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20分)柔 软朱以撒暮秋经过这一大片河滩的沙石地时,只见已经通体枯黄的芦苇枝条的头上都顶着一丛丛的银灰色芦花。时光使每一株芦苇的生命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20分)柔 软朱以撒暮秋经过这一大片河滩的沙石地时,只见已经通体枯黄的芦苇枝条的头上都顶着一丛丛的银灰色芦花。时光使每一株芦苇的生命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20分)
柔 软
朱以撒
暮秋经过这一大片河滩的沙石地时,只见已经通体枯黄的芦苇枝条的头上都顶着一丛丛的银灰色芦花。时光使每一株芦苇的生命都达到极致,以柔软出现,毛茸、蓬松,还有一种轻如蝉翼的分量。它们顺从着风力,像铺展开来的云层。夕阳打在一部分芦花上,看着有些恍惚。这些全然在自然环境中生生死死的植物,走到生命的终端,可以说已修成正果了。再过一些时日,许多芦花将随风飘散,风把它们的子孙携到天涯海角,然后它们就开始了新一轮的生命旅程。
如果不是有事,真想停下车来,剪一束芦花,带它们回家。
一种毫无人工介入痕迹的植物,要走到这一步,可以想见生存的艰辛。青年时代结束后,我越发喜爱柔软之物,比较松竹梅的坚硬,我对芦苇更有好感。柔软是一切生命际遇中最原始之性,以适应著称。如果这一大片芦苇改插旗杆,美感肯定是另一类。柔软的腹中,显然潜藏着生存的策略,否则,无数次狂风从此处扫过,它们早已荡然无存。当我坚硬的笔尖与这些柔软之物猝然相遇时,的确有一种顺从的美感升起。
有时返回老家,会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庵里走走。仅仅一墙之隔,嘈杂的市声便隔在另一个世界里了。眼前清幽静谧,有袅袅暗香浮动。有一位我少年时的出家妇人在这里度着晚年。当年她住在与我隔壁的邻居家中,静心修行。她把家中收拾得一尘不染,从不与街邻有瓜葛,也不高声大嗓。一个人诚心向善,许多言行就简洁而且低调了。那个时节,人性中充满着冲撞、对峙的坚硬,她看起来就越发轻柔了。有的人是不可改造的,她的柔性就是如此,尽管事佛的仪式停了下来,落满尘埃,但是她的内心一定在继续着,没有放弃。她以一种柔软的形态,不动声色地继续自己的精神生活,在成群结队的人甩动着有力的臂膀疾行,她的徐缓迟疑一眼可见。她干脆住到庵里,心境环境更为默契。几十年过去了,有不少人如风中树摧折委地,而更多像她这般柔软的人留存了下来。
肉体是物质的,物质是时光的信物,时光最终让生命破绽百出,这是没有疑义的。
不珍惜生命,只能从自身寻找答案。我认识的长者多半以教书为业。这些上一辈的教书先生,此时已垂垂老矣。当年他们将智慧和知识传递给众门徒时,站在讲台上,一副挥洒自如状,善于板书的右手,在黑板上三下两下,文字便奔涌而出。静坐下边的听讲者,会心对视,充满钦佩。一个场景改变了,肯定是与这个生命的能力相关联的——过度的劳心、劳力,满不在乎地透支青年时期的生命,结果许多疾患都热闹地集合到了人生的晚景。这个最需要安息静养的时日,变得举家不宁。一位师长坐在床上,盖着被子吃鱼,与我断断续续地说话,品咂鱼骨后信手就扔在床下。这个举动,我判断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我的心里难过起来。完全可以追溯到当年的生活目标,把自己当作一匹不知倦返的马,承载生理限度以外的劳作,促使自己成为一名硬汉。当年不按生命科学的规则蛮干,如今则病痛缠身。我们常说人富有睿智,不会在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实际上我们已经多次被绊倒。
淮南王刘安说得痛快:“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把两种毫无可比性的生命放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不同的生命过程,不同的生存方式,都能尽其圆满。想来,遵循生之规则者,善莫大焉。
