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幸福的味道小野屋子里弥漫着刚刷完的油漆味道。老婆要女儿上顶楼的小石屋去睡午觉,可以暂时躲过油漆的味道,留下我们清理善后。 过了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幸福的味道小野屋子里弥漫着刚刷完的油漆味道。老婆要女儿上顶楼的小石屋去睡午觉,可以暂时躲过油漆的味道,留下我们清理善后。 过了一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幸福的味道
小野
屋子里弥漫着刚刷完的油漆味道。老婆要女儿上顶楼的小石屋去睡午觉,可以暂时躲过油漆的味道,留下我们清理善后。
过了一段时间,女儿打电话说她睡不着,于是我奉命上顶楼陪女儿。女儿和我躺在顶楼的地板上,我才发现很久没有和女儿这样单独躺着聊天了。特别是前一阵子早出晚归,有时候连和女儿说话的机会都不多。
想想没什么话说,于是就问她说:“你觉得自己很幸福吗?”女儿说:“是的。”
我要她举个例子说明什么才是幸福,女儿说:“像现在这样啊!”我再追问:“还有呢?”女儿想了想就笑着说:“还有……不用补习啊!”我又问:“还有呢?”女儿瞪了我一眼说:“你烦不烦?”我自作聪明地替她下了结论说:“大概幸福太多了,就说不完了,对不对?”
果然,女儿开始讲起一些她记忆中很愉快的事,而那些事我并不知道曾发生过。女儿说:“从前啊,我念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啊,夏天很热,妈妈为了节省能源,就要哥哥和我睡在同一间屋子里。哥哥每天就讲一个故事给我听,长的故事要讲两天,短的故事一天可以讲两个。像海星的故事,像吃鼻子的怪物,还有厉鬼的故事……”
哥哥会讲故事给妹妹听?我一直以为哥哥只会欺负妹妹呢!女儿又回忆着另一件事情:“夏天妈妈喜欢用茶叶水来洗草席,所以当我躺在草席上睡觉时,就闻到茶叶的香味,很香呢!”就这样,我们聊了很多从前的小事情,女儿总是记得那些很小的感觉,却都是很幸福的味道。
第二天,老婆买了一个菠萝,把菠萝皮放在电扇前面吹,不久菠萝的味道开始在空气中逐渐散开,和油漆的味道混在一起。女儿下课才进门,似乎就嗅到了那股菠萝的味道,她很高兴地在家庭联络簿上记上一笔:“家里涂满了油漆,可是妈妈准备了菠萝皮,于是我就闻到了一种菠萝的香味,真好啊!”
草席上的茶叶香,漆满油漆屋子里的菠萝香,原来都是幸福的味道,可是也要有一个嗅觉灵敏的鼻子啊!或许女儿算得上是有那种鼻子的人吧?
(选自《心情小栈》)
11、(1)文题 “幸福的味道”别具一格,请具体解说以此为题的好处。
(2)作者在文中具体写了哪几种“幸福的味道”?(8分)
答:                                                                                                                                                                                       
                                                                                             
                                                                                                                                                             
12、本文是写有关“幸福的味道”的,开篇却用一大半的篇幅叙写父亲与女儿聊天的内容,请说说这样写的意图。(6分)
答:                                                                                                                                                                                       
                                                                                             
                                                                                     
13、文章结尾写道:“或许女儿算得上是有那种鼻子的人吧?”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                                                                                                                                                                                       
                                                                                             
                                                                                  
答案
11、(1)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文章用“味道”来表达,使得抽象的心理感受形象化(如答使用“通感”或“移觉”的修辞手法即可得1分);同时在行文中也是紧扣“味道”来写的,做到了题、文统一。                                        
(2)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这样几种“幸福的味道”:①父女单独相处自由聊天的情景;②女儿不用做功课,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生活的状态;③听哥哥讲故事的往事;④妈妈为家庭生活所做的事情(如用茶叶水洗草席、用波萝的香味去除屋子里的油漆味)。(8分)                                       
12、①通过写父亲与女儿聊天,自然引出下文;②父女聊天,其实就是一种“幸福的味道”,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③为文章的主题表达作了有力的铺垫。(5分)
13、女儿是一个对生活有自己的认识的人,她热爱自由自在的生活,热爱家人,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她又是一个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相当敏锐的人,正因为她有一只“嗅觉灵敏的鼻子”,她才会体会到生活的自由、快乐、美好。(4分)
解析
11.无
12. 无
13. 无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略说中国科举的影响
  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无不受科举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了政府从民间选拔人才,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开、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东亚的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科举的举措,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通过他们的游记把它介绍到欧洲。在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取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仿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和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形成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的风气。这样不但大为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途径,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通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相当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做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百倍”,同时也被“紧锁笼中”。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的,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到中国时,所见的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
