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各题(22分)云在青天水在瓶  林清玄春日清晨, 到山上去。大树下的酢浆草长得格外的肥美, 草茎有两尺长, 淡紫色的花竞相盛开, 我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各题(22分)云在青天水在瓶  林清玄春日清晨, 到山上去。大树下的酢浆草长得格外的肥美, 草茎有两尺长, 淡紫色的花竞相盛开, 我轻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各题(22分)
云在青天水在瓶  林清玄
春日清晨, 到山上去。
大树下的酢浆草长得格外的肥美, 草茎有两尺长, 淡紫色的花竞相盛开, 我轻轻地把草和花拈起, 摘一大束, 带回家洗净, 放在白瓷盘中当早餐吃。
当我把这一盘酢浆草端到窗前, 看到温和的春日朝阳斜斜落下,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仿佛闻到山间凄凉流动的露气, 然后我慢慢地咀嚼酢浆草, 品位它的小小的酸楚, 感觉到能娴逸无事地吃着如此特别的早餐, 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幸福。我看着用来盛装酢浆草的白瓷盘, 它的造型和颜色都很特别, 是平底的椭圆形, 滚着一圈极细的蓝线; 它不是纯白色的, 而是带着古玉一样的质感。我一直对陶瓷有一种偏爱, 最精致的瓷与最粗糙的陶, 都能使我感动。最好是像我手中的白瓷盘, 不是高级到需要供奉, 而是可以拿到生活里来用; 但它一点不粗俗, 只是放着观赏, 也觉得它超越了实用的范围。
如果要装一些有颜色的东西, 我也喜欢用瓷器, 因为瓷器会把颜色反射出来, 使我感受到人间的颜色是多么的可贵。
白色的瓷盘不仅仅是用来装食物, 放上几个在河边小溪捡到的石头, 那原本毫不起眼的石头, 洗净了自有动人之美, 那种美, 使我觉得随手捡来的石头也可以像宝石一样,以庄严之姿来供养。
从手里的白瓷盘, 我觉得我们生在这个世界, 应该学习更多更深刻的谦卑与感恩。我们住的这个地方, 不管任何季节走进树林去, 就会发现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 草木吸收露珠、 承受阳光, 努力地生长; 花朵握紧拳头, 在风中奋斗, 然后伸展开放; 蝉在地底长期的蛰伏, 用几年漫长的爬行, 才能有枝头短暂悠扬的歌。
不管是什么生命, 它们都有动人的颜色, 即使是有毒的蛇、 蜘蛛, 如果我们懂得去欣赏, 就会看见它们的颜色是多么活泼, 使我们感到生命的伟大力量。
抬起头来, 看到云天浩淼, 才感到我们住的地球是多么的渺小, 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是多么的渺若微尘, 在白色、 红色、 蓝色的星星的照耀下, 我们行过的原野是何其卑微。幸而, 这世界有这么丰富的颜色, 有如此繁茂的生命, 使我们虽渺小也是可以具足,虽卑微而不失庄严。
我们之所以无畏, 是因为我们可以把生命带进我们的心窗, 让阳光进入我们的心灵, 洗涤我们身心的尘埃; 让雨水落入杂乱的思绪, 使我们澄明如云。
我觉得人可以勇迈雄健, 那是因为人并不独立生活在世界的生命之外, 每一个人是一个自足的世界, 而世界是一个人的圆满。
自性的开启, 不是走离世界, 而是进入宇宙之心。
我愿学习白瓷盘, 收敛自己的美来衬托一切放在盘上的颜色, 并在这些颜色过后再恢复自己的洁白。就好像生命的历程里, 一切生活经验都使它趋向美好, 但不沉溺这种美好。
我要学习一种介于精致与朴素的风格, 虽精致而不离开生活, 不要住在有玻璃框的房子里; 虽朴素但使自己无暇, 使摆放的地方都焕发光辉。
我要学习一种光耀包容的态度, 来承受喜乐或痛苦的撞击, 使最平凡的东西, 一放在白瓷盘上, 都成为宝贵的珍品。
佛教经典常常把人喻成一个“宝瓶”, 在我们的宝瓶里装着最珍贵的宝物, 可惜的是人却不能看见自己瓶里的宝物, 反而去追逐外在的事物。
我们的宝瓶里有着最清明的空性与最柔软的菩提, 只可惜被妄想和执着的瓶塞盖住了, 既不能让自性进入法界, 也不能让法界的动静流入我们的内在。
我们的宝瓶本是与佛一样的珍贵, 可惜长久以来都装了一些污浊的东西, 使我们早已忘记了宝瓶的本来面目。不知道当我们回到清净的面貌, 一切事物放进来都会显得珍贵无比。
打开我们妄想和执着的瓶盖, 这是悟!