除了对命数的敬畏外,对于自然界外在情绪上显示出的风水、阳光、雨露,我都持抱敬畏之心。我向来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采取了躲避、顺应的策略——我通常是一位旁观者,站在安全处,看风来风往潮起潮落。我在芦苇丛里欣赏到的随风俯仰舒展自如的美感,这种姿态一直让我迷醉。我们是否都要像遮挡风沙的木麻黄那般伤痕累累?每个人的答案都是截然不同的,它窥探着我们隐秘的内心。很庆幸的是,我们居住在这个滨海城市,靠山而临水,风起而水涌,周而复始地让我们直接地体验到生之规则,这不能不说是大自然有意的昭示与启迪。
小题1:“一种毫无人工介入痕迹的植物,要走到这一步,可以想见生存的艰辛”一句中,“这一步”指什么?(3分)
小题2:赏析文章第一段中划线的句子。(4分)
小题3:作者在文中主要叙写了哪两个人物?有什么用意?(3分)
小题4:从全文来看,最后一段所提到的“大自然有意的昭示与启迪”是什么?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分)
小题5:有人认为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消沉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案

小题1:“这一步”指拥有柔软姿态的芦花历经自然环境的磨砺后走向生命的终端(1分),新的芦花在新的地方开始新一轮的生命旅程。(2分)
小题1:从色彩、形态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手法(1分),对暮秋芦苇作以细致的描写。“枯黄的枝条”、“银灰色的芦花”、“轻如蝉翼的分量”、“像铺展开的云层”等形象地写出了芦苇以柔软的姿态经历了自然风雨寒霜的磨砺后展现出生命的美丽(2分),表达了作者对芦苇崇敬赞美之情。(1分)
小题1:①文中叙写了“柔软形态”的出家妇人和过度透支年轻生命的师长形象。(1分)
②通过不求功利、低调处世、与世无争的“出家妇人”与当年“挥洒自如”而今瘫痪在床的“一位师长”的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观点,强化主题。(2分)
小题1:大自然有意的昭示与启迪是:人生要实现自己的追求必须遵循科学,顺应规律,适应自然,不能蛮干。(2分)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一方面与开头呼应,由芦苇入题,以芦苇收束,使文章结构谨严;(1分)另一方面又通过“随风俯仰舒展自如”的芦苇留给自己的启示,强化了本文的主旨。(2分)
小题1:(1)不同意。作者视角独特,没有去关注坚强的事物或事物的坚强面,而是独辟蹊径,以自己的意外发现及独特的人生体验,去感悟另外一种生存策略,揭示这种策略对人生、对自然的意义。作者强调的是对生命的珍惜,对规律的遵循,而不是说人生要软弱,所以并不消沉。(2)同意。围绕“我向来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采取了躲避、顺应的策略——我通常是一位旁观者,站在安全处,看风来风往潮起潮落”等角度谈,能自圆其说也可。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
小题1: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
小题1: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点,能力层次为F,侧重“探究”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 观点1分,看法4分,能结合文章的内容自圆其说。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1分)
朱阿骑在一棵老橡树高高的树枝上,一直盯着提兔子的德国兵。虽然兔子不时地变换姿势,但总是离不开准星。朱阿觉得有人在拉他背心的下摆,一看,是个梳着辫子、满脸雀斑的小姑娘。她说:“朱阿,别打死我的兔子,反正德国人已经把它拿走了。”
  德国兵来到一个布满灰岩石、长满绿苔藓的地方,附近只有几棵干枯的松树,前面就是悬崖。一只母鸡正在洒满松枝的地上觅食。德国人急忙去追鸡,兔子乘机溜走了。
  这是一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人们再也不可能见到比它更老、更瘦的鸡了。是全村最穷的老太婆吉鲁米娜的。它很快被德国兵抓住了。
