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摆脱了彩色的纷华灿烂,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画家的眼、手、心与造物面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摆脱了彩色的纷华灿烂,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画家的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物象在此启示它的真形,画家在此流露他的手法与个性 抽象线纹,能以它的匀整、流动、回环、曲折,表现万物的体积、形态与生命;更能凭借它的节奏、速度、刚柔、明暗,写出心情的灵境而探入物体的诗魂。 中国画自始至终以线为主。西洋画的素描则自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以来,不但是作为油画的基础工作,且以其亲切地表示画家“艺术心灵的探险史”与造物肉搏时的悲剧及光荣的胜利,使我们直接窥见艺人心物交融的灵感刹那,惊天动地的非常际会。其历史的价值与心理的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 然而中、西线画之观照物象与表现物象的方式、技法,有着传统的差别:西画线条是抚摩着肉体,显露着凹凸,体贴轮廓以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酣墨饱,自由组织,暗示物象气势与动向。中国画无暇作形体实象的描摹,而以表现动力气韵为主。北齐时画家曹仲达以西域作风画人物,其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凹凸,此为中国线画之受外域影响者。宋、元花鸟画以纯净优美的曲线,写花鸟的体态轮廓,高贵圆满,表示最深意味的立体感。以线示体,于此已见高峰。 唐代王维以后,水墨渲淡一派兴起,以墨气表达骨气,以墨彩暗示色彩。虽同样以抽象笔墨追寻造化,在西洋亦属于素描之一种,然重墨轻笔之没骨画法,亦系间接接受印度传来晕染法之影响。故中国线描、水墨两大画系虽渊源不同,而其精神在以抽象的笔墨超象立形,依形造境,因境传神,达于心物交融、形神互映的境界,则为一致。西画里所谓素描,在中国画正是本色。 素描的价值在直接取相,眼、手、心相应以与造物肉搏,而其精神则又在以富于暗示力的线纹或墨彩表现具体的形神。故一切造形艺术的复兴,当以素描为起点;素描是返于“自然”,返于“自心”,返于“直接”,返于“真”,更是返于纯净无欺的。 (摘编自宗白华《美学散步》) 小题1:下列对文中“素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素描没有彩色的纷华灿烂,而用简洁的线条或墨彩去表现物体的轮廓、动态和灵魂。 | B.素描不但能表现万物的体积、形态与生命,还能反映出画家的手法、个性与心情。 | C.素描是一切艺术复兴的起点,因为它是“自然”“自心”“直接”“真”和纯净无欺的。 | D.素描包括西洋画的素描、中国画以线示体的白描和以抽象笔墨追寻造化的水墨法 | 小题2:下列关于“中国画”和“西洋画”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中西画素描可以让人窥见艺人心物交融的灵感,其历史价值与心理趣味超过油画。 | B.中、西线画表现物象的方式方法存在差异,中国线画在方式和技法上胜过西洋线画。 | C.西洋画的传统是以线条显露凹凸,体贴轮廓,而中国画到了宋元时期才能以线示体。 | D.中国画重在表现形体的动力气韵,而西洋画素描重在描摹形体实象,把握实体感觉。 | 小题3:文中为什么说“西画里所谓素描,在中国画正是本色”?请简要分析。(3分) 答: |
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因为西画素描的本质是以抽象线纹表现万物,而中国画自始至终以线为主,不管是白描还是水墨画都以抽象笔墨来进行艺术创造。 |
解析
小题1:“一切艺术”有误,应是“一切造形艺术”。 小题1:A.“超过”应为“有时超过”,而且不能脱离“自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以来”的限制;B.“但中国线画在方式和技法上胜过西洋线画”有误,原文无此信息;C.“中国画到了宋、元时期才能以线示体”有误,以线示体在宋、元时期“已见高峰”。 小题1:意思对即可。照抄原文“其精神在以抽象的笔墨超象立形,依形造境,因境传神,达于心物交融、形神互映的境界”,得1分。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菜 虎 孙犁 东头有一个老汉,个儿不高,膀阔腰圆,卖菜为生。人们都叫他菜虎,真名字倒被人忘记了。这个虎字,并没有什么恶意,不过是说他以菜为衣食之道罢了。他从小就干这一行,头一天推车到滹沱河北种菜园的村庄趸菜,第二天一早,又推上车子到南边的集市上去卖。因为南边都是旱地种庄稼,青菜很缺。 那时用的都是独木轮高脊手推车,车两旁捆上菜,青枝绿叶,远远望去,就像一个活的菜畦。 