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泳池里的顽童——菲尔普斯杨澜:你应该有很好的心态,所以你睡觉时就一定会睡着。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如此吗?菲尔普斯:我在任何地方都能入睡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泳池里的顽童——菲尔普斯杨澜:你应该有很好的心态,所以你睡觉时就一定会睡着。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如此吗?菲尔普斯:我在任何地方都能入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泳池里的顽童——菲尔普斯
杨澜:你应该有很好的心态,所以你睡觉时就一定会睡着。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如此吗?
菲尔普斯:我在任何地方都能入睡,这对比赛选手来说是最大的优势。我热爱睡觉,我总能睡着,这一点不是问题。
杨澜:由于转播的原因,比赛定在上午,有许多运动员对此颇有怨言,你也有类似的抱怨吗?
菲尔普斯:我对此毫无怨言,毕竟这是奥运会,能有机会参加奥运会,为你的国家而游泳,为你的祖国而参赛,安排在什么时候,对我来说都无所谓。我什么时候都可以游泳,如果要我早上十点起来参加奥运会金牌的角逐,我也没有问题。我会准时起床,很自豪地穿上衣服,尽全力比赛,为祖国争光。
杨澜:听说你学习游泳的初衷是为了治疗多动症,***妈想通过这个来释放你过剩的精力?
莫尔普斯:的确是这样。在体育场的游泳池里,我会觉得非常放松,无拘无束,通过释放自己的力量去获得快乐。最终我摆脱了多动症,我现在没事了。
杨澜:是什么让您意识到,你就是为游泳而生的呢?或者为自己设立了作为职业游泳选手的目标?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菲尔普斯:可能是在2001年,在我创造了第一个世界纪录时。在那一刻我觉得,可能会发生一些很特别的事情。之前我已经参加过奥运会了。但是在那以后,我才觉得有些不同了。
杨澜:你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在2000年的悉尼,你那时才15岁,不过还是拿到了第五名的成绩。你第一次的奥运经历感觉如何?
菲尔普斯:那是我第一次出国,第一次随国家队出战,也是我所经历的第一个国际比赛,我才15岁而已。游泳馆里有很多人,澳大利亚在尖叫,整个泳池都好像在震动,在轰隆作响,因为他们的尖叫声太大了。我其实没有真正准备好参赛。但那也是一种经历,从中我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当我只拿到第五名时,我非常失望。但是六个月后,我便创造了我的第一个世界纪录,因为我有那个实力,我准备好了。
杨澜:有比拿金牌更重要的吗?在雅典奥运会,如果你不坚持要跟索普在自由泳上一决高下,你可能还会多获一块金牌。
菲尔普斯:我喜欢的事情之一,是跟世界上最优秀的人一起比赛。在200米自由泳上,几乎最好的选手、游得最快的选手都参加了。我想跟他们竞赛,我从来没有放弃,尤其是在游泳上面。
杨澜:这就是超越金牌的东西吗?
菲尔普斯:我只是想和最好的选手进行比赛。
杨澜:我想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所在吧!你最大的对手是谁?
菲尔普斯:不能说是某个特定的人。全世界有这么多人跟我从事同样的游泳比赛,我在和这么多人竞争。我在和全世界最优秀的选手竞争,这是我最喜欢的,它让我更为强壮。
杨澜:你的床头或你的储物柜里还有他们的照片吗?你不需要看到他们来鼓舞你的斗志吗?
菲尔普斯:我的确需要有人给我指引奋斗的方向,我会特别标注出来,放在一个我能天天看见的地方。几年前索普觉得不可能在一次比赛中拿到七枚金牌,菲尔普斯做不到,这些话都被我特别标注出来,然后贴在我的储物柜里,无论什么时候打开我的储物柜,我都可以看见它们 。
杨澜:你刻苦训练是大家知道的,甚至在圣诞节也是如此。
菲尔普斯:成长要付出代价的。我放弃了(很多娱乐)。
杨澜:大家都在分析你的身体条件,说你的胳膊、腿、脚、手、你的水感等等,你自己觉得什么能让你这么优秀呢?
菲尔普斯:我猜是因为我有游泳的天赋吧。上天给了我这种天赋,给了我意志力。我觉得从我父母那里遗传了许多特性,还有我的个性,我是个很勤奋的人,我很执着,我讨厌失败,为了达到目标我会尽全力。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有了我的这些成功。
杨澜:你酒后驾车事件是怎么回事?
