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民族习性与民族精神张岱年古人常说:“国有与立。”一个国家必有足以立国的基础。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延续发展了几千年,必然有其足以自立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民族习性与民族精神张岱年古人常说:“国有与立。”一个国家必有足以立国的基础。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延续发展了几千年,必然有其足以自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民族习性与民族精神
张岱年
古人常说:“国有与立。”一个国家必有足以立国的基础。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延续发展了几千年,必然有其足以自立的思想基础。
近三百年来,中国落后了,这也不是偶然的,必有其一定的原因。正确认识民族延续发展的内在基础,正确了解民族迟缓落后的基本原因,是今天的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20年代,很多人研讨如何改造国民性的问题,意在考察中国落后的根源。这无疑是必要的。于是揭出了国民的一些劣根性,如愚昧、散漫、奴性、盲从之类。事实上,这些都是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在专制政治的压迫之下千百年来养成的习性。习性不是遗传性,而是世代养成的习惯。
民族的习性是否就是这些呢?
在中国历史上,屡次发生反对外来侵略斗争,更屡次出现反对统治者暴政的斗争。这些不能说是奴性盲从的表现,而是反对压迫、反对奴役的英勇斗争。应该承认,中国人民有一个争取自由、争取人格尊严的传统。如果认为中国人民仅只有一些劣根性,那是没有根据的。
谈论国民性,不能不涉及古代哲学思想。哲学思想植根于民族习性的土壤中,又能起一定的陶铸民族习性的作用。在哲学思想的领域中,从汉代以后,直至辛亥革命,儒学占有统治地位,而道家思想也流传不绝;南北朝隋唐时代,佛教亦发挥了广泛的影响,但在社会上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儒家学说。儒学鼓吹三纲五伦,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伦是君巨、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在封建时代,三纲之说确实是束缚人民的精神枷锁,随着专制主义的加强,强调臣对于君、子对于父,妻对于夫的绝对服从,斫丧了人民活动的生机。儒家宣扬的三纲之说,确实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沉重枷锁。但是,历史究竟前进了,辛亥革命打破了君为臣纲,“五四”运动批判了父权和夫权,但是旧思想仍有一定影响。个人崇拜实际上是变相的君为巨纲。家长制作风、重男轻女的旧现念尚待消除。
儒家是否只讲三纲五伦呢?那又不然。孔子维护君权,但是不赞同个人独裁,认为国君如果要求“言莫予违”,就会有亡国的危险;更反对暴政,宣称“苛政猛于虎”。孔子肯定人人都有独立的意志,断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更提出“天爵”“良贵”之说,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内在价值,这价值即在于道德自觉性。孟子宣扬大丈夫的标准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对于广大人民,特别是对于知识分子,树立了激励人心的榜样。不可否认,儒家这一方面的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确实起过积极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讲,儒家学说中,除三纲五伦之外,也还有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观点。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一个民族应该对于自己的民族精神有比较明确的自我认识。
小题1:下列对“民族精神”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民族精神不是一个民族的先辈遗传下来的,而是在千百年专制政治压迫下世代养成的。
B.民族精神中有些方面可能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基础,但另一些方面也可能成为导致民族发展迟缓的基本原因。
