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MBA教育市场乱象调查分析:MBA教育别走歪了这两天,在北京开着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陈朋,像挑白菜一样在3张MBA研修班录取通知书间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MBA教育市场乱象调查分析:MBA教育别走歪了 这两天,在北京开着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陈朋,像挑白菜一样在3张MBA研修班录取通知书间犹豫,并深感如今的MBA“不靠谱”。 1991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复旦、人大等9所高校试行招收MBA研究生,首批招生只有84人;而到了2011年,开展MBA专业学位培养的招生院校已超过230所,毕业生规模超过20万。 从最初行业领军人物的“精英教育”,到如今的小企业主遍地的“普及培训”,MBA从“神化”到“异化”,让人唏嘘。 (一) “我们的MBA教育有全日制和研修班两种。”8月10日,一家重点院校的MBA教育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全日制MBA需要经过全国统一的联考和本校的复试,毕业时拿正规学位证书,但是难度比较大;如果你是企业的管理者或者管理经验丰富,可以读个研修班,这个报考条件比较宽松。” 事实上,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者,进入中国20年的MBA教育,已经衍生出一整套名目繁多、规格各异的“菜单”。当然,均价格不菲。 有人这样评价,在一片繁华热闹中,MBA留给旁观者们更多的是一种遗憾:中国的MBA教育缺乏起码的责任感。不管是施教者还是受教者,都好像是在从事一项“投机买卖”。 从2010年9月开始,几大名牌高校纷纷大幅调高MBA价格,从12万元到18.8万元不等,即便随意上个考前班,都要付出近6000元人民币的高价。今年7月底,北大光华将2012年度的MBA学费上调了4万元,达到20.8万元;清华经管学院MBA也涨价6万元至18.8万元,这些录取严格、教学广有口碑的名校,是MBA“菜单”中的“鱼翅”“海参”。 陈朋指着办公桌上一大叠招生简章说:“我这个年纪肯定不会去复习参加联考了,只能选择在职班或者研修班了。”咨询了一遍下来,他感到这个领域“鱼龙混杂”——而记者调查了解,1908年诞生于哈佛大学的MBA教育项目,到现在已经有103年。在我国,真正开始MBA教育的时间并不长,数量却多不胜数,难免鱼龙混杂。 “现在有很多MBA研修班、课程班,这些实际上跟MBA正规教育没有关系,只是借一个名义。”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仝允桓指出,MBA是学位教育,不可能通过课程班来获得学位,“教育部也不允许。” (二) 记者在调查中得知,目前MBA教育市场竞争激烈,已经呈现出群雄逐鹿的态势。当MBA成为时尚,成为需求时,当公办大学招生的联考,成为许多人难以逾越的门槛时,一些教育机构开始利用各种方式,瞄准市场,捕捉商机。 “很多人读MBA并不是为了增加管理知识和技能,而仅仅是看重毕业后的高薪——这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许罗丹说。 北京金和软件董事长栾润峰表达了同样的担忧。他认为,现在的MBA教育已经变成僵化的体制性的教育体系。因此,最近几年,要求对MBA“太过追求数量、质量下滑”进行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 目前,我国MBA培养体系还面临一个问题——学员的低龄化。据统计,MBA学员的平均年龄已从1997年的32岁左右下降到2001年的26岁左右。英特宜家(中国)董事总经理丁晖说,“原料”的不理想首先就给MBA“成品”的“含金量”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这就使MBA教育“优秀的管理潜质是惟一的入学标准”的原则形同虚设。 在巨大市场潜力的诱惑下,众多国内外的商学院很早就已开始“掘金”国内MBA教育市场。MBA教育也经历了从盲目追逐到光环渐渐褪去的过程,到今天,MBA是否已贬值已受到人们广泛质疑。我们要思考,针对这种状况怎么培养MBA?! (三) 一项调查显示,国内MBA教师中只有不到10%的人拥有博士学位,其中在国外著名商学院深造过的更是凤毛麟角。目前中国的一些MBA教师本身学历不高,几乎没有企业咨询的经验,大多只能按照国外的教材照本宣科,长此以往,后果不堪想象。“MBA教育与我们常规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有些区别。但没经历过商界的人给学生讲商业实践,很难避免空洞,也难怪学生缺席。”北京大学招生办听众:12712人+收听已收听最新消息 2011年6月10日 10:北大化学学院院长吴凯:化学给人类带来巨变。详情请登录http://url.cn/3jvMyU更多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黄益平说。香港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陈家强说:“国内MBA市场发展得太快,很多人以前了解不够,以为拿了MBA就意味着高薪职位,还有很多学校对MBA认识不清,大肆举办MBA课程,而市场方面对MBA同样认识不够。” “MBA教育不能只是一种短期行为甚至是一种短视行为,单纯取悦市场无法最终赢得市场。”一位教育专家指出,中国的MBA教育面临重新洗牌,经过五至十年的洗练,会淘汰大批院校。 对此,黄益平认为,只要抓得紧,这些问题其实不难解决。“学生是否认真学习,其实关键在学校。学校管理不严格,学生就很难不偷懒。如果抓得紧,混文凭的学生就不会来。” (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9月17日,有删改) 小题1:根据文意,说说MBA教育市场存在哪些乱象? 小题2:文中两次提到陈朋,还多处引用专家学者的话语,这样写,有何作用? 小题3:结合全文,你认为MBA教育之路应该如何改革才不至于走歪? |
