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目。一棵葫芦爬过墙吴德欣①那还是我们家住在乡下的一段日子。乡政府被叫做“人民公社”,几十个庄子上的男女老少一律叫“社员”,他们去供销

阅读文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目。一棵葫芦爬过墙吴德欣①那还是我们家住在乡下的一段日子。乡政府被叫做“人民公社”,几十个庄子上的男女老少一律叫“社员”,他们去供销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文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目。
一棵葫芦爬过墙
吴德欣
①那还是我们家住在乡下的一段日子。乡政府被叫做“人民公社”,几十个庄子上的男女老少一律叫“社员”,他们去供销社购物,到邻居家赊粮,手里用的工具是一只干瓢。比如,买一瓢盐,用一瓢鸡蛋换回烟酒糖茶,或借一瓢玉米面。这里实在有必要提一下,就是被借的那户人家,即便自己揭不开锅,只要罐底能刮出来多少就借给人家多少,是毫不含糊的。而还粮的社员总要比先前多出来一个“牙印”儿。细看那些出出入入的瓢儿,有的竟用细麻绳密密实实地补缀起来。可见当时物资的匮乏,经济的拮据及贯穿其中的亲情。
②我家的水瓢有时候要被我拿出去装沙玩,在稻田里戽水捉泥鳅。损坏了,我就会把它往家里一丢,再狼狈不堪地躲到外面,甚至一天都不敢露面。坏了的水瓢也会被我妈用针线补起来。可用它舀水,就会看见一道水流顺着裂缝滋滋地冒出。这样坚持用了一个秋天和一个冬天,春暖花开的时节,母亲在墙根栽下了一棵秧苗,我们就经常给它浇水,上一点鸡粪,一心盼着它快快长大。
③一只葫芦能开两只瓢,用来舀水做饭,淘水浇地的叫水瓢;用来盛粮盛盐的叫干瓢,它们是孪生的姐妹,灶前灶后家里家外地忙活着,为老老少少理家过日子。我们家的葫芦不负众望,藤秧沿着墙体越过了墙头,今天墙这边开花,后天就在墙那边结纽了。隔几天,我就攀着青砖看见它在墙外一天大似一天。我对妈说,要不要把藤秧扯过来?我妈说,强扭的瓜不甜,它愿那样随它去。妈还号召我们勤浇水多施肥,我们不懂,发了一些怨言。因为一墙之隔是公社的大院,那边也住了一户人家,况且他们顺着葫芦秧搭了一个凉棚,那只葫芦就吊在中央滋意地生长。时隔多日,我又看见那只葫芦被草绳编织的网子揽底兜住。他们是不是要占为己有?当我把这个想法当众说出,妈就用竹筷敲起我的头颅,说我的心眼只有针鼻儿那般大。我心想,等着瞧吧,看咱一家瞎忙乎个啥劲儿?!
④秋来了,霜降了,葫芦架也蔫了,墙那边的葫芦落到了咱家。当时我真怀疑世上还会有这事?那天我放学回家,看见院子的石板上放着一个硕大无比的葫芦头,橙黄橙黄的,是眼睛为之放亮的那种。妈请木匠沿中线一剖两瓣,葫芦籽放在窗台上晾着像灿灿的玉米。妈说,留下来做种子,待来年清明多种几棵。锯开的葫芦就成了两只瓢,放在一个人的家里做干瓢当水瓢自然很好,妈偏偏把另一只瓢给墙那边的人家送去。我们说凭啥?妈说,不为啥,就是谢人家。咱埋下的秧苗长出的藤秧,咱浇下的水施上的肥,到头来还要谢谁?妈的举动让我们成了闷葫芦。妈说,我们是一伙子青皮还没有熟透,只有等长大了才懂。
⑤那孪生的两只水瓢,就有一只留在了墙那边的一家,它们像姐妹俩一样经常见面。我们家摘了豆子就会用它盛了送过去;那户人家打了一瓢红枣也会送过来。因为一只葫芦我们两家像亲戚一样走动。
⑥还是妈说得对,长大了才能明晓事理。假若那户人家不闻不问,要么被小孩子糟蹋,要么长成歪七扭八的模样。要是他们占为己有,你又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为了一只葫芦以命相拼吧?那时的生活捉襟见肘,可人的心胸宽厚,心眼儿出奇的好。可现在倒好,生活富足了,人的心地倒狭窄了,为了鸡毛蒜皮的丁点儿事争来争去,不是打得狗血喷头就是动辄对簿公堂。正像一只掏空的葫芦,能装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灵丹妙药,也能灌夺财害命的“麻拂散”,关键要看我们的个人内心,是红籽还是黑籽。