朱阿埋伏在岩石的高处,用石头垒了个枪座。实际上,他修筑的是个掩体,只留下一个可以放枪筒的射击孔。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也没什么关系。
正在这时,吉鲁米娜老太太身披黑色破披肩走了过来,向他讲了这样一个道理:“朱阿,德国人拿走了我的鸡,那是我在世界上唯一的财产,这已经够使我伤心的了。现在要是你再把鸡打死,那我就更伤心了。” 听了老太太这番话,朱阿的手比以前颤抖得更厉害了,他的责任太大了。尽管如此,他还是鼓足了勇气,扣动了扳机。
听到枪声,德国人看到手中的鸡没了尾巴。接着又一声,翅膀丢了一只。难道这只鸡有魔法,会在手中自我爆炸,自我消耗?又是一枪,鸡的毛全部剥光,除了还在不停地叫以外,简直可以直接送去烧烤。心惊胆颤的德国兵抓住鸡的脖子,手臂平伸出去,同自己的身体保持一定距离。朱阿的第四枪恰好打在他手下面一点的鸡脖子上,他手中只剩下了一个鸡头。他飞快地把鸡头扔掉,撒腿就跑。但再也找不到路了,前面是个乱石崖。石崖边上长着棵豆角树,上面趴着一只大猫。
现在,他对在林子里能看到各种家养的动物,已毫不奇怪了。他伸手去抚摸那只猫,希望能听到它的呼噜声,聊以自慰。
要知道,很久以来,这个林子里就有一只凶恶的野猫,专门捕食飞禽,有时甚至到村子里偷鸡吃。原以为可以听到猫呼噜的德国兵,看到那只凶狠的动物,竖起全身的毛向他扑来,他感到快要被野猫的利爪撕成碎片。人和野猫在厮打中一起滚下了石崖。
就这样,朱阿这个劣等射手,受到了像全村最伟大的游击队员和猎手一样的欢迎。人们用公积金给可怜的吉鲁米娜买了一窝小鸡仔。
小题1:作者在文中反复写到当朱阿向德国兵瞄准准备射击时受到村民的阻止这一情境,试分析这一安排的作用。(3分)
小题2:《牲畜林》被许多文学评论家称为“经典喜剧”,请你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这一评论。(4分)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中的“牲畜林”是一个特殊的所在,仿佛与战争隔绝,树林和牲畜们仍然生机勃勃,而这正是最自然的生命力,给人以生活的希望。
B.朱阿在小说中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是他把一个德国兵直接引到“牲畜林”,是他的拙劣射技,使各种牲畜有了跟 德国兵轮番接触的机会,并最终使德国兵命丧悬崖。
C.小说最后让一只凶恶的野猫和德国兵在厮打中一起掉下了山崖,这表现了这样的意思: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的人连手都不必弄脏。
D.朱阿之所以拿起武器,是因为他在世上唯一的财产“花大姐”要被德国兵带走,所以结尾处受到大家的欢迎是对他的嘲讽。
E、小说的结构要点是“牲畜林”,而朱阿回村找牛等一系列情节则将其丰富为一个完整的结构。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不要放弃“美的理想”
肖鹰
日前,看了比利时一个名为“肉体和腈纶”的拍摄图片,看到了“色彩和形式的颠覆”:模特赤裸的肉身被涂上厚重的油漆,失去了有机体弹性鲜活的质感,仿佛是被油漆过厚的重金属塑像,似乎把冷漠无情的机械性定义为穿透人体和世界的本质。当然,在这种机械性的全面控制下,人和世界都失去了形式感和秩序,而色彩除了传达一种机械性的暴力,没有任何和谐和绚丽的韵味。
“色彩和形式的颠覆”,本质就是在形式层面对“美的理想”的颠覆。从人类艺术史来看,“美的理想”是人类艺术走出原始蒙昧时代,在向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进程中的产物。在艺术史的呈现中,“美的理想”随着人类的历史进程发生变化,表现了跨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但是,它的内在的核心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现代艺术的先锋反叛,在追求个性和自由的旗帜下,颠覆了“美的理想”,它的“看不懂”和“反审美”,实际上就是反对“美的理想”的和谐原则和交流精神。这就是在近百年的先锋反叛之后,现代艺术呈现出“无意义”的内在困境的根源所在。
