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单于台张嫔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1)首联在全诗中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单于台张嫔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1)首联在全诗中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单于台
张嫔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1)首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列举两点并加以解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是如何紧扣题目描写景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前三联与尾联表达的情感是否不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总领下文,交代下文都是登高远望所见景色。
   ②“回”表明边地无战事,交代了登高的原因,表现了所见景色的奇特。
   ③“独”,突出了诗人超然独立的形象,给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答出两点即可)
(2)颈联两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紧扣题目“登”字,描写登高远眺所见景物。因为登高才看到沙浪滚滚,才感知风如雷响;诗人登高远眺,由远及近、由上到下,表现出诗人喜悦的情感。
(3)不同。诗歌前三联描写了登高远眺所见的雄浑景色,声势浩大,境界辽阔,但最后一联,诗人看到阴关后,明白横在前面的是不可逾越的阴山,作者的情感由慷慨转入颓唐,没有了朝气蓬勃的气势。 (主观题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注]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注:赊:长、远。
(1)请简要分析首联中“尽”“仍”“赊”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在写法上有何独到之处?请列举两点并加以解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丰富的感情蕴含在人物活动和景物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行经华阴
崔颢
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畸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①:高峻、高耸的样子。②太华:华山。③畸: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
(1)诗歌前两联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平”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解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的尾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新秋
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
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1)诗歌的首联是如何照应题目中的“新”这个词进而描写景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中的“几处”“谁家”能否替换为“处处”“家家”?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全诗紧紧围绕“幽居初夏”四字展开,四字中又着重写了一个“幽”字。试分析作者是如何突出“幽”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清平乐
张炎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注释】张炎(1248—1319),宋末词人。寓居l临安(今浙江杭州)。宋亡时,年二十九,家产籍没,至以卖卜为生。至元二十七年(1290),曾北游大都,次年春后南归。晚年落魄纵游于金陵、苏杭一带。
1.“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这两句有什么深刻含义?抒发了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