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重金属污染防治背后:被保护的科研秘密赵一海① 尽管确立了“15%”的削减目标,锁定了“4452家重点企业”,但新近出台的《重金属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重金属污染防治背后:被保护的科研秘密赵一海① 尽管确立了“15%”的削减目标,锁定了“4452家重点企业”,但新近出台的《重金属污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重金属污染防治背后:被保护的科研秘密
赵一海
① 尽管确立了“15%”的削减目标,锁定了“4452家重点企业”,但新近出台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仍没有完全消弭公众对于重金属污染的追问,这超过四千家重点防控企业姓甚名谁,仍未见公开披露。
②早在2005年,谢学锦院士便向湖南有关部门告知“湘江流域要出大问题了”,结果未获重视。数年之后,湘江沿岸接连爆发重金属中毒事件,一语成谶。
③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相关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的多篇学术论文显示,数年前,科学家早就预警,遍及广东、广西、湖南的多个矿区存在大量砷渣废弃,而矿区周围的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高达百倍。然而,与88岁的谢院士一样,研究者们的努力无一例外地遭受冷遇。
④“无法对公众传播学术成果,我们只能表示遗憾。”另一位年迈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电话里语调寥落。
⑤时至今日,坚持汞污染研究30年的王起超不无遗憾地表示——“目前,对汞的生产、进口、加工、利用、排放情况还处于底数不清的状态,基础统计数据或不完整,或相互支持性差”。他甚至断言,“当前中国汞污染研究已经严重滞后于形势要求”。
⑥一位环保观察者如是总结:“对于早期科研,坚持不够,投入不够,两条先期治理的江河没有带来普适的经验,仅仅留下沉痛的教训。”
⑦而针对相对隐形的土壤污染,谢学锦院士表示,“在以往难以获得与水体同等的重视,甚至我们的理解都有偏差”。
⑧尽管在1980年代中期,便有学者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展土壤环境与肝癌死亡率的关联研究。此后陆续展开的调研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失调与区域性肿瘤高发有明显关联。
⑨但土地的“健康标准”,整整迟到了十年——1995年国家颁布《土壤质量环境标准》,甚至全面摸清全国土壤“家底”的时机也被一再推后。
⑩针对摸清重金属“家底”,谢学锦院士还有过远期构想,调研范围甚至扩及整个生态系统。此种思路,得到了多数人士的支持,尤其是“大气的重金属污染不能再被忽视”,而以汞为代表的大气重金属污染被重视,甚至来自国际压力,因为“可能排放到大气环流之中,进而引发全球影响。”
⑾早在联合国环境署第25届理事会上,中国政府便对一项关于全球汞问题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的决议表示支持,着手对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进行控制。
⑿“除开早期针对饮水砷中毒的人道援助之外,国际社会对中国重金属污染的关注,仅限于大气汞污染,”马军坦承,“重金属问题不可能像生物多样性等其他环境问题,国际社会会认为这是完全的中国内政,需要我们自己解决。”
2011年03月14日  南方新闻网
小题1:纵观全文,我国重金属污染的严重性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小题2:文题中“被保护的科研秘密”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6分)
小题3:探究:结合文意,你认为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6分)
答案

小题1:受污染的地域广,全国很多地区出现污染;被污染的领域广,涉及土壤、大气和水等;已经严重危及到人民的健康;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抗议。(前三点,每点2分,最后一点1分,满6分为止)
小题2:含义是说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难以公开和推广;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每点3分)
