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连他们里面都有人觉得“不已甚乎!’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连他们里面都有人觉得“不已甚乎!’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在晚清,“同光体”提倡宋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黄庭坚的诗集卖过十两银子一部的辣价钱。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假如宋诗不好,就不用选它,但是选了宋诗并不等于有义务或者权利来把它说成顶好、顶顶好、无双第一,模仿旧社会里商店登广告的方法,害得文学批评里数得清的几个赞美字眼儿加班兼职、力竭声嘶的赶任务。整个说来,宋诗的成就在元诗、明诗之上,也超过了清诗。我们可以夸奖这个成就,但是无须夸张、夸大它。 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挑他们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记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末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放纵了摹仿和依赖的惰性。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明人学唐诗是学得来惟肖而不惟妙,像唐诗而又不是唐诗,缺乏个性,没有新意,因此博得“瞎盛唐诗”、“赝古”、“优孟衣冠”等等绰号。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凭借了唐诗,宋代作者在诗歌的“小结里”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彻,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然而在“大判断”或者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什么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自居易或贾岛、姚合等人的身上,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圈里。(节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序》) 1.文中所举事例,不属于宋诗也颇尝过“市价涨落的滋味”的一项是 A.金国的作者嫌宋诗“衰于前古”。 B.明代人苏平对宋人近体诗的看法。 C.李攀龙选上古至明代诗歌时的做法。 D.晚清“同光体”诗人对宋诗的态度。 2.对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大幸”、“大不幸”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大幸“指的是唐代诗人给宋代诗人开拓了宽广的创作领域,“大不幸”指的是宋代诗人无法在唐代诗人的基础上再去开拓。 B.宋代诗人有接受挑战的机会是“大幸”,而在挑战中难以打破唐代诗人创造的记录,又是宋代诗人的“大不幸”。 C.“大幸”指的是宋代诗人以唐代诗人为榜样并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大不幸”是唐诗的超越之难和宋人因模仿和依赖产生了惰性。 D.能够模仿唐代诗人创作的作品是宋代诗人的“大幸”,而唐代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使宋人难以超越又是宋人的“大不幸”。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选宋诗的问题上,作者认为不好的诗歌就不选,选上的也无须过分夸大。 B.从整体创作成就上看,作者认为宋诗虽不及唐诗,却在元、明、清诗之上。 C.明诗之所以不如宋诗,是因为它在学唐诗时学得外表十分相像却缺乏个性。 D.与明诗比,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就在于它的那一点学唐诗又不像唐诗之处。 |
答案
1.A 2.C 3.A |
解析
1.从题干要求和文意上看,是说元明清人对宋诗的看法,金人不在其内。 2.从文中看,“大幸”是指唐诗在风格意境等方面为宋人提供了榜样,“大不幸”是指唐诗的疆域广阔后人再开拓就很艰难以及给宋人创作上提供了模仿和依赖的可能。A 、B、D三项都存在着内容概括过于狭窄的问题。 3.原文的“假如宋诗不好,就不用选它”,是就整个宋代的诗歌来说的,不能理解为宋诗中有好有坏的问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解放日报》10月17日刊登余秋雨关于 “上海世博会文化构想”的演讲及答问。在谈到世博会的中国元素时,余秋雨认为我们现在活着的每个人都是中国元素的当代的生命载体,我们每个人的高贵、自信、欢乐等就是中国元素的最佳体现。 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队伍后来成了“第一中国元素”。