菲尔普斯:那是我犯下的一个错误。它对我人生有很大改变。这也是一次人生教训吧。我现在有了很大改变,从那以后,当我跟朋友们在一起时,我就会阻止他们中的一些人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我能帮他们一把,我就会觉得这算是成功,因为我能帮助他们。
杨澜:这也是一种成长经历吧。
菲尔普斯:从18、19岁的少年,到22岁的大人,我已经独立生活了,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做饭,生活完全不一样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我不无裨益。
杨澜:每个人都期待你打破施皮茨在1972年创造的世界纪录!
菲尔普斯:但是我有很多目标,而且这些目标都很高我只想做菲尔普斯第一,而不是施皮茨第二。我想做前人没有做的,对这项运动来说是全新的东西,这才是我的目标。
杨澜:听说你12岁参加一次比赛时把泳镜扔了?
菲尔普斯:是的,我扔了。
杨澜:是因为输了吗?
菲尔普斯:我不记得为什么了。那时候我的脾气很大,经常发脾气,不过我现在已经不这样了。我从小时候犯下的错里,吸取教训。
杨澜:事后教练说什么?
菲尔普斯:他说你不能这样做,这么做是错误的。所以我改变了很多,从错误中学会了改变。
(选自《杨澜访谈录》,有删节)
【注】①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一人夺得八枚金牌,创造了游泳史上的奇迹。这是他在获得第八枚金牌后接受的访谈。②雅典奥运会前,澳大利亚运动员索普曾多次表示菲尔普斯不可能在雅典奥运会夺得7枚金牌。③施皮茨是美国著名的游泳运动员,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创造了奇迹,一人独得7块金牌,并创7项世界纪录。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他的记录被菲尔普斯打破了。
小题1:下面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菲尔普斯小的时候患有多动症,让他学习游泳,是他母亲为治疗他的病症而想出的对策,用以释放他过剩的精力,这使他后来变得很强壮。
B.菲尔普斯在15岁时就代表国家参加了2000年在悉尼举办的奥运会。雅典奥运会时,虽然他只有19岁,但却已经是第二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了。
C.在雅典奥运会上,菲尔普斯执意要求参加200米自由泳的比赛,为的是要跟索普在这个项目上一决高下,结果却败给了索普。不然的话,他还会多获得一块金牌。
D.渴望金牌、渴望与世界最优秀的选手进行最出色和最完美的比赛,为此,菲尔普斯把索普否定自己的话写下来贴在储物柜里,来激励自己,鼓舞自己。
E.和大多数人一样,菲尔普斯的成长也不是完全一帆风顺的,他也经历过失败的痛苦,也经历过人生的教训。可贵的是,他能够在犯下的错误里吸取教训,不再犯错。
小题2:菲尔普斯由一个水池里的懵懂顽童,到在北京奥运会上独揽八枚金牌,成为一个传奇。他的成长过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请概括说明。(6分)
小题3:菲尔普斯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除了他具有体形、肌肉等身体条件的先天优势外,纵观全文,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促使他成功。(6分)
小题4:菲尔普斯在访谈时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我不无裨益。”请结合菲尔普斯的成长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
答案

小题1:AD
小题1:①小时候为治疗多动症,释放过剩的精力而学习游泳。②15岁参加愁尼奥运会,第一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③2001年创造第一个世界纪录,并开始感到自己是为游泳而生的。(或者:为自己设立了作为职业游泳选手的目标)④从雅典奥运会开始走上了通向巅峰之路。
小题1:①在比赛时具有良好的心态;②有为国争光的使命感或荣誉感;③目标高远,要做前人没有做到的;④刻苦训练,意志顽强;⑤能从错误中学会改变;⑥热爱游泳,在游泳池里能获得快乐;⑦渴望与世界最优秀的运动员竞争;⑧个性执着,有强烈的求胜意识,为达到目标竭尽全力。
小题1:在失败中吸取教训调整心态,从错误中学会改变。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祭孔大典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祭孔大典是山东省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于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时举行。
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元、明、清三个朝代皇帝为孔子举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196次。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自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
