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我们如何与后现代主义对话 谭晓婷后现代主义思潮繁荣于冷战后期,它认为过去的发展是一种异化了的发展,已脱离了人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我们如何与后现代主义对话 谭晓婷后现代主义思潮繁荣于冷战后期,它认为过去的发展是一种异化了的发展,已脱离了人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我们如何与后现代主义对话
谭晓婷
后现代主义思潮繁荣于冷战后期,它认为过去的发展是一种异化了的发展,已脱离了人类所追求的本来目标。在深刻批判现代性的同时,后现代主义深层次地体现出对人的根本关怀,积极寻求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文精神与科技精神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倡导一种多元化的社会生态环境,去实现全球化所需要的一种既有文化多样性又有全球整体性的哲学突破。
杰姆逊指出,后现代的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表现为:以电视和电脑为主导的新的信息方式导致的信息全球化;以资本跨国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以两极世界消失和世界重寻政治新秩序的把全球各种文化力量都卷进世界政治中来的政治全球化;以消费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趣味全球化;以网络、电影、电视、录象、歌曲、服装、饮食、旅游、广告等形成文化工业和流行模式的文化全球化,等等。
有人说,如果西方属于后现代的话,当代中国则属于前现代,既然我国的现代性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又何谈抛弃现代性去关注后现代呢?然而,事实上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正是在后现代的全球化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中国成为整个全球后现代时代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那么,我们与后现代思潮对话有何必要呢?正如美国后现代世界中心主任大卫·格里芬在《后现代科学》一书中文版序言中指出的:“中国可以通过了解西方国家所做的错事,避免现代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这样做的话,中国实际上是‘后现代化’了。”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大众传媒迅速普及,消费文化市场已经形成,商品化逻辑、资本逻辑已渗透市场经济诸多领域,后现代语境氛围日渐浓厚。然而,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沉迷于对科学技术的崇拜。后现代思想家坚决反对科学至上的观念,抨击科学话语的霸权。后现代学者指出,科学的价值实现既依赖于科学知识的真理性和实用性,也依赖于对科学的应用方式。科学本身并没有对与错,但是科技的不当应用会给人类带来害处,科技的价值既依赖于使用者及其使用方式,还取决于应用的文化环境条件。后现代主义主张消解科技话语的霸权地位,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良性互动,实现一种绿色和平。在中国,对科学应用方式的研究,在体制上还缺乏相关论证和保障体系,后现代主义对科技的反思和批判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
当下的中国已进入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阶层正在***,不同社会阶层在收入和利益分配上的差距不断拉大,各种社会矛盾、摩擦和冲突交错汇集。如何构建一种和谐的社会发展状态?格里芬曾指出:“后现代社会的思维拒斥支撑着现代社会政策的实利主义以及被这种实利主义信条所驱动的追求无限增长的政策。”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虽然在理论上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但在实践中,对社会发展所设定的规划指标,基本上是围绕经济增长制定的;文化、环保、人与人的和谐共处等方面则被当做次要手段而忽视。经济指标是现代化建设的硬指标,没有经济的现代化就不会有社会的现代化,但只有社会、文化、自然、经济综合协调发展,才预示人们生活质量的真正提高,才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碰撞产生火花,对话蕴含智慧。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理念提醒我们,应从整体上认识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多元与统一、个体与整体的和谐统一的重要性,强调改造人类自身将成为活动重点,以生命的“延续性”代替文明的“增长性”,以多元发展模式、公正平等为发展准则。对于正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和谐理念,对我们如何避免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青年报》2010年4月12日
小题1:下列选项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坚决反对科学至上的观念,主张消解科技话语的霸语权地位,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实
现一种绿色和平。