  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性灵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士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分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分子。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的“圣贤书”,故此也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写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创造能力,还是独立思考能力都被大大限制。大部分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是为了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也限制了人才的出路。到了清朝,在文学创作上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才的同时,也埋没了民间在其它各方面的杰出人物。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规定科举考试内容。
就算在科举被废除以后,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不少痕迹。例如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五权分立,当中设有的“考试院”便是源出于中国的科举考试传统。另外,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的高考中看见。例如分省取录,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都是科举残留的遗迹。
(选自《百科全书》)
小题1:对“(科举制度)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科举考试是一种公开、公正的方法,所以东亚的日本、越南均有效法中国科举的举
措,甚至越南科举的废除时间要在中国之后。
B.隋唐以后的中国,在社会、政治和教育方面无不受科举的影响,就是今天的考试制
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C.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了科举制度,他们的游记把它介绍到了西
方,改善了欧美的用人制度。
D.英国吸纳了中国科举的优点后,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了政府公务员取用方法,
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仿效的文官制度。
小题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参加科考是为了实现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性灵的渴望,因为“非进士不
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B.中国的科举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途径,形成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的风气。
C.利玛窦到中国时,科考已经成为高级官员的必经之路,所见的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
夫都是有识之士。
D.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巩固了政权,对维持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
定的作用。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事实证明,科举与其它选材制度相比要更加公平、公正,世袭和举荐不会出现难得的人才。
B.明清开始,寒门学子如能“一登龙门”,就能“身价百倍”,政府也达到了笼络、控
制读书人的目的。
C.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导致科举限制了人才的出路。
D.一些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的做法在今天高考中仍然得以保留,说明了科举的先进性。
小题4:请用简短的语言准确概括中国科举的影响。(不超过35字)(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给我的孩子们
丰子恺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你甚么事体都拼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对付。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外婆普陀去烧香买回来给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他,喂他;有一天你自己失手把他打破了,你的号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失恋、brokenheart,丧考妣、全军覆没的悲哀都要真切。两把芭蕉扇做的脚踏车,麻雀牌堆成的火车、汽车,你何等认真地看待,挺直了嗓子叫“汪——,”“咕咕咕……”,来代替汽油。宝姊姊讲故事给你听,说到“月亮姊姊挂下一只篮来,宝姊姊坐在篮里吊了上去,瞻瞻在下面看”的时候,你何等激昂地同她争,说“瞻瞻要上去,宝姊姊在下面看!”甚至哭到漫姑面前去求审判。我每次剃了头,你真心地疑我变了和尚,好几时不要我抱。最是今年夏天,你坐在我膝上见了我腋下的长毛,当作黄鼠狼的时候,你何等伤心,你立刻从我身上爬下去,起初眼瞪瞪地对我端相,继而大失所望地号哭,看看,哭哭,如同对被判定了死罪的亲友一样。你要我抱你到车站里去,多多益善地要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回到门口时你已经熟睡在我的肩上,手里的香蕉不知落在哪里去了。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你们每天做火车、做汽车、办酒、请菩萨、堆六面画、唱歌,全是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大人们的呼号“归自然!”“生活的艺术化!”“劳动的艺术化!”在你们面前真是出丑得很了!依样画几笔画,写几篇文的人称为艺术家、创作家,对你们更要愧死!你们的创作力,比大人真是强盛得多哩:瞻瞻!你的身体不及椅子的一半,却常常要搬动它,与它一同翻倒在地上;你又要把一杯茶横转来藏在抽屉里,要皮球停在壁上,要拉住火车的尾巴,要月亮出来,要天停止下雨。在这等小小的事件中,明明表示着你们的弱小的体力与智力不足以应付强盛的创作欲、表现欲的驱使,因而遭逢失败。然而你们是不受大自然的支配,不受人类社会的束缚的创造者,所以你的遭逢失败,例如火车尾巴拉不住,月亮呼不出来的时候,你们决不承认是事实的不可能,总以为是爹爹妈妈不肯帮你们办到,同不许你们弄自鸣钟同例,所以愤愤地哭了,你们的世界何等广大!