使生活的一切都珍贵无比, 这是悟后的世界!
试着把瓶里的东西放下, 体验一下瓶里瓶外的空气, 原来是相同的, 这是空性!
因此, 我不只要学习做白瓷盘来衬托人间事物的颜色, 我更要学习做宝瓶, 即使空无一物, 也能在虚空中流动香气, 并释放出内在的音乐。我要在人群里有独处的心, 在独处时有人群的爱, 我要云在青天水在瓶, 那样的自由自在并保有永久的清明。
小题1:文章开头写自己采酢浆草作早餐的故事,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 4分)
答:                                                    
小题2:“在我们的宝瓶里装着最珍贵的宝物, 可惜的是人却不能看见自己瓶里的宝物, 反而去追逐外在的事物。”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 4分)
答:                                                    
小题3: “云在青天水在瓶”的含义是什么? 从全文来看作者写了哪些人生感悟? 请分条概述。( 8分)
答:                                                    
小题4: 本文在构思上有哪些突出特点? 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 6分)
答案

小题1: 作者由采酢浆草作早餐, 写到用来盛装酢浆草的白瓷盘, 进而由白瓷盘联想到自然   之景, 形象地   展示了世界颜色的丰富, 生命的繁茂及伟大力量。( 2分) 引出话题, 为下文的人生感悟作铺垫。( 2分)
小题1: 我们的生命中有自己清明的本色, 可是人们却看不到自己的本性, 反而一味盲目地去追求外在的、 难以满足的***。( 4分)
小题1:( 1) 人生要清净并保持自己清明的本色, 追求自由自在。( 2分)
( 2) ①生命卑微而不失庄严, 人要学习谦卑与感恩; ②人生应勇迈雄健, 不走离世界, 要追求高远; ③人生要有精致与朴素的风格; ④要学习一种光耀包容的态度, 承受喜乐或痛苦的撞击; ⑤人生既要保持清明纯洁的本色, 又要为他人着色。
小题1: 答案要点: 本文在构思上有以下特点: 由实入虚, 由具体到抽象; 结构上多作铺垫, 层层深入; 以小见大, 平中见奇。( 3分) 这启发我们写文章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平凡细节, 善于联想和想象, 合理拓展, 挖掘深刻意蕴, 使文章结构完整, 内容充实, 思想深刻。( 3分) ( 能围绕一个特点结合文本和自己的写作, 言之成理即可。 )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共16分。
“深蓝”的胜利意味着什么?