前面说的那个摄影作品并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摄影,而是集中了绘画、人体、喷漆、特效和摄影等多媒介、多手法的实验艺术。它沿袭了西班牙艺术家马塞尔·杜桑所代表的达达主义式的艺术反叛路线。达达主义主张颠覆一切传统的美学原则和艺术理想,用夸张、扭曲、变形或割裂、拼贴的手法制造图像,从而造成对传统艺术美学的反讽、亵渎和消解。在达达主义的反叛路线实践中,艺术变成了“反叛性”的无限可能的实验和行为,艺术品的意义,不是由艺术品的形式和内容所决定的,而是由“实验”和“行为”的新异(怪诞)程度和对受众的刺激力(冲击力)决定的。因此,“看不懂”和“反审美”就构成达达主义艺术反叛的“艺术品格”。我想,许多观众面对这组“肉体和腈纶”的图片的时候,会为它们造成的“看不懂”和“反审美”的感受而困惑。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著名的《现代性——一个没有完成的计划》一文中指出,先锋反叛运动在瓦解传统美学之后,并没有继之以有效的美学建设,留下的是虚无。进入上世纪80年代之后,波普艺术接受了达达主义的反叛策略和形式,把达达主义的愤世嫉俗变成了一种适合20世纪后期以来的全球消费文化的玩世娱乐。波普艺术对于当代生活中的技术强制和资本压迫同样采取了“反审美”的艺术策略,在似是而非的反叛中,把技术化和消费主义的生活变成游戏娱乐。实际上,摄影作品“肉体和腈纶”所代表的,正是波普艺术的游戏娱乐精神。
在20世纪后期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中国美术也全方位地引进现当代西方艺术思潮和手法。“85美术新潮”和其后的“波普艺术”、“行为艺术”都在追逐着西方当代美术潮流。我们看到,对西方新美术运动的观念和手法的吸收,对于开拓当代中国美术视野、丰富其艺术手法、深化艺术的生活表现力和批评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统观近10年来的中国美术创作,不容忽视的趋势是在追随着西方同行在走“色彩和形式的颠覆”—“美的理想”的颠覆的道路。在2002年前后一度盛行于美术界的张扬戕害、血腥和秽恶的“行为艺术”现在也许缺少市场了,然而,以怪诞、漫画、甚至恶搞为主题的“波普艺术”却主导着“创新”潮流。在这些标榜为“创新”的作品中,我们不仅难以见到培养于生活的艺术美的创作,也难以看到具有美术史意义的真正创新,大量作品只是作者们难以自拔的玩世不恭的游戏和复制。
当代艺术包括达达主义的存在价值不必质疑,但是,“艺术即美”,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今天看来,依然有重拾的价值。人,无论作为生物存在,还是社会存在,都是以“和谐”即“美”为内在需要的。因此,正如现实生活本身包含着冲突和变乱,艺术不是不应当表现冲突和变乱,而是艺术不应当放弃“美的理想”的追求和创新。如果不能重建“美的理想”的自觉,艺术就不可能走出“反审美”的游戏娱乐,只能将“无意义”的实验和行为作为艺术的“创新之路”。然而,这正是当前艺术的困境。
小题1:下列关于“现代艺术呈现出“无意义”的内在困境的根源”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艺术在追求个性和自由的旗帜下,以“看不懂”和“反审美”的外在形式,颠覆传统“美的理想”的和谐原则和交流精神。
B.在机械性的全面控制下,人和世界都失去了形式感和秩序,而色彩除了传达一种机械性的暴力,没有任何和谐和绚丽的韵味。
C.不能重建“美的理想”的自觉,走不出“反审美”的娱乐游戏,只能将“无意义”的实验和行为作为艺术的“创新之路”。
D.随着西方同行在走“色彩和形式的颠覆”-“美的理想”的颠覆道路。
小题2:下列关于达达主义和波普主义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达达主义主张颠覆一切传统的美学原则和艺术理想,用夸张、扭曲、变形或割裂、拼贴的手法制造图像,从而造成对传统艺术美学的反讽、亵渎和消解。
B.波普艺术接受了达达主义的反叛策略和形式,把达达主义的愤世嫉俗变成了一种适合20世纪后期以来的全球消费文化的玩世娱乐。
C.“达达主义”、“波普艺术”、“行为艺术”对于开拓当代中国美术视野、丰富其艺术手法、深化艺术的生活表现力和批评力具有重要意义。
