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安徽省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佳,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谰、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意对即可)
(2)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想象,联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志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③偶然存留的孤山与宋世仅存的孤巨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①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 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 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排遣。
D. 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②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野夕答孙郎擢
何逊
山中气色满,墟上生烟露。杳杳星出云,啾啾雀隐树。
虚信无宾客,幽居乏欢趣。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
  注:①孙郎擢:孙擢,何逊的友人,生平不详。②何逊(?一约518):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曾任尚书水部郎、庐陵王记室等职。
(1)诗题为“野夕答孙郎擢”,诗的前四句是怎样写“野”、“夕”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末句中的“流水”比喻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