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多巴胺与人的幸福感多巴胺是一种脑内分泌物的化学物质,简称“DA”。它是一种神经传送素,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多巴胺与人的幸福感 多巴胺是一种脑内分泌物的化学物质,简称“DA”。它是一种神经传送素,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人们对一些事物“上瘾”主要是由于它。我们的情绪,尤其是幸福和快乐的情绪,统统受多巴胺控制。在充足的多巴胺作用下,我们可以感觉到爱和幸福。而从另一方面看,人的一切精神性不良也都是有多巴胺方面的生理根源的。看到了多巴胺与人的精神状况以及人的幸福感之间的关联,必然产生这样的追问:通过技术手段寻求人的精神幸福的前景如何? 既然多巴胺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只要我们在技术上能够人工合成多巴胺,将其植入缺少它的那些人的脑内,似乎就为我们解决了精神或情绪问题,从而也增强了人的幸福感。在目前人们的物质财富急剧增长而幸福感如此匮乏的年代,如果技术能为我们解决幸福感的问题,无疑是发挥了最重要的人文功能。传统的精神幸福是靠人文手段解决的,即使在物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如果具有丰厚的人文追求,人也是可以获得幸福感的,所以印度人才能拥有和新加坡人相同的幸福指数。这表明,至少在目前,人文手段的作用依然是很大的。 问题是随着技术手段的作用日益增大,这种技术在将来是否会成为获得幸福感的主要手段?这种技术手段是否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一是这种幸福感的真实性问题。这种幸福感可恰当地被称为“人工幸福”,因此多少带有“虚拟幸福”的性质,甚至与“虚假的幸福”联系在一起。它是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幸福?二是这种幸福感的内容问题。由技术手段造成的幸福感似乎是无对象无原因的幸福感。与在人文手段中,由有人文内容的对象激发了多巴胺的分泌从而导致了一种愉快的感觉不同,它是仅有多巴胺而无内容所导致的高兴。这种无原因、无对象的喜乐是否还属于精神正常的范畴?三是这种幸福感的持久性问题。因为较多的多巴胺从一定意义上就意味着不平静,而不平静就是一种消耗,就是付出生理和心理代价而获得的幸福感,是一种原则上不可能持久的幸福感。四是这种幸福感的负面作用问题。首先,采用技术来解决心情好不好的问题,很可能形成技术依赖或“技术成瘾”,这类似于药物依赖和成瘾,这就是吸毒成瘾和上网成瘾的道理。其次,如果我们在多巴胺的控制下,无论面对什么境况都保持幸福感和快乐的心情,不再有不满和愤怒,无视现实的阴暗面或忘掉人世间的罪恶而保持幸福感是否就成了阿Q式的精神麻木?多巴胺是否就成了一种精神麻醉剂? 所以说,无论多巴胺这种技术方式在造就幸福感时多么有效,它都不可能解决精神的内容问题,从而不可能完全取代以创造精神内容为圭臬的人文手段的作用。我们要合理追求一种技术与精神的适度融合,人文对技术手段的完全拒斥和完全归顺都是不可取的。 (摘自《社会学家茶座》总第16期) 小题1:下列对“多巴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巴胺是一种控制人情绪(尤其是幸福、快乐的情绪)的脑内分泌物的化学物质。 | B.多巴胺是一种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的化学物质。 | C.多巴胺是一种可人工合成,植入人脑内就能解决人们精神或情绪问题的化学物质。 | D.多巴胺是一种可人工合成,很可能使人形成技术依赖或“技术成瘾”的化学物质。 | 小题2:下列表述不属于“多巴胺与人的精神状况以及人的幸福感之间的关联”的一项是( )A.在充足的多巴胺作用下,人们可以感觉到爱和幸福,从而增强自己的幸福感。 | B.从生理根源方面来说,人的一切精神性不良都是与多巴胺方面有密切的关系。 | C.在多巴胺的控制下,人们总能保持幸福感和快乐的心情,不再有不满和愤怒。 | D.多巴胺这种技术方式造就幸福感是有效的,但它不能解决精神的内容问题。 | 小题3: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文章探讨了运用技术是否会成为获得幸福感的主要手段及这种技术是否会带来新问题等内容。 | B.作者在对技术手段和人文手段的比较中,提倡要合理追求一种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适度融合。 | C.人文手段和技术手段都能给人带来幸福感,但两种手段所引起幸福感的具体内容却是不相同的。 | D.采用技术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尽管有负面作用,但也不必担心多巴胺就此成了一种精神麻醉剂。 |