小题3:对于早期科研,要坚持到底,加大投入;要畅通对公众传播学术成果的通道,增大信息的透明度;国家要明确污染标准制定好规划;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寻求国际帮助。(答对任意3点皆可,每点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在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梳理出相关信息,然后归纳总结得出答案。二、三段可总结出第一点,六、七、十段可总结出第二点,第八段可总结出第三点,从全文来看,严重的污染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注意和抗议,从第十一段可总结出第四点。
小题2:
试题分析:“被保护的科研秘密”这个题目中需要理解的一个是“科研秘密”,一个是“被保护的”,所谓“科研秘密”,从文章中看就是已经发现和研究出来的污染问题;“被保护”,从文章中“这超过四千家重点防控企业姓甚名谁,仍未见公开披露”,“研究者们的努力无一例外地遭受冷遇”,“无法对公众传播学术成果,我们只能表示遗憾”等可知,指的是这些研究结果难以公布和推广。考生能把这两层意思分析清楚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需要从全文寻找信息。由第六段“对于早期科研……沉痛的教训”,可知,对于我国重金属污染的早期科研应加大投入,应坚持;从本文所揭露的,科研结果难以公布和推广的事实可知,应增加透明度;从第九段、十段可总结出国家应有规划;从最后两段可总结出,应借鉴国际经验。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无趣城
[印度]齐特拉
许多年前,在印度的单调湖湖畔,有一座名叫无趣的城市。城市里的居民从来不笑,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知道怎样笑。
所有孩子永远都在学习。整个白天,他们在学校里学习;晚上回到家,他们忙着做家庭作业、为课堂测验做准备。没有人玩游戏,城市里连一个游乐场都没有。
这个城市很奇怪。孩子们紧绷着脸孔,彼此遇见时也不高兴,还尽量避免接触对方的眼睛。他们装出一副没为考试好好复习的样子,甚至对下次考试的重点章节相互之间说谎。孩子们希望得到的只是分数、分数,更高的分数。
多么无趣的城市啊!没有人知道怎样微笑,更不必说咯咯笑、呵呵笑和开玩笑了。无趣城的生活十分单调、无趣。
有一天,无趣城来了一位访客——爱泰的奶奶。奶奶是第一次来这座城市。她的头发银丝一样洁白,脸上绽放着花朵般灿烂的笑容,甚至眼睛都满含笑意。无趣城的人觉得她很古怪。
在第一天结束的时候,奶奶发现无趣城的人(包括她自己的家人)有严重的问题。当她微笑点头时,人们惊慌地走开;当她笑吟吟地把最美味的胡萝卜布丁端给爱泰时,爱泰却说:“这次测验,历史老师扣了我三分。上帝知道,这些年来她总共扣了我多少分!现在,她那个分数财宝箱一定装得满满当当的了!我想知道,她要拿这些分数做什么?有朝一日,我要把她的箱子偷来,到那时,我将变成一个非常富有的女孩。”令人馋涎欲滴的胡萝卜布丁,她碰都没碰一下。
奶奶很震惊。怎么会有人总是没完没了地谈论分数呢?一天又一天,她听到的全是这样的无聊话。不只爱泰,其他的男孩、女孩,以及他们的父母,全都如此!
父母们更糟糕!他们总是督促孩子考更高的分数并超过其他人。就如去寺庙祈福一样,考试前,无聊城的父母去一家叫分数超市的商店,给孩子购买一种特制钢笔。这种笔可以把试题答案隐秘地书写在腿、脚踝、手臂上,只有使用者能看到字迹。这被称之为“考试准备”。
父母们不知道,超市老板也偷偷出售红外探测器——一种能够捕获在皮肤上书写答案之人的仪器。孩子们最终都会被老师抓到,父母们只好再返回分数超市购买更先进的特制钢笔。
了解到这一切后,奶奶震惊极了。“我必需做些事情,以使无趣城的居民学会快乐!”她想,是时候使用秘密武器了。
第二天早晨,当爱泰准备上学时,奶奶耍了一个聪明的小花招。
“爱泰,你下巴上有东西,让我给你擦掉。”
当爱泰乖乖地走过来时,奶奶在她的脖子上轻轻胳肢了一下。“咿咿!”爱泰尖叫道,嘴里发出一声笑声。
“我刚才做了什么?”爱泰惊奇地问奶奶。“这个。”奶奶说,又胳肢了她一下。爱泰笑得更厉害了。
窗外,狗对着印楝树上两只乌鸦汪汪直叫,爱泰被逗笑了。奶奶把她带进花园,草地上的小花随风摇曳,树叶上的露珠折射着晨光……“这么多美丽的事物,以前我怎么没注意呢!”爱泰说,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
离开家之前,奶奶告诉爱泰一个计划,“你只要胳肢一个女孩,然后请她把胳肢传下去。”