C.民族精神就是那些最终会成为生活行动中的最高指导原则、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思想观念。
D.民族精神也可以称为民族文化,它应该有着广泛的影响,并能激励人们前进,促进社会的发展。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历史上,屡次发生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更屡次出现反对统治者暴政的斗争,因此,说中华民族有奴性、盲从的劣根性是没有根据的。
B.汉代以后,直至辛亥革命,“三纲五常”的儒学占统治地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相比较而言,汉代以前,中华民族的民族习性要更自然、更健康一些。
C.儒家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确实起过积极的作用,所以,它应该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D.“富贵不能浮,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道德自觉性的具体表现,也是人的内在价值的具体表现。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的习性到了现代杜会,必然会出现一些阻碍时代发展的东西,这是我们应当正确认识的。
B.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国民性有着丰富的哲学基础,儒、道、佛都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单从一方面去谈论中国的国民性,是不足为据的。
C.儒学鼓吹“三纲五伦”,强化封建专制主义,强调君对臣、父对子、夫对妻的绝对专断权力,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D.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延续发展几千年,正说明我们的传统中一直有积极的因素存在。对此我们应该有明确的自我认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A、B两项都是关于民族习性的问题。D原文是民族精神“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带着思考题回到原文中,找到原句,结合上下句进行比较、理解,可以用假设代入法。A、“如果认为中国人民仅只有一些劣根性,那是没有根据的”。B、没有根据。C、应该是儒家部分思想。
小题3:
试题分析:儒家维护君权,但是不赞同个人独裁。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我带你走一条新路
蒋韵
北京的家,在郊区一片大旷野上,离城自然是远的,它在理论上属于顺义区,可顺义城内的“肯德基宅急送”从不接这小区的外卖单,说它早超过了人家送货上门的区域范围。它准确的地理位置,至今我也说不明白,只知道,它就在潮白河边上,潮白河堤的防风林带,现在差不多是我们小区茂密的围墙。我们的小区,以“城”命名,它也几乎就是一座小城,很有一些规模。旷野中的孤城,怎么也抹不去的,是那种伶仃突兀的感觉,还有它的荒凉。
刚搬来时,最大的困难,是不认识路。进城(北京城区)、去顺义、或是机场,四处碰壁。这里不通地铁,只有一路始发的公共汽车到东直门,千山万水走的还是塞车最要命的机场辅路。小区自己倒是有班车,但一天毕竟只有那么两三班,到底不方便。所以,出行只能是自己开车。丈夫是新司机,又是一个从不辨东西南北的路盲,而我,认路的本领还不如他,基本是个痴呆。一到关键时刻总是犯南辕北辙的错误。就连导航仪,到了我们那片河滩上也噤声失语。我们的车,常常像没头苍蝇一样在旷野各条岔道上左冲右突,不知道它要上哪里去,而车上的我们俩,心里一片茫然。
很久以前,有一晚,在冬天的纽约,孟京辉和廖一梅夫妻俩约我们在时代广场见面。我俩匆匆打车来到目的地,站在那面巨大而绚丽的电视屏幕下方,站在流先溢彩熙熙攘攘却无比陌生的街心,寻找着唯一熟识的那两个身影。而他俩,则在一处背风的建筑之下,完全不抱希望地、等待戈多一样地等着我们。京辉对一梅说,“他们绝对找不着我们,这么大的广场,又没说具体的地方,怎么可能找得到?”话音刚落,一梅就惊喜地看见了人流中的我俩……我们四个人生地不热的异国人,就这样,在璀璨的时代广场,会合了。我们笑着喊着抱在了一起,就像一小块温暖的亲人的岛屿,抵挡着汹涌的黑夜和陌生。那一晚,我们甚至觉得自己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当我们的车迷路时,特别是夜晚,不知为什么,我常常会想起这一幕,想起这个纽约之夜。
渐渐地,路走熟了,东西南北,有了方向感。于是,丈夫开始有意识地探路,寻幽探胜一般地寻找那些更近、更合理、更平坦或是更安静的道路。我离开北京好一段日子,回来时,他去机场接我,对我说,“我带你走一条新路,你一定喜欢。”