|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
解析
小题1:C(C项将或然说成必然,夸大了多巴胺的作用。原文说“将其植入缺少它的那些人的脑内,似乎就为我们解决了精神或情绪问题”,“似乎”不等于“就能”;此外,文章结尾“它都不可能解决精神的内容问题”一句也表明C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D项有一定的迷惑性,它是从其“负面作用”的角度来理解的,当然也是正确的。 小题2:D(A、B和C三项都是围绕“多巴胺”与“人的幸福感”之间的“关联”来论述的。D项是说用技术手段解决人的精神问题时的局限性,而不是论述“多巴胺”与“人的幸福感”之间的“关联”,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应选D) 小题3:D(第3节中说“这种幸福感的负面作用问题。……多巴胺是否就成了一种精神麻醉剂?”表明了作者对采用技术产生幸福感而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种疑问,而非肯定或否定。所以D项不正确。A项和B项是对原文主旨的不同角度的概括,B项的对应语句是:“我们要合理追求一种技术与精神的适度融合,人文对技术手段的完全拒斥和完全归顺都是不可取的。”C项的对应语句是第3节中 “二是……”后的相关句子)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再造小麦 作为全球30亿人的主要食物来源,小麦这种作物正面临危机。除非人类采取重大行动,气候变化、疾病和干旱将令它遭遇浩劫。 幸运的是,一种挽救小麦的策略正在浮出水面。它既不需要基因工程,也不需要改变种植技术。相反,科学家正在从零开始重新创造这种作物。这些“人工合成”小麦的试种已令人们看到希望:它们将有很强的适应性,直到下世纪末仍能继续为数十亿人提供食物。 约3万年前,两种并无亲缘关系的野草——乌拉尔图小麦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自然杂交,形成二粒小麦。时隔约2万年,二粒小麦又与另一种野草粗山羊草杂交,从而诞生了今天的普通小麦。机缘巧合使小麦成为六倍体植物。但这也是它现在的问题所在:这样的植物不能与其它通常只有两个或四个染色体组的物种杂交。如此一来,引入抗盐、抗旱等新特性几乎不可能。基因渗入法可以将近缘植物的部分染色体导入小麦,但它的效果不是很显著。因此,植入人员一直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小麦自身的基因潜力,不断挑选产量越来越高的新变种。 但现在,就连这有限的操作空间也即将用完。小麦天然的基因可变性逐渐耗尽,而这种作物面临着迅速改变的环境。新的真菌病正在出现;而在美国中西部,农场主正遭受一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 科学家正为避免灾难而加倍努力。他们在15年前取得了重大突破,当时,墨西哥国际小麦和玉米改良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让二粒小麦的野生变种与山羊草的野生变种杂交的办法,其结果就是一种不育的三倍体(它有三个染色体组,无法繁殖后代)。但这种三倍体植物接触化学物质秋水仙碱之后,染色体会加倍,从而可以与现代的六倍体小麦杂交。 科学家已用这种技术将二粒小麦和山羊草的数千种野生变种杂交,创造出1000多种人工合成小麦。国际小麦和玉米改良中心基因资源项目的负责人乔纳森•克劳奇说:“这些野生近缘植物多年来在极为干旱和炎热的地方不断进化。”来自生命力顽强的野生变种的人工合成小麦可与传统小麦杂交,形成具有新特性的小麦。 它们的价值已开始显现。去年12月,克劳奇在英国剑桥的一次会议上说,在墨西哥的旱灾地区,一种人工合成小麦的产量比普通小麦高50℅;而在印度、巴基斯坦、厄瓜多尔、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等试种地区,它的产量比普通小麦高5℅至40℅。研究人员在递交给《试验生物学杂志》的论文中说,这是因为这种人工合成小麦的根异常之深,能在地下深处找到水分。 另一种试种的人工合成小麦表现出极度耐炎热的特性,有些品种在墨西哥索诺拉沙漠高达40℃的环境中也生长良好。如果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升高,这样的耐热品种将意义重大。克劳奇说,在印度巴基斯坦等气候温暖的国家,气温升高2℃可能导致小麦减产15℅,有可能造成相当大的社会和经济动荡。 科学家还开发出了对一系列新出现的作物疾病具有抗性的人工合成小麦。此外,新品种的小麦还可能有其他许多优良特性,例如矿物质的含量更高。上个月,英国国家农业植物研究所与国际小麦和玉米改良中心签订了共同开发小麦新品种的合同。研究所负责人表示,希望这成为不改变基因开发新作物的一种模式。 (选自《参考消息》2006.2.27第七版) 小题1:下面关于“人工合成小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乌拉尔图小麦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自然杂交,形成二粒小麦。 | B.二粒小麦的野生变种与山羊草的野生变种杂交,培养出一种三倍体植物。 | C.利用化学物质秋水仙碱将二粒小麦和山羊草的数千种野生变种杂交。 | D.二粒小麦和山羊草的数千种野生变种杂交,创造出1000多种人工合成小麦。 | 小题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普通小麦是由乌拉尔图小麦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自然杂交诞生的二粒小麦,与另一种野草粗山羊草杂交后诞生的。 | B.野生近缘植物多年来在极为干旱和炎热的地方不断进化,在与传统小麦杂交后,形成具有新特性的小麦。 | C.今天的普通小麦不能与其它通常只有两个或四个染色体组的物种杂交,因而缺乏抗盐、抗旱等特性。 | D.二粒小麦的野生变种与山羊草的野生变种杂交后诞生一种不育的三倍体,在接触化学物质秋水仙碱后,就可以与现代的六倍体小麦杂交。 | 小题3: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依靠普通小麦自身的基因潜力,小麦产量即将达到极限。 | B.“人工合成”小麦的诞生,使人类直到下世纪末对粮食问题可以无忧。 | C.“人工合成”小麦完全可以成为不改变基因开发新作物的一种模式。 | D.如果没有“人工合成”小麦的诞生,社会和经济动荡将是未来世界面临的一大问题。 |
|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黄河意识流 洪烛 ①青海的花儿,内蒙古的小调,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走西口》一类谣曲……越是接近黄河的源头和上游,歌声越是苍凉浑朴。莫非民歌也跟黄河一样,越流越混浊了,逐渐由纯粹的自然进入世俗烟火之中? ②若把黄河流域不同省份的民歌逐一收集起来(西部歌王王洛宾就做过类似的事),本身就是一部编年史般厚重而又有层次感的书!记载黄河的风声、雨声、涛声、桨声,也记载黄河之子情不自禁的感叹与倾诉。民歌,是音乐中最有人情味的。 ③虽然《诗经》与汉乐府的时代已过去了,黄河,仍需要新的采诗官。手持木铎,在纵横阡陌间且走且歌…… ④一条河流,或大或小,可以为一座村庄命名,可以为一个县、一个市、一个省命名。还可以为一个国家命名。从甘肃到陕西,从河南到河北,从山西到山东,诸如此类的一些地方,河流的影子无所不在。饮水思源,它使沿岸的居民多多少少拥有某种虚拟而固执的血缘关系。黄河流域的古老文明,是有代表性的。一条河流,甚至可以为一个民族的性格命名。 ⑤当然,它也可以为一个人命名。提到那位叫冼星海的作曲家,我首先想到黄河,想到风吼马嘶的《黄河大合唱》。他谱写这首曲子,无形中成为黄河的代言人。山河破碎的危急时刻,他于现实的黄河之外,创造出一条听觉中的黄河,铁流滚滚;正如他那个时代的兄弟姐妹,在秦砖汉瓦的万里长城之外,又携手打造一道“血肉筑成的新长城”(《义勇军进行曲》)。听觉中的黄河,算得上是这个民族最伟大的“护城河”——护卫长城的河。一条史诗般的河哟。流血、流汗、流泪、流火,同时留着融化的铁水般的旋律,流着钢花四溅的音符。哦,每一个音符都烫手。 ⑥冼星海的黄河,可比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之流凝重得多、悲壮得多。河流的心情通过音乐得以表现,得以宣泄。听觉中的黄河,永远是愤怒的。 ⑦李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此言不算彻底的夸张。黄河上游海拔高达2000—4000米,下游海拔却不足100米,回头仰望,确实是滔滔洪流从天而降。黄河入海,会回头望一望吗?这是一次隆重的告别,为之付出了无数的日日夜夜。黄河的起源,大抵是冰山上融化的雪水,李白说的没错。甘肃有个地方叫天水,每听到这地名,我下意识地联想到黄河。 ⑧冬天的黄河,有时会被层冰覆盖,即所谓“欲渡黄河冰塞川”;一把透明的锁,把黄河锁住了。等着吧,春风会来的,那是另一把透明的钥匙。 ⑨黄河解冻,一个病人在苏醒,岸边新滋长出的柳条或其他树叶,是它惺忪的睡眼所眨动的睫毛。黄河苏醒,对于守望在岸边的我来说,仍像是梦境,梦境里的梦境……冰块坼裂并且相互碰撞的声音,如同忙乱的手指滑过琴弦,无秩序地发出梦的画外音。冰,是水的骨头。黄河水,也会长出硬骨头。 ⑩一群刚出生不久的鸭子,摇摇摆摆冲下堤坝,去黄河里试水。脚蹼的划动中,故乡一点点远了。但它们还是体会到某种阻力。这是它们第一次看见黄河。黄河,甚至记得这一群家禽的祖先。同样的画面,每年都会上演无数遍。鸭子当然不了解黄河意味着什么,只知道河里的水,有点儿冷。赶鸭子下河的诗人,才会尾随着,发一些多余的感慨…… ⑾山东的黄河和山西的黄河,有什么区别?白天的黄河和夜晚的黄河,有什么区别?