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下荆门①李白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②,自爱名山入剡中③。【注】①这首诗写于作者第一次出蜀远游途中。②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下荆门①李白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②,自爱名山入剡中③。【注】①这首诗写于作者第一次出蜀远游途中。②鲈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下荆门
李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注】①这首诗写于作者第一次出蜀远游途中。②鲈鱼鲙:据说西晋时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想到故乡的莼羹、鲈鱼鲙,说:“人生贵得适志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便归。③剡中,今浙江嵊县,境内多名山佳水。
(1) 首句“霜落荆门江树空”中“空”字有何表达效果?(4分)
答:                                                                              
(2)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简要分析。(4分)
答:                                                                             
答案
(1)秋来霜下,木叶零落,眼前空旷,江面也显得更为开阔。(2分)这个“空”字非常形象地描绘出山明水净、天地清肃的景象,寥廓高朗,而无萧瑟衰飒之感,表现了诗人眼前的世界新奇而美好。(2分)
(2)①表达了诗人积极用世,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2分)②表达了诗人要饱览剡中的名山佳水的愿望。(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曲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北新水令]山松野花带花挑,猛抬头秣陵重到。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
条,城对着夕阳道。
(1)[滚绣球]中情和景有怎样的关系.?,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请结合曲词简
析。   
(2)[北新水令]写苏昆生重到南京后第一眼看到的景象。请从炼字的角度进行赏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江楼感旧
(唐)赵 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1)这首涛是一首典型的怀人之作,它的第一句就奠定丁全诗的感情基调。简要分析它是如何奠定全诗基调的。(2分)
                                                                            
(2)本诗以虚寓实,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简要指出作者把哪些东西藏到了诗的背后。(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8—9题。
别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①作者于庆历五年(1045)八月贬为滁州知州,做了两年多地方官。庆历八年改任扬州知州,滁州父老亲故为诗人饯行,本诗即写当时情景。
小题1:诗歌第一、二两句写了什么景?气氛怎样?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2:诗歌第三、四两句透漏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10分)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注1】钟山:南京中山门外紫金山。苍黄,同仓皇。
【注2】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迄江西湖口的千里长江上,分三路强行渡江。二十三日晚,东路陈毅的第三***军占领南京。此诗作于当日。
小题1:本诗中用典很多,试举出两例。(4分)

小题2:试分析“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句中的哲理。(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段唱词的艺术手法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A.寓情于景。通过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渲染来衬托莺莺不尽悲戚、牵肠挂肚的
感情潮汐。
B.寓情于景。通过对暮秋景色的描写来反映张生和莺莺两人内心的离愁别绪。
C.心理描写。描写女主人公被抛弃的内心痛苦。
D.心理描写。描写张生对莺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