B.后现代主义深层次地体现出对人的根本关怀,积极寻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关系,倡导一种多元化的社会生态环境。
C.强调改造人类自身将成为活动重点,以生命的“延续性”代替文明的“增长性”,以多元化发展模式、公正平等为发展准则。
D.把实现全球化所需要的一种既有文化多样性又有全球整体性的哲学突破作为追求目标。
小题2:下列对“我们有必要与后现代主义对话”理由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下的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有必要构建一种和谐的社会发展状态。
B.因为在中国,对科学应用方式的研究,在体制上还缺乏相关论证和保障体系,所以后现代主义对科技的反思和批判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
C.碰撞产生火花,对话蕴藏智慧,与后现代主义的对话让中国更加明确了只有社会、文化、自然、经济综合协调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才真正提高。
D.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和谐理念,对我们如何避免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
小题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的现代性都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就无从谈抛弃现代性去关注后现代。
B.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理论上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在实践中要围绕经济增长制定规划指标,并且文化、环保、人与人的和谐共处等方面也不能当做次要手段而忽视。
C.中国避免现代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是中国进入后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
D.杰姆逊指出,后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由信息、经济、政治、趣味、文化五个方面组成的全球化的时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一个作家写人性是永远不错的
著名作家迟子建做客新浪网,畅谈新作《白雪乌鸦》。
主持人:您为什么会推出一部写哈尔滨鼠疫题材的作品?
迟子建:每一个作品的产生都跟作家自己生活的那块土地有关,我的这种土地的归属感尤其强烈,我在白山黑水之间长大。我原来对发生在1910接近冬天至1911春天之前结束的哈尔滨这场大鼠疫一无所知,“非典”的时候,有关灾难的报道很多。哈尔滨当地的报纸也做了报道,说采取的所有措施,和一百年前的大鼠疫时的完全一样,建立隔离病房,隔离病房有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最后失控的时候封城,包括大批量的加工口罩,……因为是伍连德发明的,叫武氏口罩。这一系列的科学防范使发生在清王朝末年的这场鼠疫确实最后控制住了。
主持人:您后记中提到医学博士伍连德,感觉他并不真是小说中最核心的人物,可以说这部小说里没有一个核心的人物,零零散散很多小人物都让人触动。您如何去揣摩、捕捉一百多年前小市民身上的那些特质?
迟子建:从情感、出生背景、我以往的写作经验,还有我对文学的理解等等来讲,我更容易贴近三教九流底层的小人物。之前我的《伪满洲国》,写到杨靖宇,类似伍连德,都是英雄式的人物,但是我着墨并不多。鼠疫发生是不选择人的,不管你是医生、是官员还是小商贩,这个敌人的***伤力在于普遍出现,谁都可能被它击中。 普通百姓承受它的几率更高,这些普通的民众在鼠疫中是什么样的生活形态?还有欢笑,还有爱吗?这是我要追寻的。我的笔要去挖掘这样的小人物,写他们在鼠疫中的种种表现。写作之前我又到了老傅家甸,还坐在小巷子里吃小吃,体验生活,培养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心和那个时代贴得近些,让自己一点点过渡到一百年前的时代,然后就走进去了,写得很自如、很畅快。
主持人:很多人看过小说之后觉得《白雪乌鸦》有着一股忧伤、压抑、沉重的气息。但是我读完以后,更读出了对生命的释然。
迟子建:你能读出这种感觉我特别开心。这是我写作的初衷。我觉得仅仅写灾难,写痛彻心肺的这种东西,确实也能很震撼,写起来也不会吃力。但是如果能把死亡中的活力写出来,把死亡中的温暖写出来,让读者体会到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更好。人类生存的历史就是不断跟灾难做斗争的历史,没有哪一场灾难能把人类消灭了,人类总是度过了一道一道的难关。除了科学的力量帮助我们,还有就是中国民众在灾难面前的那种坚韧、不屈和乐观精神,个体的力量不经意地形成了一股群体的向上的力量,最后的一种超然、释然和温暖。小说最后一章“回春”, “春水又涌流了,熬过了鼠疫,树上又有新绿了,南方的鸟又回来在傅家甸的街市里开始在叫了,生活又终于继续”。这确实是一种释然的感觉。作为一个写作者,这也是我的一种幸福。
主持人:死亡是《白雪乌鸦》的一个主题,因为不断地看到一些小人物离去。但是这里的死亡面前有一种生机,这里的死亡竟然让我感动甚至是感到美丽。
迟子建:小说中的陈雪卿为爱而死,为时代而死,她以一种决绝的方式自我凋零,她是一个特别美的化身。重孝道的山东人秦八碗,因官府怕传染制止他举棺入关而为母亲殉葬。我觉得这两个人都是很悲壮的人物。其实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普通大众的情感世界都是格外丰富的,他们身上能找到我们期许的情感生活。不论哪个时代,不管有多少道德的束缚,人们内心的情感也是自由的。作为一个作家,有责任真实地去反映人物内心最真实、最纯美的这种情感。我很喜欢他们这种默默的相守。
主持人:有读者给您留言,觉得您还写到了灾难中人性的光辉,您这么看吗?