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1986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当年的“孔子故里游”开幕式上得以重现。
祭孔大典的神奇魅力,充分表现在乐、歌、舞、礼四种艺术形式上。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祭孔大典用艺术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的“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祭孔大典”,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它所阐释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髓,将对中国乃至华人世界的文化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
小题1:下列选项中关于“祭孔大典”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祭孔大典历经两千多年从未间断,是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
B.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主要在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
C.祭孔大典是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
D.祭孔大典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表演紧紧围绕“礼”而进行。
小题2:下列对历代祭孔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汉高祖用“太牢"祭祀孔子,祭孔活动逐步升级。
B.民国政府对祭孔的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明令全国各地都要祭孔。
C.清代,祭祀孔子最为隆重盛大,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
D.祭祀孔子的活动升格为国之大典,是自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以后开始的。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都对孔子进行过祭祀。
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达到了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C.祭孔大典用艺术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的“礼”的涵义。
D.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祭孔大典”,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回忆雨僧先生
季羡林
①雨僧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作为他的受业弟子,我同其他弟子一样,始终在忆念着他。
②雨僧先生是一个奇特的人,身上也有不少的矛盾。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别人写白话,写新诗;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他反对白话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话文写成的《红楼梦》,所以矛盾。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吏,所以矛盾。他能同青年学生来往,但又凛然、俨然,所以矛盾。
③总之,他是一个既奇特又矛盾的人。
④我这样说,不但丝毫没有贬意,而且是充满了敬意。雨僧先生在旧社会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畸人,是一个真正的人。
⑤当年在清华读书的时候,我听过他几门课:“英国浪漫诗人”、“中西诗之比较”等。他讲课认真、严肃,有时候也用英文讲,议论时有警策之处。高兴时,他也把自己新写成的旧诗印发给听课的同学,《空轩》十二首就是其中之一。这引得编《清华周刊》的学生秀才们把他的诗译成白话,给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而又无伤大雅的玩笑。他一笑置之,不以为忤。他的旧诗确有很深的造诣,同当今想附庸风雅的、写一些根本不像旧诗的“诗人”,决不能同日而语。他的“中西诗之比较”实际上讲的就是比较文学。当时这个名词还不像现在这样流行。他实际上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
⑥他坦诚率真,十分怜才。学生有一技之长,他决不掩没,对同事更是不懂得什么叫忌妒。他在美国时,邂逅结识了陈寅恪先生。他立即驰书国内,说:“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也许就是由于这个缘故,他在清华作为西洋文学系的教授而一度兼国学研究院的主任。
