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关注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显著特点。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关注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显著特点。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关注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显著特点。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朴”、“回归自然”的“顺天说”,二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三是《易传》提出的天人和谐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虽观点各有差异,但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是可以统一的。
《易传》在天人关系上提出了一系列朴素而精辟的思想,主要包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要服从普遍规律;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谐。在今天,这些思想,特别是“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谐”的思想依然对我们为人处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易传》主张天人和谐。要达到天人和谐,首先要解决“穷神知化”的问题。《系辞上》说:“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深,指万物变化之神妙;几,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苗头。极深研几,即“穷神知化”。这就是说,无论怎样的幽深不测,怎样的变化细微,都要穷研而知之。唯此,方能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在当时就能提出“穷神知化”的观点,对于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身、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量。  
人既遵循自然法则,又要自强不息,有所作为,以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为此,《易传》又提出“裁成辅相”说:“天地交泰。后(君)以财(同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就是说应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加以辅助、节制或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人类的要求。“裁成辅相”的观点,既要求深刻地认识自然,又要求能动地协调自然,朴素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易传》认为人生的理想应当是与天地相合,达到天人和谐的最高境界。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违”、“不过”,讲究天人和谐,比较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传统的天人和谐一方面强调天、地、人相统一,另一方面强调人的特殊性,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和谐关系上,不主张片面征服自然。它肯定天道之创造力充塞宇宙,而人则“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并能够将仁的精神推广及于天下,泽及草木禽兽有生之物,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天、地、人合德并进,圆融无间。这些思想启示我们,人生要“顺天”,才能实现天人和谐的目标。
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向来主张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时,重视自然资源的作用。自然资源是自然奉献给人类的珍贵礼物,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自然资源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时间空间格局、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直接间接地产生影响的所有自然因素的总和。自然资源包括一切具有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的自然因素,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求,有着极其重要的功用价值。除了具有显而易见的经济价值外,其功能和用途的多样性还决定了具有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如森林所提供的防护、救灾、净化、涵养水源等生态价值以及自然景观、珍稀物种、自然遗产等所体现的精神性价值等等。
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既要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又要运用生态学模式重新设计工业,还要通过开展服务和流通经济,改变原来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摘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小题1:下列表述与原文有关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关于自然和人的关系的思考,都有自己的“天人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的现象。
B.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几种“天人观”,都普遍认为天与人是相类相通的,是可以统一的,
虽然它们的观点都有所不同。
C.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时间空间格局、对人类生存和生活产生影响的所有自然因素的总和。
D.只要想办法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的存量,运用生态学模式重新设计工业,改变原来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就能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
小题2:下列对《易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易传》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思想,其中的天人和谐的思想,对我们今人的为人处世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B.只有深入、细致地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才能够通天下之志,才能够成天下之务。