[美] 戴 森
1997年5月,人类的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被软件程序“深蓝”击败,这一事件对于那些熟悉计算机发展步伐的人们来说不算什么惊奇。然而,我们一定会对卡斯帕罗夫的失败感到伤心。人类大师是个艺术家,在棋盘上创造走棋的模式,艺术家被机器击败是真正的悲剧,它被公众视为是一个历史性事件。
卡斯帕罗夫突如其来的失败更伤害了人类的自尊。卡斯帕罗夫进入赛场时自信十足,走出赛场时疲劳沮丧。比赛应当安排得像1972年鲍比•费舍尔和鲍里斯•司帕斯基的历史性比赛那样。那是由二十一局棋组成的一系列比赛,让两位棋手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彼此的优势和弱点,从暂时的挫折中恢复过来,从他们的错误中学习。这是一场公平的比赛,双方都有机会做到最好。相反,1997年卡斯帕罗夫与“深蓝”之间的战斗太过仓促,总共才有六局棋。
卡斯帕罗夫因单独一局棋的失败而士气低落,没有时间恢复过来。“深蓝”有接口进入由卡斯帕罗夫多年来所下的棋局组成的数据库,而卡斯帕罗夫则只能接触“深蓝”与他下的那几盘棋。我们可以期望在人类冠军与机器之间的下一次比赛会像1972年的那次一样。
机器的胜利将不意味着象棋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终结。从长期看来,象棋艺术将会被“深蓝”的继承者所丰富。将会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比赛:一些只为人类举办,一些只为机器举办,一些为得到机器协助的人类举办。这三种类型将为这种游戏开拓艺术视野,加深对它的理解。人类冠军与分析机器的共生将把象棋带到远远超出费舍尔和卡斯帕罗夫止步的地方。
“深蓝”的胜利对于人类社会整体意味着什么?象棋是高度人为的消遣,并不比天体物理学或者洞穴学与大多数人有更大的关系。但是,在“深蓝”对于棋手的冲击和计算机网络对于普通百姓的冲击之间存在着强烈有效的类似之处。对于人类社会整体来说,个别的机器或者像“深蓝”这样的个别程序没有什么威胁。对于人类尊严和我们制度的自主性的威胁来自小机器在我们家庭和办公室里的泛滥,再加上由电话线和光缆组成的不可思议的网络。这些小机器把我们五岁大的孙儿、孙女变成了电脑迷,把我们的公司经理变成了电脑界面。互联网和万维网正在渗进我们的社会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全世界的一般公民既不能逃避也不能控制网络的迅猛发展。当然,今天的网络还处在萌芽状态,但注定要长成成熟的结构,其威力是我们还想像不到的。卡斯帕罗夫的失败是我们将要置身其中的人类处境的一个隐喻,如果我们让自己被网络的发展蒙蔽了双眼的话。
另一方面,我所设想的象棋的光明未来,是人的技艺与计算机威力同以一种创造性共生的状态一起进化,也是对于人类社会在网络世界中的未来可能进化的一个隐喻。在过去,进化总是由竞争与共生之间的平衡改变所驱动,在未来必定也是如此。我们作为人类的任务就是保持平衡的均势。今天,这一平衡已经失去控制,严重倾斜了。
网络驱使我们进入了一个进行生死之争的世界,我们中的许多人发现这一世界是毁灭性的,网络强加的文化和经济张力令我们感到无力抗拒。作为网络赖以生存的机器和方案的创造者,我们有能力理解网络,也有能力影响它们的功能。我们有责任让网络服务于社会公正和人类自由的利益。进化的游戏,就像象棋游戏一样,在未来将由人类和机器一起来玩。电脑空间的景色给我们提供了与棋盘的景色一样的发挥艺术创造力的机会。
(选自《太阳、基因组与互联网:科学革命的工具》,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深蓝”击败了人类象棋冠军,艺术家被机器击败,令人类的自尊受到伤害,这被公众视为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
B.人类象棋冠军与“深蓝”的第一次较量,严格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时间仓促,局数过少,彼此了解的程度不平衡。
C.计算机或像“深蓝”这样的程序正渗进我们社会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并不存在威胁。
D.网络迫使人类步入了一个无力抗拒的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新世界,它充满了生与死的抗争,对人类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E.人类有能力使机器为社会公正和人类自由的利益服务,因为我们是机器和程序的创造者,有能力影响它们的功能。