那是一条村路,两边都是田野,非常安静。路面是柏油铺的,有一种河流般的静谧,走在北方的大地之上,那些通向远方的公路,常常这样给人河流般的错觉。那一年,我和丈夫两人徒步“走西口”,从此,河流般的公路,就成了镌刻在我心里的画卷。眼前这条路,虽没有雁门关外公路的那一种壮闻荒凉,却仍然给我悠远的河流的感觉。路两边,是高大茂密的白扬树,杂有一些槐、柳,都是北方亲近、朴素、美丽的树,却奇怪地让我想起“正大仙容”这几个字。风中,阳光下的树叶灿烂地喧响着,浓荫遍地,更显出了道路的平坦静寂。
我喜欢这路。
第二天,去城里接女儿,和她一起约会了一位朋友,吃了晚餐,聊天,回家时夜已很深。路上,下起了雨,车里放看音乐,是女儿爱听的维塔斯的歌。俄语的维塔斯,一句也听不懂。丈夫开车,走高速,走大路,终于,从大路上拐向了这条小路。夜更深,雨下大了,雨打在树叶上,唰唰唰唰,更壮大了声势。这路,原来没有一盏路灯。我们的车,穿行在没有路灯的黑不见底的雨路上,白色的丰灯,射出去,小心翼翼地照出一团雨雾、路面和浓密的树影。我们三个人,此时,都屏住了呼吸,只有维塔斯,他的非人类的海豚音,在车里、在这雨路中,高亢地、辽远而尖利地回荡着,像是神的声音,来自天外,来自不知道的神秘地方……我们就在这神的声音的引领下,在这夜雨的黑暗中,不知所往,似乎,一步一步,接近着一个秘密,一个神秘的肃穆的大秘密。车碾着雨水,变成了方舟,小小的亲人的方舟,对抗着无边的黑和未知。
那一晚,当远远看见我们“孤城”的灯光时,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到,那是家,到家了。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 )( )(4分)
A.家处北京效区,偏僻、孤单,由此而带来的抹不去的伶仃突兀的感觉,这些描写,是为了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居住环境的不满。
B.开车不识路,车常常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在旷野各条岔道上左冲右突,心中一片茫然。这是远走他乡、忙碌奔波者的十分真实而独特的感觉。
C.“等待戈多一样地等着我们”说明了京辉和一梅不抱希望而又不忍离开地等着作者夫妇时的心情,为后文的“奇迹”作一个小小的铺垫。
D.路走熟了之后,作者夫妇就在家附近作了一次徒步旅行,对家周围那些河流般的公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B.文末作者说“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那是家,到家了”。更多地是说感受到了在“对抗无边的黑与未知”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亲人之间的亲情,写出了家的真正涵义。
小题2:文章中的“新路”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请根据原文内容加以概括。(4分)
小题3:本文在行文中加入了关于纽约时代广场的一段插叙和关于维塔斯音乐的细节描写。任选一处,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4分)
小题4:“带你走一条新路”在文中寓义深刻,你认为它有哪几层意义?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起床为什么那么难
①对很多人来说,早晨,尤其是双休日之后的周一早晨,有一件必须去做的让人痛苦万分的事——把自己从床上拽起来。这种早上起床难的事,相信大部分人都深有体会。
②为什么起床这么艰难呢?恐怕不只是因为我们太懒吧。的确,起床的痛苦和我们生理节律的固定周期,也就是生物钟有着密切的关系。
③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从藻类、真菌直到我们人类这样的哺乳动物,体内的细胞活动都会在生物钟的指挥下跟地球的昼夜变化周期同步。生物钟,实际上是生物体内的一系列蛋白质形成的分子钟。简单原核生物蓝细菌的生物钟只靠3种蛋白质就能形成,而人类需要20种蛋白质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在人体内不同的生物钟时间里,这20种蛋白质的浓度呈现不同的变化,有些蛋白质早晨起来的时候浓度高,而有些则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浓度高。有科学家提出,测一测身体内这几种蛋白质的浓度,就能知道生物钟走到了几点。
④虽然我们身体里每个细胞中都有生物钟在滴答走动,但是就像全国的钟表都要和国家授时中心保持一致一样,整个身体的钟也要和大脑中的一块区域——视交叉上核的钟对准。这个小小的区域由两个数千个神经元组成的团块构成,它内部的分子钟稳定运行,指挥着全身的生理节律。视交叉上核有时也会根据光照和黑暗,或是进食的时间来调整生物钟的时刻。
