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1)二、三两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1)二、三两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江西省月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1)二、三两联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展现了山居景物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处土卢岵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两联远近角度不同。二联写的是树、石、泉、沙,为一路所见,是近景。三联写的是雨中的山峰、入云的山路,为远望所见,是远景。两联展现了山居景象幽僻清静、阔大深远的特点。
(2)追求远离尘世的古朴高洁的生活,表现作者对山居者的生活及人品无限景慕的感情。(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人月圆·甘露怀古
元·徐再思
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
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
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
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     
  【注】①甘露寺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后峰上,相传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后废。②远方来此游览的人。③即“试问山僧”
1.这首诗诗人登楼观望,描绘了几幅画面?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新晴山月
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余苦吟,满林啼络纬
【注】①病雨,受到雨的损害。②络纬,一种草虫,又名“络 丝娘”。
(1)颈联哪个字用得最好,请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写景有何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指春耕、夏耘、秋收。
(1) 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试分析下阕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罢相后退居江宁时期。②翳翳(yì):树荫浓暗的样子。陂(bēi):池塘。③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④床敷:安置卧具。⑤杖屦(jù):扶杖漫步。
1.简析此诗尾联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此诗云:“寓感奋于冲夷(冲和平易)之中,令人不觉”,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不超过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边烽不过秦”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不超过3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不超过6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