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鹧鸪天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①突骑渡江初。燕兵②夜娖③银胡簶④,汉箭朝飞金仆姑⑤。追往事,叹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鹧鸪天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①突骑渡江初。燕兵②夜娖③银胡簶④,汉箭朝飞金仆姑⑤。追往事,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①突骑渡江初。燕兵②夜娖③银胡簶④,汉箭朝飞金仆姑⑤。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释:①锦襜:锦衣战服。②燕兵:金兵。也指金国占领区暂时归附的签军。③娖:整理的意思。④胡簶:装箭的箭袋。⑤金仆姑:古代山东鲁国的箭名,见于《左传》。
(1)陆游《小园》诗曰:“骏马宝刀俱一梦,夕阳闲和饭牛歌。”辛词中也有类似的句子,请找出来加以赏析。(3分)
(2)试鉴赏本词所运用的一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4分)
答案
(1)这句话是“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指明该句,1分)上万字的平戎策毫无用处,却换来无关紧要的种树闲书,理想与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阐明含义,1分)本句以鲜明生动的形象,自我解嘲的口吻,突出了作者的被朝廷闲居弃置,英雄无用武之地无奈之情。(分析作用或感情,1分)
(2)全词主要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指明手法,1分)上阙追忆少年旧事,豪壮而有英雄气;下阙写老而坐废的现实感慨,有壮士暮年之叹。(具体分析,1分)今与昔对比,理想与现实对比,鲜明而强烈。这使得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使作者被废弃闲居,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悲愤之情抒发得更加深沉而感人。(分析作用,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歙浦
[宋]方 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雁落客愁边”是公认的名句,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简要赏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1)请概括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2分)
(2)本诗在表达上运用了衬托法与比喻法,请找出句子并简析其表达效果。(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甲)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乙)    题华清宫
(宋)杜常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向长扬作雨声。
[注]朝元阁:唐朝宫殿。长扬:指长扬宫,汉代宫殿。
1)从这两首七绝的内容看,他们都属于      诗。(1分)
2)这两首诗所咏对象相同,但写法不同,甲诗是通过描述      ,讽刺了            ;乙诗是通过描绘华清宫凄清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历代王朝
     的感慨。(3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开头两句犹如电影镜头,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骊山图景。
B.乙诗开头两句描述了诗人长途跋涉到华清宫后所见到的凄迷景色。
C.甲诗语言虽然不用难字,但精雕细琢,雄健豪放。
D.乙诗取景深远,意味无穷,表现了对历史的思索。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题目。(6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2分)
答:                                                                       
                                                                
                                                                 
(2) “春江渺茫”与“日暮征帆”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分析。(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注]。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