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按照要求,完成赏析。(7分)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清)查慎行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丝缫细雨沾衣湿,刀剪良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照要求,完成赏析。(7分)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清)查慎行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丝缫细雨沾衣湿,刀剪良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照要求,完成赏析。(7分)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清)查慎行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湿,刀剪良苗出水齐。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注释:此诗作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作者游粤北归途中。“湘东驿”属湖南醴陵,由此东行至芦溪,即属江西萍乡。在这段路程中,作者是沿着陆路走的,故称“遵陆”。
小题1:诗的中间两联写景有何特点?请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4分)
小题2:本诗是一首田园诗,但又比传统的田园诗意蕴更丰富,试作分析。(3分)
答案

小题1:视听结合:远远近近的村庄,随处可闻鸡鸣犬吠之声;河东西两岸,乳鹅新鸭,成群结队嬉戏游泳,生机勃勃。(2分)
比喻:那沾衣欲湿杏的雨丝,就像刚刚缫出来的丝那样细,那平畴里一望无际的秧苗,就像剪刀剪过似的又绿又嫩又平平整整。(2分)
小题1:这首诗不仅描写、赞美了农村质朴闲静、生机勃勃的景象(1分),更着眼于农民的春种春播,赞美了人民的勤劳、土地的富饶,作品关注民生民情,富有浓郁的乡村气息(2分)。因此,本诗的内涵比一般的田园诗也显得更为丰满深厚。
解析

小题1:谈诗的中间两联写景的特点,也就是答是如何写景的,此题“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分别为视听结合、比喻,逐个分析即可,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例如:远近结合
小题1:分析本诗作为田园诗,比传统的田园诗的意蕴,可考虑它既有传统田园诗的感情,有比一般的田园诗也显得更为丰满深厚。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7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送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春袍今已误儒生。
[注]①此诗是李白25岁初次出蜀远渡荆门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湖北。②严士元是吴(今苏州人)人,曾任员外郎。两人在苏州偶遇后,严要赴湖南,故刘长卿写诗赠别。③青袍,唐代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颜色。
小题1:两首诗题目中都有“送”字,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两诗中的颔联都是写景名句,但意境各异。请根据提示,完成赏析。(4分)
李诗“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描写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地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出一派寥廓的景象,蕴藏着诗人到楚地游览时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刘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11分)
琅 琊 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小题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小题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即事
夏完淳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注】夏完淳: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
小题1:首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小题2: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最后一句。(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听雨
(南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小题1:作者怎样描写壮年听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析。(3分)
小题2:本词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①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小题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概括两联所寄寓的感慨。(3分)
小题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