到了下午,学校里的所有孩子都笑得很开心。每一次说分数这个词时,他们就嘻嘻笑起来!每一次谈到特制钢笔时,他们哄堂大笑。当有人提及老师的分数财宝箱时,他们笑得前仰后合,反问道:怎么会有人储藏分数呢?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永远算不对得数的孩子,那天没出任何错儿。当被问2加2等于几时,他们跑进花园,抚摸着两朵玫瑰和两朵金兰说,总共四朵花!他们欢快地边笑边答题。
老师也开始笑了,这发生在一位老师打算惩罚一名学生时。他认为那学生作弊了,因此拿着红外探测器检查他的腿。学生却说,“老师,您的裤子上有灰尘,请让我给您抖掉。”说着他弯下腰,胳肢了一下老师的膝盖窝,老师忍不住笑起来,笑得探测器都掉到了地上。
胳肢计划继续进行。到了晚上,父母们开始微笑、大笑。第二天早晨,无聊城电台正播放一则新闻,说有一种奇怪声音已经入侵城市——还没等播完,播音员笑起来!胳肢一定传到他了。
从此后,孩子们一起玩耍、欢笑、学习,生活过得多姿多彩,无趣城变成了一座充满乐趣的城市。这一切都在奶奶的意料之中,因为她了解笑声这种武器的威力——人们一旦在一起笑过,就能感觉到彼此的温暖,就不会再觉得无趣。
小题1:爱泰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无趣城居民的单调、无趣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3:“这么多美丽的事物,以前我怎么没注意呢!”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小题4:小说的结尾说:“人们一旦在一起笑过,就能感觉到彼此的温暖,就不会再觉得无趣。”笑得力量是强大的,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说到先秦文献之版本美,就是说它的“文字载体”美。世界上有过各种各样的文字载体:古巴比伦人用泥版,古埃及人用纸草,古印度人用贝叶,古希腊人用羊羔皮,古俄罗斯人用桦树皮……他们都是就地取材,利用天然材料,没有制作过专用的文字载体。古代中国人也曾利用过天然材料,比如龟甲、牛胛骨之类,还利用过陶器、玉器、青铜器等,创造出了“甲骨卜辞”和“金石文本”。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不易复制,不易储藏,不易递运,故很难成“书”,以供跨时空阅读、使用。
到了两三千年之前,我国先民们开始用质地轻柔的缣帛来写字,这很美,但是太贵了;于是人们就剖开竹子,削成轻巧细长的竹片来写书。这竹片非常廉宜,叫做竹简。竹简(或木简)作为专用文字载体,是中国也是世界书籍制度史上的一项重要首创。它廉宜,可以批量复制,可以传输,可以储存,一句话,可以成“书”了。我国周秦两汉魏晋两三千年间,使用的就是这种“简书”。传世至今的上古经典文本,原本都出自“简书”。
西周末年,文字载体和文字录入方式实现了一次空前的变革:时人有文,不再使用甲骨契刻了,也不依靠青铜器皿了,而是改用竹简与缣帛。春秋后期,郑国有位邓析,在子产“铸刑鼎”之后,造出了一部“竹刑”,就是用竹简录写的国家刑典。邓析与孔子是同时代人,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这也说明早在孔子之前,社会上就已经有了“竹书”。《论语》中有“子轼负版者”的话,说是孔子向背负版籍的人行注目礼,这“版”(木牍)便是政府登录土地人口用的,可以画“土地四至图”和刻制“家族谱系表”。西晋时期,有个叫不(fǒu)准的人,盗掘了汲县的战国魏襄王的坟墓,发现了一批殉葬品,光是竹简就装了十几大车,还被他当火把烧掉了不少。后经人整理,清理出了《古本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等好几种书,记载了炎黄舜禹时期的许多重要史事。它的发现,确证了上古就有简书的存在。
《论语》中又有“子张书诸绅”的话,绅是丝织品,在丝织品上录文记事,看来已成为当时的日常活动了。另外,元魏时的《齐民要术》中说: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以丹书帛,置于枕中,以为国宝”。加之考古发现先秦人手抄的帛书《老子》,这又证明那时节确有帛书的流布。神仙家把“帛书”尊为“天降圣书”,不无缘故。
简的出现,使书面作品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这才有了专供“传授知识”的“书”的生产,这才为诸子著作的涌现准备了前提,也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条件,中国南北朝以前的书,基本上都是“简书”,其文化学意义怎么估量也不算高。
(摘编自陈洪彝《闲话“简书”》)