你们一定想:终天无聊地伏在案上弄笔的爸爸,终天闷闷地坐在窗下弄引线的妈妈,是何等无气性的奇怪的动物!你们所视为奇怪动物的我与你们的母亲,有时确实难为了你们,摧残了你们,回想起来,真是不安心得很!
阿宝!有一晚你拿软软的新鞋子,和自己脚上脱下来的鞋子,给凳子的脚穿了,穿袜立在地上,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的时候,你母亲喊着“龌龊了袜子!”立刻擒你到藤榻上,动手毁坏你的创作。当你蹲在榻上注视你母亲动手毁坏的时候,你的心里一定感到“母亲这种人,何等煞风景而野蛮”罢!
瞻瞻!有一天开明书店送了几册新出版的毛边的《音乐入门》来。我用小刀把书页一张一张地裁开来,你侧着头,站在桌边默默地看。后来我从学校回来,你已经在我的书架上拿了一本连史纸印的中国装的《楚辞》,把它裁破了十几页,得意地对我说:“爸爸!瞻瞻也会裁了!”瞻瞻!这在你原是何等成功的欢喜,何等得意的作品!却被我一个惊骇的“哼!”字喊得你哭了。那时候你也一定抱怨“爸爸何等不明”罢!
软软!你常常要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脱你。现在你一定轻视我,想道:“你终于要我画你的画集的封面!”最不安心的,是有时我还要拉一个你们所最怕的陆露沙医生来,教他用他的大手来摸你们的肚子,甚至用刀来在你们臂上割几下,还要教妈妈和漫姑擒住了你们的手脚,捏住了你们的鼻子,把很苦的水灌到你们的嘴里去。这在你们一定认为是太无人道的野蛮举动罢!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激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我在世,永有逢到像你们这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的人群合,永有像你们这样底地真实纯洁最是我到上海去干了无聊的所谓“事”回来,或者去同不相干的人们做了叫做“上课”的一种把戏回来,你们在门口或车站旁等我的时候,我心中何等惭愧又欢喜!惭愧我为甚么去做这等无聊的事,欢喜我又得暂时放怀一切地加入你们的真生活的团体。
但是,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的。这是我经验过来的情形,也是大人们谁也经验过的情形。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痴心要为你们永远挽留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然这真不过像“蜘蛛网落花”,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而已。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你们早已不是这样的人,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注:《给我的孩子们》写于1926年圣诞节,它是《子恺画集》的代序,以画集上的题材为内容。
小题1:文章第二段说“瞻瞻”是可“佩服”的,请具体说明“瞻瞻”的可“佩服”之处。(4分)
小题2: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它对表达主题起到了怎样的作用?(5分)             
小题3:有人这样评价丰子恺的这篇文章:“一首童真世界的赞歌,但这首赞歌带着苦涩味。”为什么说“这首赞歌是带着苦涩味的”?请分条陈述你的理解。(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高贵的捐赠
方冠晴
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个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逃生出来。
电视上,那个中年男人哀伤的表情和翔子呼唤妈妈的哭声打动了我。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他们家所有的东西都化成了灰烬,已不能再进去居住,小区的物业在一楼腾出了一间车库,让这对可怜的父子暂时安身。
我去的时候,车库门口已有好些人。在这些人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待在人群的外围。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她那只有四五岁的女儿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在她俩身边的地上,堆着好些东西,崭新的被褥、折叠得方方正正的衣物,最上面,放着一只开了缝的玩具熊。
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起了小女孩的不高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你在瞧这件衣服,这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这么多玩具,你为什么偏偏就捐这个破的?”
