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让学术与思想贴近大地吕绍纲 10 月23日,北京大学中文系迎来百年庆典。一个科系的历史,相对于国家史、民族史来说,似乎微不足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让学术与思想贴近大地吕绍纲 10 月23日,北京大学中文系迎来百年庆典。一个科系的历史,相对于国家史、民族史来说,似乎微不足道。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让学术与思想贴近大地
吕绍纲
10 月23日,北京大学中文系迎来百年庆典。
一个科系的历史,相对于国家史、民族史来说,似乎微不足道。但由于特定的机缘,却让其与民族国家的文化心路,唇齿相依。在百年纪念的特殊时日,循着这样的文化脉络,我们能获得怎样的启示?
从倡导文学革命、肩起新文化运动大旗的陈独秀,到立志改造国民性、紧握鞭挞“吃人社会”投枪匕首的鲁迅;从促进国语统一运动中沈尹默等学者的坚定身影,到“以文章报国”莘莘学子的深厚情怀;在北大中文百年跌宕起伏的历史中,时代的主题虽在不断转换,但“阐学术之真谛,济苍生而文章”的精神始终薪火相传。前辈先贤不仅坚持做“一流的学问”,而且矢志于“经世之思想”。正是学术和思想的双重滋养,让北大中文教育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显示出一个科系非同寻常的意义。
有人说,北大中文系或可称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造梦工厂”,启蒙救亡之梦、文明昌盛之梦,梦梦相扣,少的是个人梦,多的是家国梦。
有的梦,已然实现,有的梦,还在路上。虽然时光移易,但“有学术的思想、有思想的学术”的治学宗旨,“为国学问、报国文章”的精神期许,却在一个方面树立起让人尊敬的标杆。正因为有它,才能在历史黑暗混沌的“铁屋子”中,发出一声呐喊,点亮开启民智的灯火;才能在急功近利的众声喧哗中,重提精神守望,保留一份低调与朴素;才能以百年不变的热忱,坚守理想,贴近大地,融入国家思想文化建设的大潮。
为国为民,不落俗世。做有思想的学术,出有学术的思想,二者不可偏废。这样的追求, 又何尝不是人文学科应有的品质?
既立足学术之根本,又保持人文关怀的品质,以思想造就“溢出效应”,尽可能服务国家民族发展的大主题,这是一代代先贤的执着理想,又何尝不是大学精神的真谛所在?
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不少人慨叹,人文学科逐渐被边缘化。然而,可怕的,不是风光不再,而是忘却人间情怀,埋头自顾一亩三分地,失去了提出问题、创造思想的能力;可怕的,不是种种社会问题,而是自我的精神沉沦,插科打诨,人云亦云,缺乏对流俗的抵制和对责任的担当;可怕的,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忘却大学之道、丢弃文化启蒙,变成没有理想的揾食者。
站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历史节点,站在中西文化话语权依然不对等的今天,站在意识形态纷繁复杂的当下,我们将更清晰地认识到,人文学科不仅担负着传承文明、推进学术进步的重任,更担负着坚守民族国家文化与精神底线的重任。
让学术与思想贴近大地。纪念北大中文百年,也正是期望当代学人能有这样一种抱负,能重拾前辈先贤的遗风,从而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
——选自《人民日报》(2010 年10 月29 日)“人民时评”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 北大中文百年即是国家民族命运百年。
B 大学精神的真谛在于立足学术根本、保持人文情怀。
C 文化启蒙与国家思想文化建设仍是“在路上的梦”。
D 为国为民、不落俗世是人文学科的品质。
E 纪念北大中文百年的目的在于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自觉、自强。