C.《易传》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违”、“不过”,讲究天人和谐,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D.《易传》中提出“穷神知化”的观点,对于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身、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小题3:下列对《易传》中的“天人和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实现天人和谐的最高境界,人必须要在了解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顺应自然。
B.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既要顺应自然,又要改造自然;人既不屈从于自然,又不破坏自然。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人要参与大自然造化养育万物的活动。
C.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要服从普遍规律,达到天人和谐。《逍遥游》中的所说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就体现了这一观点。
D.人道应该效法自然之道,然而,这种效法又不是被动的,而是要自强不息有所作为,
正如《象传》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C
解析

小题1:D(变原文中的必要条件为充分条件。)
小题1:C(原文是比较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小题1:C(庄子主张一味地顺应自然,强调人的无为。)
举一反三
诗人的审美角色
莱 笙
当下中国诗人角色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陷入后现代语境之中的非史诗遭遇。诗人与生活格格不入,是理想界的生物,是现实中的怪物。二是诗人的社会责任意识相应地有着减弱的趋势。不少诗人竭力主张写作的绝对个人化,以审丑取代审美,从口号诗的极端走向口水诗的极端。诗坛上的所有美学纷争都可以从诗人角色问题上找到根源,解决诗歌作品的问题必须从解决诗人自身问题入手。树立恰当的诗人角色成为当前诗歌发展的重要课题。
  鉴此,我提倡诗人要充当“禅师式”的审美角色。
  中国历来喜欢以禅入诗,以禅喻诗。由于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追求言外之意,二者倒是很能沟通,所以诗歌出禅意,禅师也作诗。但大多时候,诗人仅仅停留在以禅喻诗,而没有深入达到以禅师喻诗人,诗人没有注意到引入禅师的处世方式来升华自己。
  禅宗是儒释道三家的融汇,既是宗教,又不是宗教。一般宗教普渡众生,认为自己在岸上,众生在海里,伸手或以其它方法从海里把众生救起来;而禅宗不这样认为,禅师自己就在海里,禅师与众生同在,而不是高高在上地伸手拯救,禅师通过与众生打成一片,从而潜移默化感化、点化众生,使之立地成佛。
  显然,这样一种禅师处世方式更容易被众生接受,诗人吸收禅师的这种处世方式没什么坏处。这意味着,一方面自己要成佛,也就是说诗人自身要有极高的涵养;另一方面要与众生一体,感悟和点化众生,也就是说诗人要融入到公众生活中、读者心灵里,在融入中使人接受你的作品。
  诗人的禅师式审美角色贵在“人格魅力”,强调的是诗人的人格素养上的三种追求:
面对现实,感化大众,这是“禅师”似的素养追求。面对现实,不能消极面对,而必须积极面对。诗人不是救世主,也不可能成为救世主,但是诗人应当用救世主般的眼光来看待现实,从这个高度来处理现实生活内容,从而使之“诗化”,使生活得以升华,成为艺术。                                         
品行要正,充满正气。品行不正,何以为人?更何以为诗人?诗人是传播精神之人,自身要正,要弘扬正气,培养 “独立不迁”的人格。
  诗人的境界提高逐步经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最后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种与天地万物交融的人生自由完美境界。为此,就应当有天人合一、对立统一、始终如一的“三个一”修炼:“天人合一”是灵气的根源,更应是当下诗人人格素养的境界追求。 “对立统一”是灵气的体现和运用,是诗人智慧世界的生态。 “始终如一”既指诗人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又指诗人精神升华的成果,返璞归真,使审美集中化、简约化。
诗人不能没有自己的梦想追求,禅师式的审美角色是一种比较高的定位,引导我们跨越崇高与卑微的界限、宏大与琐屑的隔阂、传统与未来的栅栏,使自己的话语解放与时代的社会责任融为一体,获取最大的心灵自由和审美自在。
小题1:下列关于诗人“‘禅师式’的审美角色”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禅师式”的审美角色要求诗人有极高的涵养,并与众生一体,作众生的榜样,引导众生立地成佛。
B.“禅师式”的审美角色借鉴和吸收了禅宗中禅师的处世方式,众生都能接受。
C.禅师式”的审美角色贵在“人格魅力”在人格素养上,强调诗人要有三种追求。
D.禅师式”的审美角色属较高定位,让诗人获得了最大的心灵自由和审美自在。
小题2: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中国历来喜欢以禅入诗,以禅喻诗。这是因为两者有不少相同之处,容易沟通。
B.不少诗人竭力主张写作的绝对个人化,因而使得诗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大为减弱。
C.诗人追求境界提高要逐步经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最后达到一种与天地万物交融的人生自由完美境界。
D.当下中国诗人角色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诗人与生活格格不入,二是诗人的社会责任意识相应地有着减弱的趋势。
小题3: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下诗坛上所有的美学纷争,其根源都在于诗人角色问题,要解决诗歌作品的问题,必须先解决诗人自身的问题。
B.说禅宗“是宗教”,是因为它和一般宗教一样都普渡众生;说它“不是宗教”,是因为它普渡众生的方式不同。
C.诗人要达到与天地万物交融的人生自由完美境界,就应当有天人合一、对立统一、始终如一的“三个一”修炼。
D.诗人只要用救世主般的眼光来看待现实,就能使现实生活内容“诗化”,从而使生活得以升华,成为艺术。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书院教育,是宋元明时期最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不过,那时的书院主要还只是编书、藏书以及读书的场所。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场所的书院,是到宋代才出现的。当时,刚刚经历五代十国战乱,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一些思想家也需要自己的宣传阵地,以私人讲学为核心的书院教育,就顺应这种时代需要而出现了。宋代书院教育,以其官私结合的教育体制以及完善的教育组织形式,呈现出与古代私学大不相同的面貌。不仅如此,书院教育与宋代官学之间也有较大区别。虽然书院也选用儒家经典作为教材,但它更侧重于引导生徒修养品性、增长才识,而不是为了适应科举。不过,书院的教学内容又都不出北宋官学以及科举所要求的范围,也正因为如此,书院能够得到宋代官府的鼓励,并获得长足的发展。