⑦因为眼见一些龌龊,使我想起了一棵爬过墙去的葫芦,那些美妙的往事纷至沓来,使我激动不已。谨以此文,牢记心中。
(2008年1月26日《农民日报》)
小题1:第①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简要概括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那时的人“心胸宽厚,心眼儿出奇的好”的。(6分)
小题3:有人认为第⑦段是画蛇添足,删去更佳,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5分)
答案

小题1:(1)一只只不值钱的瓢竟要认真补缀, 表现了当时物资的匮乏,经济的拮据。(2)为下文写我家的水瓢坏了,母亲在墙根栽下了一棵葫芦秧苗等事作铺垫。
小题2:(1)即便自家揭不开锅,也爽快从罐底刮出来全部余粮借给人家,而还粮的总要比先前多一点。(2)不图任何回报,仔细帮邻居照顾爬过墙来的植物;(3)知恩图报,与帮助自己的邻居分享仅有的一点物资。(4)邻里之间没有隔阂,礼尚往来,其乐融融。 (6分)
小题3:示例一:删去更佳。文章第⑥段已经对前文进行了总结,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歌颂物质贫乏的年代里人们的宽厚、友善以及和谐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批判富足的今天人心的狭窄与丑陋;并且,用哲理句“正像一只掏空的葫芦,能装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灵丹妙药,也能灌夺财害命的‘麻拂散’,关键要看我们的个人内心,是红籽还是黑籽。”结尾,给人留下思考的空间,再加上第⑦段就显得画蛇添足了。
示例二:保留更好。文章第⑦段点明写作的意图,批判“龌龊”的今天,追忆歌颂美好的往昔;并且,用“使我想起了一棵爬过墙去的葫芦”在篇末点题,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句子的作用一般从思想内容上和结构形式上去思考。本题两个要点,每点2分。
小题2:
试题分析:凡是能表现人物“心胸宽厚,心眼儿出奇的好”内容都作适当的概括,提炼成要点。本题共4点,每点2分,答对3点满分。
小题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开放性题。一般两说皆可,但在做题时一般顺着作者的思路答题较稳妥。在组织答案上,观点明确1分,结合文本说出2条理由得4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以真性情做真学问(有删改)
——邓正来印象
周国平
①在当今中国学术界,邓正来是我特别欣赏的一个人。我之所以欣赏他,一是因为他有真学问,二是因为他有真性情。
②今日混迹学界的人多矣,但真学者甚少。有一些人俨然学界的大名人大忙人,挂着各种学术头衔,不停地举办或参加各种学术名目的活动,却永远坐不下来认真做一点学问。还有一些人仅仅因为职业的需要而在做着学问,但心里并不喜欢,学问只是谋取职业利益例如职称、津贴、课题经费的手段。人们常说,做学问要耐得寂寞,这当然不错,耐不得寂寞的人肯定与学问无缘。可是,倘若一件事本身不能使人感到愉快,所谓耐得寂寞就或者是荒唐的。一个真爱学问的人与其说是耐得寂寞,毋宁说这种寂寞是他的自觉选择,他在其中自得其乐,获得最大的心灵满足。
③邓正来正是这样。他本是一个活动能力极强的人,如果想到社会上折腾一番,一定风光十足,能闹出特大的动静。然而,事实上他比谁都坐得住,十几年如一日地坐在书桌前做学问。他喜欢用“闭关”一词描述他的这种状态,据我了解,他的“闭关”特别是针对各种打着学术旗号的非学术、准学术活动的,他决不去搀和这一类热闹。