小题2:下列不能作为不少人慨叹人文学科“逐渐被边缘化”依据的一项是(   )(3 分)
A 人文学科风光不再。                    B 人文学科缺乏担当。
C 人文学科面临种种社会问题。            D 人文学科独善其身。
小题3:当代学人如何实现学术与思想贴近大地?请概括、分点作答。(4 分)
小题4:发展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是什么?(4 分)
答案

小题1:B、E(A 项中“即是”有误,从文中“……让北大中文教育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 可知,应为“紧密相连”。C 项中“两者”都仍是“在路上”错,文中有“启蒙救亡之梦、文明昌盛之梦,……有的梦,已然实现,有的梦,还在路上”之句,以偏概全;D 项中“为国为民,不落俗世”是一种学术态度,追求“做有思想的学术,出有学术的思想”是人文学科应有的品质。)(答对一项得3 分,答对两项得5 分)小题1:B(从文中“缺乏对流俗的抵制和对责任的担当”可以看出,“缺乏担当”的不是“人文学科”,而是一些人文学科的“学者”。)
小题1:①做有思想的学术,做有学术的思想,两者不可偏废②立足人文根本,保持人文关怀, 服务国家民族发展③防止被边缘化④有强烈的时代意识(或与时俱进精神)(答对一点给1 分)
小题1:重要性:人文学科担负着传承文明、推进学术进步的重任,担负着坚持民族国家文化与精神的底线的重任。(2 分)迫切性:人文学科逐渐被边缘化。(2 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社科文,完成下列各题。
宴饮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学者看来,宴饮可不是简单的饮食烹饪问题,而是关乎国家政治的重要问题。我国考古学发掘证明,在远古时代,先后出现了两种宴饮的方式,第一种是竞争性宴饮,第二种是礼仪性宴饮。宴饮是早期部落(国家)的资源控制策略,是当时部落(国家)的贵族群体之间谋求更大利益和权力的工具之一,也是部落(国家)对外显示其“软实力”的方式。
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尉迟寺遗址,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宴饮的存在。陕西灵宝有一个西坡遗址,出土了距今5500―6000年的“宴会大厅”。这是一个83平方米的宴会厅,用于部落贵族举行盛宴。宴会规模之大,食品之丰富,令人惊叹。那么,在5000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举行这样的盛宴,目的何在呢?原来,在新石器时代,部落内部还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部落之间的竞争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宴饮也就成了部落之间进行竞争的一种“武器”。在食物极其匮乏的远古时期,一场盛宴是该部落实力强大的最好证明,对外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也就是今天所谓的“软实力”。
进入了早期国家时代之后,宴饮的地位更加重要,出现了“礼仪性宴饮”。这时的宴饮高度重视用餐器皿的规格,餐具由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变成了青铜器。伴随着社会关系出现裂变,宴饮也成为等级分化的标志。上层贵族希望通过大型宴会,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威望,获取拥戴,巩固现有的权力;另一方面,也借以彰显自身的高贵和富有,宣示其统治阶层的身份。到了距今约4000年前,作为“礼仪性宴饮”最高规格的“国宴”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早期国家举办盛大的“国宴”,能够宣扬国威,宴会越丰富、越奢华,说明这个国家越富足、越发达,从而震慑四方,不战而屈人之兵。