D.在2002年前后一度盛行于美术界的张扬戕害、血腥和秽恶的“行为艺术”以怪诞、漫画、甚至恶搞为主题主导着“创新”潮流。在这些标榜为“创新”的作品中,我们不仅难以见到培养于生活的艺术美的创作,也难以看到具有美术史意义的真正创新,大量作品只是作者们难以自拔的玩世不恭的游戏和复制。
小题3:依据文本,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人类艺术史来看,“美的理想”是人类艺术走出原始蒙昧时代,在向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进程中的产物。
B.在行为主义的反叛路线实践中,艺术变成了“反叛性”的无限可能的实验和行为,艺术品的意义,不是由艺术品的形式和内容所决定的,而是由“实验”和“行为”的新异(怪诞)程度和对受众的刺激力(冲击力)决定的。
C.统观近10年来的中国美术创作,不容忽视的趋势是在追随着西方同行在走“色彩和形式的颠覆”—“美的理想”的颠覆的道路。
D.人,无论作为生物存在,还是社会存在,都是以“和谐”即“美”为内在需要的。艺术不是不应当表现冲突和变乱,而是艺术不应当放弃“美的理想”的追求和创新。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嘉峪关归去来
明长城到此为止。祁连山却仍一脉地西去,只扔出一座文殊山,凭着山脚下呜咽的讨赖河之险,与立于北的黑山对抗。铁青着脸的黑山山脊如马鬃微露,似有伏兵万千,隐隐腾起狰狞的杀气,逼视着扼两山之间十五公里宽峡谷的嘉峪关。孤峙于嘉峪塬上、三面临戎的灰黄色的关楼却悄无声息,漠漠平沙在铅灰色的天穹下四面辐射开去,一种铅灰色的肃穆,如重重又重重难以数清的帷幕静垂大地,夹着晚来天欲雪的沉重。远远地,几匹瘦驼啃着枯黄的塞草,在沙上悠悠晃晃,逆着西沉的夕阳看去,如黑黑的剪影,那牧驼的人也如一剪影,使人疑是从帷幕深处走出的历史中诱敌的兵士,一场刀光创影,血溅枯沙的恶战爆发在即……
这儿是古战场,数百年前英雄系马磨剑之处,单于猎火照狼山、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地方。
我们的旅行车,便是从这冥冥中仍回响着铜的嘶呜、铁的冷啸的古战场穿过,停在关下。双脚踏踏实实地踏上嘉峪关的土地,我深深感到1986年9月里的一天,我出现在这儿纯属偶然。不论过去与未来,这一瞬间和另一瞬间都有许多选择,但偶然不容选择。偶然没有过去与未来之分,它永远是现在时。
现在的关门大开。大开的关门也仍是关门,尽管再无士卒把守,我的思想,仍然已中重重埋伏。罗城,瓮城,内城,道道城墙边的埋伏者中,必有一人是我未知姓名的祖先。他来自关内何处?他知道他出现在这儿也是纯属偶然吗?偶然构成人的命运。他到这儿来了,他执行了命令,他进入了阵地。通往敌楼的马道上,他和他的同伴们的脚步明明灭灭……
我轻轻移动的双脚,每一步都出其不意,踏在数不清的看不见的手上。
汉代,在这儿设有玉石障;五代,这里设有天门关。而从明洪武五年,征虏大将军冯胜置关首筑土城算起,至今也已有六百多年了。数百年风雨,数百次血战,城墙和箭垛仍十分坚固。攻打关城的时间之纵队,在相持中与戍守者一起风化为齑粉,散成沙丘一片了。
唯有关城无恙,挂过号角的铁钉还在那儿,被黄昏和望归的靴子磨平的石级还在那儿,甚至当年构筑关城经过精心计算、完工时仅仅多出的一块砖,也仍毫无变动地呆在西瓮城“会极”门楼后边的狭窄檐台之上……既往的一切,都如这块可望而不可及的砖了:多余而必须。既在当初的那儿又不在当初的那儿。
这块砖就是历史。历史就是人们所记得的东西。人们记得它首先必须看到它,而能看到的砖或文字都是一种障碍,它们是让我此刻立足的嘉峪关,已绝对不是历史深处那个真正的嘉峪关了。真正的历史深处的那个嘉峪关,是卡夫卡的城堡,谁都听说过,但谁都无法进入。它永远属于几百年前的那些戍守者,他们的脚步在我身前身后杂沓,甚至就从我身躯中穿行而过,而相互毫无知觉——对于他们,对于历史,我们是不存在者。历史是他们的,只有当代史才允许我们厕身其间。在我无法参与的那么多为历史所忽略了的夜晚,瓮城积雪盈尺,戍守者们于怔忡中冻醒,寒风扑打关门,宇墙上传来冻脆的刁斗声……春来了,而这里仍然是塞草未青,白发的戍卒于关楼的墙角下以两石相击,然后流泪听击石后发出的啾啾燕鸣——那是关中春暖的燕鸣,那是家乡吴语般的燕鸣啊!
