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内涵与定位李中华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随着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其成熟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和”之内涵与定位 李中华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随着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其成熟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和”与“同”两个范畴的对举;二是“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这两个重要命题的提出。 “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对举,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来的。据《国语·郑语》,郑桓公问史伯:“周其弊乎?”史伯回答说:“恐怕要必然走向衰败”。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即没有处理好“和”与“同”的关系,一味地追求“同”而抛弃“和”。在史伯看来,“和”与“同”是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和”是“以它平它”,即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而“同”则是“以同裨同”,即相同的东西再加上相同的东西,无论加多少,最后还是绝对的单一体。因此“和”体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而“同”则是由相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多样性的统一,能够使这个共同体“丰长而物归之”,即丰富、发展并生成新东西。而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则只能是“同则不继”。《说文》:“继者,续也。”因此,“不继”则为“绝”,即不能产生任何新东西,从而使单一的同一体走向衰亡和灭绝。 史伯认为,这样的道理随处可见:如“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一种声音构不成动听的音乐,一种颜色构不成美丽的图画,一种味道构不成美味佳肴,一种事物则无从比较。 可见,“和”与“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范畴,只有在两者对举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的内涵,这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和”是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也就是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这一命题的确切涵义。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晏婴,发挥了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的思想,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了“和同之辨”的内容。据《左昭·二十年》载:晏婴在回答齐景公“和与同异乎”的问题时,明确指出“和与同异”。他认为,“和”好比做羹汤或弹奏音乐,只有“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方能成为美味佳羹或动听的乐曲。如果一味地“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搏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晏婴以五味相济、五音相和的例子来说明“和同之异”。“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即后来儒家所谓的“中庸”。意谓如果一道羹汤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如果太浓,就加水冲淡。这样才能使汤的味道平正适中而增加食欲。如果用清水去调剂清水,谁还能去喝它呢?也如同琴瑟,如果老是弹一种音调,谁还能听它呢?由此晏婴得出一个结论:“同之不可也如是。” 