⑤当人早上起床的时候,身体要按照生物钟的指示完成一系列艰巨的任务。当视交叉上核发现到了起床的时间,就会向一种专门负责叫醒身体的神经元发送信号,身体开始为新的一天做准备。先从肝脏释放出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然后身体中的激素,例如皮质醇和醛固酮也开始增加;神经元同时激活了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负责的是人体那些不靠意识支配的活动,例如你不用自己想着让心跳动,心也会自动输送血液,这就是自主神经在发挥作用,这时人肌肉紧张,血压升高、新陈代谢也加快,终于可以爬起床来。
⑥如果生物钟和我们的闹钟精确同步,那起床倒也没那么难。问题就是,生物钟的周期和地球自转的周期并不是精确相等的,研究表明,人体内生物钟的时间一天要比地球的一天长10到20分钟,所以每天早上生物钟都要比正确时间慢上一会。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志愿者在离开地面很深的地洞里生活一个月,没有太阳光线,没有时间信息,完全与外界社会隔离,结果发现,这些人将会每天都比前一天晚起床十几分钟,到一个月实验期结束时,那些志愿者都成睡仙了。这说明人体生物钟的“睡眠—觉醒”节律的周期比地球自转的24小时长一些。人体为了使自己的生物钟周期保持与地球自转周期相一致,就会通过外部的太阳光来调整自己每天早上的起床时间,这种努力校正自身节律以适应自然节律的方式,当然使自己起床很艰难。
⑦周一至周五的话,我们的生物钟虽然每天都慢一点,但每天也都会按照实际时间进行校准,这样只是早起了十几分钟倒也还能忍。而到了双休日就不一样了,要是你周六周日都睡到自然醒的话,到了周一,生物钟连续慢了3天没有校准,就已经比实际时间晚了最多有1个小时了。提早1小时起床,不用说也知道如同遭遇酷刑。所以,要是不想让周一早晨太难受,就不要在周六周日放纵自己,也按照平时的时间起床就好了。
(摘自《百科新说》2011年第5期)
小题1:关于“生物钟”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生物钟是生理节律的固定周期,是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形成的分子钟。
B.蓝细菌的生物钟只用3种蛋白质就能形成,而人类至少需要20种蛋白质才能形成。
C.人体内形成生物钟的蛋白质在生物钟的不同时间里浓度是不同的。
D.大脑中的视交叉上核会调整人体生物钟。
小题2:下列各项不属于人早上起床人体按生物钟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是(   )
A.肝脏释放出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
B.身体中的皮质醇和醛固酮等激素开始增加。
C.神经元激活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心脏输送血液到全身。
D.人肌肉紧张,血压升高,新陈代谢加快。
小题3: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要想让生物钟与自然节律相符,每天都要校准。
B.如果每天睡到自然醒,人们每天比前一天晚起一会儿。
C.想要起床不那么痛苦,最好不要放纵自己,尽量每天按时起床。
D.只要每天定时起床,我们就能控制生物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渐行渐远的自行车
杨树荫
(1)清晨,太阳正在升起。
(2)整洁的街道,幽雅宁静。粗壮的梧桐树,枝叶茂密,偶尔一阵凉风,让人神清气爽。
(3)里弄,小巷,胡同口,一辆一辆的自行车,响着清脆的铃声,鱼贯而出,在宽阔的大街上,汇聚成浩荡的车流,来来往往,时有分流,又不断地合流。
(4)城市苏醒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5)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中国各处都能见到的城市图景。只是这幅图景,已恍惚成了遥远的过去。如今的街道,早已是另一番景象。
(6)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自行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上海产的“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天津产的“飞鸽”牌自行车,轻盈简洁,是浩浩荡荡的自行车王国里的主力军,中国人踏着自行车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7)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在中国竟有着长久不变的形态。首先是价格不变,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凭票供应,到八九十年代的随处可买、随时能买,自行车的价格始终在100多元一辆,普通的工薪阶层买得起;其次,外形也不变,它的构造始终是一个车身、两只轮子,“操纵在两足之间”,只要凭着自己的力气,便能轮转车行。