迟子建:我觉得有道理。在灾难当中如果没有人性的光辉,生命就失去了光彩。像生活中的倒霉蛋王春申,有一种非常英雄的举动,加入了感染几率特别高的运送尸体的抬埋队,很危险;傅百川,为了鼠疫防控出资、出智,鼠疫过后家业败落了一半,他们都是具有人性光辉的人。鼠疫把小人物的很多英雄的举动激发出来了,那些很小的举动,展现的是人性的善良。而一个作家写人性永远是不错的。人性最复杂。如果你把小说当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人性的一面写出来,这个作家走的就是正路。
主持人: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现在又在评审的阶段,您这次又有一部作品入选,您怎么看待写作和获奖?
迟子建:在聊天的时候,遇到知音,你就会很感动,得奖很像这样。你写了很多东西,可能不会碰到特别理解你的人,可是你一直在写,觉得也足够了,因为写作很大程度上是挑战,要给自己不断设置各种困难和障碍往前走,不得奖照样要写作,而且要不停的往前走。当然有了奖励,有了一种肯定,你会心里有一股暖流。但是我从小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生活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我抵御外界世界一切的好与不好都有天生的免疫力。得奖我很开心,不得奖我仍然一样写作。我特别喜欢雨果,他是人道主义作家,70多岁还在写作,我希望自己有幸活到80岁的时候依然有蓬勃的创造力,而且写出的作品不让自己感到脸红……
小题1:下列对访谈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迟子建是一个时代感特别强烈的作家,非典发生的时候,她马上想到了哈尔滨大约百年前发生的那场鼠疫之灾,因此创作了《白雪黑鸦》这部表现人类如何面对灾难的小说,借以表现非典时期人的精神。
B.在《白雪黑鸦》中,作者没有把塑造英雄式的人物作核心,而是写了众多的小人物,如秦八碗、王春申等,是因为作者要表现的是人性,是人类群体的力量和精神。
C.访谈中的迟子建带给我们一种感动,她让我们知道,不管市场多么喧嚣,有这样的一些作家,她们在认真地从事着自己的工作,关注生活,执着创作,反映人性,她们是文学的希望。
D.围绕着《白雪黑鸦》展开的访谈,让我们了解了这部小说的题材、人物、主题,也看到了作者关注社会,贴近生活,认真负责的创作态度。
E.访谈的最后,迟子建提到了大文豪雨果,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自己作品的期待——希望能达到雨果的创作成就。
小题2: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6分)
小题3:网友评价迟子建是“一位认真的好作家”,结合文本阐述这样评价的理由。(6)
小题4:“这确实是一种释然的感觉。作为一个写作者,这也是我的一种幸福”,结合文本,理解迟子建这种幸福的内涵,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鲁迅与诺贝尔奖
罗广林
曾经有人将诺贝尔文学奖的话题推到了鲁迅面前,但是鲁迅认为这于他是极不合适的。有人把他的辞避看作伟大的谦虚,这只是中国式的迂腐之见。好在鲁迅自己是公正而且清醒的。
