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岳阳楼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                          孟浩然昔闻

比较阅读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岳阳楼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                          孟浩然昔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比较阅读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杜甫                          孟浩然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金玉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自昔***人墨客,斗丽搜奇者尤众。……然莫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雄壮如在眼前,至读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意即“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宽广的多”。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                                                               
                                                                      
                                                                       
答案
同意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宽广的多。(1分)原因是:(1)从意象的选取分析,孟浩然诗的意象仅限于云梦泽、岳阳城,而杜甫诗的意象则拓展到吴楚两地,甚至把整个宇宙都包容在内;(2分)(2)从“炼字”的角度分析,杜甫诗中“坼”“浮”两字炼得好,广袤千里的吴楚两地就是因为有了这两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漂浮在这湖水之上缓缓行进,这景象何等恢宏!(3分)
解析
比较鉴赏这两首诗作,需从意象的选择和炼字两个方面结合诗作具体分析。
举一反三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字木兰花竞渡
黄 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词中“飞”“破”二字用得生动形象,试加以赏析。(4分)
                                                                        
                                                                        
(2)这首词是怎样描绘和烘托龙舟竞渡的场面和气氛的? (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6分)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注]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试作简要分析。
(2)明人莫如忠评价首尾下句说:“齐鲁到今诗未了,题诗谁能继杜陵”,认为这句诗无人能继,你怎么看?
(3)后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把此诗誉为“绝唱”,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