(8)自行车以自己的朴素、朴实,遍布城乡,中国人离不开自行车,自行车也一无所求地任人使用。车轮滚滚,竟然滚出了一个自行车文化。
(9)自行车不疾不徐,正是其奥妙所在。疾者,即与凶险同行,一旦失控,便会头破血流;徐者,即无法行进,也会车弯人倒。不疾不徐,循势而进,这是自行车的前进方式,其实也是做人的前进方式。世间之事,快不得,慢不得,不疾不徐之为上。
(10)自行车唯力而行,这又是其魅力所在。自行车的速度是人踩踏出来的,脚踏轮转,一分脚劲方有一分速度。人踏着车,争到了速度,却也造就了人的体能与毅力。物质社会,既要借助物质,又要唯力而行,尽力而为,此是人在物质世界的存亡之道。
(11)自行车谦卑处世,这更是它的品德所在。它不横冲直撞,不强凶霸道;无论大路、小路、田间的路,只要有路,它都能依路而行;它卑微而立,在大千世界,只需微薄的一席之地;它供人役使,却无所索求;它给人方便,却不污染人间;它简洁朴实,没有贫富的差距,让骑车人心态平和。
(12)自行车是人们漫长岁月的坚守者,艰难行程的助推器,它陪伴中国人缓慢却不停顿地从贫困通往富裕,直到汽车进入普通人家。而今,自行车竟然淡出了中国人的视野,渐渐地远去。
(13)中国人已经不会安于自行车的速度,也不看重自行车的价值。汽车成为社会的新贵、新宠,铺天盖地,不可一世,并且很快取得了自行车从未享有过的地位:一条一条道路由它驰骋,一片一片空间由它占有。飞驶而来、绝尘而去的汽车,根本不会把自行车放在眼里。
(14)高速的公路,疾驰的汽车,凡是路,都被汽车所占。汽车又堵住了路,路堵、车堵、人心也堵。一心求快的中国人又不安于汽车的速度,磁悬浮速度、高铁速度,接连问世,震撼人心。中国人只想快,甚至想飞腾起来,总想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15)自行车,已然是交通工具中的弱者,它不断地被边缘、被贬值。一个视速度为强势的时代,自行车的命运可想而知。
(16)在技术进步的时代,我们不必为传统器具的衰落而悲哀,万物优胜劣汰,自有其客观的规律。与汽车相比,自行车的速度自然落后了许多。然而人世间,并非越快越好,倘若物质飞速地发展,而人的灵魂跟不上,岂不险乎?倘若人的灵魂、人的生命就得慢慢地行进,如此的快速,岂不悲乎?
(17)其实,世上并非都在追求速度,丹麦、挪威诸国,人均收入和现代化水平都居世界之前,可谓十足的富裕国家,却照例是自行车不少于汽车,也不弱于汽车。宽广的大街上,有专设的通道让自行车自由而行,还有专门的交通法规保护自行车。人们依旧喜爱自行车,依旧每天踏着自行车上下班,包括部长、市长和白领阶层。自行车不仅让他们骑出了一个洁净的天地,也骑出了一个体魄强健的民族。
(18)然而,我们已经上了快速的轨道,人们崇尚快,追求快,一切都想快,再也慢不下来了。
(19)渐渐远去的自行车,留下的只是遥远的记忆。
(《浙江日报》 2011年12月9日,有删改)
小题1:结合全文,说说(1)—(4)段对旧日清晨城市图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文章第8段写到“车轮滚滚,竟然滚出了一个自行车文化”,请联系全文概括“自行车文化”的主要内涵。(4分)
小题3:赏析文章第13段画线的句子。(4分)
小题4:“渐行渐远的自行车”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9分)
灯光上网Lifi实验成功
一直以来,在一个人的头顶上画一个闪亮的灯泡,被用来象征一个发明家的灵光乍现,但是德国物理学家哈拉尔德·哈斯由灯泡本身“点亮”了奇思妙想:依赖一盏小小的灯,将看不见的网络信号,变成“看得见”的网络信号。哈斯和他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团队最新发明了一种专利技术,利用闪烁的灯光来传输数字信息,这个过程被称为可见光通讯(VLC),人们常把它亲切地称为“Lifi”,以示它能给目前以WiFi为代表的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可能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这种让人难以想象的网络技术到底离我们有多远?答案是:很近,它正从复旦大学实验室中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日前,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传出好消息, Lifi技术在实验室成功实现。