现代化已经成了几乎一切民族的文化目标,而且成了除中国以外其他几乎一切民族的价值标准。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是从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把鲁迅放到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中去考察,不难看出,鲁迅没有为现代化文化提供任何文化建树。无论是他的医术,还是他的文学观念;无论是他的人道思想,摩罗精神,人和非人的意识,还是他的进化论,阶级观,乃至于他的发式,他的西装,他的见了友人握握手的习俗,全都是从西方来的。他区别于其他中国思想家的根本之处,就在于他的精神是完全现代化的即西化的。可是,这些东西在西方是什么呢?是普遍的社会现象,是渗透到一切生活领域中的文化精神,是内化到了每一个大人小孩头脑中的内在素质,或者换一个角度说,是从西方人的生活中和心灵中培育生长起来的果实。鲁迅只是虚心地学习了那一切,而且视若珍宝,用来对中国文化作最有力的批判。在世界思想史上,他无法成为发明者创造者,而只是一个运用者操作者。而且他刚领略到西方文化的要旨,就一直忙于运用和操作,无暇去做更具体更学科化的研究。站在这样的文化水准上,又身处连运用者操作者都寥寥无几的社会之中,要他拿出堪与西方大师相媲美的文学成绩,是不现实的。这里就不说鲁迅的具体作品吧,说多了会触伤自称是鲁迅的捍卫者的人们的感情,也许还会触伤民族自尊心,据说这种自尊心是很高尚的。
要说思想的犀利猛鸷,《坟》可以作证;要说观察的深刻,《呐喊》、《彷徨》可以作证;要说表现力,《野草》可以作证;要说文体的智慧,全部杂文可以作证。而他的整个灵魂,表现出对于人类苦难的丰富感悟和深广同情。他的战斗的一生,更证明着他是个十分坚强十分彻底的人。也就是说,就个人素质而言,他应该可以成为世界意义上的优秀思想家优秀文学家。而他终于没有成为,原因乃在于他的民族。
中国人总是用裹脚布的眼光来看待西方的领带。当西方人向一个又一个新的文化高度艰苦跋涉时,我们却盘脚坐在圆明园的废墟上,看着他们努力扭动的屁股发出下流的嘲笑。鲁迅先生是个真诚的人,他以强大的生命意志和向善之心,向西方人的队伍急追而去。当他气喘吁吁赶到那个队伍中时,他的第一发现就是自己是个侏儒。在他所尊敬的卢梭们达尔文们马克思们托尔斯泰们面前,他的确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和自惭形秽的侏儒。历史竟然以这样叫人不寒而栗的结论,来回报鲁迅的艰辛努力。一次又一次,永远是这样。直到我们这一代,还只能是这样。
一个人可以凭着自己的人格成为崇高的人,而要成为对人类有所贡献的文化巨人,却必须仰仗自己民族的文化力量。我这里不光是指该民族的文化传统,更指该民族正在运动着的现实的文化实践(卢梭正是通过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走向世界的)。作为自由意志的鲁迅,是人类史上屈指可数的最光辉的形象之一,他可以毫无愧色地步入卢梭、拜伦、托尔斯泰、尼采们的队列。可是他们走近人类文明的贡坛时,只有鲁迅两手空空,好像一个误入祝寿宴席的穷人,忏悔般地自言自语:我一无所有,我一无所有。当他的同胞捧来几本旧书向他打手势时,他终于无限羞愧地流出了眼泪。我也像鲁迅一样流着眼泪,因为我与他一样清楚,作为文化人,他只是一个向中国人传播火种的转运者或日翻译者。中国秦汉以后,每一个文化人都是注释家。近代以来,国粹派仍在摇头晃脑地忙于注释,反传统的人们则都成了翻译家。与别人不同的是,鲁迅在这种比创造更为艰难的翻译中,把自己磨砺成了一个无从翻译的灵魂。西方人永远不会懂得鲁迅,甚至没有这个必要。他们只需尊崇原作者即创造者。如果要他们把鲁迅迎到卢梭纪念馆或诺贝尔纪念馆中奉为神明,当然不合适。中国人一直怀着这种奢望,久久不肯破灭,只能说明中国人连翻译家的东西都还远远没有读懂,也就是对于自身还完全无知。现在更有许多人叫嚷着责怪诺贝尔的同胞将我们遗忘了,不惜操起为中国人所不习惯的签名活动,举荐东方巨人,甚至恨不得从长城上拆下几块破砖,去换个诺贝尔