春秋末期,处于社会急剧分化、急剧变动中的孔子,继史伯、晏婴等思想家的“和同之辨”,更明确地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后来又形成“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就这样殷周以来蕴涵在六经之中丰富的“和”的思想资源,被逐步引进到儒家的思想体系之中,从而进一步启发了先秦诸子对“和”的深入讨论,遂使“和”或“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文化的公共话语,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新华文摘》2009年第1期) 小题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A.史伯提出“和”与“同”两个概念,标志着“和”的理念趋于成熟。 | B.史伯认为周必然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 | C.“和同之辨”体现了中国哲学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 | D.晏婴说“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意思是“如果一道羹汤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如果太浓,就加水冲淡”。 | E.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反应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小题2:“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内涵有什么不同?(4分) 小题3:“和”的理念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4分) |
答案
小题1:AE 小题2:(1)“和”是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体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能够使这个共同体即丰富、发展并生成新东西;(2)“同”是相同的东西再加上相同的东西的单一体,是事物单一性的简单同一,不能产生任何新东西,从而使单一的同一体走向衰亡和灭绝。(每点2分) 小题3:(1)殷周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和”的思想资源;(2)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与“同”对举和“和实生物”命题。(3)春秋时晏婴扩展和深化了“和同之辨”体现“中庸”思想;春秋末期,孔子明确提出“和而不同”,将“和”的思想引进到儒家的思想体系中。(4)先秦诸子对“和”进行了深入讨论,使“和”成为中华文化的公共话语。(每点1分) |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A项,“和”的理念趋于成熟的标志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和”与“同”两个范畴的对举;二是“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这两个重要命题的提出。史伯提出“和”与“同”两个概念,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不能完全标志“和”的理念的成熟。E项,应是:“和”或“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文化的公共话语,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点评:这类多选题,供选肢的正项和误项混杂在一起,所谓解题就是“指正识误”。一般说来,“指正”(指认正确选项)较容易,“识误”(识别错误选项)颇困难。因为供选肢中所谓的“误”,决不可能“一望而知”,必然会以“似是而非”的面目出现。换句话来说,就是命题的“设误”必是干扰的设置。因此,如果把着力点放在辨误上,则事半功倍。 小题2:试题分析:“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内涵的阐释集中在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其标志词:“和”或“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文化的公共话语,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并可依此,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提取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某一事物的所有性质及其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事物的属性;其中,为该事物所特有的并对该事物有决定意义的属性,是其本质属性。