答案
小题1:(1)鱼龙混杂。从培养行业领军人物的“精英教育”到小企业主遍地的“普及培训”, MBA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2)缺乏起码的责任感。不管是施教者还是受教者,都好像是在从事一项 “投机买卖”。 (3)偏离定位。单纯取悦市场,MBA教育已经变成僵化的体制性的教育体系。 (4)学员的低龄化。不是企业的管理者或者管理经验不丰富,使MBA教育“优秀的管理潜质是惟一的入学标准”的原则形同虚设。 (5)教师素质不高。一些MBA教师本身学历不高,几乎没有企业咨询的经验,大多只能按照国外的教材照本宣科,很难避免空洞。 (答对其中4点即可给满分) 小题1:(1)两次提到陈明,尤其是文章开头说他面前有三份MBA研修班的录取通知书,这说明当前的MBA教育确实泛滥了,不再是以前的严进严出的精英教育了,给人以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之感。(2分) (2)多处引用专家学者乃至企业高管的话语,目的还是在于借他们冷静全面权威的话语来传递当前大陆的MBA教育的确走歪了,的确走上了歧途这一重要信息,同时也想借此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对这种状况不能放任不管。(2分) (3)无论陈明还是专家学者,两者都是客观事实,都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1分) 小题1:(1)保质量。杜绝短期行为、短视行为,强化师资力量,没有企业咨询的经验,没经历过商界的教师拒绝聘用,一定要使教学与实际紧密结合,且教学不采用一对多的形式,以绝对保证质量。 (2)创品牌。始终明确精英教育的定位,规范办学,不扩张,避免鱼龙混杂,严进严出创品牌,以谋求更快、更长远发展。 (3)严格监管,及时规范。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教育部门、网络监督部门要加大对一些文凭注水的“克莱登大学”和牟取暴利的违规办学的联合监管力度,减少及防止同类行为的发生。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如苞,如松如茂。”到了唐代,竹诗竹画大为兴盛。萧悦工画竹,有雅趣,白居易曾为之题《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写竹子的诗,名篇佳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音”、韩翊的《秋斋》:“山月皎如昼,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前人独宿”等等,都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到清代,我国特有的画竹技法得到进一步发展,风格也更加多样化。扬州八怪异军突起,为竹画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八怪之一的金冬心格调清新,淳朴而拙厚。郑板桥更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数以百计,丰富多彩,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融进了对竹子的生态描绘之中。 竹子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如此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的一种象征。当代画家李苦禅所写“无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道出了中国竹文化的精髓。 小题1:对徐渭画雪竹,下面的说法中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两项是(5分)A.他画雪竹时,取材不限于一类竹子,因而能使人隐约感到全体竹子的形象。 | B.他画的雪竹,满身处处有雪,枝干叶若隐若现。 | C.他画的竹虚实结合,因而不像竹子。 | D.他能用不好的笔,画出极为精绝的艺术珍品。 | E.他画好竹子的枝节叶片后,再用淡墨水勾画渲染。 小题2:具有“朴拙”艺术特色的一位画家是(3分)小题3:为什么“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 小题4:从第二自然段看,宋元明三朝的竹画有哪四个特点?(4分)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布衣学者张中行 张昌华 世人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是再贴切不过的。