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游庐山宿栖贤寺王安国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呜风雨秋。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明朝松路须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游庐山宿栖贤寺王安国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呜风雨秋。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明朝松路须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河南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呜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中的“惭”字有什么含义?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颔联描写了庐山之夜明净幽寂的景色:层峦叠嶂中,皓月的清光把世界变成了朗朗白昼,山谷间泉水淙淙,仿佛风雨交至的萧瑟秋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意对即可)
2.“惭”字写出了陷入尘世、被俗务所累的不甘和不满。这首诗表现了对庐山清幽之境的留恋,对超然物外、淡泊无欲境界的期许。(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鹈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即金明池。③鸩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1.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
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②飐(zhǎn):吹动。③文身:身上刺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1.从全诗来看,作者的茫茫愁思因何而起?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颔联、颈联在写景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采桑子
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树青苔半夕阳”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绝句
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注】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注】可人:知己。
1.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本诗中的“此”是指哪两件事,并分析诗人选取这两件事来写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诗重理趣,本诗蕴含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此词作于1179年,距辛弃疾北方起义、南归宋朝已过去了十六个年头。②长门:汉代宫殿名,汉武帝皇后失宠后被幽禁于此,据说陈皇后听说司马相如文章天下最工,便送去重金,求解愁辞赋,得《长门赋》。后来汉武帝看到此赋,有所感悟,又宠幸了陈皇后。
1.此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写道“闲愁最苦”,作者在词中写出了哪些“闲愁”?请结合本词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