小题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机器的胜利将不意味着象棋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终结”理由的一项是(      )(3分)
A.象棋艺术将会为“深蓝”的继承者所丰富并且拓展其艺术视野。
B.个别的机器或像“深蓝”这样的个别程序对人类没有什么威胁。
C.人类的技艺与计算机威力同以一种创造性共生的状态一起进化。
D.人类有能力理解计算机,象棋在未来将由人类和机器一起来玩。
小题3:文中“卡斯帕罗夫止步的地方”的具体含义是什么?(4分)
小题4:“深蓝”的胜利给了人类警醒和启发,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至今东鲁遗风在(感悟文化名城)
陈世旭
最早知道山东诸城,是因为苏东坡。他与此地似乎特别有缘。先后两年时间,他在这里创作了诗歌126首,词18首,文59篇,共计203篇,平均每3天即有一篇作品问世。这两年,是他文学创作的转型期、成熟期和辉煌期。离开密州后,他又写下了有关密州的作品27篇。累计230篇。在他的4首代表词作中,悼亡词、中秋词、出猎词均创作于诸城,是他最好也最为后人称道的词作。《水调歌头》,令世人公认:“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江城子•密州出猎》则一反此前词作柔弱的格调,一新天下耳目,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苏东坡在诸城的创作,实在是一个堪称奇特的文学景观。
当时的密州是那样贫瘠,生活与苏东坡刚刚太守任满的杭州有天渊之别:“余仕官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素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延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太守尚且如此,民生更何以堪。正值大旱之年,加以蝗灾,老百姓负担不起赋税,儿童在路边奄奄一息。“洒泪循城拾弃孩”,苏东坡在一封信里提到他曾救了三四十个即将饿死的孤儿。诗人极为痛苦:“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为救民于水火,他上书朝廷,请求减免赋税。同时祈雨抗旱,驱除蝗虫,赈灾捕盗。
这是苏东坡最沮丧的时期:“纵横忧患满人间,颇怪先生日日闲。昨日清风眠北牖,朝来爽气在西山。”诗人是无奈的,即便位居太守,也只能空怀一腔“西北望,射天狼”的青云之志,借诗酒以浇胸中块垒,寻求灵性自由,与自然达成和谐。
21世纪的今天,感受诗人当年的忧愤和激情,真是感慨万千。我是那么热切地想要寻觅和知道,苏东坡宿“孤馆”,眠“野店”,“凭征鞍无语”的来时路径何在?“左牵黄,右擎苍”,领千骑卷过的平冈何在?“高而安,深而明”,“乐哉游乎”的超然台何在?这当然只能是一种浪漫。
今天的诸城与800多年前的密州,不知已几许沧桑。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新兴城市,近20多年来,诸城先后创造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中小企业改制、为民服务联动等闻名全国的“诸城经验”。1980年到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就实现了翻两番,到1996年实现了第三个翻番,首批通过了小康市达标验收。工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年外贸出口总额达数亿美元,年均增长将近20%。全市植被覆盖率80%以上,其中人工植被面积占植被面积近90%。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生于诸城的当代诗人臧克家1937年写出了这样号角般的诗句:
大时代的弓弦,
正等待年轻的臂力。
古老的诸城正是以年轻的臂力,张开了大时代的弓弦。
我们在诸城市恐龙博物馆见到了巨大的诸城恐龙骨架,这是世上已发现的个体最大的鸭嘴龙化石骨架。诸城因此被称作龙城、中国北方的“恐龙之乡”。而诸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也是一条巨龙?