他们讲着流畅的外语,为外宾指路,帮助他们搬运行李,甚至帮助他们购物,给他们介绍国内的山川名胜、风物特产……他们热情,大方,彬彬有礼,以自己对于祖国的热爱感染着外宾,他们成了中国元素的体现者。 请你写出一种“中国元素”,并对这一“元素”的主要表现和它所体现出来精神风貌作简要说明。(100字左右) 答: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科学家新奇实验发现人类嗅觉超乎想像 据有关媒体18日报道,通过将一些大学生的眼睛蒙起来并让其爬过草丛仅靠嗅觉追踪巧克力的香味,科学家们发现了人类的嗅觉能力超乎他们的想像。以前的看法是,人类并不具备这样的嗅觉能力。 该研究显示,人类的大脑会将从每个鼻孔取得的信息进行比较,并以此得到其来源的线索。并认为狗、老鼠和其他哺乳动物也是如此,这和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的大相径庭。人们比较了通过每个耳朵对声音来源进行定位的过程。但主流观点认为:哺乳动物在嗅觉方面不能如此,因为它们的鼻孔距离太近以至于不能取得不同的信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诺姆•索贝说:“我们对此有不同看法。”他在星期天与研究生杰斯•波特以及其它人在学术杂志《神经科学》的网站上发表了其研究结果,该论文将会被刊登在明年1月份的杂志上。这并不是第一个提出“两个鼻孔”观点的论文,但一位熟悉这一邻域的专家,费城蒙内尔化学嗅觉研究中心的神经专家查尔斯•维所奇说:“索贝及其同事现在开启了对其全面研究的大门。”这篇新论文共报告了五项实验。其中一项采用在戏剧中常用有于制造烟雾的粒子来证实人类鼻孔在空中真的嗅取不同的区域。 但论文的大部分注重的是一群主修心理学的大学生在伯克利大学校园中的一块草皮上的表现。还有一项户外实验的目的是观察人们是否能用鼻子沿着30英尺长的巧克力香味追踪,整个过程需要在草地上蜷着腿。该追踪采用的是有香味的绳子,32名参预者都被蒙上了眼睛、戴上厚手套和护膝、护肘以确保他们不会看到或感觉到。他们还戴上了耳罩。 在开始前,他们都看了如何正确追踪香味的录像----就是需要把鼻子放到地面上。波特说:“人们并不真想这样做,三分之二的人成功找到了香味,但当其鼻子被塞紧后,没人能做得到。”另一项实验发现人们在实践后会做得更好。然而在有一项有14人参与的实验中,参与者用两个鼻孔比只用一个时做得更好。在用两个鼻孔时有66%的人成功,而在只用一个鼻孔时只有36%的人成功。但这真的意味着他们的大脑会从两个独立的信号中受益吗?也许信息是一样的,或者可以解释为与只用一个鼻孔相比,用两个时人们能嗅到更多的气味,获得更强的信号。 为了进一步研究,研究人员对其中全程参与的四人重新进行了实验。这次在他们鼻孔上安装了可以控制其鼻孔内气流的装置。该装置可以理解为普通鼻子的扩展,有两个孔用来吸气,每个孔单独作用于一个鼻孔,而其他装置只有一个孔。它吸入了五种同量的不同气味,但模仿了只有一个大鼻孔的效果。当在一个鼻孔上装上该装置后,参与者们成功的更少并且更慢。研究人员称,这对人们从两个鼻孔中获益更多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007年1月11日《科技生活》) 小题1:下列各项中符合“主流观点”的一项是()A.科学家通过将一些大学生的眼睛蒙起来并让其爬过草丛仅靠嗅觉追踪巧克力的香味的试验,发现了人类嗅觉能力超出想像。 | B.哺乳动物因为它们的鼻孔距离太近以至于不能取得不同的信息,因此不能像人类大脑一样从每个鼻孔取得的信息并进行比较。 | C.诺姆•索贝及杰斯•波特在学术杂志《神经科学》网站上发表了其研究结果,提出“两个鼻孔”的观点。 | D.诺姆•索贝的论文报告了五项实验,包括采用在戏剧中常用有于制造烟雾的粒子来证实人类鼻孔在空中真的嗅取不同的区域。 | 小题2:根据原文,下列信息与文本信息不相符的一项是()A.科学家进行户外实验目的就是观察人们是否能用鼻子沿着30英尺长的巧克力香味追踪,整个过程需要在草地上蜷着腿。 | B.科学家通过观察一群心理学大学生在伯克利大学校园一块草皮上的表现,证实了人类的嗅觉能力如同狗、老鼠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出色。 | C.与只用一个鼻孔相比,用两个时人们能嗅到更多的气味,获得更强的信号,这是户外实验的结果。 | D.科学家证实,“两个鼻孔”的观点与大多数科学家大相径庭,但一项有14个人参加的试验证实了这一观点的正确。 | 小题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A.科学试验表明,与一个鼻孔相比,人们从两个鼻孔中获益更多的观点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 B.科学家通过“大学生仅靠嗅觉追踪巧克力的香味”的试验,发现了人类与哺乳动物的嗅觉能力异样乎寻常。 | C.科学试验表明,哺乳动物在嗅觉方面因为它们的鼻孔距离太近以至于不能取得不同的信息。 | D.一项户外实验观察人们是否能用鼻子沿着30英尺长的巧克力香味追踪,这个试验证明大多数同学都取得了成功。 |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阅读米勒 郑小琼 我收到这些画作时,心中竟充满如此多的感伤,有关一些宏大的词语不断地涌了上来,我感觉我铺开的不再是画作,而是广阔的原野,那是我的川东平原,亲人们全都站在这画作之中了。这便是米勒吗? 我不断地倾心于他画中的忧郁。