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8分)襄邑道中宋·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注】这首诗写于诗人政和七年晚春经襄邑进京待选途中。1

阅读下面诗歌(8分)襄邑道中宋·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注】这首诗写于诗人政和七年晚春经襄邑进京待选途中。1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诗歌(8分)
襄邑道中
宋·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政和七年晚春经襄邑进京待选途中。
1起句中的“飞”字用的十分传神,请结合“飞花”两句说说“飞”字好在何处。(4分)
答:                                                                     
2这首诗的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加以赏析。(4分)
答:                                                                     
答案

1.“飞花”的“飞”字描绘出暮春时节两岸落英缤纷,花飞花舞的生动景象;(2分)又是穿行于花林榆堤的行船上的人眼中所见,衬托出行船之速,表现了诗人进京待选途中的畅快得意之情。(2分)
2.后两句主要运用了“衬托”(或答“正衬”“以动衬动”,但答“反衬”不给分)的表现手法。如果没有答出具体的表现手法,但解释了这种手法是如何具体运用的,也可)(2分)“卧看”两句描写诗人仰卧舟中注视蓝天白云,所谓“漫天云不动”实际是行船中人的错觉,以白云的流动衬托出船行之速,与首句相照应。(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
岁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 (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谒荆公不遇
方惟深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此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7分)
小园  【清】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1.请简要赏析诗中首联“动”和“窥”两个字的好处。(3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结合景物描写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
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小题1:本词是怀人之作,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请简要回答作者是怎样写景的?(5分)
小题2:“天淡银河垂地”为历代评点为佳句,请鉴赏其精妙之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林逋
底处凭阑思渺然, 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 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 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 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①端上人:名端的和尚。②葑上田:古代的一种水田,状如木格。
(1)全诗围绕“望”字展开,诗人“望”到了怎样的画面。(4分)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