一车水菜分量很重,天暖季节他总是脱掉上衣,露着油黑的身子,把绊带套在肩上。遇见沙土道路或是上坡,他两条腿叉开,弓着身子,用全力往前推,立时就是一身汗水。但如果前面是硬整的平路,他推得就很轻松愉快了,空手走路的人没法赶过他去。也不知道他怎么弄的,那车子发出连续的有节奏的悠扬悦耳的声音,——吱扭——吱扭——吱扭扭——吱扭扭。他的臀部也左右有节奏地摆动着。这种手推车的歌,在我幼年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田野里的音乐,是道路上的歌,是充满希望的歌。有时这种声音,从几里地以外就能听到。他的老伴,坐在家里,这种声音从离村很远的路上传来。有人说,菜虎一过河,离家还有八里路,他的老伴就能听见他推车的声音,下炕给他做饭,等他到家,饭也就熟了。在黄昏炊烟四起的时候,人们一听到这声音,就说:“菜虎回来了。” 有一年七月,滹沱河决口,这一带发了一场空前的洪水,庄稼全都完了,就是半生半熟的高粱,也都冲倒在地里,被泥水浸泡着。直到九、十月间,已经下过霜,地里的水还没有退完,什么晚庄稼也种不上,种冬麦都有困难。这一年的秋天,颗粒不收,人们开始吃村边树上的残叶,剥下榆树的皮。到泥里水里捞泥高粱穗来充饥,有很多小孩到退过水的地方去挖地梨,还挖一种泥块,叫做“胶泥沉儿”,是比胶泥硬、颜色较白的小东西,放在嘴里吃。这原是营养植物的,现在用来营养人。 那年我七岁,刚上小学,小学也因为水灾放假了,我也整天和孩子们到野地里去捞小鱼小虾,捕捉蚂蚱、蝉和它的原虫,寻找野菜,寻找所有绿色的、可以吃的东西。跟我们常在一起的,就有菜虎家的一个小闺女,叫做盼儿的。因为她母亲有痨病,长年喘咳,这个小姑娘长得很瘦小,可是她很能干活,手脚利索,眼快;在这种生活竞争的场所,她常常大显身手,得到较多较大的收获,这样就会有争夺,比如一个蚂蚱、一棵野菜,是谁先看见的。 孩子们不懂事,有时问她:“你爹叫菜虎,你们家还没有菜吃?还挖野菜?” 她手脚不停地挖着土地,回答:“你看这道儿,能走人吗?更不用说推车了,到哪里去趸菜呀?一家人都快饿死了!” 孩子们听了,一下子就感到确实饿极了,都一屁股坐在泥地上,不说话了。 忽然在远处高坡上,出现了几个外国人,有男有女,男的穿着中国式的长袍马褂,留着大胡子,女的穿着裙子,披着金黄色的长发。 “鬼子来了。”孩子们站起来。 作为庚子年这一带义和团抗击洋人失败的报偿,外国人在往南八里地的义里村,建立了一座教堂,但这个村庄没有一家入教。 又过了不久,传说菜虎一家入了教。又有一天,母亲回到家来对我说:“菜虎家把闺女送给了教堂,立时换上了洋布衣裳,也不愁饿死了。” 我当时听了很难过,问母亲:“还能回来吗?” “人家说,就要带到天津去呢,长大了也可以回家。”母亲回答。 可是直到我离开家乡,也没见这个小姑娘回来过。我也不知道外国人一共收了多少小姑娘,但我们这个村庄确实就只有她一个人。 菜虎和他多病的老伴早死了。 现在农村已经看不到菜虎用的那种小车,当然也就听不到它那种特有的悠扬悦耳的声音了。现在的手推车都换成了胶皮轱辘,推动起来,是没有多少声音的 1980年9月29日晨 (节选自孙犁回忆性散文《乡里旧闻》) 【注】文中所写的水灾发生于1920年,当时作者7岁。 小题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文中的菜虎是一个从小就以卖菜为生的北方农民,他既有农民的质朴勤劳,又有生意人的精明细致。 | B.由于生活所迫,菜虎家只好把女儿送到外国人建在天津的教堂,直到菜虎夫妇去世,他女儿才回来。 | C.文章写受灾情况,孩子们挖野菜时天真的对话,在表现生活辛酸的同时也为写菜虎家送女儿入教作铺垫。 | D.文章写的都是普通人、平常事,在重视故事情节完整性的同时,把一个个生活画面具体地展现出来。 | E.文章语言朴实,娓娓道来,不事雕饰,质朴单纯,简洁明净,富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和生活气息,耐人寻味 小题2:文中两次写到“悠扬悦耳的声音”,在内容上分别起何作用?请简要概括。(4分) 答: 小题3:文章用不少篇幅写滹沱河水灾,孩子挖地梨、挖野菜,菜虎送女儿入教等事,有何意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马裕藻:被人忽略的那面 张伟 马裕藻(1878-1945)字幼渔,浙江宁波人,音韵学家、文字学家,曾任教北京大学国文系。 这位北京大学国文系主任,被戏称为“好好先生”,并非没有道理。 在朋友眼里,马裕藻性格平和,对人甚是谦恭,即便是熟识的人,也总是称某某先生。他喜欢与旧友聊天,可偏偏自己又不善言谈,因此多数时候,都是他在一旁点头微笑。 当时的国文系学生,对马裕藻既无惧意,也无敬意。因为马主任虽然在音韵学和文字学上造诣不浅,但在行事方面,不见突出,讲起课来,口才也不见佳,“平庸沉闷,使人思睡”。 他甚至会不经意透露一些关于自己妻子贤惠的故事,以至有一次上课,学生揶揄他:“这一次还请老师给我们讲讲内人的事情吧。” 结果,学生们给这个宽厚长者下了个尖刻的评语:“糊涂”。他却依然以他的好脾气,笑脸相迎,周旋于各派之间,在大庭广众之中,从容应付,甘心当他的“沙龙教授” 今天,我们只能从回忆录里领略他的风采:朴素的长袍和黑皮鞋,使他显得有点“骆驼”,但“北大国文系之负盛名,他实在是首创的开国元勋”。 可惜,这位开国元勋在职业舞台的最后一幕,仍是一副辛酸的“可怜相”。 