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吴锡畴①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无赋招魂难独笑,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吴锡畴①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无赋招魂难独笑,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
吴锡畴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
无赋招魂难独笑,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即亡。②濂溪老:指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1)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试分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幽情”是该诗的诗眼,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在诗中指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逆”作迎接之意,“私”作偏爱讲。这两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公的亲昵之状,曲折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同意。全诗起承转合、凝聚开化均围绕“幽情”展开。“幽情”表面上看似是伤春,从全诗看它暗含忧国伤时的隐痛。盛春不再,正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国运一去不复返。伤春亦是忧国,浑然一体,隐约朦胧,使诗人感到郁闷惆怅。(言之有理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①张舜民:字芸叟。生卒年不详。英宗治平二年进士。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后贬商州。善画,亦能诗文,有《画墁集》。②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山。③《阳关》:唐朝王维所作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谱入乐府时名“渭城曲”,又名“阳关曲”,在送别时歌唱。④长安:唐朝都城,这里代指宋朝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1)根据词意,简要分析词人慨叹“休唱《阳关》”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分析该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1)词的末句“一年灯火要人归”写出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显著的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南朝诗,完成题目。入若耶溪
(梁)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注】①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东南若耶山下。王籍当时任湘东王萧绎的谘议参军,萧绎为会稽郡的太守。②艅艎(yúhuáng)船名。③阳景(yǐng)日光
(1)颈联“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二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幽静的若耶溪为什么使作者产生了“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磷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①裴磷一生历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史称“以道义自处,事上尽心,尤嫉朋党,故不为权幸所知。”②把火:手持火把。
(1)裴诗塑造了白牡丹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三月晦日送客
                (唐)崔橹
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
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
(1)分析诗中“兼”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作者的感情在三、四两句中发生了变化,变化中又流露出另外一种感情,增加了感情的浓度。试做具体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