④邓正来虽然“闭关”于书斋,可是,看一看十几年来他所思考和研究的课题,诸如中国市民社会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的自主性、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等,我们便可知道,其实他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关切的学者。我特别要赞许的是,他用了五年时间潜心研究当代最重要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哈耶克,阅读了哈氏的全部原著以及西方学者研究哈氏的全部重要著作。在研究过程中,邓正来还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目前业已出版的哈耶克的主要著作,包括《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与自由》和《哈耶克论文集》,都是他翻译或主译的。由于他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翻译的,因此,译文准确而流畅,实为学术译著中的精品。学界有一些才子不屑于从事翻译,仿佛那是大材小用,他们只喜欢领导翻译。邓正来不知道自己是一个大才子吗?当然不,在学术界,他的狂几乎尽人皆知,他看得上的人没有几个。那么,他为什么要乐此不疲地埋头于翻译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他是欲罢不能。他似乎意识到了一种责任,在一定的意义上,哈耶克的翻译非他莫属。这样想好像也很狂,其实是最自然的,当一个人深入研究一位国外思想家并领会了其独特魅力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要自己动手翻译其作品,给国人提供一个尽量可靠的汉语文本,同时也防止来自那些浅尝辄止的译手的损害。我完全相信,一切优秀的学术译著是中国学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界那些弄潮儿统统被人遗忘之时,它们仍将长久被人阅读,滋养一代又一代学子。
⑤现在我要说到邓正来最可爱的地方了,就是他的真性情。乍看起来,他的生活是相当枯燥的,不是潜心做学问,便是和妻子女儿同享天伦之乐。然而,事业和家庭岂非最能见出人的性情的两个领域?他做学问的状态令人羡慕,始终饱满而快乐。用他的话来说,做学问做到最后就是心情,真正成了享受。他是一个多情的父亲,女儿的每一个可爱表现都令他欣喜不已,一看见干女儿——我的五岁的女儿——就忍不住大献殷勤。他舍得在孩子身上费心费力,为了使女儿具备抵制现行教育弊病的能力,他曾让成绩优异的女儿休学一年,每天自己授课。他又是一个极爱朋友的人,与性情投合的朋友相聚时兴高采烈,谈笑风生,喜聚不喜散。他的外表和谈吐皆粗犷,其实心特别细致,对朋友的事常常放心不下,周密思量。与人相交,他褒贬分明,看不上就是看不上,直言己见,从不虚与委蛇,落得了一个狂名,根源却是诚实。
小题1:联系全文,说说邓正来的“真学问”和“真性情”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
小题2:为什么说“他似乎意识到了一种责任,在一定的意义上,哈耶克的翻译非他莫属”?(4分)
小题3:文章第②和④段写到了学界的其他“一些人”,联系全文,说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文人与门卫
陈 吉
大文人没有一点文艺范儿。
大文人长得五大三粗,方脑袋,小眼睛,长阔嘴,中气极足,声音洪亮,笑起来声音能把房顶上的尘土震落下来。他常穿一件文化汗衫,手持一把老蒲扇,西装短裤,行走在文化局。他人长得黑,又剪了平头,整个儿像一个黑帮人物。
郑叔是文化局新聘的门卫,六十多岁,身材瘦小白净,戴一副老花眼镜,衣冠整洁,讲话斯斯文文,一副深有学问的模样,倒与文化局的氛围吻合。郑叔上班时,还不认识大文人,突见一黑汉大摇大摆走进值班室,拿着报纸乱翻一通。郑叔说:“同志,这些是领导的报纸,不要乱动。”大文人蒲扇一摇,笑嘻嘻地说:“不认识我?新来的吧?”
郑叔说:“是。恕我眼拙,同志尊姓大名?”
大文人哈哈一笑:“去去,别那么酸。文化局不酸的人太少了。”说着拣出一封信,冲郑叔晃了晃,“我的信。”说罢,扬长而去。
郑叔目送此人上楼,暗暗发闷:文化局怎么会有此等粗人?
