懒, 梁广②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海棠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  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  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①粉黛临窗懒, 梁广②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  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  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①粉黛临窗懒, 梁广②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  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①莫愁:战国末期歌舞家,貌美如仙。  ②梁广:画家,善画海棠。
小题1:这首诗通过咏海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小题2:这首诗写海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作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歌颂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小题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写海棠花蕾刚着雨珠,又在“欲开时”,色泽分外鲜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侧面用莫愁和梁广对海棠进行烘托。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这首诗从艺术家对海棠的审美活动中突出花之美与魅力,用的是一种推开一层、由对面写来的旁衬手法。这种手法从虚处见实,虚实相生,空灵传神,既歌颂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情与物相交流,人与花相默契,真不愧是一首咏海棠的佳作。
小题2:
试题分析:
诗人善于捕捉海棠“新著雨”、“欲开时”那种秾丽娇娆的丰姿神采,着意刻画,把花的形态和神韵浮雕般地表现出来。诗情画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诗人又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则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
举一反三
古代诗歌阅读(9分)
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 ①此词作于诗人坐元祐党祸,贬杭州通判,又坐御史刘拯论增损《神宗实录》,中途改贬监处州酒税,政治上的打击接连而来之时。 ②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 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小题1:有人说,“花影乱,莺声碎”一句中“乱”和“碎”用词极为工致,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小题2:秦观朋友孔毅甫读到“镜里朱颜改”之句时惊呼:“少游盛年,何为言语悲怆如此?”请结合下阕简要赏析秦观是如何表达这种心情的?(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                     ,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小题2: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小题3: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4:                        ,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小题6: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7: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
小题8: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终南别业   
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
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诗的最后两句说,作者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
D.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语言虽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望江南·江南岸
(北宋)王琪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A.第一句以“江南岸”起句,所写景物为江岸所见,“半晴阴”是全词的总体背景。
B.“帆去帆来”一句巧妙化用李贺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别离的情感蕴含其中。
C.下片全部实写,先正面议论,用“兴废事”三字点出怀古之意,再转到具体写景。
D.全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转换自然,用语虽然平易,却含不尽之意,情韵悠然。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1、蜀先主庙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县)白帝山上,作者曾任夔州刺史(821-824),此诗当作于此时。2、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光武帝时,又从马援奏重铸,天下称便。
小题1: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对比,请概括出本诗中的多层对比,并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尾联化用了一个三国典故,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出这个典故。诗人以此结尾有何作用?(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