“重要概念”仅指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一个“概念性”词语;而“重要词语”则相对比较宽泛,包括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 、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 、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等。 小题3:试题分析:这一问题的回答,要立足于全文,梳理一下各段的大意,并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基本上就可以得出答案,只是第一点的答出有些难度。需要考生从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的前半部分中分析概括出。 点评:解答这类题的基本步骤是:从题干要求出发,确定信息区间。首先是审读题干,题干是方向,是“命令”,题干规定答题的范围。其次,要依据题干找准信息区间,确定展开筛选整理的范围。第二步,准确筛选。从确定的筛选范围中的关键词句入手,发掘隐含信息。如果题目要求提取的信息比较“显露”,可直接摘取;如果题目涉及范围较大,且信息较“隐蔽”,则要先辨别信息,再概括有效信息,然后将有效信息提取出来。第三步,合理转换。 显性的、简练的、符合题目指令的信息可原文照搬,但在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或无法“照搬”的情况下,一定要对原文有关信息进行“转换”,即换一种说法。 |
举一反三
永久的悔 ①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②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母亲的娘家姓赵,穷得同我们家差不多,所以母亲一个字也不识,活了一辈子,连个名字都没有。 ③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这个我是懂得的。按照当时的标准,吃“白的”(指麦子面)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像猪肝一样。“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颜色都是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这“红的”又苦又涩,真是难以下咽。但不吃又害饿,我真有点儿谈“红”色变了。 ④但是,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办法。我祖父的堂兄是一个举人,他的夫人我喊她奶奶。她是整个官庄能够吃“白的”的仅有的几个人之一。她不但自己吃,而且每天都给我留出半个或者四分之一个白面馍馍来。我每天早晨一睁眼,立即跳下炕来向村里跑,我们家住在村外。我跑到大奶奶跟前,清脆甜美地喊上一声:“奶奶!”她立即笑得合不上嘴,把手缩回到肥大的袖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块馍馍,递给我,这是我一天最幸福的时刻。 ⑤此外,我也偶尔能够吃一点“白的”,这是我自己用劳动换来的。一到夏天麦收季节,我到本村或外村富人的地里去“拾麦子”,拾上一个夏天,也能拾上十斤八斤麦粒。都是母亲亲手搓出来的。为了奖励我,母亲便把麦子磨成面,蒸成馍馍,或贴成白面饼子,让我解馋。我于是就大快朵颐了。 ⑥记得有一年,我拾麦子的成绩也许是有点“超常”。到了中秋节母亲不知从哪里弄来点儿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好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上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 ⑦“白的”、月饼难得,“黄的”怎样呢?“黄的”也同样难得。但是,尽管我只有几岁,我却也想出了办法。到了春、夏、秋三个季节,我就到庄外去割草,或者到人家高粱地里去劈高粱叶。我二大爷家是有地的,经常养着两头大牛。我这草和高粱叶就是给它们准备的。每当我背着一大捆草或高粱叶走进二大爷的大门,我总能蹭上一顿“黄的”吃。到了过年的时候,自己心里觉得喂牛立了功,又有了勇气到二大爷家里赖着吃黄面糕。黄面糕是用黄米面加上枣蒸成的,颜色虽黄,却位列“白的”之上,因为一年只在过年时吃一次,物以稀为贵,于是黄面糕就贵了起来。 ⑧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原因并不复杂。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除了“黄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边儿。我在她身边只呆到6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⑨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⑩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节选自《另一种回忆录》,季羡林著) 小题1:文章首尾都提到作者“永久的悔”,这个“悔”包含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4分) 小题2:文章前面大部分内容都是写吃,似乎与文章的主旨无关,你是怎么看的?(4分) |
文化:不能逃避之担当 ①在汉语里,“文化”这个词最早大概是“以文化之”的意思,和“武化”相对。用文明去感化别的部族,和用武力去攻打别的部族,是建立威望的两种不同方式。也就是说,“文化”最早是用来探讨怎么和自己以外的他者相处的,是一个用于区分的概念,而不是想象中那样用于包容的概念。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当一个罐子没有和杯子、碗等不同容器摆在一起的时候,它叫什么其实并无所谓。 ②回想起来,我其实相当怀疑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我们的先祖并没有什么文化的概念。他们读经、治学、吟诗作对、饮酒、喝茶、过他们的小日子——但是他们没觉得自己干的这些事是在生产文化。一直到英国使节来到乾隆的大殿上,不肯下跪,才多多少少让满清的官员们觉得这些化外之民跟咱们不是一个东西。1840年之后,那些闲来遛鸟听戏的中国传统读书人被打到家门口的坚船利炮一下子弄懵了,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些个玩意儿,才知道自己跟人家是不一样的。“文化”这才一下子成为整个民族的关键词,一会儿说要中体西用,一会儿说要全盘西化,五四以来的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七嘴八舌,总之是焦虑,没有了1840年之前的神定气闲。 ③这样尴尬的局面倒并非只有我们在面对。地理大发现之前,各种不同的文化彼此井水不犯河水,相对独立发展,就好像临湖的少年那喀索斯,只看到自己,就越看越顺眼。而一旦殖民运动把全球联结为一个整体,那喀索斯抬起眼一看:哟!林子里还这么多人哪!他就不得不以别人为参照,重新审视自我。因此文化的问题,其实是文化间的问题,是思考在多元的文明生态中如何自处的问题。 ④历史的强力就在于后世将永远不能不面对已然发生的变故,那喀索斯们一旦相遇就永难分离,他们将拥抱、争斗、亲吻、残杀、亲如兄弟或互为仇雠。无法再渴望1840年之前的单纯生活,自那以后的每一代青年,若要求得在历史当中的自立,就必须思考文化的问题,必须在他人与自我之间作出选择或求得平衡。而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不是分裂和疏远了各种文化样态,反而使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和混乱。紧接着到来的全球化时代更使得多元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共处变成一个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即以语言的变迁观照现实世界:“文化”这一词汇的含义在几十年来变得越来越驳杂,与它相关的词组不再仅仅是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之类;还有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酒吧文化、青年亚文化,甚至浴室文化、厕所文化,等等等等。后现代光怪陆离的文化现场,要求我们这一代青年更加复杂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它呼唤激情,同时也呼唤理性。这样的历史使命,让人几乎难以承受却无处推脱。 ⑤面对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我们或许迷茫,或许不知所措,或许感到空虚乏力,正如在发现了林子里其他的身影之后,那喀索斯的那种痛苦。但是既然树林已经向我们敞开,我们就必须一步步向林中走去。否则只会在对自己身影的迷恋中一头栽入湖中。对于文化这样宏大的概念,我们即使从未懂得,也必须保持思索。惟有思索,才能担当。 小题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文化”这个概念最初是用非武力的方式去感化别的部族,建立自己部族威望的一种方式。 | B.在清朝之前,我们的先祖读经、治学、吟诗作对等,他们并没有从事生产文化的行为。 | C.英国使节来到乾隆的大殿上不肯下跪这件事点明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引起了清政府的恐慌。 | D.鸦片战争以后,“文化”成了中国社会的焦点话题,引起了知识分子的思考与关注。 | E.全球化时代让多元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共处变得越来越复杂,文化也越来越多元化。 F.既然世界已向我们敞开胸怀,我们就应该勇敢地面对这个开放的世界,而不是逃避它。 小题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文化是多元的”的是( ) (3分)A.中国人见了皇帝要下跪,英国使节来到乾隆的大殿上却不肯下跪。 | B.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使各种文化样态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和混乱。 | C.“文化”这一词汇的含义在几十年来变得越来越驳杂,越来越多样。 | D.临湖的少年那喀索斯,只看到自己,就越看越顺眼。 | 小题3:怎样理解“文化的问题,其实是文化间的问题”?(4分) 小题4: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4分) |
神木 李磊 ①那棵树长得并不特别,在树当中无论是相貌还是身段都算是很平庸的那一种。它生长在一座破败的祠堂背后,过了近百年也没有伸出头来。一位寄住在村子里的东北人爬上祠堂,去打探那棵树的“尊容”。那人从房顶上下来后,给我们描述那树的样子:那是一棵驼背的树,树干只有碗口粗,离地不足两米便枝蔓丛生,而且所有枝丫都蛇一样在半空中爬行。 ②那是像灌木一样生长的树,当然是一棵废树。它的所有枝丫不分主次,都平等地拥有生长的权利。可是每根枝条的愿望都得到充分表达后,树便没了树的样子而变得有些匪夷所思。一棵树在没有任何乔木压迫,也没有受到自然和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只要从墙后伸出头来便可以过上阳光丰足、雨水充沛的日子,而它却始终缩头缩脑,对头顶的风花雪月视而不见。 ③我们关注那树的那几年里,它一直保持原状,没有长壮更没有长高,仿佛独立于世界之外。它年复一年地枯荣,只是维持生命存在的状态,所以对于它,我觉得不能用生长这个词来形容。它的存在,只能说明它还活着;与其他树相比,它要卑微很多。当它身边那些高大的乔木纷纷被委以重任,成为房屋的栋梁时,它一直安安稳稳地生长在那里,一副昏昏沉沉、与世无争的样子。这样的日子谁都不知道已经持续了多少年,也没有人知道还要持续多少年。就当这棵树的索然无味的生活将永无止境地持续下去的时候,突然而来的一场风暴,打破了原有的宁静。 ④祠堂倒了,那棵树获得了自由,我们也看清了那棵树,它的根部已有坛口粗,根部以上便扭曲如一棵古虬的老藤。在这块水土丰盈的平原上,坛口粗的树木早该高耸入云了。我想如果那树不是生在高土墙的背后,而是生长在人的身边,如果人可以轻易地接近它,随随便便地修剪几斧子,它还会是现在这扭曲狰狞的样子吗?也许在它的身上会发生奇迹。 ⑤可是,如果奇迹真的发生了,它还是它自己吗?事实上,这些年里生活在它身边的一些乔木已经离开了它们的位置,走到我们的生活中。随随便便推开一家的房门,就可以见到那些树木的身影:一年生的荆条做成了棉弓,两年生的杏树做成了秤杆,三年生的刺槐做成了锄柄,四年生的桑树刚好可以做扁担,而一些具有某种特质的树木未及成年便被委以重任。保持平庸与低调,以换取长久的安宁,也许就是这棵树的生存智慧吧。 ⑥在重建祠堂时,村里人决定将那棵百无一用的废树伐掉。锯条在进入那棵树的核心时猝然迸断,换上新的锯条还是如此。有人说,里面难道藏着石头或者钢铁?树倒下之后,人们在它的核心区看到的是一种肉红色木质,细致缜密的年轮紧紧地缩在一起,像凝固在岩石里的纹理。可以想象那些年它生长得多么艰难。 ⑦树倒了可根还活着。有人毛遂自荐去挖根,可挖开泥土就傻了眼,因为他面对的不是一棵树的根,而是一棵树埋藏在地下的王国。那根不是普通乔木的须状根,而是球状根,那根像红薯一样把阳光的能量与泥土的养料都悄然储存在泥土下面。那树的根系异常浩荡,体积几乎与树冠等同,连青砖的墙基都被搂抱怀中。谁能想到看上去那么卑微的一棵树,会有这么浩荡的根呢? ⑧有人觉得这棵树活得太委屈:这样的一辈子活得值不值?其实,每棵树都有自己的想法,都会选择自己认定的活法,有的树喜欢以十分招摇的姿态生活在泥土之上,而有的树则恨不得将自己的头颅也深深地埋进土里。而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选自《散文》2009年第8期,有删改) 小题1:请概括文中所描述的这棵树的特点。(4分) 小题2:从全文看,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5分) 小题3:结合文章,联系实际,你认为这棵树“这样的一辈子活得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6分) |