如今,“击石燕鸣”作为一景传下来了,那些为历史所忽略的夜与昼则是永远地遗失了。历史忽略那些昼与夜,是因为那些日子里没有发生值得记载的战事,但那些日子这儿有活生生的人,有比在紧张激烈的战斗中可能更为丰富更为立体的人在。忽略了人的历史,分明有几分假了,历史深处的嘉峪关固这遗失,更分明有几分虚幻了。
权且把它当作布景吧。我和同行的几位诗人分别了照了几张相。离去的时候,车出关门,我回头隔着玻璃望了一眼,蓦然发现关门外的斜坡上立有一方石碑。莫非是战死在这儿的古代将士的墓碑?不是。那是附近的一个大队书记。死去快三十年了。农民打死的。青天白日。凶手太多,反而找不出凶手。反革命凶杀案。墓碑土刻有“烈士”二字。陪同我们的诗人林染这样说。
我再次回了一下头,嘉峪关已远,那块石碑更是虚渺不见了。我闭上眼睛。我这次偶然的嘉峪关之行到此为止。
我的确到了嘉峪关。我确实没有到过嘉峪关。这两种说法都对。
(选白《散文》2011.12,作者沈天鸿。有删改)
小题1:请按照空间顺序的提示用简明的语言分点概括文章内容。(6分)
答:①来到嘉峪关,                                                        
②入关城游览,                                                           
③离开嘉峪关                                                             
小题2: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祁连山却仍一脉地西去,只扔出一座文殊山,凭着山脚下呜咽的讨赖河之险,与立于北的黑山对抗。铁青着脸的黑山山脊如马鬃微露,似有伏兵万千,隐隐腾起狰狞的杀气,逼视着扼两山之间十五公里宽峡谷的嘉峪关。
小题3:解释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意。(6分)
(1)偶然没有过去与未来之分,它永远是现在时。
(2)我的确到了嘉峪关。我确实没有到过嘉峪关。
小题4:文章后半部分“离去的时候”,作者提到关外斜坡上立着的一方石碑以及背后的故事,有人说这段文字可以删去。请结合文本内容和自己的阅读经验,说说你的观点。(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学者的人间情怀      (陈平原)
中国传统士大夫追求内圣外王,做官是正途。只有做官,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才可能实现,故读书人很少满足于单纯的“清议”。民国以来,一方面是仕途不大顺利(科举制度已被废除),一方面是西方政治思想的输入,不少读书人不再以做官为唯一出路,而是发展其文化批判性格(近乎“清议”)。当官的固然看不起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也看不起当官的,起码表面上形成了两种读书人间的对峙。清流们将政治视为肮脏的勾当,将学者文人的从政称为“堕落”,其结果只能人为地扩大政治权威与知识集团的距离。我主张有能力有兴趣的读书人不妨从政,只是不该顶着“管理教授”或“管理研究员”的头衔,那显得对“政治”缺乏诚意和自信。读书人从政,切忌“犹抱琵琶半遮面”,那样必然一事无成。
相对来说,知识者比较容易认同或欣赏学者(述学)和舆论家(文化批判)的角色。但这两者也自有其困境。本世纪初到抗战以前,好多知识分子自办报刊书局,形成了一种制约政府影响决策的舆论力量。从事这一活动的知识者,主要起文化批判和思想启蒙的作用,如梁启超、章太炎、陈独秀、胡适、鲁迅等;还有办《京报》的邵飘萍、办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力主教育救国的陶行知等,也属这一行列。这些“舆论家”(借用胡适的概念),可能并非专门学者,也不从事直接的政治运作,而是以民间的文化人身份对社会发言,形成一种独立的力量。
其实,从政或议政的知识者的命运,并非我关注的重心;我常想的是,选择“述学”的知识者,如何既保持其人间情怀,又发挥其专业特长。我的想法说来很简单,首先是为学术而学术,其次是保持人间情怀——前者是学者风范,后者是学人(从事学术研究的公民)本色。两者并行不悖,又不能互相混淆。这里有几个假设:一、在实际生活中,有可能做到学术归学术,政治归政治;二、作为学者,可以关心也可以不关心政治;三、学者之关心政治,主要体现一种人间情怀而不是社会责任。相对来说,自然科学家和意识形态色彩不太明显的学科的专家,比较容易做到这一点,比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语言学家乔姆斯基都是既述学又议政,两者各自独立互不相扰。可人文学者和社会科学家就比较难以做到这一点。