清光绪三十四年,他生于河北香河县一农家,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1936年北大毕业,一直吃笔墨饭,曾在中、小学教过书;建国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当编辑,编教科书,偷闲写点文章贴补家用,数十年如一日在煮字疗饥中度过。1956年,他所在的出版社评级,六级以上为高级知识分子,张中行是七级,属低级。 直到耄耋之年,才获赠一顶“特约编审”的桂冠。称其“布衣”,是当之又当。张中行在北大读的是中文,但涉猎的范围包括国学、哲学、禅学和文学,不仅思考老庄、孔孟,而且研究罗素、培根,著述宏富。谓其学者,名副其实。季羡林评论他“学富五车,腹笥丰盈”,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启功说他“既是哲人又是痴人”。一后辈学人说得更酷:“不读张先生的书,不知道他的学问有多大,读了他的书,更不知道他的学问有多大!” 张中行是一匹老黑马,没有伯乐发现他。80岁时,适逢天时地利人和,他独自闯了出来,获得了“文学家”、“哲学家”、“杂家”、“教育家”等多项桂冠。其哲学著作《顺生论》引人关注,被称为“当代中国的《论语》”,启功誉其为“整个一部《春秋繁露》”。 张中行从80年代初开始陆续写了“负暄三种”、《顺生论》等。铁树开花,竟然枝繁叶茂。 他的“负暄三种”自1986年始每隔4年出一本。《顺生论》等面世,一时洛阳纸贵,张中行遂“暴得大名”。时年张已八十,于是有“老旋风”之说。 张中行是从燕赵大地走出来的学人,世事沧桑却丝毫未能改变他敦厚、淳朴的本色。在做学问、待人、处事以至生活细节上,他都是古韵犹存。 张中行虽埋身市井,却“道通天地”,虽侧身陋巷,而能“思入风云”。他讲“顺生”,但“不偏不党,不依不傍,不卑更不亢”。他的言行自有准则:“心里有所疑就说,是自由;听者不以为忤,是容忍。”“对不同意见,我一是尊重,二是欢迎,三是未必接受,四是决不争论。” 张中行一介寒士,半生坎坷,晚景见晴。到85岁时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自称“都市柴门”。他的“柴门”没做任何装修,小客厅兼通道里还放着书架,是平常人家六七十年代的居住水平,其俭朴给人的印象十分强烈。书房也不甚雅致,书橱里放着一些古玩,多为石头,像仓库。一把破藤椅的扶手用塑料绳绑扎着。老式书案上备有文房四宝,书卷气袭人。他的卧室更为简陋,被子是五六十年代农家常用的大花被,连叠法也是老式的,床边墙上还糊着报纸。 他对生活的要求很低,有时在外面吃饭,一根豆腐丝掉在桌上,他都要捡起来吃,席毕若有剩莱,他也很从容地打包带回去。布衣的他,深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张中行为人古朴,尚古风。文亦如其人。从行文上说,他的文章开头喜欢旁征博引,下笔千言如行云流水。不似今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他的行文过程就是“思”的过程。他长于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化为一缕缕哲思,融入他对人生的体察观照之中。 启功说张氏的“散文杂文,不衫不履,如独树出林,俯视风云”。也有人说张氏散文“少张扬蹈厉之辞,也似乎缺少至大至刚的伟岸气象,但从他那清新自然如数家珍般的娓娓叙述中,从那貌似拉杂的谈古论今、引经据典中,我们可体察到他对摄生治世之道、国家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斯言诚哉。 对他的文,周汝昌先生也有贴切的评论:“你从他的文笔看得出,像他论砚一样,那是外有柔美,内有刚德。其用笔,看上去没有什么‘花哨’,而实际上绝非平铺板叙,那笔一点儿也不是漫然苟下的。”“读他老的文字,像一颗橄榄,入口清淡,回味则甘馨邈然有余。这里面也不时含有一点苦味。” 小题1: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有哪些理由? (3分) 小题2:这篇传记的细节描写相当传神,请选择一处加以分析。(6分) 小题3:张中行八十终于成名,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条简述。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鲁迅”的“现代价值”(节选) 钱理群 我们讲鲁迅,就是讲他的思想,他的文学,他的实践。但读了韩国朋友的文章,我又有了新的思考:把“鲁迅”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 是不够的,应该扩大我们的视野。 20 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世界性。其表现形态有两种,一是相互影响性,一是平行性。所谓“平行性”,就是说,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所说的“鲁迅”,是指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 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如柳中夏教授所说,他们是“相互照射的镜子”,他们的文本是可以作“互文解读”的。 