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请回答:(1)图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该事件的实行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

(10分)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请回答:(1)图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该事件的实行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该事件的实行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2)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2分)该运动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答案
(1)事件:1950年的土地改革(2分)
变化:由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2分)
(2)原因:小农经济无法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2分)
变化:由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分)
(3)道理:党和政府在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农村政策。(2分,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政策调整的相关史实。(1)此问考查的是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相关史实。学生仔细观察图一“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联系课本所学知识,知道制定土改改革法的只有1950—1952年土地改革。第一小问解决了,第二小问就好答了。根据土地改革的内容,没收地主的土地没给农民,说明土地从地主阶级手中转到了农民解决手中。答案要紧扣问题:“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所以这么答“由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2)此问考查的是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史实。因为图二中提到农民加入农业合作社,得出图二反映的事件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事件明确后,回忆课本知识答出国家建立“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原因。知道是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了,第二小问就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即可:由土改后农民土地私有变为社会主义公有,也就是归国家所有。
(3)此问是总结性的问题,要根据前面的材料和问题结合本问概括答案,有一定难度。从图一、图二我们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在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不同,通过每次改革的原因,我们知道党和政府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是根据当时的国情制定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政策与时俱进等,言之有理即可。所以此类题好答也不好答。
举一反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A.和平解放西藏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表法是梳理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下列表格内容反映的是
时间
开展地区
涉及人口
主要意义
1950年—1952年冬
新解放区
3亿多
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运动   
C.西藏和平解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1分)这次运动主要改变了什么?(1分)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2分)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材料四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凰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随后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2分)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4年新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全国,再次吹响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集结号。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全国掀起_____________的高潮。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实行_________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资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8分)
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材料二

材料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但50年代我国建设工作遭到严重挫折 ……,“大跃进”给我们留下了沉痛的教训……
——《邓小平文选》
材料四、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回答,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1分)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1分)
(2)材料二的图片再现了三大改造的情景,请你说说这一事件完成的重要意义。(2分)
(3)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会出现“大跃进”运动?(1分)
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迅猛增长。1978年后的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中共作出的什么重大决策?(1分) 1992年后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5)纵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