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薛向阳告诉记者,目前的无线电信号传输设备存在很多局限性,它们稀有、昂贵、但效率不高,比如手机,全球数百万个基站帮助其增强信号,但大部分能量却消耗在冷却上,效率只有5%。相比之下,全世界使用的灯泡却取之不尽,尤其在国内LED光源正在大规模取代传统白炽灯。只要在任何不起眼的LED灯泡中增加一个微芯片,便可让灯泡变成无线网络发射器。课题研究人员迟楠教授指出,光和无线电波一样,都属于电磁波的一种,传播网络信号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研究中,给普通的LED灯泡装上微芯片,可以控制它每秒数百万次闪烁,亮了表示1,灭了代表0。由于频率太快,人眼根本觉察不到,光敏传感器却可以接收到这些变化。就这样,二进制的数据就被快速编码成灯光信号并进行了有效的传输。灯光下的电脑,通过一套特制的接收装置,读懂灯光里的“莫尔斯密码”。“有灯光的地方,就有网络信号。关掉灯,网络全无。”迟楠告诉记者,与现有WiFi相比,未来的可见光通讯安全又经济。WiFi依赖看不见的无线电波传输,设备功率越来越大,局部电磁辐射势必增强;无线信号穿墙而过,网络信息不安全。这些安全隐患,在可见光通讯中“一扫而光”。而且,光谱比无线电频谱大10000倍,意味着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速度,网络设置又几乎不需要任何新的基础设施。
当然,作为一种尚在实验室的全新网络技术和产品,其未来潜力也不应被过分高估。“因为,从灯光通讯控制到芯片设计制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产品,都是研究人员‘动手做’,要真正像WiFi那样走进千家万户,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产业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迟楠认为,Lifi技术本身也有其局限性,例如若灯光被阻挡,网络信号将被切断等等。因此,它并不是WiFi的竞争对手,而是一种相互补充,有助于释放频谱空间。
小题1:下列关于“lifi灯光上网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Lifi灯光上网技术是德国物理学家哈拉尔德·哈斯由灯泡引发的灵感,利用闪烁的灯光来传输数字信息,将看不见的网络信号,变成“看得见”的网络信号。
B.Lifi灯光上网技术在实验室中已经成功实现,这就告诉我们这种技术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C.lifi灯光上网技术与现有WiFi相比,既安全又经济,可将wifi中所有的安全隐患 “一扫而光”。
D.lifi灯光上网技术作为一种尚在实验室的全新网络技术和产品,其未来潜力也不应被过分高估。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利用LED灯实现网络通讯的技术关键是二进制的数字语言能被快速编码成灯光信号并进行有效的传输。
B.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薛向阳认为,目前的无线电信号传输设备存在很多局限性,效率也不高。
C.WiFi上网依赖看不见的无线电波传输,而lifi上网的媒介是光,两者都属于电滋波,传播网络信号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D.Lifi灯光上网技术的出现,将会给目前以WiFi为代表的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只要在平常的LED灯泡中增加一个微芯片,便可以控制开关,让灯泡变成无线网络发射器。
B.电脑在灯光下安装一套特制的接收装置,能读懂灯光里的“莫尔斯密码”,成功接收网络信号,关掉灯,网络就关闭。
C.lifi灯光上网将比wifi上网拥有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速度,网络设置也不需要任何新的的基础设施。
D.随着lifi灯光上网技术的发展,wifi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并逐渐被lifi替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此 岸
贾梦玮
(1)人生都是单程之旅,人无分贵贱,手里捏的都是单程票。没有返程票可买,因为根本就没有返程车。活在此岸,免不了的,都会想象离开此岸后的去处,也就是彼岸。因为此岸总不尽如人意,所以人在此岸想象、创造的彼岸总是美好的。但彼岸往往不能落实,身在此岸的人总是一边想象着彼岸,一边又留恋着此岸。人们或许还期望在此岸与彼岸之间搭一座桥,比如梦想、宗教,也许就是这样的桥。
(2)人在旅途,碰巧经历的一些场景总难忘怀。我与场景中的人素不相识,也许是因为我对这些场景的敏感,它们才在我的记忆中逗留?