小女孩撅着嘴:“别的我还没玩够呢,这个,我已经不想要了。”
“将自己都不想要的东西拿来捐给别人,这样对吗?你再好好想想。”
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吗?”    “我想是的,”见女儿半天不吱声,妈妈又问:“你有最好的东西吗?咱们能不能换一下,不捐这缝补过的熊,捐你最喜欢的。”
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
做母亲的有点失望,说:“妈妈不逼你,要不,你再想想。”
女儿问:“我要是将我最喜欢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
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我代她的母亲回答:“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
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我们一道进了那个车库。当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当小女孩的母亲奉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后,小女孩这才开了口。她拉过翔子的手,然后,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放到翔子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已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说完这一句,她的眼泪就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哭着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我终于明白了小女孩的意思,在她四五岁的天空里,最好而又最宝贝的,当然是她的妈妈了。她将她最为宝贝的妈妈捐给了翔子,让失去妈妈的翔子有了妈妈,而她自己,这一捐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妈妈了,她怎么能不难过,怎么能不哭泣。
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孩抬起头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妈妈,不,翔子的妈妈,我不是想将你要回来,可是,我还是想亲你一下。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
她的母亲一把抱住她,疯狂地吻她。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眼泪,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地神情。她幸福,是因为她女儿将她当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为宝贵的东西;她骄傲,是因为她的教育有了成果,女儿学会了捐赠。
我的眼睛也潮湿了,为这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我猜想,她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解释,
才能让她的女儿明白,她是一个人,不是物品,是不能捐赠给别人的。
但是,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
小题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女儿知道将自己都不想要的东西拿来捐给别人,这样做是不对的,所以“局促不安”。
B.女儿看见妈妈把“崭新的被褥、折叠得方方正正的衣物”都捐了出来,于是“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的样子。
C.女儿心目中“最宝贝的”是妈妈,要自己捐“最宝贝的”无疑是要捐自己的妈妈,所以她不知怎么办才好,显得“手足无措”。
D.全文明暗两条线索相辅进行,“我”是明线,“女儿”是暗线。文章开头说“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而正是这“一点点钱”的出现,与眼前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那种高贵的无私形成了一种对比,升华了文章主题。
E.当女儿知道捐出去的东西不能要回来,并且得到了妈妈的肯定回答后,她非常难过,难以割舍,于是“彻底低了头”。
小题2:文中小女孩一登场,就“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而且拿“一只开了缝的玩具熊”捐给翔子,后来又一再强化这一点,从小说的整个故事情节来看,作者运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技巧?使用这种技巧有何好处?(4分)
小题3: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连捐赠一个漂亮玩具都舍不得的小女孩,却最终将自己“最宝贝”的妈妈捐赠给了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你认为这个情节可信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镂空夜色的飞鸟
——论“新生代散文”的特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汉语文学界出现了一种新的散文创作倾向,相对于此前的散文话语言说方式,这一倾向呈现出比较鲜明的特征。对这种倾向的指认,各地域板块采用了不同的描述方式。“新散文”、“新潮散文”、“新锐散文”、“新世代散文”、“后散文”、“新生代散文”等指认法在历时与共时的创作与批评阐释实践中,由共生状态趋向共认状态——“新生代散文”从多元命名法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对这一散文风貌的命名。
“新生代”作为一个地质名词被移植进文学创作(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的命名中,意指颠覆了某些创作传统、使用新的语言及写作方式的集体性的创作现象。其不同于先前状态的意指内核正契合了这种新的创作倾向的特质,它也构成了“新生代”这一命名中的恒定系数。当它作为创作主体的代际命名时,恒定系数(“新”)之外的可变系数随语境的变化而迁移,“新生代散文”话语中的可变系数也在随语境而变化,正如台湾作家林燿德和黄凡在所编的《新世代小说大系》中指出的:对“新世代”的界定“是一个因时空转移而产生相对诠释的名词”。本文拟将“新生代散文”界定为20世纪60年代出生、80年代中后期登上文坛的创作主体体现出来的新的言说状态的散文,这些创作主体在散文思维方式、写作策略上具有极强的探索意向。不同地域“新生代散文”的主要作者包括苇岸、钟鸣、张锐锋、庞培、马莉等。