小题1:下列关于古代文献“文字载体”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人一般就地取用一些天然材料作为文字的载体,而不会去制作专用的,但这些天然材料都不易复制、储存和递运,所以很难成“书”。
B.“甲骨卜辞”是将文字刻在龟甲、牛胛骨等甲骨类材料上,而“金石文本”则是将文字烧制或铸刻在陶、玉、青铜等材质的器皿之上。
C.两三千年之前中国先民找到新的书写载体,其中“帛”虽然轻柔美好但价格昂贵,相比而言,以竹木加工而成的“简”轻巧细长且非常廉宜。
D.竹简(或木简)拥有之前甲骨、金玉等文字载体所不具备的优点,是一种专用文字载体,也是中国甚至世界书籍制度史上的一项重要创造。
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周末年,人们开始以简书、帛书替代甲骨与青铜器皿契刻,这一巨大的转变是文字载体和文字录入方式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
B.西晋盗墓者不(fǒu)准从战国魏襄王的墓中挖掘并整理出《古本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书,从而确证了上古就有简书存在的事实。
C.《论语》和《齐民要术》中在织物上书写的相关记载,再加上考古发现的先秦时期《老子》手抄本,可以证明先秦时的确已有帛书流传。
D.专供“传授知识”的“书”的生产、诸子著作的涌现以及私人办学的兴起,很大程度 上是因为“简”的出现使得书面作品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周秦之后至南北朝以前的书,基本上都是“简书”,其中一些成为传世至今的经典文本,这些“简书”具有极高的文化学意义。
B.邓析用竹简录写国家典刑——“竹刑”、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等,都可以说明至迟在春秋后期,社会上就已经有了“竹书”。
C.从《论语》“子轼负版者”以及“子张书诸绅”等话中可以看出,在木牍和丝织品上录文记事,几乎已经成为当时的日常活动了。
D.《齐民要术》上记载越国大夫范蠡以帛书为国宝,足见当时帛书的珍贵,由此大概可知为何神仙家把“帛书”尊为“天降圣书”。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追随我心
并不很久的以前,也就在1979年到1980年间,在哥伦比亚大学,两个政治科学系大一的新生,在课堂上总是没精打采。其中一个是来自台湾的华裔,喜欢窝在教室左后方的一隅,听得无趣,索性呼呼大睡。这个男孩叫李开复,此君并非厌学,而是对政治科学越来越不感兴趣。蹉跎到大二下学期,他终于决定快刀斩乱麻——转系,改学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
兴趣是什么?兴趣就意味着天赋。李开复在计算机系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两年后毕业,成绩居全系之首。
这样的学生用不着按部就班。在教授的推荐下,李开复进入在计算机领域独领风骚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直接攻读博士。计算机学院的院长找他谈话,劈头就问:“读博士的目的是什么?”李开复大声答:“我从大学带走的将是一篇改变世界的、顶尖的博士论文。”院长予以纠正,说:“你从这儿带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一篇论文,而是你分析、思考的能力,研究、发现真理的经验,以及科学家的胸怀。这样,当你有一天改变研究方向,依然可以在任何一个新的领域出类拔萃。”
李开复选定语音识别为攻读方向,经过一年“热恋”,他发现专家系统其冷如冰,远不如统计学有情有义。李开复决心“移情别恋”。他担心导师发怒,谁知得到的回答竟是:“开复,你对专家系统和统计的观点,我是不赞同的,但我可以支持你用统计的方法去做,因为我相信科学没有绝对的对错,我们都是平等的。而且,我更相信一个富有激情的人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李开复从导师的大度悟到科学的真谛,他全力以赴,放手一搏。3年过去了,李开复的研究成果及博士论文,引发了那年语音世界最大的冲击波。26岁的李开复功成名就,成为卡内基•梅隆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天之骄子,有尊严,有地位,有课题,有经费,出任大公司顾问,飞赴各地讲学,包括去他的祖籍之邦、魂之所系的祖国大陆。
“让世界因你而不同!”这是李开复埋在心底多年的梦想。1990年,苹果公司的一个邀请电话让李开复开始审视自己:“开复,你是想一辈子写一堆像废纸一样的学术论文,还是想真正地改变世界?”面对苹果公司的召唤,李开复旋即做出回应,走出象牙塔,加盟“改变世界”的大军。
