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绝句陈师道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注】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注】可人:知己。 1.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本诗中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河南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
绝句 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注】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
【注】可人:知己。 1.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本诗中的“此”是指哪两件事,并分析诗人选取这两件事来写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诗重理趣,本诗蕴含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此”指:读起来饶有兴味的书容易读完,谈起来十分投机的好友却偏偏不来。原因:读书交友历来是文人口常生活中最平常而最有意义的事情。(意对即可) 2.人生中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具体分析略。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
摸鱼儿① 辛弃疾 |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②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此词作于1179年,距辛弃疾北方起义、南归宋朝已过去了十六个年头。②长门:汉代宫殿名,汉武帝皇后失宠后被幽禁于此,据说陈皇后听说司马相如文章天下最工,便送去重金,求解愁辞赋,得《长门赋》。后来汉武帝看到此赋,有所感悟,又宠幸了陈皇后。 1.此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写道“闲愁最苦”,作者在词中写出了哪些“闲愁”?请结合本词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
观魏博何相公【注】猎 张祜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
【注】何相公:魏博节度使何进滔。 1.诗歌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诗歌后两联,简要分析何相公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
舟中二首(其一)① 陈师道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诗人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1.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
点绛唇·越山见梅 吴文英①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②空山暮。 |
【注】①吴文英,南宋词人。一生未第。②横笛:笛曲中有《梅花落》,此处暗指梅花凋落。 1.这首词借梅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这首词表现出了吴词“清疏空灵”的特色,请联系词结尾“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所表现的意境来谈一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
清江曲 苏庠 属玉①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 白蘋②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两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 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 |
【注】①属玉:一种水鸟。②白蘋:水中浮草。 1.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请简要分析这些意象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给人一种脱尽尘世烟火的感觉,因而使苏轼对其大为赞赏:“此篇若置太白集中,谁复疑其非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请从诗歌的主题与风格两个方面,说明它与李白诗的相似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