后来郑叔一打听,倒吸了口凉气:粗人姓李名单一字喆,官任文艺股长,文化局的一支笔。曾经风靡一时的大戏《爱不爱你》就是他创作的,这戏上过省电视台,他也因此牛逼得不得了,寻常人都不放在眼里。
但郑叔总觉得大文人不像文人。不光他这样想,连外面来办事的人也这样看。大文人喜欢下象棋,郑叔正好有此一好。大文人便经常猫在值班室,跟郑叔下棋。外面来办事的,见了郑叔叫领导,口气恭敬。那些送快递的、收废品的、收垃圾的,都去纠缠大文人。大文人也不恼,还安慰忐忑不安的郑叔,说没事没事,一边签字一边哈哈大笑。
郑叔见识过他收藏的宝贝。在大文人的办公室,有一扇占据了整个墙面的博古架,高过人头,古色古香,上面摆满了锈的、破的,铜的、铁的、瓷的、木的古玩,大大小小,幽光闪烁。大文人说这些都是他的心血。
郑叔看到,只要大文人站在这些古董面前,立即如渊渟岳峙,不容小视,摆弄起那些古董来,简直换了个人,手巧如游花戏蝶,又如拈花少女,有神仙之气。
郑叔最常见的,是大文人贴着一只古花瓶,闭目站立,一副醉心聆听的神态。大文人告诉过郑叔:这只古花瓶,是本地梅水窑烧制的,年龄比我们的爷爷的爷爷还老。
一次,郑叔送信,又见大文人贴着花瓶,长久不离,终于忍不住问:“你在听什么?”
大文人神态恍惚,目光散落在远空:“说了你也不懂。”郑叔的神色一下变僵了,“哼”了一声,大文人回过神来,说:“你别多想,我是怕你不信。”
郑叔脸色变成讪笑。大文人叹息一声:“我听到花瓶哭了。”
花瓶会哭?郑叔差点儿笑出来。大文人盯着他说:“郑叔啊,告诉你,一只花瓶,最初它只是一团泥胎,跟我们人胎一样,经过巧匠的摆弄,把它制成毛坯,画工再给它添上色彩,最后把它送进高温的窑里煅烧。经过这些繁琐的工艺后,辗转反复,最终它才获得了生命。也许是一场战争,也许是一次劫难,它就被遗弃埋在地上几百年,挖出来后又被当作垃圾丢弃。直到现在,才遇到我这个知音,让它重见天日。你说,它不委屈吗?它能不哭吗?”
郑叔听完停了好大一会儿,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不过,从此以后,他打心底里认为,这个貌似粗工杂役的人,其实是个真正的文人。因为,只有文人才会说这种看似混账实则情理通透的话来啊。
(选自《梅州日报》2013年5月8日)
小题1:小说第二段对大文人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简要概括大文人的形象特征。(4分)
小题3:郑叔认为大文人“是个真正的文人”,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小题4:小说在人物塑造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两种理
梁漱溟
①人类之视一般动物优越者,实为其心思作用。心思作用,是对于官体(感官器官)作用而说的。在高等动物,心思作用初有可见,而与官体作用浑一难分,直不免为官体作用所掩盖。必到人类,心思作用乃发达而超于官体作用之上。故人类的特征,原应该说是在心思作用。俗常“理智”、“理性”等词通用不分者,实际亦皆指此心思作用。不过我以心思作用分析起来,实有不同的两面而各有其理,乃将两词分当之;而举“心思作用”一词,表其统一之体。 似乎这样处分,最清楚而得当(惜“心思作用”表不出合理循理之意)。
  ②心思作用为人类特长,人类文化即于此发生。文化明盛如古代中国、近代西洋者,都各曾把这种特长发挥到很可观地步。但似不免各有所偏,就是,西洋偏长于理智而短于理性,中国偏长于理性而短于理智。为了证实我的话,须将理性、理智的分别,再加申说。
③从前中国人常爱说“读书明理”一句话。在乡村中,更常听见指说某人为“读书明理之人”。这个理何所指?不烦解释,中国人都明白的。它绝不包含物理的理、化学的理、一切自然科学的理,就连社会科学上许多理,亦都不包括在内。却是同此一句话,在西洋人听去,亦许生出不同的了解罢!中国有许多书,西洋亦有许多书;书中莫不讲到许多理。但翻开书一看,却似不同。中国书所讲总偏乎人世间许多情理,如父慈、子孝、知耻、爱人、公平、信实之类。若西洋书,则其所谈的不是自然科学之理,便是社会科学之理,或纯抽象的数理与论理。因此,当你说“读书明理”一句话,他便以为是明白那些科学之理了。