⑦他当时给天津《大公报》主编一个《文学副刊》。我们几个喜欢舞笔弄墨的青年学生,常常给副刊写点书评一类的短文,因而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小团体。我们曾多次应邀到他那在工字厅的住处:藤影荷声之馆去作客,也曾被请在工字厅的教授们的西餐餐厅去吃饭。这在当时教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条看不见但感觉到的鸿沟的情况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至今回忆起来还感到温暖。
⑧我离开清华以后,到欧洲去住了将近十一年。回到国内时,清华和北大刚刚从云南复员回到北平。雨僧先生留在四川,没有回来。其中原因,我不清楚,也没有认真去打听。但是,我心中却有一点疑团:这难道会同他那耿直的为人有某些联系吗?是不是有人早就把他看做眼中钉了呢?在这漫长的几十年内,我只在六十年代初期,在燕东园李赋宁先生家中拜见过他。以后就再没有见过面。
⑨在十年浩动中,他当然不会幸免。听说,他受过惨无人道的折磨,挨了打,还摔断了什么地方,我对此丝毫也不感到奇怪。以他那种奇特的特立独行的性格,他决不会投机说谎,决不会媚俗取巧,受到折磨,倒是合乎规律的。反正知识久已不值一文钱,知识分子被视为“老九”。在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我有意不去仔细打听,不知道反而能减轻良心上的负担。至于他有什么想法,我更是无从得知。现在,他终于离开我们,走了。从此人天隔离,永无相见之日了。
⑩雨僧先生这样一个奇特的人,这样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人,是会受到他的朋友们和弟子们的爱戴和怀念的。现在编集的这一本《回忆吴宓先生》就是一个充分的证明。
⑾他的弟子和朋友都对他有自己的一份怀念之情,自己的一份回忆。这些回忆不可能完全一样,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观察事物和人物的角度和特点。但是又不可能完全不一样。因为回忆的毕竟是同一个人——我们敬爱的雨僧先生。这一部回忆录就是这样一部既不一样又不不一样的汇合体。从这个一样又不一样的汇合体中可以反照出雨僧先生整个的性格和人格。
⑿我是雨僧先生的弟子之一,在贡献上我自己那一份回忆之余,又应编者的邀请写了这一篇序。这两件事都是我衷心愿意去做的。也算是我献给雨僧先生的心香一瓣吧。                                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二日
(选自《季羡林小品》)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叙评结合,既有对雨僧先生生平琐事的详细叙述,也有高度的评价、赞赏,二者相辅相成,自然流畅地表达了对雨僧先生的爱戴、怀念之情。
B.文章第⑤段写雨僧先生开设“英国浪漫诗人”、“中西诗之比较”等几门课程,主要目的是赞颂他在中国比较文学领域的奠基作用。
C.作者认为《回忆吴宓先生》是一个饱含了弟子、朋友怀念之情的“一样又不一样的汇合体”,它能够反映雨僧先生整个的性格和人格。
D.文章⑧、⑨两段的回忆包含了很多作者的听闻和主观的揣测,并没有写到自己亲见的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真实性。
E.本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全篇详细地记述了作者在多个不同历史时期与雨僧先生交往的生活琐事,细腻动人,含蓄深沉。
小题2:作者在文章第②段概述了雨僧先生 “既奇特又矛盾”的多方面表现,但在下文并未全都谈及,请你列举作者在回忆中详细叙述的雨僧先生“既奇特又矛盾”的具体表现?(6分)
小题3:在十年浩劫中,作者并未与雨僧先生见面,也“有意不去仔细打听”雨僧先生的情况,可是作者却断定“他当然不会幸免”,这是为什么?(6分)
小题4:作者说雨僧先生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畸人”,又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人”,这是否矛盾?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在如今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不但通信越来越便利了,就连通信的方式也在不断变换。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己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新宠。也许不久的将来,一种非常奇怪的保持联络的方式将走入我们的生活:不管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将信息放在空气中,也可从空气中读取别人留下的信息。也许,最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将是这种通信方式的第一批倡导者。
你可想像一下,当你走向办公室,正想与老总开个小玩笑时,你的手机突然发出轻微声响,然后你会听到一阵温柔的耳语:“今天老总有要事处理,请勿打扰。”多亏有了放在经理办公桌前方空气中那个看不见的留言的帮助,你没有去冒犯老总。
这不仅仅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与空气对话也将成为一种风靡世界的通信方式。利用这种通信方式,发生车祸的汽车司机可以利用车载卫星导航系统将有关车祸现场的信息放在空气中,警告其他驾驶员改道行驶;食客们可以在饭馆门口的空气中留言,向后来者推荐里面的美食或警告大家不要再像他那样又进去上当受骗;海员们可以在暗礁附近留言,相互提醒不要触上暗礁。