胡适任文学院院长后,厉行改革,马先生系主任的位置岌岌可危。他写了一封长信,历数自己任上的基本工作,说明国文系改革面临的困难,对胡适不满意的地方进行解释。据看过信的人评论,那种语气,“就是下级向上级提交的一份报告和答辩”,透着愤懑和无奈。 随后,他辞去系主任职务,带着“好好先生”的头衔从人们视野中消失,即便偶尔被提起,也往往是作为陪衬。甚至没什么人记得,中国最早的一套拼音方案出台,功劳主要应记在马裕藻名下。 难怪多年后北大一名学生替他抱不平:大大一厚本《北京大学校史论著目录索引》也找不到他的踪影,他在北大国文系做了14年的系主任,竟没有什么人为他写下纪念性的文字。 历史几乎遗漏了这位老人在笑脸背后深藏的跃动姿态。 据说,在他任系主任时,家里有个年轻人要报考北大。有一次,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探问马裕藻:“不知道今年国文会出哪类题?”马主任顿时大怒:“你是混蛋!想叫我告诉你考题吗?” 北平被占领时,有同学请他写些字留作纪念。他却说:“真对不起,现在国土沦陷,我忍辱偷生,绝不能写什么。将来国土光复,我一定报答你。” 这是看惯了马式宽厚的人无法想像的一面。学生张中行在与马先生接触日久之后,一改先前对老师的认识:大家把他的宽厚看作无原则的迁就,其实,他律己很严,对人的迁就也仅限于礼让。 北大评议会的许多教授,更是领教过他容易激怒的作风。在评议会上一旦遇见不合理的意见,他总是大声叱咤,一点不留面子,与平常的态度截然两样。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事件时,当时的教育总长章士钊下令解散女师大。不久,北大评议会决议:章士钊为教育界罪人,北大与教育部脱离关系,马裕藻等人随后发表《北大评议员反章士钊宣言》,不承认章为教育总长。 作为国文系主任,他努力吸收有才华的学者来国文系任教。然而当时新旧两派斗争势同水火,每逢一学年开始,马裕藻常坐着车,奔走于各派之间,一面联络旧交,一面网罗新人,还须适应学生的要求,折衷于新旧之间,谦虚态度令人动容。鲁迅得以到北大教书,便是他亲自邀请所致。 鲁迅认为,1929年左右大革命失败,“南北一统”之际,“正人君子”们树倒猢狲散,离开北平,唯独被人忽视的马裕藻,“未改其面目”。 只是这一切,居然都被忽视了,未能改变人们当年对“好好先生”的盖棺定论 辞职以后不久,适逢北京大学南迁,马裕藻隐姓埋名,住在北京一条小胡同里,足不出户在家读书,“很寂寞,更怀念红楼中的相识”。张中行每次去看他,他见面第一句话总是问:“听到什么好消息吗?” 小题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在学生眼中,马裕藻是一个“糊涂”的国文教授,像张中行这样始终能够作出中肯评价的学生是不多的。 | B.由于胡适对国文系的一些工作不满意,马裕藻只好辞去系主任一职,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不问世事。 | C.马裕藻虽然行事不突出,口才不佳,但学术造诣不浅。中国最早的一套拼音方案能得以出台,他功不可没。 | D.文章多处写到马裕藻的外表神态、言行举止,从不同方面刻画了马裕藻的形象,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 E.文章写马裕藻和鲁迅、胡适以及张中行等人的关系,意在说明其性格平和谦恭,善于在各派之间周旋。 小题2:马裕藻有哪些品质被人忽略了?请简要概括。(4分) 答: 小题3:文章用不少篇幅写马裕藻被戏称为“好好先生”,有何意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寂静钱钟书 周云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一片烛光隐隐。人群伫立无语,只有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清华大学的几十名师生,在这里追思10年前去世的老学长——钱钟书先生。同学们冒着严寒自发前来,手捧蜡烛在钱先生相片前围成“心”型图案,并井然有序地在先生相片前鞠躬后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吗?” 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年。” 10年,没有庞大的纪念,没有热闹的宣传,钱先生的10周年忌日就这样在一片寂静中过去。 10年前,钱钟书安详离世,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时任***江泽民致电杨绛先生表示慰问。杨先生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身后事在57个小时内完结。以至于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只有短短20分钟,也并未来宾满堂。一位生前好友回忆起来说,“如此寂静”。 烛光前没有一丝的人声嘈杂,面对烛火后面照片上那张澄静温厚的脸庞,人们一点一滴地回想起了眼前这位大师曾带给我们的好奇、惊叹,与深深的崇敬。