④科学之理,是一些静的知识,知其“如此如此”而止,没有立即发动什么行为的力量。 而中国人所说的理,却就在指示人们行为动向。它常常是很有力量的一句话,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它尽可是抽象的,没有特指当前某人某事,然而是动的,不是静的。科学之理,亦可以与行为有关系,但却没有一定方向指给人。如说“触电可以致死”,触不触,却听你。人怕死,固要避开它,想自***的人,亦许去触电,没有一定。科学上大抵都是“如果如此,则将如彼”,这类公式。
⑤所谓理者,即有此不同,似当分别予以不同名称。前者为人情上的理,不妨简称“情理 ”,后者为物观上的理,不妨简称“物理”。此二者,在认识上本是有分别的。现时流行有“正义感”一句话。正义感是一种感情,对于正义便欣然接受拥护,对于不合正义的便厌恶拒绝。正义感,即是正义之认识力;离开此感情,正义就不可得。一切是非善恶之理,皆同此例。点头即是,摇头即不是。善,即存乎悦服崇敬赞叹的心情上;恶,即存乎嫌恶愤嫉不平的心情上。但在情理之理虽则如此;物理之理,恰好不然。情理,离却主观好恶即无从认识;物理,则不离主观好恶即无从认识。物理得自物观观测;观测靠人的感觉和推理;人的感觉和推理,原是人类超脱于本能而冷静下来的产物,亦必要屏除一切感情而后乃能尽其用。因此科学家都以冷静著称。但相反之中,仍有相同之点。即情理虽著见在感情上,却必是无私的感情。无私的感情,同样地是人类超脱于本能而冷静下来的产物。此在前已点出过了。
⑥总起来两种不同的理,分别出自两种不同的认识:必须屏除感情而后其认识乃锐入者,是之谓理智;其不欺好恶而判别自然明切者,是之谓理性。
(选自《中国文化要义》,有删改)
小题1: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两项是(5分)
A.心思作用,是相对官体作用而言的,超于官体作用之上的人类特征。
B.尽管中国和西洋文化各有所长,但其文化产生的基础都在于心思作用。
C.中国人常说的“读书明理”的“理”绝不包含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理。
D.物观上的理必须摒弃一切感情才能深入地认识。它指示着人们行为的动向。
E.认识“人情之理”需要依从人的主观好恶,但不能有偏见,爱屋及乌。
小题2:下列例子①属于理智,②属于理性的一项是(3分)
A.①孝悌慈爱。②言而有信。
B.①知耻则勇。②读书明理。
C.①触电可以致死。②临财毋苟得。
D.①正义感。②善恶观。
小题3:下列不是“两种理”的相同点的一项是(3分)
A.都是静的知识
B.都属于心思作用
C.都是人类特长
D.都需要冷静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孟子与邹鲁之风
王志民
  孟子为战国时期邹国人,邹与鲁毗邻,但文化渊源并不相同。根据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考定:邹,也做邾,邾娄,是一个东夷土著的小国。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认为其为炎帝神农氏的苗裔,与黄帝后裔的鲁是两支不同文化。据《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记载:鲁僖公之母称,“邾灭须句”为“蛮夷猾(乱)夏”,是“周祸”。次年,鲁国“伐邾,取须句,反其君”,则是“礼也”。可见在鲁人看来邹实为文化上的“异类”。细检《孟子》及以前的文献,都没有“邹鲁”并称的记载。这反映出在孟子之前,邹、鲁实际表现为两支不同质的文化。
  “邹鲁”并称,最早见于《庄子·天下》篇:“其在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庄子与孟子同时而稍晚,这说明:在孟子晚年,所谓“邹鲁之风”已经形成,这应与孟子一生努力传承创新儒学密不可分;“邹鲁之风”是以崇尚儒学、传习六经的士风为主的,充分展示出儒学故乡的特征;“邹鲁”并称,邹在鲁前,这反映出邹文化在邹鲁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巨大影响力。