政治家要求学术为政治服务,这可以理解;有趣的是,中国学者也对“脱离政治”的学术不大热心,即便从事也都颇有负罪感。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提倡“为学术而学术”的“学者的人格”,可任公先生首先自己就做不到这一点。在政治与学术之间徘徊,并非只是受制于启蒙与救亡的冲突,更深深根植于中国学术传统。作为学者,其著述倘若无关世用,连自己都于心不安。东林党人的“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传统士大夫的精神写照,难怪其对无关兴亡的纯粹知识普遍不感兴趣。在已经充分专业化的西方社会,知识分子追求学术的文化批判功能;而在中国,肯定专业化趋势,严格区分政治与学术,才有可能摆脱“借学术谈政治”的困境。
当然,我个人更倾向于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保持一种人间情怀。我不谈学者的“社会责任”或“政治意识”,而是“人间情怀”,基于如下考虑:首先,作为专门学者,对现实政治斗争采取关注而非直接介入的态度。并非过分爱惜自己的羽毛,而是承认政治运作的复杂性。读书人倘若过高估计自己在政治生活中的位置,除非不问政,否则开口即露导师心态。那很容易流于为抗议而抗议,或者语不惊人死不休。其次,万一我议政,那也只不过是保持古代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是道德自我完善的需要,而不是社会交给的“责任”。也许我没有独立的见解,为了这“责任”我得编出一套自己也不大相信的政治纲领;也许我不想介入某一政治活动,为了这“责任”我不能坐视不管……如此冠冕堂皇的“社会责任”,实在误人误己。再次,“明星学者”的专业特长在政治活动中往往毫无用处——这是两种不同的游戏,没必要硬给自己戴高帽。因此,读书人应学会在社会生活中作为普通人凭良知和道德“表态”,而不过分追求“发言”的姿态和效果。若如是,则幸甚。         
(1991年4月中旬(初刊《读书》1993年5期))
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民国以来,读书人不再以做官为唯一出路,主要是为了发展其文化批判性格。
B.五四时期,鲁迅、胡适等知识者以民间的文化人身份对社会发言,起到了文化批判和思想启蒙的作用。
C.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既能保持其人间情怀,又能发挥其专业特长。
D.梁启超提出了“为学术而学术”,可是他自己也做不到这一点,主要原因还是受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制约。
E. 西方知识分子追求学术的文化批判功能,原因是西方社会的充分专业化。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行为没有体现学者的人间情怀的一项是(  )(3分)
A.《史记》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
B.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C.出于对道德沦丧、教化不行的社会文化现象的不满,朱熹认为必须行其“政教”,于是写成《四书章句集注》一书。
D.阎若璩二十岁读《尚书》,发现古文尚书有可疑之处,遂穷三十余年的研究考证,写成《尚书古文疏证》八卷。
小题3:从全文看,作者对“读书人从政”的态度是什么?(4分)
小题4:本文题目是“学者的人间情怀”,请通读全文,概括“人间情怀”的含意(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陈以胜:培养创新型人才重在“长板效应”
陈以胜,1972年出生于重庆,1993年大学毕业后到广州创业。历任广州新太信息产业公司运营总监、滚石移动中国区助理总经理、亿友网副总裁。现任北京上有阳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前一段时间,所有高校、职校的毕业生都忙于应聘,有些人参加了很多面试,但至今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近日,就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应聘时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上有阳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陈以胜。
“有些毕业生连父母的工作、生日都说得含含糊糊,这样的孩子有可能不太注重感恩。”
记者:作为企业负责人,您在招聘时最注重的是什么?