在苹果公司,李开复感受到了从纸上谈兵转入实战的无穷乐趣。1995年,33岁的李开复出任苹果公司的副总裁。
但是他仍然不满足,依然要跳槽,因为硅谷的另一家公司SGI发出了更有诱惑力的邀请——“你想做什么,然后我们根据你的兴趣对公司进行改组。”不是他们缺什么人才,让你去填补,而是诚恳地询问你需要什么平台,以便为你量身搭建。这样的机遇,李开复岂能错过!双方一拍即合,1996年7月,李开复跳槽去了SGI。
李开复奉行“自己设计自己”的人生信条,怎奈SGI是一家硬件公司,开复的长处却在软件开发,这就等于在篮球场上跑马,任是赤兔、骅骝,也撒不开四蹄。日复一日,李开复萌生去意。对于下一个选择,他立下两条标准:一是做软件,二是去中国。
机会来了。其实机会无处不在,就看你有没有做好准备。彼时,比尔•盖茨创立的微软王国要把触角伸向中国,李开复成为它的不二人选。时间:1998年金秋;职务: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
李开复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值得写部书来描述,那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创新理念、绝对领先的科学技术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微软只是起用了一个人,就开拓了中国市场;李开复只是“追随我心”,就一跃成为微软王国的副总裁。
在你我想来,这该是李开复的最后一站。在微软占据高位,与比尔•盖茨亲密共事,坐拥财富和风光,“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李开复不这么想,他后来回忆:“我如同一部庞大机器上的零件,在中规中矩、没有任何发挥空间的环境下运行着。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可以被替换的光鲜零件。那种价值的缺失感以及精神上的落寞占据了我的内心。”
微软既然已无成长空间,那就走吧!到哪儿去?他相中了Google。但他清醒地意识到,管理更多的人马,不是自己的所爱,他渴望从无到有的创新,而不是经营一个巨无霸。于是,在2009年9月,李开复又一次选择潇洒地离去。
向总部递交辞呈之际,Google高管艾伦•尤斯塔斯试图用更优厚的条件予以挽留。李开复真诚地说:“我的人生还有一个缺憾没有实现,现在得去弥补。我可能创办一家‘创新工场’,和中国青年一起创造新的技术奇迹。”
如今,李开复正在按照他本人的意愿,在神州大地进行“创新工场”试验。他会成功吗?我想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次要又次要的,那么,最主要的一点是什么呢?诚如他自己所言:“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才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以时间为顺序,撷取李开复从求学到追求事业过程中的典型事迹,结构严谨,首尾呼应,让我们看到了李开复不平凡的人生历程。
B.对政治科学不感兴趣的李开复到大二下学期终于决定转系,大学前两年的时光浪费不少,这让他内心充满了痛苦。
C.从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与李开复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开复对读博士目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
D.大学象牙塔内的研究只是纸上谈兵,毫无乐趣,这是李开复加盟苹果公司的原因之一;实战的无穷乐趣,让李开复在苹果公司的地位大幅度提升。
E. 文中“赤兔”、“骅骝”的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李开复作为软件方面的专家在SGI无法施展的窘境,“自己设计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
小题2:文章中李开复的哪些人生历程体现了他“追随我心”的追求?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6分)
小题3:文章最后两段引用了李开复的话,请简要概括引用这些话的作用?(6分)
小题4:李开复曾说:“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或者是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建筑的艺术美
