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以下题目。月夜亿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1)从诗中_____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以下题目。月夜亿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1)从诗中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期中题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以下题目。月夜亿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从诗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
(2)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戍鼓断人行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   况乃未休兵
(2)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亮比其他地方的月亮更明,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这首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兰溪山水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从头到尾似乎没有描写“人”,你感觉到人的存在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初冬夜饮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①会昌二年(842),杜牧四十岁时,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此诗可能写于睦州。
1.“客袖侵霜与烛盘”一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 这首诗涉及到中国的一个什么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中常常会有很多活动,试举出其中的两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主烛照红装。
  古人对于后两句诗曾有“造语之奇,构思之巧”的评价,请结合三、四两句诗来赏析一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春  尽
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⑴ 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诗是怎样以“春尽”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