桂冠,来为这个文明古国装点门面。这除了无知以外,还多了一点无耻。我还为他们羞耻呢。
不知羞耻的人们啊,我们来反思一下吧。在这个世界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除了被迫贡献了许多白银和死尸以外,其他还贡献过什么呢?鲁迅的贫乏乃是他的民族的贫乏。
对于一个巨人来说,诺贝尔奖能算什么,得上一百回,也不过分。可是,鲁迅在经过了比西方任何文化巨人都艰苦一百倍的奋斗,站到了一个巨大民族的制高点上以后,当他面对这么一项虽然高贵却又平常的文学荣誉时,他竟然只能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轻轻地说:我不配。
这是多么残酷的清醒。
小题1:第三段末尾说,鲁迅“应该可以成为世界意义上的优秀思想家优秀文学家。而他终于没有成为,原因乃在于他的民族。”这句话怎么理解?(6分)
小题2:第四段开头说,“中国人总是用裹脚步的眼光来看待西方的领带”,这句话怎样理解?(6分)
小题3:第五段说,“要成为对人类有所贡献的文化巨人,却必须仰仗自己民族的文化力量”,这里的“自己民族的文化力量”主要指什么?(5分)
小题4:就全文看,作者认为鲁迅无由获诺贝尔文学奖,有哪几方面的原因?(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记者:最近媒体对你的《<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争论很多,有人说你把国学经典讲得出神入化,有人认为你误读了经典,你怎么看这些争论?   
于丹:这些争议,关系到我们究竟怎么看文化,文化是狭义、静态的,还是广义、动态的。在我看来,文化首先是一种生态,在《周易》中文化的意义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观察世间百态、人间万象,最后进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文化是流动、生长的形态,重要的是“文而化之”。过去很多文化人,著作等身,但他的生命境界远没达到“化”境,比如苛刻、斤斤计较、不通达透彻,这都是“文而不化”。
另外,文化是个“金字塔”,越到塔尖越是精英化,但它的研究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精英研究肯定是必需的,但绝不是文化的全部。金字塔越往基座走就越是草根。我个人有个理解,民主这个词不是政治的专有名词,更重要的,民主在于文化权利。难道经典仅仅是精英的特权吗?我认为,经典是大众的文化权利。过去我们把经典供奉得太高,以至于让大众去膜拜。
记者:所以你的《<论语>心得》是面向草根的?
于丹:经典在塔尖上的价值已被历朝历代证明过了,我想提出一个新命题:在金字塔的基座上我们还有一个陌生的证明的可能吗?我们不再以研究者、膜拜者的心理去证明那个塔尖,而是让经典进入大众生活。我所做的尝试是文化普及的意义,跟精英研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
过去,我们文化中有种不良的东西,就是简单的二分法、一元论,凡事非此即彼、非对即错。其实文化选择是多选的啊,塔尖上的精英文化、塔基上的草根文化、生生不息的大众文化,所有文化熔铸一体,越多元越健康,文化是需要一种胸怀去建设的。“如果说我跟孔子的原意不同,那么欢迎每个人心有所得。”
记者:作为一个不是古典文化专家的人,解读《论语》,你认为精准性是不是必要的东西?
