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晨起[元]张养浩恋枕嫌多梦,开帘曙色迷。鹤寒依户立,猿馁近厨啼。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村居真可喜,触处是诗题。[注]元至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晨起[元]张养浩恋枕嫌多梦,开帘曙色迷。鹤寒依户立,猿馁近厨啼。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村居真可喜,触处是诗题。[注]元至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晨起
[元]张养浩
恋枕嫌多梦,开帘曙色迷。鹤寒依户立,猿馁近厨啼。
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村居真可喜,触处是诗题。
[注]元至治元年(1321),张养浩因上《灯山疏》批评皇帝奢侈而触怒了元英宗,为避祸辞去参议中书省事职务,归隐故乡。
(1)请简要分析诗人晨起前后不同的心情。(2分)
(2)请简要赏析颔联和颈联景物描写的手法。(4分)
答案

(1)诗人晨起前,处于“恋枕”与“嫌多梦”的矛盾中,透露出些许烦恼和不平静;晨起后,发现村居环境充满诤隋画意,喜悦之情油然而生。(2分。意思对即可)
(2)颔联写鹤立与猿啼,一静一动;颈联“泉鸣屋”动中有静, “树吞烟”静中有动。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突出了清晨山村的清新幽静,流露出诗人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境。(4分。从“炼字”等手法分析,言之成理亦可。手法1分,分析1分,效果1分,语言表达1分)
解析
(1)开头两句写了诗人早晨起床前贪睡懒起,的确辞官后心情轻松了许多,应该可以好好睡觉,不用那么早起床了,但是又怕梦见曾经官场的险恶与勾心斗角,诗人的内心处于“恋枕”与“嫌多梦”的矛盾之中,透露出些许烦恼和不平静;“鹤寒依户立,猿馁近厨啼”,清晨雾气弥漫,冷风清寒,白鹤依门而立,厨外山猿啼叫,似因饥饿而来。这分明是世外桃源,这样的住处,对于在官场已感极其疲惫和厌倦的作者来说,实在是太怡人、太舒畅了;“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窗外幽泉流淌,但闻流水碰到石头上发出了“哗哗”的响声,远处青山隐隐,堤树云雾缭绕,朦胧可见。突出了清晨山村的清新幽静,流露出诗人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境。“村居真可喜,触处是诗题”,远离了黑暗的官场,面对田园的自然美景,觉得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2)“鹤寒依户立,猿馁近厨啼”,鹤立猿啼,一静一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衬托出了村居清晨的自然静谧;“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景物的描写由近及远,既有听觉“泉鸣” 的描写,又有视觉“烟树”的描写,一动一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而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更加突出了清晨山村的清新幽静,流露出诗人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境。景物的描写虚虚与实实,呈现出变幻之美,迷离之美,若隐若现的飘忽之美,这样的美景似乎让诗人忘却了一切忧愁与烦恼,完全陶醉于清晨山村之美景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4分)
[仙吕]  寄生草·祥林嫂
似木刻尚未有机灵性,似飘篷尚未进尘芥堆。一支竹竿撑不起你大山压着的单薄背,半弯竹篮装不下你平生受过的牛马罪,满头白发挥不去你奴隶流出的辛酸泪。饥寒交迫颤巍巍,风狂雪猛这世界那有你穷人的容身地!
①、散曲是浓缩的艺术,它往往只截取人物生活中的某个片断来反映深刻的主题。请具体说说这支散曲所表现的内容。  (2分)
②、散曲中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小题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小题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共7分)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①本诗上片写梦境,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述梦境的?(3分)
                                                                               
                                                                                            
② 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7分)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 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 鸳鸯相对浴红衣。
注:此诗作于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之时,“齐安”是黄州的郡名。
(1)诗人在该诗写“夏莺”之“啭”和“鸳鸯”之“浴”有何作用?(3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尽日无人看微雨”。(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①博山:在江西永耒县西二十里,是一处绝佳的风景地。②鞚:带嚼子的马笼头。
(1)词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                                                                         
                                                                             
(2)词中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