远古时代,食物是最稀缺的资源,谁控制了食物,谁就拥有了权力。早期国家最大的威胁,不是侵略,而是饥饿,国之根本就是食物供给。作为软实力的宴饮,与作为硬实力的军队一样,在早期国家的政治关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竞争性宴饮”与“礼仪性宴饮”都有规模大、食品丰富的特点,都是“软实力”的体现。
B.在新石器时代,盛大的宴饮活动是部落贵族们在内进行权力争斗,对外宣扬实力的工具。
C.在早期国家时代,青铜器成为礼仪性宴饮的餐具,这说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飞跃。
D.宴饮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早期国家政治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2.根据文意,分条概述新石器时代的“竞争性宴饮”和早期国家时代的“礼仪性宴饮”有哪些不同?(7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两只狼狗
陈永林
老坎的花狼狗总被村长的黑狼狗咬得遍体鳞伤,花狼狗落荒而逃后,黑狼狗高亢雄壮的欢叫声落满村里的沟沟壑壑。
村长听了黑狼狗的欢叫,就知道黑狼狗又打了漂亮的胜仗,几丝满意的笑容便在村长的脸上跳跃不停。可老坎的脸变成了苦瓜脸,他狠狠地猛吸了几口烟,随后,沉重而无奈的叹息和着烟雾一圈圈从嘴里喷出来了。
片刻,花狼狗呜呜地叫着一跛一跛地来了,狗的脸上掉了块肉,骨头都露出来了。老坎的心痛得痉挛成一团,泪水也涌出了眼眶。老坎的女人说,还是把这条狗送人,省得它三天两头遭罪。老坎却舍不得把狼狗送人。这条狗曾救过他的命。他以前在林场当护林员,一回在林中巡逻时,遇到了一只狼,幸好狼狗拼死相救,才把狼打跑了。前两年,老坎被林场减员增效减下来了。林场领导问老坎有什么要求,老坎说,我想把狼狗带走。林场领导一口答应了。老坎每月只拿一百多块钱的基本生活费,可老坎要养活一家人。老坎便求村长分他一点田地。村长很爽快分给了老坎四亩田地。尽管那四亩田地都是村人不愿种的,但老坎很是感激村长。
老坎没想到他的狼狗总是同村长的狼狗打架,而且村长的狼狗身上每回挂彩。村长便不高兴了,村长便对老坎说,老坎,村里人对我把田地分给你意见很大,我的工作很难做。老坎的女人忙给村长下面条。后来老坎把好话说尽了,村长才说回去研究研究。村长出门时摸着老坎的狼狗的头说,你的狼狗好厉害。
村长走后,老坎狠狠教训了一顿花狼狗。
后来,花狼狗同黑狼狗打架,打赢了,必定遭到老坎一顿毒打。花狼狗起初很纳闷,再同黑狼狗打架,它佯装败了,想不到老坎竞奖赏了它几块骨头。花狼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主人只想它打架打输。从此,花狼狗只有一忍再忍……
但让老坎震惊的是村长的狼狗有一天竞被人毒死了。
村长黑着脸说,让我查出来谁毒了我的狗,我决饶不了他。村长说这话时,那闪着刀刃寒光的目光在老坎脸上落了落,便移开了。老坎低下头,浑身激灵灵地打了个寒颤。村长准以为他的黑狗咬了老坎的花狼狗,老坎记恨在心头,便对村长的狼狗下了毒手。
晚上,老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半宿,还不时叹气。女人也被吵得睡不着。女人说,我们没毒死村长的狗,怕啥?老坎说,可是村长以为我们毒死了他的狗。女人说你跟村长说他的狗不是我们毒死的。老坎又叹气。
第二天一早,老坎还是丢了村长家。村长还没起床,老坎站在村长的床前说,村长,你可千万别怀疑我毒死了你的狗,我对老天发誓,我如毒死了你的狗,那我全家都让雷打死。村长一般早晨要睡个好觉,可睡意被老坎弄没了。而且一清早,老坎又说这晦气的话,村长很不高兴,说,老坎,你回家吧。我知道我的狗是谁毒死的。我心里清楚,村长说着转过身,给老坎一个冰冷的脊背。老坎的腿一软,扑通一声,给村长跪下了:村长,我真的没有毒死你的狗,我哪有那么大的胆?村长掀起被子坐起来,大吼:老坎,你还有完没完,我又没说你毒死我的狗!老坎竞哭起来,村长,你一定要相信我……你不相信我,那我就一直跪着。
老坎从村长家出来,心里极清楚,村长还是怀疑我毒死了黑狼狗,怎样才能让村长相信他没毒死黑狼狗呢?