实际上,并不是这些信息真的被藏在空气中,而是它们被储存在某个互联网页中,这个网页的地址不是与某个人或某个组织有关,而是与地球表面的各个点一一对应,当你移动时,你的手机或PDA(个人数字助理)中的GPS接收机会不断地进行检测,看看与某个特定点相对应的网页上有没有留下什么信息。如果先前从那里走过的人留下了一小段信息,那么不管是文本形式的还是声音形式的,它都会显示在你的手机的屏幕上或在你的耳机中响起。
感谢GPS接收器系统的快速发展,所有这一切完全有可能实现。GPS接收器系统可以对你在地球表面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它们依靠一个由24颗卫星组成的网络,这些卫星可以不断地向地球发射无线电信号。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可以接收来自不同卫星的信号。通过对比这些接收器就可以计算出你的位置。在十几年前,买GPS接收器一般需要花费10万美元,而现在只需要花费100美元,而且GPS接收器的磁针也越来越小,原来有手提箱那么大,现在小到可以置入手机、手表内。
如今,许多汽车都配备了GPS定位器,但带GPS定位器的手机还是凤毛麟角。不过,情况正在悄然改变。现在,美国制造的手机必须带有某种定位技术,当需要紧急服务时,可以通过手机判定他们的位置。欧洲的手机制造商们也在讨论类似的问题。当每个人身边都带有一个定位器时,我们就可以在空气中留言了。
小题1:下列不属于“所有这一切”实际所指内容的一项是
A.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将信息放在空气中,也可以在空气中读取别人留下的信息。
B.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保持联络的方式将成为下一种风靡世界的通信方式。
C.把信息储存在某个互联网页中,这个网页的地区与地球表面的各个点一一对应。当你移动时,你的手机PDA中的GPS接收器不断进行检测,获取信息。
D.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无论是文本形式的还是声音形式的信息,都可接收。
小题2:下列不属于“GPS精确定位”的必要条件的一项是
A.一个由24颗卫星组成的网络,这些卫星可以不断地向地球发射无线电信号。
B.你身边带有GPS定位器,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可以接收来自不同卫星的信号。
C.对比这些接收器。
D.计算出位置。
小题3:依据文章的内容,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时尚的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通信方式,必将被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与空气对话的通信方式取而代之。
B.现在,美国的手机已都带有某种定位技术,当需要紧急服务时,可以通过手机判定他们的位置。
C.全球定位技术,已被欧洲的手机制造商所应用。
D.要在全世界实现与空气“对话”,最大的障碍是定位器(GPS)应用的覆盖面不广。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日落地方的青鸟
郭雪波
(1)也许有人想当然,进盆地就是往下走,尤其是进入著名的柴达木盆地。然而,你们错了,我也错了。车进当金山口便开始爬坡,进入阿尔金山南麓,还是在爬坡,进入一望无际、白色茫茫的盐碱荒原仍在继续往高处爬坡。
(2)我终于疑惑了,低声嘀咕,盆地怎么会是高原呢?老黄给我补了地理课。柴达木盆地其实是海拔2000-3000米的高原,青海油田的最高井架在盆地海拔3400米处。西边的昆仑山,北边的阿尔金山,东边的祁连山,合围捧出这一个椭圆形平坦盆地。我茅塞顿开,为自己的无知和想当然而不好意思。
  (3)一只孤独的鸟,伴我们飞行。它要去哪里呢?为何与我们飞驰的车为伴?它如此单薄而孤寂,没有其他同类伴友,难道它以为只有我们这靠轮子滚动的铁制家伙才是可信赖的伴侣?它比麻雀大,比猫头鹰小,像我们老家草原的百灵鸟,可翅膀长,颜色又微微发黑,有些铁青色,给人感觉十分坚毅和具有流线美。我叫不出它的名字,且叫它青鸟吧。因为,这里地处青海,只有这里的荒原才有这样的鸟。
(4)高原的风很烈,能把骆驼吹跑。青鸟巴掌大的躯体尽管抖抖闪闪却聪明地贴着地面飞行,躲开那猎猎大风;车轮子扬起的尘沙如浓烟滚滚,一时把它给吞没了,以为它停下了吧,却又从那一道尘幕中飞冲了出来,像一位从银幕后闪出的明星,风采依然。
  (5)它真是一只固执的鸟。抑或是它迷路了?误认为跟随人类乘坐的汽车便可找到能生存的家园?倘若是那样,它就错矣。老黄已告诉我们,我们去的地方可是“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三绝地。
  (6)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判断也是错误的。青鸟不是一只笨鸟。它并没有显出惊慌的样子,也不像没有目的地乱飞,它的飞翔十分熟练且很有节奏,完全像一位高超的琴手在空中用双翅弹奏着一组组轻缓优美的旋律名曲。
  (7)那么,它,这只诗一般飞翔的青鸟,究竟奔往何方?谜底不久便揭开了。车队缓缓驶上又一层高地盐碱滩时,那只青鸟“啁”一声欢叫,便落下去了。准确点说是一个猛子扎下去的,就如一只鱼鹰从空中一个猛子扎进水里一般。
  (8)路旁十几米远处,有一丛植物,灰黄色,十分显眼。任你举目望去,这片白茫茫的地带,只有这丛唯一的植物,有生命力的,活着的,灰黄颜色下略带浅绿的植物!