于丹:我首先要特别严肃地澄清一个概念,我做的从来不是经典的解读,我做的就是心得,我从没出过《论语解读》或《庄子解读》。我是一个传媒研究者,并不是古典文化有话语权的经典研究专家,但我所了解的古典文学知识,在我和大众沟通时,我想,它应该是相对够的。
之所以选择“心得”方式,就是从不追究解释的精准性,从不做字句的训诂,而是做意义的阐释。训诂学、音韵学这些东西人民大众了解吗?大众需要了解吗?“心得”就是“一心所得”,是在外延、感悟上的一种延伸,我不做内涵上的解释,这里无所谓什么是本意。
记者:很多观众仍会把你的心得看做是孔予和庄子的本意,对此你怎么看?  
于丹:我出的两本书后面都附了原文,是我对出版社提的要求,读者看了前面之后,自己有什么想法,翻原文再想一想。我想做的就是一个导读,我想告诉大家读完经典的效果;在心灵上我们可以这么快乐、豁达,这不好吗?“无非是以一种快乐心情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每个人都不要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标准答案,你可以进行自己的延伸和感悟。我希望提供的是一个方式,而不是结论,提供的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记者针对有人认为于丹的《<论语>心得》讲得出神人化,而《<庄子>心得》误读了经典的争论,对于丹进行了专题采访。
B.于丹面对媒体对她的“心得”的争议,非常冷静,她以如何看待文化的标准来阐述自己的“心得”,强调“文而化之”的流动、生长的生态文化观点。
C.“如果说我跟孔子的原意不同,那么欢迎每个人心有所得”的言外之意是:不要把矛头对准我于丹,希望大家都能够走进《论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D.“我所做的尝试是文化普及的意义,跟精英研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是于丹对“文而不化”的“文化人”的委婉批评,是对自己观点和做法的肯定。
E.于丹采用了避重就轻的策略,从如何看待文化、如何认识经典等方面,比较巧妙、机智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令人叹服不已。
小题2:记者从四个方面(角度)对于丹进行了深入访谈,请简要概括。(每个方面15字以内)(8分)
小题3:第三段中有“金字塔越往基座走就越是草根”一句,结合前文,谈谈用“金字塔”和“草根”来表达有什么含义。(6分)
小题4:本文结尾说:“我希望提供的是一个方式……而不是终点。”请联系文中提到的“准确性”和“本意”问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1分)
雕刻家刘开渠
郁达夫
我同刘开渠认识,是在十三四年前,大约是在民国十一二年的中间。那时候,我初从日本回来,办杂志也办不好,军阀专政,社会黑暗到了百分之百,到处碰壁的结果,自然只好到北京去教书。