书院教育直接影响了宋代学术的发展,成为宋代理学发展的摇篮。一方面,书院中掌教的“山长”,一般都会把自己的思想定为书院的教育宗旨,以此来聚集生徒,开展讲学活动。书院生徒在聆听山长集中讲学、向山长请教以外,还有充分的时间组织自学和学术讨论,这种浓厚的探讨学问的风气为思想和学术的发展留出了很大余地。另一方面,书院中的讲学内容既包括掌教者个人的学术思想,也包括正统的儒家经学思想,还包括一些后来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民间思想。书院因此而成为各种思想和学术交流的场所,书院之间更以学术论辩、讲学交流等形式,促成不同思想和学术的深入研讨和互相影响,从而为宋代理学的成熟准备了条件。此外,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推动了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结合的进程,也促进了理学的传播与深入发展。著名的理学家陆九渊曾经受邀前往白鹿洞书院讲学,他讲授《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讲的人都很感动,甚至于有听讲者为之落泪。书院交流的盛况以及书院教育推行理学思想所形成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小题1:下列有关“宋代书院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书院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以官私结合体制和私人讲学为主要特点。
B.宋代书院教育是顺应战乱后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以及思想传播的需要而出现的。
C.宋代书院教育中选用的教材与官学不同,但其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官学一样,都是为科举。
D.宋代书院教育的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官府的要求,因而能有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小题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和宋代都有"书院"这一名称。不过,唐代的书院和宋代的书院是名同实异的关系。
B.宋代书院中的生徒要集中聆听山长讲学、向山长请教,并在山长的组织下开展自学和讨论。
C.书院中的私人讲学、学术讨论及书院间的学术论辩、讲学交流,是宋代书院中常见的教育活动。
D.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书院的这种变化,有利于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的相结合。
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作为教育体制的宋代书院,与此前的古代私学既相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
B.宋代书院中的生徒,对当时朝廷科举考试的总体要求,大致上也能够适应。
C.在宋代,书院中讲学的内容只是掌教者个人的学术思想。
D.在书院的讲学交流中,不同思想和学术相互影响,都有机会得到发展完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永 远 的 门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郑若奎就在住在潘雪娥隔壁。“你早。”他向她致意。“出去啊?”她回话,随即擦身而过。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运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总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瓜子脸,肤色白皙,五官端庄。衣饰虽时髦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邻居们很不理解,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手,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背有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身躯,只有那双眼睛大大的,烁阒年轻的光,烁着他的渴望。
回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
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步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经常久久地呆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了。
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那只花瓶永久性的所在。
除此之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旁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
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洌洌,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秋季的一个微雨的清晨。
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跳搏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了哭泣。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花圈。一只又一只。
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人们在整理画师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打开锁着的房门,他的屋子里尽管到处灰蒙蒙的,但那只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地空心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没有枯萎。
当搬开那只老式花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当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位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小题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6分)
小题2:纵观全文,推动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什么?请结合作品对这条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简要说明。(6分)
小题3:怎样理解小说的标题“永远的门”?这篇作品有什么现实意义?(5分)
小题4:小说中的人物郑若奎去世后,作品写道:“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这里的“莫大的缺憾”是针对什么而言的?(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一)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
(二)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
“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
“唉呀,日本!你看那衣裳!”
“快摇!”