倘若一切仅止于此,诸城留给我们的印象也许不会特别深刻。因为,放眼当今,诸城所在的潍坊,潍坊所在的山东,山东所在的中国,类似的经济巨龙何其之多。
而诸城是个悠久地传承着优良风习的城市。当时同在山东为官的苏东坡胞弟苏辙曾感叹:“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自古至今,诸城的名儒、名臣、书画诗文大家继之不绝。苏东坡在密州的两年,治绩有口皆碑,作品千古传颂,其人格光芒对后世的照耀则更是深远而持久。
苏东坡的《超然台记》充分表达了他旷达的人生观念:“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予弟子由……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这样一种对物质欲求的超然态度,我以为是苏东坡给诸城留下的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在诸城看到的新建的公共设施如市人民医院,蔚为大观,远胜我所在老区的省级医院,而诸城的主要行政机关,却年久而简朴,同我们在其它许多地方——其中有发达如诸城的,也有百姓温饱尚待解决的——看到的类似建筑的豪华奢侈形成鲜明对照。我在心里揣度,这样的朴素务实的政风,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苏东坡的影响了呢?果如是,则不啻是诸城民生最大之幸。
(2007-08-25《人民日报》第08版 )
小题1:文章开篇即写苏东坡,意图何在?请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概括。(4分)
小题2:文章第四段的语言表达有何特点?请简析之。(5分)
小题3: 文中引用臧克家的诗句,有什么作用?(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下列各题。
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研究和谐社会
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记者:吴晶熊争艳崔清新)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8日在京召开,此次为期四天的会议将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并将作出重要决定。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会议彰显了中国执政党破解和谐社会难题的决心。
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很多国家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可能会出现贫富悬殊、失业激增、分配两极化、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从一个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一跃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说:“如果不采取措施缓解这一差距,将会影响民众对改革开放的支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在个别地区,一些集市口角、房屋拆迁纠纷、土地征用分歧等日常生活的矛盾,都可能因处理不当而演变成对抗性的冲突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培林说,中国经济当前正进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在利益格局调整和社会构成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新型的社会矛盾,有的矛盾甚至比较突出和尖锐。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强说:“很多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出现一个危险期。中国政府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退兴衰。”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近日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撰文指出,中国新领导层执政开始,就把建设和谐社会提到中国政治的最高议程,相继提出了各种围绕着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概念,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和谐社会的概念既有创新的成分,也在实践层面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需要。
郑永年认为,十六大以来,很多政策尤其是社会政策是向社会的弱势群体倾斜的,从实行社会低保政策到近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种政策从其目标来看是要建设和谐社会。
李强说:“十六大以来,中国***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种亲民政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容纳多元利益的表达,有利于建立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和谐机制。”
中共中央***、***胡锦涛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已经悄然从思想意识形态层面的论证转移到制度建设层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郑永年说。
有分析人士预测,中国政府将根据六中全会的有关精神,着重从体制上、机制上保障社会公平,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就业,并可能在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险等几个重点领域率先推进改革,让穷人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和发展成果。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说:“可以相信,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
新闻背景:
中国贫富悬殊居世界前列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从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迅速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
2005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达3.22:1,如果将城乡居民收入的计算方式、税赋负担、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内,实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远在3倍以上。
  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10%的最低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不到2%,而10%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则占40%以上。
另外,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也很大,中国东部最富省份与西部最穷省份的人均GDP差距达十多倍。 