在我兼课的学校之中,有一个是京畿道的美术专门学校;这学校仿佛是刚在换校长闹风潮的大难之余,所以上课的时候,学生并不多,而教室里穷得连煤炉子都生不起。同事中间,有一位法国画家,一位齐老先生,是很负盛名的;此外则已故的陈晓江氏,教美术史的邓叔存以及教日文的钱稻孙氏,比较和我熟识,往来得也密一点。我们在平时往来的谈话中,有一次忽而谈到了学生们的勤惰,而刘开渠的埋头苦干,边幅不修的种种情节却是大家所公认的事实。我因为是风潮之后,新进去教书的人,所以当时还不能指出哪一个是刘开渠来。
过得不久,有一位云南的女学生以及一位四川的青年,同一位身体长得很高,满头长发,脸骨很曲折有点象北方人似的青年来访问我了;介绍之下,我才晓得这一位像北方人似的青年就是刘开渠。
他说话讷讷不大畅达,面上常漾着苦闷的表情,而从他的衣衫的褴褛,面色的青黄上看去,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埋头苦干,边幅不修的精神来。初次见面的时候,我只记得他说的话一共还不上十句。
后来熟了,见面的机会自然也多了起来,我私自猜度猜度他的个性,估量估量他的体格,觉得像他那样的人,学洋画还不如去学雕刻;若教他提锥运凿,大刀阔斧的运用起他的全身体力和脑力来,成就一定还要比捏了彩笔,在画布上涂涂,来得更大。我的这一种茫然的预感,现在却终于成了事实了。
民国十二年以后,我去武昌,回上海,又下广东,与北京就断了缘分。七八年来,东奔西走,在政治局面混乱变更的当中,我一直没和他见面,并且也没有听到他的消息。前年五月,迁来杭州,将近年底的时候,福熙因为生了女儿,在湖滨的一家菜馆,大开汤饼之会;于这一个席上,我又突然遇见了他,才晓得他在西湖的艺专里教雕刻。
他的苦闷的表情,高大的身体,和讷讷不大会说话的特征,还是和十年前初见面时一样,但经了一番巴黎的洗练,衣服修饰,却完美成一个很有身份的绅士了;满头的长发上,不消说是加上了最摩登的保马特。自从这一次见面之后,我因为离群索居,枯守在杭州的缘故,空下来时常去找他;他也因为独身在工房里作工的孤独难耐,有时候也常常来看我。往来两年间的闲谈,使我晓得他跟法国的那位老画家详蒲奢Jean Boucher学习雕刻时的苦心孤诣,使我晓得了他对于中国一般艺术政治家的堕落现状所坚持的特立独行。我们谈到了罗丹,谈到了塞尚,更谈到了左拉的那册以塞尚为主人公的小L’Oeuvre,他自己虽则不说,但我们在深谈这下,自然也看出了他的同那篇小说里的主人公似的抱负。
他的雕刻,完全是他的整个人格的再现;力量是充足的,线条是遒劲的,表情是苦闷的;若硬要指出他的不足之处来,或者是欠缺一点生动罢?但是立体的雕刻和画面不同,德国守旧派的美术批评家所常说:“静中之动,动中之静”等套话,在批评雕刻的时候,却不能够直抄的。
他的雕刻的遒劲,猛实,粗枝大叶的趣味,尤其在他的Desingns里,可以看得出来;疏疏落落的几笔之中,真孕育着多少的力量,多少的生意!
新近,他为八十八师阵亡将士们造的纪念铜像铸成了,比起那些卖野人头的雕塑师的滑稽来,相差得实在太远,远得几乎不能以言语来形容。一个是有良心的艺术品,一个是骗小孩子们的泥菩萨。这并非是我故意为他捧场的私心话,成绩都在那里,是大家日日看见的东西。铜像下的四块浮雕,又是何等富于实感的杰作!