老坎把放有老鼠药的肉包子扔给狼狗时,狼狗嗅出了异味竞不吃。老坎便把肉包子放在手上说,还是吃了吧!其实我也舍不得你离开我,我欠你的恩情,下辈子你变成人我变成狗来还你……老坎哽咽得说不下去,狼狗的眼里汪着泪,呜呜地呜咽两声,眼一闭,一口吃掉老坎手里的肉包子,狼狗蓄在眼里的泪水也滚落下来。老坎的心剜样痛。老坎紧紧搂着狼狗的脖颈,哽咽着说,我对不起你,你心里准恨我,你狠狠地咬我一口吧,我不是人..?…狗的身子很快变冷变硬了,老坎便嚎啕大哭起来,这是哪个千刀万剐的毒死了我的狗……
村长也被老坎的哭声引来了,老坎见村长来了,哭得更凶了,村长劝老坎。死了就死了,哭不活的。老坎抬起满脸是泪水的脸,我这狗可救过我一次命。我们不知道得罪了谁?他竞毒死我们的狗。村长出门时对老坎说,村里还多了两亩水田,不知道你还想不想种?老坎忙说,种,我当然想种。
小题1:第二段中,老坎听到黑狼狗的欢叫为什么发出“沉重而无奈的叹息”?请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5分)
小题2:小说为什么反复强调“这条狗曾救过他的命”?请结合文章,分析其作用。(6分)
小题3: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老坎这一人物形象特点,你怎么评价老坎这个人?(6分)
小题4:老坎为了消除自己的嫌疑,毒死自家的花狼狗,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8分)
(1)村长真的怀疑老坎毒死自己的狼狗吗?结合人物性格和小说情节,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2)老坎毒死救过自己命的花狼狗来消除村长对自己的嫌疑,你认为这一情节安排合理吗?请阐述你的理由。(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2分)
弯曲的乡土路
刘亮程
乡村的道路——至少是传统的乡村土路,基本上都是弯曲的,不像现在的高速公路这样笔直。然而,就在这弯曲的乡土路中蕴含着别样的乡村文化和乡村哲学。
乡村土路代表着一种乡村人在大地上行走的方式。那些弯弯曲曲的乡土路,总是绕过一些东西,又绕过一些东西。不像现代高速公路,横冲直撞,无所顾忌。乡土路的弯曲本身代表了乡村人走路的谨慎和敬畏。它在绕过一棵树、一片菜地、一堵土墙、一堆坟基、一个水坑的时候,许多珍贵的事物被留了下来,这就是弯曲的乡土路告诉我们的全部意义,它是乡村人对待天地万物的一种理念的体现。在弯曲的乡土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乡村人对脚下每一个事物的最起码的尊重,他们不去破坏它,不去践踏它,尽量地绕,绕来绕去,最后把自己的路绕得弯弯曲曲,但是在路的弯曲中保留了土地上许多珍贵的东西。
好多年前,我在伊犁昭苏,看到一棵大榆树立在路中间,当时感到非常惊奇,这么大一棵榆树立在公路的正中间,这是多么大的奇观啊!当地人说,路修到这儿的时候,要通过这棵大榆树。当地政府和包工头都要把这棵榆树砍了。为什么没砍呢?这棵树是当地的神树,附近村民多半信仰萨满教,有病有灾了,会在树上系一个布条,在树下许个愿,灾病就过去了。听说要砍神树,当地人当然不愿意,大家联合起来保护这棵大树。最后这棵树之所以被留下来,是因为修这段路的包工头突然出车祸死了。包工头是主张砍树最卖力的人,推土机都开到了大树跟前,但树没倒,包工头却先死了。这件事把人们震住了,不管是当地政府,还是施工队都一下子对这棵树敬畏起来,这棵树就这样留了下来,它就立在公路的中间,高大无比,几个人才能合抱住。树上挂满了当地人系的各种颜色的布条,好多车辆经过这里时,会自然而然地停下来,在树边拍照。
又过了好几年,我再去昭苏的时候,那棵树却从路上消失了。什么原因呢?说是有天晚上一个司机可能开车打盹了,没看到前面的树,一下子撞到树上,人死了,所以树被砍掉了。我去的时候,距离那棵树被砍掉的时间不长,主干已经被拉走,剩下的枝干则被扔在公路边的污水沟里,那些系满寄托着多少人美好祝愿的布条的枝条泡在污水里。难道人在修这条路的时候,就不能稍微绕一下,绕过这棵树吗?不能。为了追求最短距离和直线化,见山劈山,遇沟架桥,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多少房屋被拆掉,多少农田被侵占,多少棵树被砍伐。没有什么东西能把高速公路挡住,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挡人类走直路,追求最短距离、最低成本的心态。
但是乡村土路会绕,懂得绕。不惜耗费时光,总是绕过一件事物,又绕过一件事物,把自己的路程无限拉长,为的只是尽量不打扰、不践踏大地上的事物。这样一种绕的方式,恰好代表了乡村文化中最珍贵的一点,这是现代人所没有的。我个人认为,笔直的高速公路代表了现代人在大地上行走的粗暴和野蛮,弯曲的乡土路却代表了一种行走的文明。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2010年第4期,有删改)
1.综观全文,弯曲的乡土路蕴含着怎样的乡村文化和乡村哲学?(6分)
