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诉衷情万俟咏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注]赊,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诉衷情万俟咏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注]赊,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诉衷情
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注]赊,空阔。
小题1:词的上片哪个字统领了全词?请结合上片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下片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效果?(5分)                                                                    
答案

小题1:①“喜”。 ②全词皆以“喜”为中心。上片主要写景,“小雨新霁”、“双燕舞”无不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答出“喜”1分,具体分析2分)
小题2:①拟人手法。(1分)②“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写诗人把自己年年客中送春、倍受煎熬的悲凉滋味,还有家人为我牵肠挂肚、思亲念远的凄苦情怀,统统分付给了杨花去发落。(2分)③此时杨花成了作者情感的载体,具有人性美,也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表现得更加生动具体。(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诗歌章法的赏析题目,哪个字统领全诗,也就是哪个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探究主旨要结合诗歌的注释、标题、和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此题注释和题目没有关键的信息,主要是表达情感的词语是“喜”和“念”但最后一句“念远情怀,分付杨花”,中的“念”给了杨花,“念”已不存在,所以只有“喜”,答题时分片分析“喜”的缘由,主要是“景”美,“心情美”。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下片主要运用“拟人”的修辞,答题时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解释,然后答出效果,效果一般是都要落实到情感上来。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一剪梅·袁州解印
南宋·刘克庄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注释:刘克庄,南宋词人,心怀天下却一生仕途曲折。嘉熙元年(1237)春,出任袁州,数月后即因火灾被劾罢官,于是写下这这首词。
小题1:上片中“来是春风,去是秋风”一句有何含义?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小题2:有人认为,词人对自己的遭遇持一种超脱的态度;有人则持相反的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青玉案
惠洪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叮咛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
〖注〗①取次:草草分别之意。
小题1:“绿槐烟柳长亭路”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2:画线句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加以赏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归嵩山作①
(唐)王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①嵩山:又名嵩高山,在登封县(今属河南省)北,为五岳的中岳。作者开元中期曾隐居于此。②长薄:指随山麓延伸的林木丛。薄,草木丛生。
小题1:王维与             齐名,皆为盛唐            诗派的代表。(2分)
小题2:对此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勾勒了一幅“清溪映带绵延丛林、车马行进悠然从容”的图画。
B.颈联以“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营造出苍茫凄清的意境。
C.尾联表达诗人终于归隐嵩山脚下,断绝世俗交往的淡泊情怀。
D.从全诗看,诗人的感情经历了从孤寂清冷到萧瑟凄凉再到闲适自得的变化。
小题3:诗的颔联颇受世人推崇,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完成后面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①浮生:一生。古人语“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②飘蓬:飘浮无定之意。
小题1:上阕中“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这两句写景,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有人认为下阕中的“酒醒”后三句与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15——16题。(共 8 分)
【越调】小桃红
杨 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越调】平湖乐
王 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小题1:这两首元曲的前两句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述。(4分)
小题2:从 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元曲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