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新晴山月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①山果坠。 谁伴余苦吟,满林啼络纬②。【注】①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新晴山月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①山果坠。 谁伴余苦吟,满林啼络纬②。【注】①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重庆市月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新晴山月
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余苦吟,满林啼络纬
【注】①病雨,受到雨的损害。②络纬,一种草虫,又名“络 丝娘”。
(1)颈联哪个字用得最好,请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写景有何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怯”,拟人,形象地表现出荷塘上微风荡漾,荷叶怯风轻轻舒卷的清新雅致之景,表达作者对新月荷塘之景的喜爱。
(2)形声结合或动静结合,以高松、疏月、落影之静景与池荷卷、山果坠、啼络纬之动景,表达作者对新月山景的喜爱之情。(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指春耕、夏耘、秋收。
(1) 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试分析下阕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罢相后退居江宁时期。②翳翳(yì):树荫浓暗的样子。陂(bēi):池塘。③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④床敷:安置卧具。⑤杖屦(jù):扶杖漫步。
1.简析此诗尾联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此诗云:“寓感奋于冲夷(冲和平易)之中,令人不觉”,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不超过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边烽不过秦”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不超过3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不超过6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李煜《浪淘沙》一词,完成1—2题。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对这首词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春意阑珊”表面是指春意凋残,实际上表达逝者如斯、时不再来的慨叹。
B、“五更寒”既指自然气候的寒冷,也比喻作者内心的凄凉悲哀。
C、“梦里不知身是客”,表面是写梦境,实际是写梦醒后的情况。只有梦醒,诗人才知道自己客人的身份。
D、“无限江山”和作者另一首词的词句“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所指的地方一样,都是南唐山川。
2、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以景写起,从景到情,将梦境与现实、欢乐与悲愁交织在一起,结尾以水流花落、春去人逝的慨叹作结,抒发了亡国的悲哀。
B、词中塑造了一个失去故国,一梦醒来无限辛酸的不幸者形象。全词都运用描写的手法,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C、“别时容易见时难”这一句,是从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化用而来的。它抒发了对人世间离愁别恨的深沉感受,被后人广泛引用。
D、诗中运用白描、比喻、对照等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富有感染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