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乡土路的弯曲本身代表了乡村人走路的谨慎和敬畏。
(2)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挡人类走直路,追求最短距离、最低成本的心态。
3.文章的题目是“弯曲的乡土路”,作者为什么花许多笔墨去写伊犁昭苏公路上的一棵大榆树的命运呢?(6分)
                               
4.文章最后说“笔直的高速公路代表了现代人在大地上行走的粗暴和野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再谈肖邦
杨燕迪
①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独创的艺术家,身后越难有继承者而形成“流派”,这似已成艺术的定律。这些独树一帜的艺术家,正因其别具一格而对后来者有无穷的吸引力。肖邦对后人的影响,显然很大也很多。可能最接近肖邦原貌的模仿,是早年的俄罗斯作曲家斯克里亚宾,以及早期的法国人福列。但同样明显的是,这其中没有一人曾企及肖邦音乐的那种纯净度和精粹度。
②艺术家的影响与形成艺术“流派”似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艺术家的影响可能是非常多面而多样的,而且因后人对某艺术家的认识之不同会有很多的改变。而艺术流派的形成,则有某些“硬性”的指标。从肖邦的例证中可以见出,在艺术创造中最具恒久价值的,往往是最个人化的创意,而不是集体性的“流派”共同点。就此而论,肖邦之后没有形成流派虽然让人惋惜或叹息,而其中确有某种命定的必然。
③越是伟大的艺术家,其矛盾性就越深刻和复杂。不过,对于后人的理解而言,可能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看出这种矛盾性,而在于看出这种矛盾性在每个不同艺术家身上的特殊性质。李斯特的矛盾性显然不同于肖邦,他在尖锐和敏感方面不如肖邦,却比肖邦更为混杂和多面——例如他的血脉中杂耍艺人的游戏和宗教超验的追求之间,就形成难以调解的冲突。最终他的风格没能像肖邦那样形成自成一体的内在完整性,作品数量不少,但质量参差不齐。舒曼和门德尔松的矛盾性当然完全不同,前者是太不平衡,后者是太过平衡,因而都影响了各自音乐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反观肖邦,他的音乐独特处在于,所有的矛盾和冲突都被隐藏起来,好像故意引诱听众只是痴迷于其音乐外表的优雅、流畅和自如。而其实,他的音乐内部饱含着复杂的句法行进,神出鬼没的对位线条,放肆大胆的和声实验和眼界开阔的大范围形式控制。
④进一步看,肖邦的出新,还在于其尽善尽美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看,在艺术中求新并不难,真正的困难在于,在创新的同时还达到完美。创新与完美,这本身就是一对非常矛盾的价值。创新,意味着探险和开掘,因而粗糙、生硬和不足都在情理之中。而完美,在音乐艺术中意味着周全、妥帖和无可挑剔,经得起反复的聆听、演奏、解读和分析仍让人不觉厌倦。肖邦不仅同时满足了创新和完美的矛盾价值诉求,而且他解决这个矛盾的频率非常高——在他认可的出版作品中,大多都是极富创意而又完美无缺的第一流杰作。
⑤考虑到肖邦39岁就因病辞世,其创作盛期也就区区约二十年时间——什么是“天才”?肖邦是这一概念在艺术中的最佳注脚之一。
小题1:“肖邦之后没有形成流派”的原因是什么?(6分)
                                                                           
                                                                           
小题2:文章第三段写到李斯特、舒曼和门德尔松三个人,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3:作者在文章结尾说“什么是‘天才’?肖邦是这一概念在艺术中的最佳注脚之一”,
为什么?(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六祖惠能禅师
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惠能(638年-713年),俗姓卢氏,河北燕山人(现今的涿州),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惠能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陈寅恪称赞六祖:“特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一扫僧徒繁琐章句之学,摧陷廓清,发聋振聩,固我国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惠能父亲名卢行瑫,早逝,母李氏。惠能自幼以卖柴为生。一次,惠能卖柴回家路上听到有人读诵《金刚经》,便萌生学佛之念。他去黄梅山拜谒五祖弘忍。其时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付衣法,遂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检验他们的修炼水平。神秀上座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惠能听后亦诵一偈,请人代劳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后,招惠能登堂入室为其宣讲《金刚经》,并传衣钵,定为传人。并命南归。
