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踏莎行晚景(明)陈霆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尽群峰小。欲将归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踏莎行晚景(明)陈霆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尽群峰小。欲将归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期末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踏莎行晚景
(明)陈霆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尽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1)此词上片中画线的句子从哪些角度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词的下片中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是怎样抒发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出了环境的孤寂、荒凉和凄凉的特点。
(2)思乡之情。①环境烘托,环境越荒凉、越凄清,思乡之情就越发深重了。②行动表现,登楼远望群峰,结果连个可托归信的行人都难见到。(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注]①阿谁,即“谁”。
(1)诗中的柳树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三、四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氓》,完成后面的问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沉溺
C.自我尔,三岁食贫——徂:往、到
D.女也不,士贰其行——爽:爽快
2.下列两组加粗的字,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乘彼垝垣,望复关
尔车来,以我贿迁
耽兮,不可说也
静言思,躬自悼矣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相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之”相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不同
3.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个被遗弃女子的自诉,她叙述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对负心的丈夫充满着怨愤,最后她从痛苦中醒悟过来,表示要坚决地同他一刀两断。
B.这首诗叙事很完整:首章写订婚,次章写结婚,第三章写被遗弃,第四章写受虐待,第五章写教训,第六章写决绝。
C.这首诗以“我”的口吻叙述,采用对比的写法。
D.本诗大体按照事件发展顺序,采取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把恨与悔的感情熔铸于叙事、议论之中,较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并展现了她的坚强性格。
4.“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用桑叶由绿变黄,比喻女子的年老色衰,同时又引出下文女子的被遗弃,因此,从表现手法上看,这里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手法。
5.简要分析《氓》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
男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氓》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伐檀
  坎坎伐檀兮,寞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真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宾之河之滑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注]①这是一首劳动人民讽刺剥削者不劳而获的诗。原编《魏风》第六。②坎坎;伐木声。檀:指黄檀,落叶乔木,木质坚韧,适合制作车辆和用具。③涟:水波纹。猗:义同“兮”,语气词。④稼:耕种。⑤胡:为什么。禾:粟稻等粮食作物的总称。三百:言其很多,非确数。廛:通“缠”捆。⑥县:通“悬”。狟(huān):即猪獾。⑦素餐:不劳而食。③辐:车轮上的辐条。⑨直:指直流。⑩亿:周代十万为亿。
1.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寞之河之兮——干:水边
B.不稼不——穑:收割
C.不不猎——狩:打猎
D.彼君子兮,不素兮——飧:食物
2.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真之河侧兮——静言思
B.河水清涟猗——洵美
C.取禾三百亿兮——瞻尔庭有县特兮
3.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反映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
B.这首诗每段三、四句,是奴隶们对不劳而食的奴隶主发出的质问。
C.这首诗每段的末句,表现了奴隶对不平等的社会现象的感叹,标志着奴隶们的初步觉醒。
D.这首诗采用了“赋”与“兴”相结合的手法,从而更有力地突出了“刺贪”的主题。
4.请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困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长太患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轨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苣。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佰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竟周容以为度。恺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对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虽好修姱以轨羁兮——修姱:修沽而美好,实指美行美德。
B.怨灵修之浩荡兮——灵修:神仙,指代君王,具体指楚怀王。
C.众女嫉余之蛾眉兮——众女:众多女子,指楚王身边受宠幸的众多女子。
D.何方圜之能周兮——方圜:方枘和圆凿。
2.下列加粗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謇朝谇而夕/既余以蕙纕兮
B.余不为此态也/尤而攘诟
C.亦余心之所兮/谣诼谓余以
E.竟容以为度/何方圜之能
3.下列对节选部分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开头两句外,从自述遭贬黜写起。“虽九死其犹未悔”表达了自己面对遭贬黜的巨大打击,决不放弃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
B.文章揭示了遭贬黜的诸多原因,由此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激愤,也可以看出诗人在逆境中的清醒与冷静。
C.表达了自己于失意与困窘中,宁死决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而要发扬前圣所推崇的“伏清白以死直”的献身精神。
D.作者想象丰富,善用比喻,他以“蕙”“苣”比喻美行美德,以“鸷鸟”比喻自己如同搏击长空的雄鹰一般,以“方圜”比喻自己不会与不同道者相安。
4.将下面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说说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节选部分的内容来看,屈原认为自己被贬黜有哪几个方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皇览揆余初度兮——初度:_______________
(2)秋兰以为佩——纫:_______________
(3)日月忽其不兮——淹:_______________
(4)不壮而弃秽兮——抚: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粗词比喻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纫秋兰以为佩——秋兰:比喻内在的美好品质
B.余若将不及兮——汩:比喻时光流逝得快
C.乘骐骥以驰骋兮——骐骥:比喻一马当先的人
D.恐美人之迟暮——美人:喻君主,一说是自喻
3.从作者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屈原与楚王有什么关系?作者表述这些意在传达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