刚性美与柔性美 朱光潜 ①自然界有两种美:老鹰古松是一种,娇莺嫩柳又是一种。倘若你细心体会,凡是配用“美”字形容的事物,不属于老鹰古松的一类,就属于娇莺嫩柳的一类,否则就是两类的混和。有两句诗说:“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两句诗每句都只提起三个状貌。然而可以象征一切美。你遇到任何美的事物,都可以拿它们做标准来分类。比如说峻崖,悬瀑,狂风,暴雨,沉寂的夜或是无垠的沙漠,垓下哀歌的项羽或是床头捉刀的曹操,你可以说这是“骏马秋风冀北”的美;比如说清风,皓月,暗香,疏影,青螺似的山光,媚眼似的湖水。葬花的林黛玉,你可以说这是“杏花春雨江南”的美。 ②我说“骏马秋风冀北”时,你会想到“雄浑”“劲健”,我说“杏花春雨江南”时,你会想到“秀丽”“纤浓”;前者是“气概”,后者是“神韵”;前者是刚性美;后者是柔性美。在同一种艺术之中也有刚柔之别。如音乐,贝多芬的第三合奏曲和《热情曲》固然像狂风暴雨,极沉雄悲壮之致,而《月光曲》和第六合奏曲则温柔委婉,如悲如诉。 ③艺术是自然和人生的返照,创作家往往因性格的偏向,而作品也因而刚或柔。米开朗琪罗在性格上和艺术上都是刚性美的极端的代表。你看他的《摩西》!火焰有比他的目光更烈的么?钢铁有比他的须髯更硬的么?你看他的《大卫》!他那副脑里怕藏着比亚力山大的更惊心动魄的雄图吧?他那只庞大的右臂迟一会儿怕要拔起喜马拉雅山去撞碎哪一个星球吧?亚当是上帝首创的人,可是要结识世界第一个理想的伟男子,你须得到罗马西斯丁教寺的顶壁上去物色,这一幅大气磅礴的创世纪记,没有一个面孔不露着超人的意志,没有一条筋肉不鼓出海格立斯的气力。 ④达芬奇恰好替米开朗琪罗做一个反衬。《蒙娜·丽莎》那庄重中寓着妩媚的眼,那轻盈而神秘的笑,那丰润而灵活的手,艺术家们已摸索了不知几许年代,到达·芬奇才算寻出,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成功!米开朗琪罗画“夏娃”和“圣母”,像他画“亚当”一样,都是用池雕“大卫”和“摩西”的那一副手腕,始终脱不去那种峥嵘巍峨的气象。达·芬奇的天才是比较的多方面的,他的世界中固然也有些魁梧奇伟的男子,可是他的特长确为佩特所说的,全在“能勾魂”。《圣约翰授洗者》活像女子化身固不用说,《酒神》也只是一位带醉的《蒙娜·丽莎》。再看《最后的晚餐》中的耶稣!他披着发,低着眉,在慈祥的面孔中现出悲哀和恻隐。 ⑤历来艺术家对于刚柔两种美分得很严。在诗方面有李、杜与王、韦之别,在词方面有苏、辛与温、李之别,在画方面有石涛、八大与六如、十洲之别,在书法方面有颜、柳与褚、赵之别。这种分别常与地域有关系,大约北人偏刚,南人偏柔,所以艺术上的南北派已成为柔性派与刚性派的别名。清朝阳湖派和桐城派对于文章的争执也就在对于刚柔的嗜好不同。 ⑥统观全局,中国的艺术是偏于柔性美的。中国诗人的理想境界大半是清风皓月疏林幽谷之类,环境越静越好,生活也越闲越好。他们很少肯跳出那“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宇宙,而凭视八荒,遥听诸星奏乐者。他们以“乐天安命”为极大智慧,因此,他们的诗也大半是微风般的荡漾,轻燕般的呢喃。过激烈的颜色,过激烈的声音,和过激烈的情感都是使它们畏避的。他们描写月的时候百倍于描写日。《二十四诗品》中只有“雄浑”“劲健”“豪放”“悲慨”四品算是刚性美,其余二十品都偏于阴柔。我读《旧约·约伯记》,莎土比亚的《哈雷姆特》,弥尔顿的《失乐园》诸作,才懂得西方批评学者所谓“宇宙的情感”。回头在中国文学中寻实例,除着《逍遥游》《齐物论》《论语·子在川上》章,陈子昂《幽州台怀古》,李白《日出东方隈》诸作以外,简直想不出其他具有“宇宙的情感”的文字。“雄浑”“劲健”,“庄严”诸词都只能得其片面的意义。中国艺术缺乏刚性美在音乐方面尤易见出,比如弹七弦琴,尽管你意在高山,意在流水,它都是一样单调。 ⑦刚柔虽是两种相反的羡,有时也可以混合调和,在实际上,老鹰有栖柳枝的时候,娇莺有栖古松的时候,也犹如男子中之有杨六郎,女子中之有麦克白夫人,西子湖滨之有两高峰,西伯利亚荒原之有明媚的贝加尔。说李太白专以雄奇擅长么?他的《闺怨》《长相思》,《清平调》诸作之艳丽微婉,亦何减于《金鉴》《浣花》?说陶渊明专从朴茂清幽入胜么?“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又是何等气概?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节) 小题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第①段中的“不属于老鹰古松的一类,就属于娇莺嫩柳的一类,否则就是两类的混和。”一句对全文起引领作用。 | B.“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每句诗都提起三个状貌,一切美都可以按照这六种标准来分类。 | C.第④段“达·芬奇恰好替米开朗琪罗做一个反衬”,句中“反衬”的意思是指达·芬奇在相反方面衬托出与米开朗琪罗在性格和艺术上的截然不同。 | D.达·芬奇在艺术上的特长全在“能勾魂”,比如《蒙娜·丽莎》那庄重中寓着妩媚的眼,那轻盈而神秘的笑,那丰润而灵活的手透露出的一种柔性美。 | E.“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具有西方批判学者所谓的“宇宙的情感”。 小题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中国的艺术是偏于柔性美的”的是( ) (3分)A.中国诗人多倾向于描写“清风皓月疏林幽谷”之类。 | B.中国诗人“描写月的时候百倍于描写日”。 | C.《二十四诗品》中只有“雄浑”“劲健”“豪放”“悲慨”四品算是刚性美,其余二十品都偏于阴柔。 | D.李白专以雄奇擅长,也有《闺怨》《长相思》《清平调》刚柔两种美混合调和的诗歌。 | 小题3:结合文意,概述刚柔两种美的具体特点,并指出这两种美形成的因素有哪些?(4分) 小题4:除上文例子外,请举出一个能表现文学或其他艺术中刚性美(或柔性美)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4分) |
契诃夫轶事 (俄)布宁 (一) 他的自尊感和独立性都很强。但他没有特别地表现它,因为它就像镭一样从他身上放射出来。他虽然尊敬很多人,却不畏惧他们,而仅仅畏惧托尔斯泰一个人,就像人们害怕他们所热爱的,或者所崇拜的人一样。 有一次,他为了去见托尔斯泰,花了几乎一个钟头的时间来决定穿什么样的裤子。他从卧室里进进出出,一会儿穿这条裤子,一会儿又穿另一条。 “不,这条裤子窄得不像话!”他说,“他会以为我是个下流作家。” 于是他进去换了一条,又走出来,笑着说: “这一条又宽得跟黑海一样!他会想我是个无赖……” (二) 我在雅尔达住了很久,几乎是全部时间都在他家度过。我常常在他那儿坐到深夜才离开,他还说: “明天您早一点儿来。”我有时会拒绝他的邀请。这时,他会摘下眼镜,把手按在胸前,一字一句地重说一遍,苍白的唇上露出隐约可见的微笑: “布吉尚(契诃夫对布宁的戏称)先生,我恳切地请求您来!您要是觉得和我这个‘被遗忘的、老朽的作家’在一起太无聊的话,那您可以跟我妹妹玛莎,跟我的妈妈(她非常喜欢您)或跟我的妻子――匈牙利女人克尼普西茨坐坐。我们可以一起谈谈文学……” 我很喜欢他。这种固执使人感到亲切。我常常去找他,而且常常是这样的:我们在他的书房里看报,默默地坐整个上午。偶尔也能在报纸上看到一些有关我的话,而且经常是写得很蠢。这时他马上会安慰我,使我很感动。他说: “他们写我时就更蠢,骂我也更凶。要不然就是一整年一个字也不提起我……” 有这样的事,人们发现我有“契诃夫情调”。他活跃起来,甚至激动了: “咳,这有多么蠢啊!别人也一直说我有‘屠格涅夫情调’。我和您,就跟一般的狗和机灵的猎狗一样。我从您那儿一个字也偷不过来。您比我更敏锐。看,您能写‘海发出西瓜的香味……’写得真妙,我就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您是贵族,是‘俄罗斯一百个文学家中’最后一个。而我呢,却是平民,并‘以此为豪’。”他引用自己讲过的话,笑着说,“至于谈到描写女大学生,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什么女大学生?” “您记得我和您一块编过的那个故事吧:天气炎热,哈尔科夫附近的草原,一列很长的邮车正在奔驰着……您补充说,一个腰束皮带的女大学生站在三等车厢的窗边,吹着一杯热茶。茶水顺风飘到从另一个窗子探出头来的一个胖绅士的脸上……” 就是这种对艺术细节的构思把我们紧连在一起了。 (三) 他喜欢反复强调,一个人如果不写作,不经常处于那种能打开艺术家眼界的艺术气氛里,那么,即使他有所罗门王的聪明,也会感到自己是空虚和无能的。 有时候,他从抽屉里拿出札记本,扬起头,夹鼻眼镜闪着光,把本子在空中摇着说: “整整一百个题材!真的,先生!我不像你们年轻人!我是工作者!您想要吗?卖给您两个题材?” 有一个作家诉苦说:他开始写作是那么软弱、差劲,他惭愧得简直要流泪。 “唉,您说什么,您说什么啊!”契诃夫叫道,“开始时差劲,这才好!您要知道,如果一个初起的作家马上就写出好作品,那他就没有前途了,写作就完了。” 他热烈地证明道:成熟得又早又快的人只有那些天才,再不就是有能力的人,也就是说,是那些没有独创性、实际上又无才华的人。因为能力本身多半就是善于适应,它容易生存。而才华却像一切活的东西一样,它生长着,逐步寻找表现它的途径,也常常迷路…… “唉呀,上帝啊,我胡扯了些什么呀!”他说。 【注】:本文节选自《契诃夫轶事》,有删节。布宁(1870-1953),俄国作家,十月革命后流亡巴黎,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小题1:在文中(二)划线句子中,契诃夫是怎样把自己和布宁比作狗的?为什么要这样比?请简要说明。(4分) 小题2:全文主要表现出契诃夫哪些特点?(5分) 小题3:你如何理解文中(三)划线句子的含义?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6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