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5分)秋 思(张籍)               秋夜曲(张仲素)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丁丁漏①水夜何长,漫漫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5分)秋 思(张籍)               秋夜曲(张仲素)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丁丁漏①水夜何长,漫漫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5分)
秋 思(张籍)               秋夜曲(张仲素)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漏:计时用的漏壸。
小题1: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诗写了生活中的哪个“寻常”细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分)
                                                 
小题2:两首七言绝句均以秋天为背景,以思念为内容,试比较两诗不同之处。(3分)  
                                                
答案

小题1:开封;表达了对家乡(或家人)的深切思念,恐怕匆忙中没把话说尽。
小题2:①描写的对象不同,前为游子,后为思妇;②感情不同,前为游子思念家乡之情,后为妻子思念牵挂丈夫之情;③写法上,前叙述为主,寄情于事,后描写为主,借景抒情。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抓住题目“秋思”与“欲作家书意万重”就不难揣摩出诗歌的情感——思乡。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为比较鉴赏题。分析时可从表现对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语言风格等角度切入,分析时要具体,要联系诗句内容展开。
举一反三
对《琵琶行》诗句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该句表现了诗人对弹奏者的尊重,“欲语迟”三字,用语精练,直接刻画出琵琶女的持重和绝不轻浮的性格特征。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表现了诗人热情相邀、急于相见的心情,又精练而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又迫不得已。“半遮面”是一处很典型的细节描写,也是一个特写镜头,生动地表现出琵琶女的羞涩情态。
C.“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描写琵琶女调弦校音的动作,进而表现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之中,也显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丰富的感情。
D.“轻拢慢捻抹复挑”,写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娴熟。轻轻的拢,慢慢的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一连串的动作,具体地表现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顺弦、回拨弦的动作熟练,技艺精湛。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 7 分)
【双调】 庆东原•京口夜泊
汤式
故国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飘泊命。
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注:汤式,生卒年不详,宁波人。元末曾补本县吏,后落魄江湖间。明成祖朱棣时曾为文学侍从。
小题1:①这支曲子中,“京口夜泊”是题目,“双调”是(      )名,“庆东原”是(     )名。(2分)
小题2:找出能揭示这首元曲诗眼的词语,并阐释其具体含意。(2分)
                                                                                      
小题3:简要赏析曲中“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三句的表达特点及其作用。(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鉴赏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7分)
秦 楼 月
向子湮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①,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向子湮: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1129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
②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
小题1: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为何而“伤心切”?(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词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都运用了“晓风残月”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南园十三首(其十三)
李 贺
小树开朝径, 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 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 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 烧竹照渔船。
小题1:这是一首游记诗,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描写的。(3分)
答:                                                                  
小题2:请对诗歌颈联进行赏析。(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两首小令,完成后面题目。(6分)
四块玉  闲适①
关汉卿
旧酒投②,新醅泼③,老瓦盆④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南亩⑤耕,东山卧⑥,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注释】①《四块玉·闲适》是一组小令,共四首,以上选的是第二首和第四首。②投:再酿之酒。③醅(pēi)泼:未滤过的再酿酒。④老瓦盆:粗陋的盛酒器。⑤南亩:语见陶渊明《归园田居》“开荒南亩际,守拙归园田”。⑥东山卧:用晋代谢安隐居东山的典故。
小题1:作者在《窦娥冤》中大呼“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而在《四块玉·闲适》中却道“贤的是他,愚的是我”。这两处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王国维评价关汉卿的戏曲语言“字字本色”。明代评论家王骥德说:“作剧戏,亦须令老妪解得,方人众耳,此即本色之说也。”请从上在面第一首小令中任选一句,具体分析关汉卿本色当行的语言艺术。(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