  (9)青鸟的欢叫犹如唱着悠扬的歌,然后它便不慌不忙地叼起那从植物的草籽和嫩叶,还有依附在上边的虫豸。原来它是来进餐的!为了这丛唯一的植物,这么远距离的飞行。它,这只青鸟,简直是一只精灵。显然,它的心中十分清楚,这片恐怖的戈壁荒原上哪里长有可觅食的植物,哪里可以落脚。它精明,做事心中有数,而且坚忍不拔,不屈不挠。
  (10)供青鸟食物的那丛植物叫骆驼草,也称骆驼刺,以耐旱、耐冷、又耐热以及生命力的顽强而著称。也就是这样的植物,才能在这片泛着白茫茫芒硝和盐碱的不毛之地扎下根,抽出绿叶,结出果子,完成一次生命的循环。它帮助那只不屈的青鸟生存,完成它的生命延续和繁殖。
(11)它冲我们车队鸣啼几声。似乎在告别,又似乎在警告,提示我们前边将连一棵骆驼草都没有了,鸟更不去,剩下的只有“风吹石头跑”了。
  (12)我有些留恋那只鸟了,那只精灵。哦,青鸟。
(13)老黄告诉我们,前边的目的地———几百公里之外的“三绝地”尕斯库勒,也有一群青鸟,一群觅食的青鸟。它们在那个死亡地带寻找的食物叫石油。
(14)哦,前边的那群青鸟,在那遥远的日落的地方。我心中油然生出一种崇敬。
(选自《中国60年抒情散文100篇》
小题1:第(1)(2)段写车子爬坡进入盆地,写 “我”疑惑的用意是什么(4分)
小题2:第(3)(4)段画线的句子对青鸟的描写,写法上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第(10)段重点写了骆驼草,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4:纵观全文,文章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意蕴?请加以探究。(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一个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
他矮胖胖的。
他所在的四川安县桑枣中学,连续l3年都是全县中考第一名,周围的家长都拼命把孩子往里送。学生最多的班,有80多名学生,最前排的学生几乎坐在老师下巴前。
地震来临时,他正在绵阳办事。第一波震荡刚过去,他立即驱车飞快地往学校赶。   
路上他就怕学校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会出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那栋楼连楼梯栏杆都是摇摇晃晃的,没有人敢为这栋楼验收,老师和学生谁也不愿意搬进去。
后来,他当领导了,下决心要修这栋楼。
他发现与这栋楼相连的厕所楼质量很差,污水锈蚀了钢筋,就先拆除了;他发现楼板缝中填的是水泥纸袋,生气地重新灌注了混凝土;他将原来华而不实却又很沉重的砖栏杆拆掉,换上轻巧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
接着,他又对这栋楼动了大手术,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的要求,从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重新灌水泥,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他动手测量,每根柱子直径加粗了15厘米。
学校没有钱,他一点点向教育局要,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5万元地化缘,利用寒暑假和周末,蚂蚁啃骨头般,一点点将这栋有l6个教室的楼修好了。
他知道,教学楼不建结实,早晚会出事。就是组织不好,造成学生踩踏事故,也没法向娃娃家长交代。
于是,他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
演习的这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
娃娃们早已被事先教育好:教室里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班必须排成单行,两个班合用一条楼梯,在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疏散到操场上站在自己的固定位置上。他让人计时,不比速度,只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
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放晚自习和紧急疏散时——都是教学楼中人流量最大的时候,他要求老师站在各层的楼梯拐弯处。因为拐弯处孩子最容易摔,如果摔了,老师可以把将孩子从人流中抓住提起来,不至于让别人踩到娃娃。   
刚搞紧急疏散时,学生当是娱乐,有反对意见,但他坚持。
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那天地震,他不在。学生们正是按着平时学校要求、他们也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
地震波一来,老师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
老师们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门。
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了教室。唯一没按学校要求的是,几个男生护送着—位挺着大肚子的老师同时下了楼。
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里,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
学校所在的安县紧临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90多位教师的房子都垮塌了,其中70多位老师,家里砸得什么都没有了。
他从绵阳疯了似的冲回来,冲进学校,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他的学生,11岁到15岁的娃娃们,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那栋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
那座楼上的教室里,地震时坐着700多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
这时,他浑身都软了,哭了。
通信恢复后,老师们大声骄傲地告诉家长: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说话时眼中噙着泪。
学校的墙上写着:“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
他叫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
小题1:通观全文,叶志平校长的“避险意识”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小题2:本文没有什么直接褒贬的议论和抒情,通篇充溢着对叶志平校长的敬佩与赞誉。请以文章第八段画线部分的内容为例,评析文章是如何达到这样的表达效果的。(5分)
小题3:有人认为,这篇通讯角度单一,只从“避险意识”的角度来写叶志平,而学校教学质量高等方面仅一笔带过,错失了多视角全面表现一个优秀校长的机会。你认为呢? (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