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吴宓赞其:“才情学识兼具,新旧中西俱通”;学界称其:“中国博学鸿儒,当代文化昆仑”;世人惊其:“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抑或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一次又一次地惊讶了国人,感叹了世界。 然而他却只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他19岁一入清华便立下“横扫图书馆”的志向,每日只从图书馆抱回一大堆书,边看边用又粗又黑的笔划下佳句。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而且但凡他看过的书,只消阅读一遍,基本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对于这种“照相机式的记忆能力”,同窗们自叹弗如。当年的同窗许振德回忆说:“图书馆借书之多,恐无能与钱兄相比者,课外用功之勤,恐亦乏其匹。” 世人知晓钱钟书,多因《围城》蜚声在外。但真正奠定他在学界地位的,还是那部《管锥编》。这是先生研读了《周易》等十部中国古籍所作的札记和随笔总汇,用典雅的文言写成,引用了大量西语原文,引述了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该书自问世以来,不要说读懂的人寥寥无几,就算是通读一遍的人,也屈指可数。 当追思会现场主持人问“谁知道钱钟书先生最著名的学术著作是什么”时,几十人中只有寥寥数人能答上来。答上来者,也未必晓得这部鸿篇巨著所记为何。 无法亲入其中领略大师才华的人也许会问,《管锥编》对大众到底又能意味着什么?19日,前来参加烛光追思活动的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部长杜汇良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钱先生做学问就是‘心在焉’,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甚至面对生活的困苦境遇,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试图淡忘周遭的悲情。“文革”时他被送去劳改,每日只能看马列著作。但他只要抱起书本,就能兴致盎然。后来,第一批“老弱病残”被“大赦”回京,名单上却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文革”后的学术界,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继往的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难免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但知他的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是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参加追思活动的一名清华大学博士生说,他初读《围城》时,也只觉得如书中所言,人生处处会遇着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是人类的“围城困境”。后来他读到第三遍时,忽然间明白了:“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作茧自缚之下,活得怎能不虚伪沉重。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由于拒绝与媒体合作,钱钟书先生似乎成了一些人笔下“‘魔镜’中的影像了。”《走出魔镜的钱钟书》一书这样对他进行了解读:“当我们把钱钟书这面‘魔镜’翻转过来看时,便发现镜子背面有一行镌刻的字迹:做完整的人。” 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在住了1600个日夜的病房内,合了眼。杨绛先生赶到医院,伏在他耳边轻轻说:“你放心,有我呐!”此前一年,两人唯一的女儿钱瑗已因癌症离他们而去。 清华学生在先生离世后曾谱曲写词以为纪念:“我总觉得,每次去图书馆,还能看到先生的背影,也许,先生刚走,茶还没有凉……” 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只是满道的纸鹤飘飞,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10年前,杨绛先生在电话里说:“清华是有情的。”10年后她说:“代问清华同学好。” 烛光在寒夜的清华园里摇曳,来往的车匆匆而过,时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问一句:“这是谁?”