(来源:国家统计局资料)
小题1: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撰文指出“(中国)和谐社会的概念既有创新的成分,也在实践层面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需要”。为什么说“也在实践层面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需要”?请你联系原文谈谈自己的见解。(4分)
小题2:谈谈作者要特意附上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5分)
小题3:这则新闻的正题是“研究和谐社会”,可是新闻的基本材料、篇幅和中心以及重点探讨的都是“贫富悬殊”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恰好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是怎样消除“贫富悬殊”这一重点。也有人认为,重点内容与文题不统一,这是新闻写作的败笔。对此,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面小题。

⑥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丧失。
⑦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贪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肆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
⑧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这样,死亡就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⑨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 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⑩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王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然而相当多的人直到濒临死亡也没有弄清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这正是人类的悲剧所在。
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捧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
小题1:文章开头对“秋虫”“钟声”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 结合全文,请概括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思索?(6分)
小题3:理解文章第⑧段划线句子的含意(3分)
小题4:作者在文中第 ⑩段中提出一个“值得烦恼的命题”,对这个命题,你会作出怎样的回答?结合自己的人生作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土招魂
王灏然
①大抵每一个人都会对故乡怀有亲附依傍之情,这也许是人们情感的一种皈依。故乡的存在就像是母亲的爱一样,总在我们干旱的心田里及时洒下雨露。它让我们骄傲地意识到,家园还在,我还在,一切似乎都有了着落。
②生长在黄土高原这方神圣的土地上,我发觉自己总对她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我们的血脉早已深深地渗透、交融于这一片承载着我们整个躯体与灵魂的土地。当故乡以一种原生的姿态屹立在眼前时,我发觉,在这片天空下绵亘着的生灵和黄土,竟是如此的富于灵气而值得敬重。正是这片贫瘠的土地,养育出了最让人向往的秦汉与隋唐;正是这片贫瘠的土地,却成了整个西北地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载体,它更是撑起了一个民族的魂骨。
③黄土无言,从那起伏的峰峦、寂寥的旷野中我们读出了她的深沉与豁达。置身于旷荡无垠的三秦大地,除了有时西北风的呼呼声以外,你似乎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你只会感觉到黄土那沉默诱人的品质是如何潮水般地把你淹没。黄土的沉默是一种智慧的显现,它就像是深沉的黑夜一般具有非凡的渗透力;源生于黄土中的那些威武壮观且精神饱满的秦兵马俑更像是一群厚重思想的载体。而秦兵马俑乃是人类史上真正的文明。
④黄土是原始而单纯的生存,而它似乎总在沉思,但沉思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神圣的孤独。也许正是因为黄土的朴实与单纯,才让她隐秘得更加深不可测;也许正是因为黄土的沉默,才告诉了我们更多。
⑤黄土大多时刻是静默的,而在它那静默的背景之下,上演着的更是一种刚劲与烈性。一种风卷黄沙的浩荡气势,在那宽阔纵深的黄土地上豪情恣肆,血性喷薄。黄土里生长的人们一片欢腾,吼着秦腔,唱着信天游,还有那“替古人卖劲儿”的说书人的谈笑风生。另外,腰鼓、唢呐、大秧歌,整个世界与那溅起的黄土尘埃共同欢笑成了一片沸腾的海……
⑥我想这便是黄土真正灵魂之所在,它以那兼容的性情凌驾于一切而又战胜着一切。沉默与刚烈的互相映衬使它成了一幅色泽鲜明的巨画,或者说是一部音域起伏的神曲。
再次游走于故乡的领地,我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和沉重的思考,想起一些黄土地上的歌子,那歌声随即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突然间觉得那些曲调怎么变得那么生疏而又平淡老土。而这本应该是一些淋漓而又契合本土的歌子。我开始疯狂的寻觅,古老的黄土地里散发着的沧桑,是那些老旧的木雕窗格,青苔覆瓦的水井,流蚀的梯田以及已无青烟升起的高耸的烟囱。此时,我觉得脚下踩着的土地像是一块易碎的玻璃,整个黄土领域成了一副失去了灵与肉的枯瘦的骨架。
⑧我们仿佛正在经历着人类精神家园史上的一场浩劫。技术时代的到来给了我们完善的物质文明的良好机遇,然而,正是人们对于物质方面的过分掠夺导致了其对精神方面的摒弃和敷衍。我们似乎已在流浪,可笑的是,我们流浪的脚步竟然没有踏出家园或者是故乡的领地。我们是另类流浪者。
⑨我突然间想起了自己的父母,父母是属于这这片原始的黄土地的。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觑田亩,背灼天光,甚至在夜里,也没有搁下手中的活。尽管他们没能在天空中放飞太多的梦想与愿望,但那播种在土地里的品质与精神却足以养育起一方众生;尽管没有在这方土地里洒下无数辉煌,但他们栽起的那成片的树木还是如此葱郁地撑起了一片蓝天。
⑩这时候,我更感觉到我们原来是那么肤浅,当不得不追随着时代的步伐时,本质上我们已成了一群失去航向的无助者。也许,我们会去凭吊一个远去的王朝,但是,我们是否更应该去挽留自己丧失着的精神家园呢?我们还将遭遇什么,秉持什么,还将经历怎样的浩劫与缅怀呢?从迷惘走向清醒吗?无疑,我们应该固守我们的文明,固守我们的精神庄园,固守我们祖先的每一处经典传承!
(选自《中国散文家》双月刊2010年第4期,有删改)
小题1:文章第⑦段写到了“老旧的木雕窗格,青苔覆瓦的水井,流蚀的梯田以及已无青烟升起的高耸的烟囱”,这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第⑤段画线文字叙写了黄土地上人们欢腾的景象,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5分)
小题3:第⑦段开头说“再次游走于故乡的领地,我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和沉重的思考”,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怀着怎样的复杂心情。(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