建筑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物质生活环境,即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也是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而创造的空间环境。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建筑艺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从总体来说,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建筑的时代性是指任何一个建筑都是某个时代的产物,它受当时的经济能力、技术程度、道德伦理、文化思潮等因素影响,每个建筑都真实地反映着历史,成为历史的见证。人们常讲的“建筑是石头的史诗”就是指这层意思。比如我国的故宫是明清帝王生活、办公的地方,象征着封建政权的中心,它在设计上的指导思想就是要着重表现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由近千座各种建筑组成的庞大建筑群,特别突出南北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封建礼制,把故宫大体划分为帝王发号施令的外朝和帝后居住的内廷两大部分。建筑空间阴森压抑反映了封建专制的特点。在技术上由于采用木结构,使单体建筑不可能更庞大,只能以平面扩展的方式来扩展空间,是一组典型的封建时代建筑。而与这组建筑相临的人民大会堂,它是人民当家作主、参政议政的地方,是我国人民最高权力的象征,因此,它的设计主导思想是体现着人民当家作主,空间开敞明快,在结构技术上采用了钢筋砼结构,建筑物高大雄伟。建筑是最能反映时代的代表物,真实地记述着历史的发展。建筑的地域性是指建筑在形式上与所处的环境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符合当地人们的审美情趣,在使用空间上能满足使用者的生活习性,在结构造型上和建筑材料的选用上都能较好地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这些形式是当地人民长期与自然相抗争不断总结提练出来的,实践证明是一种在结构上合理、在技术上先进、在造型上美观的形式,这种形式也就逐步被人们认同,演化成一种当地特有的民族形式,代表着该民族的共同审美情趣。如中国的大屋顶,罗马的拱券、穹顶、飞扶壁等等。任何民族形式的建筑都是历史的产物,同时受历史发展规律的支配。仿制别的建筑作品,或支离破碎的套用一些建筑符号都不可算作是艺术品,艺术贵在创新,没有创新的艺术品是缺乏吸引力、没有生气的。总而言之,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是建筑创作的手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建筑创作的基础,而根植于民族、地域则是我们成长的根,是建筑师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小题1:下列关于“建筑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B.建筑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C.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它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D.建筑艺术的地域性是指建筑在形式上与所处的环境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符合当地人们的审美情趣
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建筑艺术形式是当地人民长期与自然相抗争不断总结提练出来的,所以不同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具有的特征。
B.故宫是象征着封建政权的中心,它在设计上的指导思想就是要着重表现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反映了封建专制的特点。
C.建筑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任何一个建筑都是某个时代的产物。
D.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它代表着该民族的共同审美情趣。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大屋顶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审美情趣。
