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次潘别驾韵汪莘野店溪桥柳色新,千愁万恨为何人。殷勤织就黄金缕,带雨笼烟过一春。(1)有人说这首咏物寄情诗的抒情不滞不露,是一首文情并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次潘别驾韵汪莘野店溪桥柳色新,千愁万恨为何人。殷勤织就黄金缕,带雨笼烟过一春。(1)有人说这首咏物寄情诗的抒情不滞不露,是一首文情并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次潘别驾韵
汪莘
野店溪桥柳色新,千愁万恨为何人。
殷勤织就黄金缕,带雨笼烟过一春。
(1)有人说这首咏物寄情诗的抒情不滞不露,是一首文情并茂的佳作。请结合所咏之物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结合有关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答案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愁恨的情感。诗人用“柳色新”这一美景同“野店溪桥”这一荒凉寂寞的背景相对比,自然便从柳的被冷落想到人的不如意,因而就产生了愁与恨。从柳的生长过程看,长出“黄金缕”一般的千枝万条是极不容易的,是柳经过千般“殷勤”方始织就,但这番殷勤的结果不过是“带雨”“笼烟”过一春就衰老、凋残了事,这怎能不使人“愁恨”呢?
(2)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殷勤织就黄金缕”一句说柳很“殷勤”,尚且能“织”,赋予柳以人的行为、感情,是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柳条说成“黄金缕”是用了比喻,形象地说明柳长出千枝万条的不易,便于抒发柳枝容易衰老、凋残的愁恨。将“柳色新”这一美景同“野店溪桥”荒凉寂寞的背景相对比,突出了柳被冷落的感情;将“殷勤织就黄金缕”的不易与“带雨笼烟过一春”容易衰老、凋残相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愁恨之情。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徐州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水调歌头
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①。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鸸。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②。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注释:①武陵溪:在今湖南常德。此处代指世外桃源。②拂金徽:指弹琴。
(1)有诗家评“红露湿人衣”句中“红露”一词贴切恰当.请作简要分析。
(2)下阙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下阙共四句,每一句都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请任选一句.进行评点赏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回答问题。
放鱼  
李群玉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这首小诗语言上有何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过黯淡滩①  
方惟深②
湍流怪石碍通津③,一一操舟若有神。
自是④世间无妙手,古来何事不由人?
(注)①黯淡滩:在今福建南平东。②方惟深(1040--1122):字子通,莆田人。③通津:通航。④自是:原本是。
(1)本诗因景悟理,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所悟之理。(2分)
(2)欲施新法的王安石看到本诗后特别高兴。请联系本诗,说说王安石高兴的原因。 (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梅花落
卢照邻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1)诗的前四句,写“花”写“雪”,虚实相间。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2)诗的后四句表达了什么人的何种思想感情?(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舟严滩①
真山民②
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滩上系孤蓬。
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
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
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
注:①严滩: 即严陵滩,相传东汉初年隐士严子陵在这里隐身钓鱼,故名。 ②真山民:真名不详,宋末进士,宋亡归隐。
(1)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2)首联一个“孤”字领起全诗。请具体分析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这一“孤”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