另外还有些20 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的一些思想家、文学家,他们或者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但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或者是鲁迅的研究者,却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日本的竹内好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所创造的“竹内好鲁迅”,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视为“从鲁迅出发的竹内好思想”的,同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鲁迅”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鲁迅”,是符号化的鲁迅,我们讲的“鲁迅遗产”,主要是指鲁迅和同时代的东亚思想家与文学家共同创造的20 世纪东亚思想、文化、文学遗产,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与东方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并突出“二十世纪中国与东亚经验”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最近二十年,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盛行着两种思潮:或者认为中国的问题是在‘割裂了传统’因而主张‘回归儒家’;或者以为对西方经验,特别是美国经验的拒绝,是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因而主张‘走英美的路’。把目光转向中国古代,或转向外国,而且限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却恰恰忽略了‘现代(二十世纪) 和中国’,即使是讨论现代中国学术和文学,也是偏重于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那一部分学者与作家。这样,真正立足于中国本土现实的变革,以解决现代中国问题为自己思考的出发点与归宿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反而被排斥在研究视野之外。这些年孙中山之受冷遇,毛泽东之被遗忘,鲁迅之一再受到攻击,绝不是偶然的。” 这样的情况,在21 世纪初仍在继续。 因此,在当代中国,研究鲁迅,言说鲁迅,传播鲁迅思想与文学,就具有某种“文化反抗,文化坚守”的意味。 “鲁迅”的“现在价值”问题,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亚国家以至世界的思想、文化学术界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这些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普及鲁迅思想、文学,传扬鲁迅精神这一方面。 小题1:下面对“相互照射的镜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具有相互影响性和平行性的20 世纪的思想与文学的世界性。 | B.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 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 | C.思想家、文学家们“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 | D.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因此思想家、文学家们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 | 小题2:以下说法不属于文题中“鲁迅”的一项是( )A.指20 世纪的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 B.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的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某些20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 | C.不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而且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的思想、文学和他的实践。 | D.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研究者。 | 小题3:下面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相互影响性和平行性是20 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世界性的两种表现形态;作者侧重阐述了“平行性”,以说明“鲁迅”。 | B.第三段提到日本的竹内,是为了证明他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既能阐释鲁迅的价值,也能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 | C.孙中山之受冷遇,毛泽东之被遗忘,鲁迅之一再受到攻击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思想界、学术界一直“割裂了传统”、“走英美的路”。 | D.文章的结尾,作者又针对性地提出传播鲁迅思想与文学的问题,从一个大的的背景下来认识“鲁迅”的“现在价值”问题,并表明了自己的志向。 |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按照隋唐以来定型并逐渐流行开来的四部分类法,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 经部主要是儒家的经典。由《诗》《书》《礼》《易》《春秋》组成的“五经”,很早以前就是知识分子的必读书。其后,又增至“七经”“九经”“十二经”。到宋朝时有了“十三经”的说法,它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又有人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来,与《论语》《孟子》相配研读,并为之作了详尽的注释和阐发,称为“四书”。此后,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和提倡,“四书五经”成了士人必读之书,这九部书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史部书籍在中国文化典籍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从先秦的历史散文到“二十四史”,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历史图景。所谓“二十四史”,指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等,后来,加上《清史稿》,又有“二十五史”的说法。这些史书记载了历史的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沿用了《史记》开创的纪传体例,因为大多是由朝廷主持修纂或得到朝廷的认可,因而又被视为“正史”。 除了正史之外,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其他史书以及大量的“野史笔记”,同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如司马光主编的著名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专门叙述典章制度沿革的“三通”——《通典》(唐代杜佑)、《通志》(宋代郑樵)、《文献通考》(元代马端临)等。另外,还有一些史学理论方面的典籍也有很大影响,如唐代刘知几的《史通》。 子部则是更大的一个部类,先秦时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除了儒家的经典以外,各家也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典籍,如《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著作,都属于子部。魏晋以后,子部的范围不断扩大,在《四库全书》中收录的子部书有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可以说经、史之外的专门著作,几乎都包括在其中了。 在古代文化典籍中,最大的类别应该是集部,它包括各种汇集历代作家不同体裁作品的书籍,以诗文创作为主,但也不全属于文学作品。收集个人作品的称为“别集”,收录众人作品的则称为“总集”。如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等典籍就是如此。而梁萧统编的《文选》则是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它选录了先秦至梁初一百三十余家的作品七百余篇,对后世影响极大,唐宋时甚至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另外,《全唐文》《全唐诗》等也是比较著名的总集。 虽然四部分类法的涵盖面很广,但并不能包括中国文化的全部典籍,例如本书所选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综合工农业各种科技成就的著作,很难纳入子部的哪一个门类中。 小题1:下面是关于“经、史、子、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部主要是儒家的经典,开始有“五经”,宋代增加到“十三经”,这些都是古 代知识分子的必读之书。 | B.史部是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籍,各种体裁的 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别。 | C.子部是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到了魏晋以后,子部的范围不断地 扩大,它包括除经史之外的专门著作。 | D.集部是四部中最大的类别,它包括各种汇集历代作家不同体裁作品的书籍,主 | 要是诗文创作,但也不全是文学作品。 小题2: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二十四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在中国文化典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构成 了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历史图景。 | B.唐代杜佑的《通典》、宋代郑樵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叙述 了从唐到元的典章制度的沿革。 | C.集部中,汇选若干人作品的集子称为总集,而《白氏长庆集》和《欧阳文忠公 集》则属于别集。 | D.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梁萧统编的《文选》,选录了先秦至梁初一百三十余家 | 的作品七百余篇。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书五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精神支柱的原因就在于历代统治阶级 的推崇和提倡。 | B.由于“二十四史”都是由朝廷主持修纂或得到朝廷认可的,所以被统治阶级视为“正 史”。 | C.司马迁的《史记》是“二十四史”的开始,“二十四史”采用的纪传体例,是 司马迁开创的。 | D.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体例是编年体,这就导致了《资治通鉴》不能进入“二 | 十四史”行列。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虫子的声音 耿翔 虫子在《诗经》里练声,虫子是古老的。 我在写《马坊书》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句话。或许在那一瞬间, 有一些会发声的虫子,正躲在我的书房里有意识地叫了一声。这一声提醒我:不要忘了虫子的声音,它应该混合着马坊的天空和大地、集体对生活俭朴的人群,发出过内心的祈祷。它会告诉我们,在这块襟怀坦白地接受一切生命的土地上,不能忽视每一个幼小的生命。它们在地下带着声音微弱地移动,其动人之态,绝不亚于那匹栗色的马,嘶鸣着在马坊的原野上飞奔。 我也想起第一次读《诗经》,是在渭河边上。面对滔滔河水,我正出神入化地读着《豳风·七月》。 怎么没有想到,我伴着虫子的声音长大的那块叫马坊的土地,它在周朝的时候,就是豳地很温馨的一部分?知道了马坊在《诗经》里被颂扬,我就把有关《豳风》的诗篇捧在手上,对着渭河一口气往完里读。这次临水阅读的结果,促使我拂去那些在《诗经》里,也在马坊摇曳的庄稼、摇曳的草木,把虫子的声音认真地分拣出来,并且很小心地藏在心里最敏感的一个地方,听它近距离地鸣叫。 事实上,我一生都爱听虫子的声音。 或许,这是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从土地上得到的最大的恩赐。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我的心能对事物存有一些真实的感动,存有一分向善的信念,至少不是那么冷若冰霜。我想这些,都是虫子的声音,更多地带着春天里的雨水,带着秋天里的风声,一个季节一个季节地塑造出来的。我也想,在那样贫瘠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虫子的声音跟随,我是走不过来的。我的内心的一些亮光,一定会被日子一天天吞食掉。 请不要这么问我:有多少虫子活在马坊的土壤里? 我的记忆里,只要能生长草木的地方,就一定生长着虫子。 我在劳动中,发现虫子的身影无处不在。而留给我诗一样的印象,还是《豳风·七月》里的蟋蟀。 这种最会歌唱的虫子,它们是寻着人的气息生存的。它们七月在野,它们八月在宇,它们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窗下。让我感慨不止的,是蟋蟀这种虫子,在长达数月的生命旅程中,要从田野上,一步步地走到人的身边,然后进入冬眠。我想,这些最有灵性和人性的虫子,应该是人身上的某一个部分。人的气息在村子上空的不断传递,决定着它们一生的方向和行程。 这个行程,我在《诗经》里读过,在马坊验证过。 我想虫子的声音,多半像我留在乡村的声音。如果有心,就能从一些虫子的声音里,听出我当年在劳动中发出过怎样的悲喜。 以我的经验,乡村的白天,是被虫子的声音拉长的,乡村的夜晚,也是被虫子的声音拉长的。许多时候,我是一个人被一坡的谷禾拥着,在田野的中心走路。不要以为人处在这样的场景里是幸福的,是可以向庄稼手舞足蹈的,是可以向天空放开嗓子的。其实不然,人会被压在一棵庄稼疯长的气势里,没有抬头的勇气。这时如果没有虫子,及时从身边向天发出求爱一样的声音,陷入庄稼和天空的重围,我真的不知道:万物的内心有多深? 然而,还是虫子的声音,每每在乡路上救了我。 不是感激,也不是茫然。只想问自己:还想听虫子原生态的声音吗? 记着把自己,按时放进马坊春天、夏天或秋天里。 不论在《诗经》,还是在豳地,这些季节,都是虫子练声的节日。 (选自《感悟故乡》) 小题1:结合全文来看,文章插叙“第一次读《诗经》的情景有哪些作用?(6分 小题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⑴ 在那样贫瘠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虫子的声音跟随,我是走不过来的。 ⑵ 还是虫子的声音,每每在乡路上救了我。 小题3:文章开头说“虫子在《诗经》里练声”,结尾又说春天、夏天、秋天“都是虫子练声的节日”,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6分) 小题4:综观全文,“虫子的声音”在作者心目中有怎样的意义?请简要谈谈。(6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