B.每个时代的经济能力、技术程度、道德伦理、文化思潮等因素影响着当时的建筑,所以建筑是最能反映时代的代表物,它真实地记述着历史的发展。
C.建筑最重要的功能是它的实用性,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的审美价值,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审美价值越来越受重视。
D.人们常讲的“建筑是石头的史诗”就是指建筑的艺术性是某个时代的产物。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定风珠          魏继新
小镇多吊脚楼,旧称干阑。此屋沿溪而建,时传为避毒豸虫蛇而筑,人居其上,可眺山水岚雾,倒也有十分情趣。且房屋鳞次栉比,多为木柱板壁,街道为麻石路面,凹凸不平,就有了几分古香古色。镇口岩头上的老藤粗枝,盘虬错节。小镇位深山之中,极少人来往的,村野田埂之中,常见老牛慢慢地吃草咀嚼岁月,仿佛日子也凝固了,只有小路上日子覆盖着日子,脚印覆盖着脚印。连风,也很难穿透时间凝固的墙壁,为这方圆百里惟一不通公路的小镇,送来些山外新鲜的气息。
小镇有一屠夫,生得膀粗腰圆,每日里杀头肥猪,烫了刮毛开膛,然后用担挑了,步行几十里山路,到城去卖。却也不知何故,他的猪肉极好卖。他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于是,便沽些酒,买些油盐柴米,顺了山路回去。当然,担子里便捎了些镇人托买的东西,或油或盐,屠夫总是把它们用信包包了,做上记号。他虽看上去五大三粗,心却极细,从不会错,加上有的是力气,也乐此不疲,如此一来,人缘极好,镇上人把喂的猪,也往他那儿赶,所以,日复一日,小日子倒过得十分滋润。
屠夫有一杀猪用的案板,矮脚宽身,是祖上传下来的,虽然开裂了,且血痕累累,年复一年,连木质也看不出了,屠夫对它却十分钟爱,用起来也十分顺手。一日,镇上来了一老客,此人打扮倒也入乡随俗,穿了蓝布罩服,布底沿口鞋,只是银须飘飘,颇有些风骨。据云,此人乃名中医,回祖籍省亲的,偶尔也给镇上人看病。不知何故,却对屠夫的杀猪感了兴趣,一连数日,流连不去。屠夫为赶生活,杀猪时间是极早的,其时山洼里云摇着破碎的夜晚,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黎明,老者便来了,目不转睛地看。屠夫是个直人,见状,便嘿嘿地笑了,说:让老人家见笑了,我手艺不精呢。
老者微微一笑,说:你手艺倒是极好,人也不错。不过,我不是看你杀猪的。
屠夫大奇:那你看什么呢?
老者说:我是看你案桌呢。
屠夫不解。老者问可否转让,愿出钱购买。屠夫说:区区一破桌,你愿要,便拿去吧。老者便说:那我代病家谢你了。不过,我将赔钱给你置买一新案桌。我隔七日后来取,这七日,你仍在此桌上杀猪吧。
七日后,老者至,见屠夫亦置新案桌,并言:你既为病家故,我何可让你破费,并置这新案桌送与你吧。老者大惊,急问旧案。屠夫曰:我已劈矣。且见一巨大蜈蚣,伏于案内。
老者遂长叹一声,仰天曰:民风淳朴如此,我何言?!
于是,老者告知屠夫,此蜈蚣伏案内,已逾数十年,且日日以猪血为食,到今日,已逾百年,取出剖开,腹内有一珠,名曰定风珠,可治百种中风之疾。我存有私心,怕说出来被你敲竹杠,故此未言明,谁知竟毁于一旦矣!我要这新案桌,又有何用呢?以我这等偏狭之心,如何治世救人,真让人汗颜,老夫碌碌一生,看来仍是心不达,艺不精矣!
言罢,大笑而归。
屠夫依然每日杀猪卖肉,乐此不疲。
只是那屠夫常听人言及,他到手的富贵,竟被丢了。屠夫听罢,也无懊悔,只笑曰:该来则来,该去则去,天意也。
倒是老者,闻听此言后,仰天叹曰:求不可求之求,我何止艺不精!心亦不达呢!真是枉读诗书药理,不如一屠夫矣!
遂摘牌罢医,不再悬壶[注]矣。                    (据原文有修改)
注:悬壶:济世行医。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题型:判断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老中医摘牌罢医的举动,是他感动于屠夫的言行后,对自己人生深刻反思的结果。
B.小说取名“定风珠”具有象征意义:定风珠虽然能治疗人身上的顽疾,却无法治疗人性的自私与偏狭。
C.小说写屠夫“膀粗腰圆”,老中医“银须飘飘”,这符合他们在人们心目中的职业特点,在小说中也符合他们的性格特点。
D.屠夫杀猪用的案板“是祖上传下来的”,并且“开裂了,且血痕累累,”这些细节都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了必要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