惠能归岭南后,于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正月初八到广州法性寺。印宗法师在该寺内讲《涅盘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争论不休。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印宗闻之竦然若惊,知惠能得黄梅弘忍真传。
  惠能到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传法长达37年之久。他弘扬禅宗,主张“顿悟”,人称“南宗”。当时,六祖惠能的同门师兄神秀,主张“渐悟”,在华北势力颇盛,号称“北宗”。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和唐中宗遣内侍薛简往曹溪召惠能入京。惠能以久处山林,年迈风疾,辞却不去。薛简恳请说法,将记录带回报命。
  延和元年(712年)惠能回至新州,命门人建报恩塔。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圆寂于新州国恩寺,世寿七十六,唐宪宗谥号大鉴禅师。惠能圆寂后,其真身不坏,被运回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其门人裹综涂漆,保持其生前形像。其肉身像至今还保存在南华寺,供奉在灵照塔中。
  惠能的禅法以定慧为本。他认为觉性本有,烦恼本无。直接契证觉性,便是顿悟。他说自心既不攀缘善恶,也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因此,他并不以静坐敛心才算是禅,就是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动作云谓里,也可体会禅的境界。
  惠能又曰“先立无念为宗”。所谓无念,即虽有见闻觉知,而心常空寂之意。“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
禅宗从达摩始百余年间皆以《楞伽经》相印证,故亦称为楞伽宗。达摩的三传弟子道信开始兼以《金刚》等经为典据,到了惠能即以文句简单的《金刚经》义代替了《楞伽经》,其目的在于摆脱名相烦琐的思想束缚,而单刀直入求得开悟。
小题1:下列关于六祖惠能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祖惠能的祖籍在河北燕山,父亲做官被贬岭南新州为平民后,他出生在岭南新州。
B.六祖惠能从小受《金刚经》影响,立志向佛,在黄梅山拜谒了五祖弘忍,得弘忍真传。
C.六祖在岭南曹溪传法30多年,影响深远,他弘扬的禅宗,被人称为“南宗”,与神秀的“北宗”齐名。
D.六祖惠能传扬的禅宗,受到了唐王朝的重视,唐宪宗还因他而出家,法名大鉴禅师。
小题2:在五祖弘忍命弟子作偈时,对神秀和惠能的偈子的不同之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秀主张凝心向佛,时时用佛法告诫自己,不让世俗的尘埃玷污了自己的心灵。
B.惠能认为佛家是帮助人从佛理根本上认识佛法的,人的身心和佛法最终都是来自空寂。
C.神秀偈子的主旨在于念佛的人心中还有一个“我”,惠能偈子的主旨是信佛的人心中只有一个佛。
D.神秀和惠能都提到的“尘埃”,是佛家指称的尘世间的一切烦恼和污浊。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惠能禅法以定慧为本。他主张从静坐敛心中来认识佛理,体味佛法博大精深。
B.惠能解释风吹幡动为“仁者心动”,就是采用“单刀直入”方法从自己的本心来认识自己以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与现象,从而达到契合佛法的境界。
C.惠能提出的“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不仅对佛教徒修炼自身有好处,对一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创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也是大有益处的。
D.文章结尾处用惠能禅法以文句简单的《金刚经》义代替《楞伽经》,在弘扬佛法时一扫过去僧徒繁琐章句之学,与文章开头引用的陈寅恪对惠能的论述相呼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