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
大船追得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孙犁《荷花淀》)
小题1:两个语段都写了荷叶和荷花,请根据语段内容,分别概括它们的特点。
 
荷叶特点
荷花特点
《荷塘月色》
 
 
《荷 花 淀》
 
 
小题2: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一)(二)两处节选文字的内容。(每处不超过8个字)
(一)                     
(二)                     
小题3:“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以高洁的情趣净化人”是文学作品重要的价值取向。请任选一个角度,分别说说这两个选段是怎样表情达意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静夜听风
姜琍敏
①静夜听雨,仅仅这几个字,就赋予我们多少诗意!最是那温馨的春夜,淅淅沥沥的细雨,抚着恬怡的春梦、绿肥红瘦的江南,是何等美妙意境?
②静夜听风可就大不同了。如果说前者宛如丝竹悠悠、清泉淙淙,后者则浑似江河破堤、大漠飞沙。尤其是无雨的冬夜,听虎啸龙吟般朔风动地而来,门窗劈啪,雨蓬呻吟,耳畔嗖嗖如有利箭飞掠,心头瑟缩似万马狂踏,落英狼籍。那心境,无论如何是找不到一丝美感来的。何况晚来的风总给人以凄凉的暗示,静夜的喧嚣声不免让人心惊肉跳。所以,我们难听到对夜风的欣赏或讴歌。尤其是不眠的长夜或病痛的僵卧中,听萧萧风过,黯淡的心境更如夏日雷雨将骤,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③当然,也有例外的人。诸如我,每于无眠之夜听风,便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风似乎会吹开记忆之门,听不同的风声,如同听到久远而淡忘的歌声,会将不同的往事纷纷乱乱地勾陈于眼前,牵起种种沉溺的情愫,有时竟也因之温情绵绵甚或慷慨激昂。因为我与风,曾有过一段特殊的因缘。
④早年我下放煤矿,矿在太湖之中。按月休假。而休假前夜,总特别关注风情。因为交通全靠班轮,遇有6~7级风便要停航。夜来无风,睡眠便稳,有风则忧不能行,常至不寐。而假毕前夜,心情又正相反,夜风越大越是窃喜,为可在家多呆一日也。由是对风的感情忽喜忽憎,可谓自私无理,却又大可理解。这也是矿上大多数人的一般心态,算是一种特色。在矿上,我当过多年外线电工,常年在电杆甚至输电铁塔上爬上爬下。对风又别有一番敏感。高空作业,晴朗无风的日子总是顺利也舒畅得多。遇风,尤其是阴寒天,上得杆去冷而僵,不利索不说,危险也相对大些。杆顶的风比地上又格外尖利而硬朗,足可将尚未系上安全带的人吹落几十米外。所以我那时极厌风,而现在每听到某种风声,眼前常会活现杆上苦苦僵持的情景。不纯然是苦味,也有淡淡的自豪在心头。去年重回故地,见到我当年架起的电杆犹在那儿为人造福,那分感情更其甘洌。即使那时,在风中的电杆上,也有别人体味不到的独特情趣。那就是活干得顺手时,听那新扯起的四根长线,如琴弦般在风中铮铮放歌,嗡嗡有韵,奏出我的欢悦。人越高,如在几十米的铁塔上,那风越劲,“弦”上的音乐听来也越发清长动人,有时竟令我激动不已,操起大铁扳手,铿铿猛击粗长的银线,那气势,直若壮士临风,挥剑长啸大风歌! 
⑤毕竟才20出头,意气方遒呵!而今雄风犹在,我这气势却哪去了?连梦中也找不见它,却常从铁塔上飞落,惊醒一身冷汗。只有静静深夜,听着当年一样的风声,才会拾到几分一样的心情。悲欤,喜欤?
⑥风吹来多少记忆?风吹走多少故事!而风逍遥自在,无影无踪,来复去,去又来。我呢,该向谁追索飘逝的生命? 
小题1: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用两个词概括“静夜听风”的心境。(2分)
小题2:请根据第四段的内容,分两点概述我对风的复杂感受。(4分)
小题3: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悲欤,喜欤?”的感叹?(4分)
小题4:请从修辞和句式角度,评点文中划线文字的语言特色及其作用。(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