刘开渠的年纪还正轻着,当然将来还有绝大的进步。他虽则在说:“我在中国住,远不如在法国替详蒲奢作助手时的快活。”可是重重被压迫的中国民众对于表现苦闷的艺术品,对于富有生气和力量的艺术品,也未始不急急在要求。中国或许会亡,但中国的艺术,中国的民众,以及由这些民众之中喊出来的呼声民气,是永不会亡的,刘氏此后,应该常常想到这一点才对。
一九三五年四月一日
小题1: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纵观全文,本文表现了刘开渠哪些特点?试分点举出。(6分)
                                                                         
小题3: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4:本文的结构是很有层次的,试分析本文的结构布局。(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梦里颜色知多少
人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有些人的梦是黑白的,有些人的梦却五彩缤纷,研究者尝试从各个角度解释这一现象,唯有一位科学家注意到这两个实验的年代正是电影从黑白向彩色过渡的时期,于是他提出了新的主张。
2003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斯伟茨格贝尔发现,20世纪40年代是黑白影视的黄金年代,当时一项调查表明,大多数人说他们的梦从未或很少有颜色。在那段时期前后,却有许多关于彩色梦的报道。“这说明我们对自己的感觉知之甚少,”斯伟茨格贝尔说,“至少从某个角度展现出我们关于自我体验的知识匮乏。”他认为,美国人在艾森豪威尔时代做的梦和其他时代并没有什么不同。
“我们对梦中大脑的活动知道得不多。”伦敦大学的格拉泽评论说,“不过对睡眠者的大脑进行扫描,也许能在彩色梦境出现时,显示出大脑哪一块区域更活跃,另外,那梦的颜色可能是模糊的,就像小说家不通过颜色描绘而同样能把一件东西说得绚烂多彩。”
人在清醒状态下,视网膜下锥状细胞感知光线频率的差异,再交由大脑分析得出色彩的知觉。在睡眠状态下,如果大脑活动兴奋,激起涉及色彩的记忆或潜意识,从而给物体“上色”,梦才会是彩色的,为什么有人梦不到颜色?他们很可能没有调动相应的大脑区域来编织梦境。大脑前额叶皮层负责将理性思维和五官的感觉转化为知觉。做梦时,我们一般不进行理性思考,也不太动用这部分大脑皮层。这不但能说明为什么梦境常常是怪异的,更可解释为何梦中不出现色彩——五官的知觉在梦中都不出现,何况色觉。大脑为了充分休息,睡眠时大而有效的神经元群往往处于休眠状态。这同样也导致我们做梦时,会丧失觉醒状态下的认知能力。
色彩并非梦的重要内容。伯格在跨越20年的一系列实验中发现,从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中被唤醒的人,自述在梦中见到色彩的次数要比在白天被问及者回答见到色彩的次数多的多,甚至连以前声称从未做过彩色梦的受试者也如此。在白天回忆梦时,被回忆的只是最突出的情节要点。而有关色彩的细节,倘被问到还能记起,不被问到就会遗忘。因此,我们的梦境通常具有色彩,只是我们常常不记得。
除了时间因素,人对自己梦的颜色的“报告",还受到其他外界因素影响。斯伟茨格贝尔就指出,看了很多彩色电影的人,报告自己做彩色梦的比例,要大于没看过很多彩色电影的人。
人们醒来后,“报告说”自己的梦是彩色还是黑白,并不代表实际梦就是这个颜色。这涉及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人对自身的认知体验是否可靠?科学家还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选自《中国青年》)
小题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加利福尼亚大学斯伟茨格贝尔注意到实验的年代正是电影从黑白向彩色过渡的时期,于是,提出了梦的色彩起源于彩色电影的主张。
B.斯伟茨格贝尔认为,人对自己梦的颜色的“报告”还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C.伦敦大学的格拉泽认为,只要对睡眠者的大脑进行扫描,就能在彩色梦境出现的时候显示出大脑哪一块区域更活跃。
D.伯格在实验中发现,梦的颜色是否被遗忘,与做梦的时间有很大关系。
小题2:下列关于梦里感知色彩的原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做梦时我们一般不进行理性思考,也就不太动用负责将理性思维和五官的感觉转化为知觉的大脑前额叶皮层。
B.有人梦不到颜色,是因为他们很可能没有调动相应的大脑区域来编织梦境。
C.睡眠状态下大脑活动兴奋,激起涉及色彩的记忆或潜意识,从而给物体“上色”,梦就会是彩色的。
D.做梦时会丧失觉醒状态下的认知能力,只是因为在睡眠时大而有效的神经元群处于休眠状态。
小题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的颜色可能是模糊的,但这并不妨碍梦境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B.人对自身的认知体验并不完全可靠,这给研究梦的颜色带来很大难度。
C.彩色电影的出现使人类做的彩色的梦也大量出现。
D.加强对睡眠状态下人的大脑活动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研究梦的颜色。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