心就像一张巨大的原野,生命总会在原野上或多或少留下一些感受。在苍茫的辽阔的大地上,我只是一个倾听者,倾听着米勒不急不缓、有些伤感的诉说。田野是一片无穷的诱惑,它不断地吸引着我。我想此刻我应该如同那位老妇人一样弯下腰来,拾起每一株遗失在大地上的麦穗。她多么像我年迈的祖母啊,我多想走近她,去握住她那双充满了沧桑的手,去为她分担一些来自生活的贫困而产生的忧郁。我想起了我的童年,那时我常常会跟在祖母的背后去收获后的田野上拾麦穗,祖辈父辈对每一粒粮食都是那样的充满了敬畏之情,那种敬畏是如今没有感受饥饿滋味的人无法理解的。每当祖母看到被人不小心踩到泥里的麦穗条时,她总会一边小心翼翼的从泥里抽出那些麦穗,一边说着“作孽啊!作孽啊!”她会顿然神伤,然后会对年幼的我说起在她生命经历过的荒年来。 此刻,正在读画的观众,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原野上低着头颅,拾着艺术的麦穗。 我第一次知道米勒是从上世纪那个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开始,是那个疯疯癫癫留着两撇向上翘起的胡子的西班牙画家让我认识米勒的。达利是如此说的,他小时候在教会学校读书,教室的门上挂着米勒的《晚钟》,每次看到那幅画,他说他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感伤,那个低头默祷的农妇犹如现代圣母,那个脱了帽子规规矩矩垂掩沉重的头的农夫像一个被压抑的灵魂,米勒笔下那淡淡的哀愁气氛,就像他在回忆童年,使他难以忘怀。 当我不断打量着米勒的《拾穗者》,不由得想起一个诗人的诗句来:“拾穗者弯下腰来/整个天空弯下腰来/要是天空再旧一些/如同农妇身上的衣服/天空就是又一个拾麦穗的农妇”一直以来,我对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艺术家们都怀着深深的敬意,这种敬意是来自于他们作品的本身,在他们作品之中,我看到人类一种来自内心的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对世俗的关心与属于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对现实生活的敏感与怜悯之心。 有一次,我独自置身于小房子里,关上窗帘,不断翻阅着那本印刷品上的米勒画集。他画中的人物是那样的平凡而温柔敦厚,朴实而安分守己。我想起了我乡下的父老乡亲,他们两者之间是如此相像,有时你会以为画中的人就是他们,或者他们是画中的人走进了现实中。黄昏之时,身心疲惫了,当你坐在那里,你突然目睹这画中的一个个疲惫的农妇或者是佝偻的老人,你不能不被人类自身命运的不同而大为感伤。我一直倾心于米勒画中的那种迟暮气息,一种枯涩的黄,袅袅穿过乡村的原野,生命在沉重的现实中长出了善良的翅膀,在悲天悯人的哀愁中,我们终于感受到了现实。阅读他的作品时,我一直企图让金黄色的余晖变成一双天使的翅膀,会把那一种不幸与悲伤带走。他的画如同我童年记忆中老了的辘轳一样,让我不断地回味着,在回忆之中学会了深刻与旷达。 我愿在这样的黄昏遍布的房间里,在宁静中铺开米勒,然后让自己沉浸在落日的温暖与哀愁中。 (2006.12.22《河北日报》) 小题1:作者在文章中不止一次提到“原野”,请简要阐释“原野”的含义? 小题2:作者由米勒《拾穗者》联想到祖母的“作孽啊,作孽”的情态和语言,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小题3:阅读全文,请回答问题 ⑴“在原野上低着头颅,拾着艺术的麦穗”,有何作用,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 ⑵“在宁静中铺开米勒,然后让自己沉浸在落日的温暖与哀愁中”,含义是什么,有何作用?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关羽斩颜良后,曹操盛赞其为“神人”,关羽却说:“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曹操听罢大惊,要左右今后减之,不可轻敌,并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三国演义》) | B.在高老太爷66岁生日宴席上,冯乐山向高家提亲事,要把自己的外甥女许配给觉民,并建议马上订婚,高老太爷一口应允。(《家》) | C.堂·吉诃德为了出游,精心做了如下的准备:用铁皮做了一只头盔,为自己骨瘦如柴的马去了个高贵的名字——罗西南特,花8天时间给自己设计了个响亮的称号:堂·吉诃德·台拉·曼却,暗自为邻村的意中人取了个贵妇人的名字,并说服农夫桑丘做他的侍从。(《堂·吉诃德》) | D.在赴西伯利亚服苦役的路途上,玛丝洛娃认识了政治犯西蒙松。西蒙松腼腆、谦虚、意志坚强,他非常尊重和体贴玛丝洛娃,并爱上了她。当西蒙松坦率地告诉聂赫留多夫他要和玛丝洛娃结婚时,聂赫留多夫在为他们的结合而高兴地同时,又感到一些失望。(《复活》) | E.诗人甘果瓦误闯乞丐王国。按他们的法律,若没有女乞丐想要嫁他,甘果瓦就将被判死刑。艾斯美拉达为了救甘果瓦的生命,毅然答应做他的“妻子”,将他带回自己的家。而艾斯美拉达心里念着的是英俊的卫队长弗比斯。(《巴黎圣母院》) |
简答题,回答本题约100字左右。 葛朗台一生悭吝,但偶尔也有他自以为“大方”的惊人之举,试简述其“大方”之二三事。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