(3)法国南部小城阿维尼翁,多古罗马遗迹,而且因为它曾是教皇城,街巷到处是宗教题材的建筑、雕塑;站在庞大森严的教堂宫前,更是不禁起此岸、彼岸之思。
(4)到达教皇宫前的椭圆形广场已近黄昏。夕阳的一抹余晖中,我看见一年轻的修女,白衣白帽,正从广场左手一座修道院的山坡上翩然走下来。一位法国男青年推着自行车,手拿着两根法国长棍面包候在高高的铁栅栏门外。修女开了锁,男青年将面包递进去,门随即关闭,上锁。隔着门,两人简单地说了几句什么。我能感受到那气氛,没有缠绵悱恻,没有怨,也没有依依惜别。修女转身往回走,一直没有再回过头。而男青年一直等那山坡上的白点最终消失,才骑上自行车,离开。
(5)那男青年是修女的哥哥,还是她以前的男友?也许是她想念和他一起吃过的某家面包店的面包,因此让他买了送来;或者只是她的父母托比邻而居的他顺路将面包送来,并无隐情?修女进入修道院后经过三次发愿,即将自己完全献给上帝,绝财、绝色、绝意,究竟是何机缘使她发愿进入修道院?对于这些,我只能疑问,没法深究。
(6)回到旅馆,对面小教堂的花窗已经被教堂内的灯光照亮,温暖而神秘。我躺在旅馆的床上,安稳,静谧,还有一丝淡淡的感伤。

(7)南京自古佛寺众多,比如鸡鸣寺、栖霞寺等,至今仍是香火旺盛,声名远播。江北的兜率寺也是金陵名寺之一,知道的人就少了。“兜率”乃佛家梵语,意谓“喜足”,即“受乐知足而生喜是心也”。
(8)我去兜率寺的那天,天气阴沉。山雨欲来风满楼,我们便到佛殿的房檐下避雨。佛殿里有一女性正在打坐,年纪尚轻,穿着得体,气质不俗。雨淅淅沥沥下来了,那打坐的女子突然开声说话,大概是唤谁的乳名:“××,下雨了,去把窗户关上!”一个小男孩答应一声从里间应声而出——原来是个小和尚,大概七八岁的样子,天庭饱满,面容白皙祥和,穿一身灰色僧服,头上戒疤尚新。有人向寺里的义工打听,原来小和尚和打坐女子是一对母子,而且是母亲自将儿子送来做了和尚,寺里要求做妈的暂时留下,照应儿子。其他的细节,不得而知。
(9)我不禁想:肤发是父母所赠,剃发就是绝意于父母,自古就是大事。那母亲似乎并不缺钱,在物质生活无虞,孩子还不懂事时就让他剃度为僧,这与信仰有关,还是另有隐情?那小和尚的父亲呢?等到儿子可以脱手,做母亲的也要削发为尼吗?或者她仍回俗世生活,偶尔来看看那小和尚一天天长大……
(10)圆霖法师的法位上安放着一帧照片,照片尚新,满面慈悲,音容笑貌宛在。老法师于振兴兜率寺功德最大,不久前才圆寂。听说,正是他亲自为小和尚剃度……

(11)葛仙山是武夷山的支脉,位于江西铅山县中部,因晋代著名道士葛玄曾在此炼丹传教而得名。山峦叠翠,云雾缭绕,让人时有登临仙境之感。我们一行人结伴上山,大家由着各自的兴趣,走走停停。
(12)上得山来,我离开众人,独自往最高处走去。走到一处叫“飞升台”的地方,传说便是当年葛玄最终羽化升仙之地。我站在台上,山风习习,四周一览无余。不远处,有一年轻道士,道袍道服,衣袂飘飘,正拿着手机打电话。升仙台上只有我和他二人,出奇的静。稍稍走近,不但可以听到道士的声音,也可以听到电话里传出的年轻女孩的声音。年轻道士用企盼的声音说:“快放暑假了,你来看看我!”话筒里的女声颤颤地说:“这个暑假我要去外地实习,不能来看你了。”道士仍在坚持:“你抽时间来看看我!”话筒里的女声静了一会儿,虽无奈但颇坚决地说:“我以后再不能来看你了。”接下来就没了任何声音……我猛地看到,年轻道士已是满面泪水,如玻璃碴子般,在太阳底下闪着晶莹而刺目的光……
(13)多年以后的今天,我终于将这三个我亲身经历的情景写下来。那场景中的人们,曾无数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有时甚至到了让我神思恍惚的地步。此岸,彼岸,我牵挂他们,也是牵挂我自己。
(选自《十月》2013年第5期,有删改)
小题1:请用简练、直白的文字,分点概括文章开头一段的大意,并简要说明其对于全文的作用。(6分)
小题2:试分析文章作者的三个“亲身经历的情景”,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点。(6分)
小题3:在文章的第(5)段和第(9)段,都有一连串的提问。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小题4:文章的结尾处,作者写道:“此岸,彼岸,我牵挂他们,也是牵挂我自己。”
请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