  鲁国本为周公封地,是周王朝在东方的文化中心。春秋时期,鲁秉周礼,有“周礼尽在鲁”之说。孔子创立儒学,大办教育,更使鲁成为繁盛的文化重心之地。孔子去世后,“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孔子故乡鲁国,成为儒家发源地和孔门弟子及后学聚居讲学之所。这对孟子产生了极大的文化吸引力。同时,孟子为鲁国公族孟孙氏的后裔,与鲁国又有一种血缘的亲情。孟子葬母于鲁,曾住鲁守丧三年;其为子思门人的弟子,系统接受过儒学教育;孟子一生极崇拜孔子,以孔子继承人自居,以传播孔学为己任,这都反映出鲁文化对孟子的培育和思想上的巨大影响。
  然而,孟子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邹国度过,从孟母三迁教子到成年后“始而设教,继而周游,终而归老”,邹文化的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他思想的形成应该也与邹文化有密切关系。从现有历史文献考察,我认为其主体思想“仁政”的形成,与邹国文化传统具有直接关系。
  战国之邹,附庸鲁国,国小力薄,但在文化上却渊源有自,丰富深厚。其为东夷土著,始终保持了夷人的文化传统。《说文解字》:“夷俗仁”。《后汉书·东夷传》注引《风俗通》:“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由于资料缺乏,邹国是否一直沿袭这样一种“仁”俗,难于详考,但《孟子·梁惠王下》记载了邹穆公在与鲁国冲突失败后,不忍处置老百姓的仁义之举。贾谊《新书·春秋》也记载了邹穆公仁政的具体举措:“无淫僻之事,无骄燕之行……自刻以广民,亲贤以定国,亲民如子”,致使“鲁、卫不敢轻,齐、楚不能胁”,穆公死后,“邹之百姓若失慈父,行哭三月”。刘向《新序·刺奢》则记载,邹穆公说粮食本来就是老百姓辛苦种出的,作为国君,“取仓之粟移之于民”,是天经地义的。从邹穆公的作为看,邹国应有一种“仁”的传统习俗。邹国以弱小之国,安然存在于大国争雄间,与他们传承“仁俗”、善行仁政有直接关系。在《论语》中,孔子上百次提到“仁”字,但“仁政”二字却从未出现,论国君如何行仁政的话语也不多见。孟子久居邹国,“聚徒讲学”,出仕为官,四十余岁方才出邹,游齐、适梁、访滕、过薛,大谈仁政理想与治国之术,邹文化传统对他思想的影响应是显而易见的。
可以说,是邹鲁文化的结合,培育了孟子,而孟子的出现和文化上的突出成就,又使战国时期的邹、鲁文化进一步整合、提升,形成了“邹鲁文化”或“邹鲁之风”。
(选自《国学网》,有改动)
小题1:下面关于“邹鲁之风”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孟子》及以前的文献中没有“邹鲁”并称的记载,说明在孟子之前,邹、鲁实际是两支不同质的文化。
B.《庄子·天下》篇记载,孟子一生努力传承创新儒学,在他晚年,所谓“邹鲁之风”已经形成。
C.邹、鲁文化的结合培育了孟子,而孟子又使邹、鲁文化进一步整合、提升,从而形成“邹鲁之风”。
D.“邹鲁之风”或“邹鲁文化”以崇尚儒学、传习六经的士风为主,充分显示出儒学故乡的特征。
小题2:有关邹文化传统对孟子“仁政”思想的影响,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文献资料记载,邹国应该有一种“仁”的传统习俗,从而影响了后来孟子“仁政”思想的形成。
B.邹国因为传承“仁”俗,善行仁政,所以能够以弱小之国,存身于大国争雄中,孟子对此应该感受深刻。
C.论语》中孔子上百次提到“仁”字,从未提及“仁政”二字,可见孟子的“仁政”与孔子没有关系。
D.久居邹国、四十余岁才出千分游历的孟子,一出邹就能大讲仁政理想,说明其思想只可能来自邹文化。
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是东夷土著,曾被视为文化上的“异类”,但它文化渊源有自,并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文化传统。
B.鲁是周王朝在东方的文化中心;孔子创立儒学,大办教育,更使它成为繁盛的文化重心。
C.孟子深受鲁文化影响,他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以孔子继承人自居,以传播孔学为已任。