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在这种我们看来是需要“忍受”的“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更无法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只惊叹“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记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和墨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不要奇怪为什么钱先生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才是他心底所愿,才是他一生的格调。钱钟书先生逝世时,一个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小题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 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 B.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 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 | C.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 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列的“围城”将自己“围”住。 | D.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如,写清华师生 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静”字,但也暗示了“静”。 | 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 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 小题2:文章倒数第二段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3: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深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6分) |
文学名著阅读(10分)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这时,修士的两个伙计赶来,问他为什么要扒修士的衣服,桑丘说,作为主人堂吉诃德打胜这一仗的战利品,这衣服理所当然属于他。看到堂吉诃德把一个修士吓得从马上跌落了下来,桑丘就立刻下驴,跑到修士身边,开始剥他的衣服,还说这是属于他的战利品。结果被修士的两个伙计打倒在地,拔光了他的头发和胡子,还猛踢一顿,打得他躺在地上,晕了过去。 | B.办完案,桑丘被送到一个富丽的官邸。饭厅里摆好了一桌供王公享用的盛馔。桑丘又饥又累,入席便要用饭。他身旁站着一个手拿鲸鱼骨棍子的人,每当桑丘要动手去吃一盘菜时,他便把棍子迅速一指,上菜的小厮连忙把菜撤了下去。这样反复了十来遍,桑丘一口也没吃上。那拿棍子的人说,他是他的医生,应当为他的健康负责;“总督大人”想吃的菜,正是他不能吃的。桑丘发火了,说难道他做了总督连饭菜都吃不上,于是就赌气拿了面包和葡萄来吃。 | C.高尚贵族,长眠此地,英勇绝伦,虽死犹生,功盖天地。雄踞世界,震撼寰宇,身经百难,生前疯癫,死后颖异。 堂吉诃德主仆在海边闲逛,碰到了由参孙学士装扮的“白月骑士”,并被他激怒而进行了决斗。堂吉诃德决斗失败,只好答应“白月骑士”从此结束游侠生活。回家后,堂吉诃德一连六天都躺在床上,高烧不醒。第七天醒来后彻底醒悟,立下遗嘱,强调外甥女只能嫁给没读过骑士小说的人,否则就得放弃全部遗产。三天后,他与世长辞。桑丘在唐吉诃德的墓碑上写了以上的墓志铭。 | D.堂吉诃德为了替自己行侠冒险做准备,先做了一件事:擦洗曾祖传下的甲胄,可是年久不用已生锈发霉。他用尽方法去擦洗收拾,发现头盔不带面甲。他便用厚纸板拼凑了一个面甲,不料用剑一试便戳坏了,只好重做一副。重做以后,就不敢再试了,并且掩耳盗铃地认为,这就是一顶坚牢的头盔了。 | E、一天,一位理发师骑着灰驴到小村子服务,因为天下小雨,便把铜盆顶在头上遮雨。堂吉诃德一见,以为来了一个骑花点子灰马、戴金头盔的骑士,便给予迎头痛击。那理发师丢下铜盆逃走。堂吉诃德认为这铜盆原是有名的曼布利诺头盔,被那不识货的人溶化了,拿一半做成这东西,他要找金匠修理一下作为自己的头盔。 小题2:简答题(100字左右)(5分)。 简述唐吉诃德自称“狮子骑士”的故事。 |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洞庭湖远眺 林 非 ①几十年来常常在梦幻中张望着岳阳楼华美而又雄壮的轮廓,这是因为范仲淹那两句激昂慷慨和满怀豪情的话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能让我浮起如此缥缈与朦胧的图景。 ②终于来到了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畔,瞧这茫无边际的水波,在不住地晃荡和起伏着,暗绿色的滚滚浪涛,轻轻拍击着绵延到天空尽头的朵朵白云。这溅起的丝丝浪花,也叩打着高耸的堤岸,叩打着我滚烫的胸膛,像是郑重地提醒着我,人们应该怎样走向宽广和辽阔,怎样通往远方的世界?从蔚蓝色的天空顶端,千万道金碧辉煌的太阳光纷纷地抛掷下来,像燃烧的炭火,像闪烁的星辰,在微微荡漾的湖面上粼粼地放光;随着悄悄颠簸的水纹,这璀璨的金光不住地颤抖着,蹦跳着,快速地扩散开来,反射出一圈圈耀眼的线索来,像要把整个天空都镶成一片鲜艳透明的玻璃墙壁。 ③在随意的遐想中缓缓地回过头去,仔细地凝望着苦苦思念了半生的岳阳楼。这让我一见倾心的洞庭湖,已经浩瀚晶莹得使自己无限神往,而这小巧玲珑的岳阳楼又使自己生发出异常兴奋的情怀。我的眼光紧紧盯住了岳阳楼,瞧着这上下三层金黄色的琉璃瓦,整整齐齐地翘起尖尖的檐角,像是都张开了熠熠放光的翅膀,想要飞往蓝天和白云里去。覆盖在顶层的这座屋檐构成了盔甲的模样,在中央还竖着一株用玻璃球串起的立柱,使这金光璀璨的盔甲显得威武而又俊秀。我轻轻抚摸着厅堂外面几根漆得鲜红的木柱,猜测这清代末年重修的雕梁画栋,为什么要在如此秀美和纤细的小楼顶部,戴上一顶戎装的盔甲?是不是胸怀着忧虑的设计者,用它来象征提防和抵御列强侵凌的不屈意志? ④听说从东汉以来,就在这湖泊的附近建造了楼阁,将近两千年的沧桑变迁,经历过多少次水患、火灾和兵燹的侵袭,已经先后倾圮和崩溃过三十余回。一种不屈不挠追求美好人生的愿望,催促着大家不断地建造自己所设计的岳阳楼。范仲淹撰写题记的那幢宋代建筑,会比眼前的这一座庞大和恢宏得多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伟大和高旷的声音,总是在我的耳旁震响,就使得那座早已消失的楼阁,似乎还影影绰绰地升腾在明朗的天际。 ⑤瞧着这一阵阵飞溅的浪花,被金碧辉煌的阳光闪烁出星星点点耀眼的火花,我禁不住念起《岳阳楼记》里“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名句来。当范仲淹想像着洞庭湖滔滔汩汩地流淌时,想像着这儿晴空万里或阴雨霏霏的景色时,在浓郁的诗情画意中深深地感到“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竟十分潇洒地无视着自己掌握在君王手中浮沉的命运,在大自然的洗礼中倏地超越了向专制王朝磕头跪拜的礼节。像范仲淹这样提出了激励着整个民族的伦理规范,率先为天下的苍生而忧虑,这只有充满抱负的志士仁人才能够做到,无知无识抑或醉生梦死的人们当然无从想到要承担这样的重任;然而“后天下之乐而乐”也许是更难于做到,把自己生活的享受降低到整个国家里最贫困的水准,坚持着终生都这样去刻苦地砥砺,如果不具备“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卓绝品性,哪里能够这样办到呢?范仲淹标出的这种道德理想实在值得景仰,可是我想他作为当时朝廷的大臣,肯定很难像孟子所说的“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去完成“天将降”下的“大任”。人应该怎样生存于这茫茫的世界?当然要尽量替大家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如果人人都力争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整个人寰肯定会变得非凡的美丽。然后再将此种纯真的意志发挥到极致,才有可能趋向范仲淹所提出的伟大目标。 ⑥我始终张望着洞庭湖中央这一阵阵飞溅的浪花,张望着蓝天白云里喷射出火光的一团红日,深深地相信人类总会逐渐抛弃卑俗与丑陋,不断地走向壮丽和崇高的境界。 小题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文章开始时写梦幻中的岳阳楼既“华美而又雄壮”,又“如此缥缈与朦胧”,从景物的形与神两个方面表现了岳阳楼的特点。 | B.文章描写岳阳楼时,着重指出“覆盖在顶层的这座屋檐构成了盔甲的模样”,借“猜测”巧妙地把楼的设计与“先忧”精神联系起来,行文巧妙自如。 | C.作者认为“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境界,但只要从力求替大家作出一份贡献起步,就有可能逐步趋向范仲淹所提出的伟大目标,显示了实事求是的态度。 | D.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既注重展现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和小巧玲珑的岳阳楼的景象,又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表现了作者先忧后乐的道德情操。 | E.本文将梦境与现实加以对比,表现了对人类不断走向壮丽和崇高境界的坚定信念。 小题2:作者在洞庭湖上“远眺”,看到了一些什么?(4分) 小题3:联系全文,分析结尾段的作用与好处。(6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