早春二月的黄河和寒冬腊月的黄河,有什么区别? ⑿即使同样作为守望者,我眼中的黄河,和你眼中的黄河,有什么区别?黄河在变,变得太快了——每当眨一下眼…… ⒀蜜蜂分辨出两朵花的区别,我发现黄河每一点细微的变化。它的永恒,来自于无数的瞬间。我的凝视,不过使某个瞬间变得具体了。 小题1:作者在第③段中说“黄河,仍需要新的采诗官”,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⑴听觉中的黄河,算得上是这个民族最伟大的“护城河”——护卫长城的河。 ⑵冰,是水的骨头。黄河水,也会长出硬骨头。 小题3:文章第⑩段中刻画的“鸭子”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刻画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文学创作中的故乡情结 阅读多于写作,心情渐趋宁静的同时,对许多事也日渐淡泊,这或许是每个写作者的必经之路。人们经常反思并不断在作品中追问自己:我究竟是谁?我为什么要与你对话?我为什么要想这些问题? 苏子曾说:“此心安处即故乡。”只要这个地方能让你安心,它就能成为你的故乡。人们常常为自己的故乡远离了自己的精神而滋生不满,萌生深深的寂寞。于是很自然的开始寻找,在寻找中因为屡次的失望,为自己虚构一个可以栖居的家园,并美其名曰故乡。这种以设想方式存在的家园,由于没有养活生命血液的泥土和水源,终难以一种长青树的姿态存于世。故乡不是一种虚拟,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只要你思想通融,精神淡定超脱,何处都可为故乡。所以,尽管苏子一生都在迁徙、流浪,却总能到处找到自己栖居的故乡。他很安心,把与自己遭遇的一切,都非常通脱地看作一种缘分。因此,他不管走到哪里,即便是条件异常艰苦的流放,也能在那里其乐融融,劳作休闲之时,用笔轻轻地打量“这一个”让自己“安心”的故乡。 安心难得,静坐反审自己的心灵故乡无疑更难。生命基于这个世界来说,在滚滚流逝的时间长河中,好像一朵浮萍。淹没于浩瀚的时间长河,人们常生无家可归之感。当夜深人静或独处时,便会不自觉地想家,却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家在哪里。人类需要以情感交流的方式在这个世界生存。人类的心灵如此孤独,该如何与别人进行和谐的交流呢?这便要求一种所谓“共同语言”。 古语: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共同语言产生的前提,便是志同道合,即交流双方形成基本一致的思想。然而根据交际经验,两个人要形成基本一致的思想,需要很多约定俗成的条件。两个同乡见面可以聊记忆中关于故乡的轶闻趣事,昔日情人见面黯然神伤一番,老同学见面可以侃谈某个难忘的老师和同学。由此可见,人们愿叙及并为之留恋的还是所熟悉的。不管已逝的抑或将来发生的人或事,人们总喜欢以熟悉的方式去感之想之。 其实文学创作与生活一样,越是熟悉的便越能感觉到它一颦一笑的气质。人们在与别人交谈或向别人做介绍时,会不自觉地拣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人们在外面工作累了总会想家,家中的亲人此时会让人备感亲切,感到跟他们有说不完的话。其实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说话,即你怎样将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生命的特别感悟很自然地流露出来,让读者情不自禁地主动与你交流,以期达到共鸣的效果。但前提是要让读者主动读你,然后想读懂你,你得具备给他们“实在”东西的素质。这个实在,乃对生命的真实体验。 从故乡出发,反观故乡,又回归故乡。这是每个创作者的必经之路。前边述及的故乡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人最潜在、最核心的生命意识。《圣经》上说,我们好比生活在一只船上,将来不可知。鉴于对将来的不可知性,在创作时才会假设或者虚拟一个貌似存在的故乡来抚慰我们飘浮的精神。对一个正谨慎行走在文学创作之路上的人来说当知道,逃不出故乡却愿在遥望故乡中寻找一个可以让精神安息的家园,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宿命。 小题1:下列关于第二节末“‘这一个’让自己‘安心’的故乡”的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 )A.指以设想方式存在的家园。 | B.指条件异常艰苦的流放之地。 | C.指一种思想和精神上能让自己栖居之处。 | D.指自己奋斗和奉献过的故乡。 | 小题2:纵观全文,下列有关作者对于“文学创作中的故乡情结”的论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常为自己的故乡远离了自己的精神而滋生不满,萌生深深的寂寞。 | B.