D.“邹鲁”并称而邹在鲁前,说明在邹鲁文化中,邹文化比鲁文化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8分)
模范教师
许行
千不该万不该,到这鬼地方来看什么复式教学。县教育局这位女局长有些后悔了。眼前一道平时只踩着石头就可以过去的小溪,不知什么时候涨了水,不深不浅刚好把几块踩着过河的大石头给漫过了。
陪同的乡教育助理,也是个女的。这该死的小溪涨水也不看个时候,闹得她们进退两难,欲进得趟水,欲退又到了村口……
幸好这时她们要看的复式教学跛教员很懂事,已迎过河来:“来吧,我背你们过去。”
局长同跛教员握握手,只手指搭搭边,一看跛教员的手,手指甲很长,里边带着黑泥,便赶紧松开了。她仔细看看这跛教员,三十多岁,面黄肌瘦,一身制服皱皱巴巴,好像刚从箱子里掏出来的。右腿短一点,有点跛脚,走起路来一歪一歪的。光着两只脚,沾满了泥水。让他背,她有些踌躇,他会不会把自己摔在水里?她这略微发胖的身体细皮嫩肉,摔一下准不轻。可不让他背,这五月北方的溪水还扎骨凉……
都怪下边把这跛教员说神了,一个班上同时教三个年级,学习成绩、纪律如何好……
都怪自己耳朵软,弄到这儿来受罪。教育助理似乎看出局长的心理,她说:“没问题,他经常背学生。”背学生过河上学,原也是他先进事迹中很重要的一条。
局长说:“那么 你先过吧!”她想背个大人可跟背个学生不一样,她得看看。
没费多大劲,跛子教员就把教育助理背了过去。
局长忸忸怩怩趴在跛教员身上,立即闻到一股打鼻子的汗味,她不由皱起眉头,屏息着鼻子,强忍着恶心。
进村到了一间平房前,二十多个高矮不齐的学生,都痴呆呆地在那里列队等着呢。局长心里又一阵翻腾,这也算个学校?
局长、教育助理被让到跛教员家里休息。一间草房黑咕隆咚,女人孩子一铺土炕。女人用衣襟擦擦碗给倒杯开水,局长未敢动。教育助理连忙把那碗水拿起来摇晃了半天,然后倒掉,又重新给局长倒了一碗,局长依然未动。跛教员吩咐女人赶紧***鸡做饭,局长忙着制止,教育助理也说不用做,局长回乡里去吃。
就听了一堂课,局长的屁股在巴掌宽的长凳上早就硌痛了。尽管跛教员教得很认真,学生觉得很认真,跛教员有些精彩的讲授和安排,把二十多个不同年级的学生都调动起来,却没有把局长的注意力,从对长凳的诅咒上吸引过来。
可局长往那儿一坐,跛教员就受宠若惊、感激涕零了。他觉得这是一种殊荣,一直到送走局长后,他还长时间处于一种荣耀感的兴奋状态。
年终县里评选模范教师,乡里把他报了上去,并且去开会的教育助理还特意跟局长提了提。不过,局长一想到那次下乡听课就很不舒服,那讨厌的溪水,那带黑泥的长指甲,那腥咸的汗臭味,那脏衣襟擦过的喝水碗,那硌痛屁股的长条凳……
局长说:“中小学教员拔尖人多,县里有些有有头有脸的老教师都摆不平,让他好好干,下次再说吧!”
教育助理把这话捎给跛教员,他很受鼓舞,连说“那是,那是……”
下次他依然没有评上,他想自己总有不够的地方,特别是跟县里那些资深望重的老教师比,自己还上不得台面,便更加努力。
这年小溪涨水,跛教员背学生,不慎摔倒在水里,腿瘸得更厉害,就拄着拐杖上课了。村民感到不平,怎么这么好的老师连个模范都不给?找到教育助理,教育助理也很同情,说等到年底评选时再争取争取。到了年底跛教员已病倒了,病得很重。教育助理从县里参加表扬模范教师大会回来,敲锣打鼓捧了一张“模范教师”的奖状,来到了跛教员家。村民们也很高兴,他终于得了他该得到的。跛教员于朦朦胧胧中看了一眼,面色一阵晕红,嘴角上绽出来个欣慰的笑容,但随即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睁开……
教育助理顿时号啕大哭。把那奖状一下子摔在了地上,众人一愣,捡起来看时,那奖状上连个红印巴巴都没有。
(原文略有改动)
小题1:概括小说中“跛教员”的形象特点。(4分)
小题2:第四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效果?(4分)
小题3:“教育助理”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4:结合文本,分析本文以“模范教师”为题目有什么好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