陈以胜:以我个人而言,招聘时一看品德,二看悟性,三看经验,四看学历。
记者:为什么把学历放在最后一位呢?
陈以胜:从多年的用人经历来看,正规高校特别是名校对口专业的毕业生聘来就能用,但并不好用。他们在工作中不会出现大的失误,但思考问题往往局限于书本上学的内容,创造性不突出。所以有时候我们宁肯招聘中专生和职高生,只要觉得这个学生有潜力、有悟性,就会培养他。这样由企业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一是实用,二是忠诚度高。
记者:品德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在短短的面试中能考查出来吗?
陈以胜:这个确实有一定难度。不过,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比如面试的时候我喜欢和应聘者拉拉家常,问问他父母的情况。有些毕业生连父母的工作、生日都说得含含糊糊,这样的孩子有可能不太注重感恩。
“我提倡的是‘长板效应’,就是说,一定要找到一个人最突出的优势,然后把他安排到最能发挥优势的岗位上去。”
记者:那些应聘失败的毕业生最大的问题在什么地方?
陈以胜:在面试中被我们淘汰的毕业生,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个性和特长。我经常问应聘者一个问题:“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身边的人表扬你最多的是哪个方面?”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应聘者答不出。这就说明他在个性上没有突出的特点,我们就很难判断应该安排他到哪个部门工作。
有些企业强调“短板效应”,认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因此,他们很重视发现员工的缺点。而我提倡的是“长板效应”,就是说,一定要找到一个人最突出的优势,然后把他安排到最能发挥优势的岗位上去。至于他所欠缺的素质,可以通过企业培训来弥补。
记者:您能举例说明这种“长板效应”吗?
陈以胜:有一次在招聘中,一个女孩来应聘客户服务主管。通过交谈,我发现她有很强的洞察力,沟通和应变能力也不错。于是,我建议她担任销售人员。她当时很迷惑地问我:“销售就是卖东西吗?”这说明她对销售部门一点也不了解。但这不重要,洞察、沟通、应变是一个优秀销售人员最可贵的素质,而这些素质她恰恰都具备。只要有了合适的“长板”,专业知识可以在实践中培养。一年以后,这个女孩果然成了我们公司业绩最好的销售人员。
“我个人不太喜欢那种从不犯错误的员工,不犯错误,说明他在稳妥地沿用旧的工作方式。”
记者:您对初踏社会的毕业生有什么建议呢?
陈以胜:您知道在企业里什么样的员工最容易被提拔吗?那就是工作主动性强的员工。这一点听起来简单,可是做起来是很不容易的。近几年我们招聘的毕业生几乎有同样的特点——大气、看问题有高度,但懒散、不屑做具体事。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员工,在做基层工作的时候就要思考部门经理应该做什么,做到部门经理就该思考总经理应该做什么。一个员工,最可宝贵的素质就是主动去发现企业的问题,思考并提出解决之道。这样的员工一定会得到提拔。我个人不太喜欢那种从不犯错误的员工,不犯错误,说明他在稳妥地沿用旧的工作方式。我倒宁肯看见员工为探索新的工作方式而犯些错误。在我的企业里,从没有员工因为创新中犯错误而被淘汰,相反,被淘汰的倒是那些优柔寡断、因循惯例的员工。
语丝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孩子,小时候家境非常贫寒。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跟我一样穷的孩子不要自卑,保持阳光的心态,能够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我清楚地记得给我机会的每一个人——为了供我上大学而早早辍学当保姆的姐姐、教我计算机知识的老师、给我第一个工作机会的厂长、把我领进IT大门的总经理……我永远对他们心存感恩。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句很害人的话。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学会主动思考。
一个人是应该有点爱好的。如果生活中没有一件事能点燃你的热情,让你全情投入,那很难想象你会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工作。
小题1:阅读完全文,你觉得一个胜任企业工作的优秀员工必须具备什么条件?请分点概括,每点不超4个字。(4分)
小题2:这篇访谈的小标题有什么特点?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5分)
小题3:有些企业强调“短板效应”,而陈以胜提倡的是“长板效应”,你觉得哪种理论对你更有启发?请结合现实进行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