苏子的一生便充分说明只要“安心”,就能在文学创作中找到自己的故乡。 | C.从对生命的真实体验出发,反观故乡,又回归故乡。这是每个创作者的必经之路。 | D.由于将来不可知,人们在创作时就会假设或者虚拟一个貌似存在的故乡来抚慰我们飘浮的精神。 | 小题3:下列理解与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时间长河中,人无法还家,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 B.文学创作与生活一样,是要将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生命的特别感悟很自然地流露出来,并让人情不自禁地主动与你交流。 | C.故乡情结是一个人最潜在、最核心的生命意识。 | D.人生注定逃不出故乡,却愿在遥望故乡中寻找一个可以让精神安息的家园。 |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说“春秋”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徐连城在《文史哲》第三期著文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由战国时人命名的,确立于西汉。 春秋以前是以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来命名时代的,战国人继续使用前人关于夏、商、周三代的名称,但其历史年代学的观点略有变化,在命名新的历史时代时有了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自周王室东迁后,诸侯国林立,大国争霸的战争不休,周王室已无力控制诸侯,相反却常有求于大国。显然,仍以族、地、王朝三名合一的年代学命名已失去意义。另一方面,战国是个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时代,战国人发展了春秋时已有的“天命靡常”的观点,命名当世为“战国”;又根据西周以后诸侯国林立,各国国史均名曰《春秋》,称这段历史时期为“春秋”。两汉时,人们继承了战国时人对春秋时代的称谓。 至于说“春秋时代是由鲁国国史《春秋》得名”的看法,徐文商榷说:鲁史《春秋》被拔高到经典的地位,是汉以后儒家作为官学后的事,战国时人未必肯把它奉为经典;鲁国当时并非大国,地位衰微;再者,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众多的《春秋》还会大量保存的,否则墨子何以会说“吾见百国《春秋》”?可见,战国人是不会以鲁《春秋》来命名这一时代的。 小题1: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秦始皇焚书以后,众多的《春秋》已被焚毁,不可能大量保存,所以墨子不可能见到百国《春秋》。 | B.墨子见过的百国《春秋》,几乎全被秦始皇烧毁了,只剩下鲁国《春秋》,因此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 | C.墨子说他见过百国《春秋》,说明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而绝大多数均已被秦始皇烧毁。 | D.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保存了大量的鲁国《春秋》。如果不烧这些书,墨子见到的《春秋》会有百部以上。 | 小题2:徐文认为“春秋”不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的,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A.鲁史《春秋》当时并未被奉为经典。 | B.当时大国争霸,周王室无力控制诸侯。 | C.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为名,并非鲁国一国。 | D.鲁国当时并不是大国,而且地位衰微。 |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夏、商、周三代的名称,是由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命名的。 | B.“春秋”这一时代称谓始于战国,两汉时人们继承了这一称谓。 | C.“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以思想活跃、百家争鸣作为历史背景的。 | D.产生于战国的“天命靡常”的观点,是“战国”时代得名的依据。 | 小题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王室东迁后已无力控制诸侯,相反却常有求于大国,因此,只好听任鲁国的统治者以“春秋”作为时代的称谓。 | B.