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7分)咏菊     唐·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重阳后菊花 宋·范成大寂寞东篱湿露华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7分)咏菊     唐·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重阳后菊花 宋·范成大寂寞东篱湿露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7分)
咏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重阳后菊花 宋·范成大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小题1:《咏》、《重》两诗都以菊为描写对象,分别表现菊花                 的形象特点。(2分)
小题2: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两诗都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分别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5分)
                                                                  
答案

小题1:耐寒、美丽(“寂寞”也可)
小题2:两诗都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咏菊》将新霜初降时芭蕉与败荷无法耐寒、或折或斜的形象与菊花在寒冷中傲然绽放的形象作对比,借此赞赏菊花不畏严寒的品格。《重阳后菊花》一诗将世人只赏重阳一日花的热闹和重阳后菊花美丽依旧却“寂寞东篱”、无人再赏的冷清作对比,借看菊一事批评世人的庸俗、缺少高雅的情趣。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第一首写别的花都败了,耐寒的只有菊花,所以表现菊花的耐寒。第二首写没有别的花,只有菊花寂寞地开着。
点评:鉴赏诗歌的语言,要将诗歌的语言散文化,然后才能够通过内容得出菊花的形象特点。
小题2:试题分析: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惟有那东边篱笆附近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新。《重阳后菊花》一诗将世人只赏重阳一日花的热闹和重阳后菊花美丽依旧却“寂寞东篱”、无人再赏的冷清作对比,借看菊一事批评世人的庸俗、缺少高雅的情趣。都用了对比的手法。
点评:“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秋逼暗虫通夕响”以动衬静。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 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 ①床敷:安置卧具。②杖屦:扶杖漫步。
小题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蝶恋花
王诜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王诜,北宋著名画家。官左卫将军、驸马都尉。曾贬官均州、颖州7年,写此词前刚刚被放还。
(1)“小雨初晴回晚照”起笔富于象征意味,请简要分析。(2分)
                                                                         
                                                                         
(2)本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一剪梅·袁州解印
南宋·刘克庄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注释:刘克庄,南宋词人,心怀天下却一生仕途曲折。嘉熙元年(1237)春,出任袁州,数月后即因火灾被劾罢官,于是写下这这首词。
小题1: 上片中“来是春风,去是秋风”一句有何含义?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小题2: 有人认为,词人对自己的遭遇持一种超脱的态度;有人则持相反的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元・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小题1:“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试分析“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倦   夜
杜 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诗人以“情眼”观景、摄景,融情于景,诗人描写了怎样的景?抒发了什么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