徐文提出商榷的意思是,即使“春秋”的命名与史书有关,也不能认定是以鲁国的国史命名,因为各国国史均名为“春秋”。 | C.春秋时,周王室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已被破坏,以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名合一的年代学命名便失去存在的基础。 | D.西周以后诸侯国林立,大国争霸的战争不休,权力的再分配、思想的解放使传统的历史年代学观点产生了一些变化。 |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流行歌曲的遗憾 流行歌曲自身有没有素质取代诗歌成为人们各种情愫的寄托与表现?它能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技巧使流行歌曲得到普遍的认可?在这一点上,流行歌曲往往有着太多的遗憾。 像《弯弯的月亮》,前面唱的是遥远的夜空,弯月,小桥,小船,阿娇,歌谣,歌声随风飘,飘到我的脸上……到此为止,和曲调相应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而“童年的阿娇”让人油然而生的是怀旧情愫。可当听众几乎把自己一腔思乡怀旧和曲调共舞时,歌词突然来了一个义正辞严的现代化批判:“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前面调动起来的那点伤情怀旧,便被置于很尴尬的境地,是继续伤情怀旧下去,还是收起运淡淡的悲伤和歌词一起去为乡村没有现代化而义愤填膺呢? 再比如《涛声依旧》,歌词里用了不少古典诗歌的动词技巧,像渔火“温暖”双眼,钟声“敲打”无眠,就是把动词两边的名词距离拉大,使动词的意思多几个拐弯。还用了一些古典诗词的名词意象,主要是《枫桥夜泊》里的渔火、枫桥、钟声、客船,使歌词有了一些悠远典雅的意境,也有了一点历史感。特别是有两句写得确实不错:“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过去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可是,偏偏有两句反复唱的歌词却一下子显出了笨拙做作,那就是“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年的夜晚”。前句像匆匆把古人的衣服活剥下来,钮扣都来不及扣就草草上阵,后句像耐不住性子干脆直话直说,油彩都来不及擦就草草下场,本来的流畅一下子闹了个肠梗阻,本来的机智好像江郎才尽。 流行的不一定就永垂不朽。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根子是内功,不是花拳绣腿。如果只是“宝贝对不起,不是不爱你”,“要不是有情郎和我分开,我的眼泪不会掉下来”,就会像老让一个人吃甜点最终也会腻一样,因为心灵世界并不是只为“甜心”而存在。歌词里要是总出现“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我拿青春赌明天”这类说通不通、似懂不懂的词而没有更含蓄自然的文字,传唱的人再多也只是一笔糊涂账,充其量是歌曲的附庸而不像宋词最终由附庸到蔚为大观。 小题1:下列对文中“遗憾”的理解,全面准确的一项是(2分)( )A.指流行歌曲的情感不能一以贯之,中间存在着脱节和跳跃的毛病。 | B.指歌词本身笨拙做作,故弄玄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创作倾向。 | C.指歌曲文字玩花拳绣腿,缺少风骨,往往语句不通顺、表意不清晰。 | D.指流行歌曲本身的素质、文化品位和艺术技巧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 小题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围绕“流行歌曲的遗憾”这一论题,结合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 B.通过分析《弯弯的月亮》的歌词,指出其主旨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性有其积极的一面,但给人们的理解带来了麻烦:处境尴尬。 | C.《涛声依旧》讲求艺术技巧,特别是化用《枫桥夜泊》中的意象,让歌词显得典雅而意蕴丰富,但仍有笨拙做作的瑕疵。 | D.“要想桩子稳,就要根子深”,作者用比喻的说法表明了产生“遗憾”的根本原因就是文字功夫不到家,歌词本身往往是病句。 | 小题3:文章认为,“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过去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这两句写得确实不错,请结合文意,说说作者这样认为的理由。 (5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