“新生代散文”创作主体在审美领域与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相互关系中,不仅在审美领域内部拥有自身的自主性,而且身陷它们组成的关系网中,深受其影响和制约。新生代作家大都受过高等教育,沐浴在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浓厚氛围中。文学环境的改变更是为他们的崛起提供了契机。在相对宽松多元的生存环境中,新生代主体建构了他们不同于前代的自由心态,既积极探索文体话语的革新,又能俯仰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沉思中。其中,西方文学与文化的影响让他们触摸到文学本体与西方的许多现代与后现代话语,从而使他们能自然从传统叙事体式中逃逸。
基本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的汉语散文界坚守的是现实主义(或写实主义)的观念,而现实主义文学的写实性掩盖了虚构的实质。“真实”对“新生代散文”来说,完全是主体人格和精神的真实,而真实的宝殿可以有多条通达之途。虚构成为“新生代散文”中一种本体论式的存在。新生代作家对自己由“真实——虚构”建构起来的喜剧性反讽地位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在这种清醒中自觉运用想像与虚构的修辞手法,以达到散文的“真实”内核,形成作者与读者之间、作品与读者之间、作品形式与内容之间一定的间距。虚构是“新生代散文”对传统散文话语有关“真”的狭隘理解的颠覆,“散文”话语的可变系数从而被“新生代散文”赋予新的内涵。
“新生代散文”在审美领域已有的结构关系中夺回自己的资源和权力,首先便是洗去原先结构赋予语言的过分的魔力和神圣色调,让语言从悬浮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状态返归地面,创造属于自己的新语言形态,与文坛业已定型的结构关系决裂。“新生代散文”作家大多有写现代诗的背景,诗人所拥有的跳脱的思维、大胆的想象、敏锐的感觉,将“诗质”镶嵌在散文语言的血液和肌理里。这不同于平铺直叙式的浅浮的诗意,而是自我心灵的体认中凝结而成的诗质。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得以确立的新生代,带着诗人的眼光,致力于对感觉经验的再经验,在字质语感的锻炼和体味中,酿造新感觉和新感性。“新生代散文”另一极的语言回归表现为以语言来描摹世界,让语言回到事物本身。作者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让事物回归自己的本来状态,主体近乎呈现为所谓的“零度写作”。把许多概念名词引入散文中,从基本词汇形式上打破传统散文写实的传统及体现在具体文本中的具象化,是“新生代散文”在语言上的又一陌生。
小题1:下列不属于“新生代散文”语言特质的一项是(    )
A.洗去了原先结构中赋予语言的过分的魔力和神圣色调,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新语言状态。
B.散文语言的血液和肌理中镶嵌着写作主体在自我心灵的体认中凝结而成的“诗质”。
C.用不动声色的叙述,让事物回归到自己本来的状态,主体近乎呈现为所谓的“零度写作”。
D.引入了许多新概念、新名词,从基本词汇上打破传统散文写实的传统及体现在具体文本中的具象化。
小题2:以下对“新生代散文”作家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生代散文”作家在散文思维方式、写作策略上具有极强的探索意向,代表人物有苇岸、钟鸣、张锐锋、庞培等。
B.“新生代散文”作家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同时受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熏陶,他们有着相对宽松多元的生存环境。
C.“新生代散文”作家对自己由“真实——虚构”建构起来的喜剧性反讽地位有着清醒的认识。
D.“新生代散文”作家有写现代诗的背景,他们将“诗质”镶嵌在散文语言的血液和肌理里。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新生代”“是一个因时空转移而产生相对诠释的名词”,并将“新生代散文”界定为20世纪60年代出生、80年代中后期登上文坛的作家的散文。
B.“新生代”根植于相对宽松多元的生存环境中,有着不同于前代的自由心态,既积极探索文体话语的革新,又能俯仰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沉思中。
C.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散文界坚守的是现实主义的观念,“新生代”也延续了这一传统,并自觉运用想象与虚构的修辞手法,以达到散文的“真实”内核。
D.“新生代散文”的诗意不同于以往散文平铺直叙式的浅浮的诗意,而是创作主体在自我心灵的体认中凝结而成的诗质。
小题4:文中说“新生代散文”颠覆了某些创作传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当玫瑰花开的时候
[智利]佩•普拉多
老园丁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的玫瑰花。他像蜜蜂似的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成了他心爱的宝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妒忌。
他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厌人的名声。
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他。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哝着园丁对她说的话。从那时起,人们除了说他自私、讨厌人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去理睬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我真乐意把我花园里的花全部奉献给您呀!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下来的玫瑰花,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您在笑我吧?哦!您不要笑话我,我请求您不要笑话我。”
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人带到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玫瑰花,红艳的花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在蒺藜之中。
“夫人,您看,”老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花朵,一边说,“我一直观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小小的篝火喷吐出的红通通的火苗。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么?”
“花萼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花枝上,谁也无法确切地把它们截然分开——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开来的时候,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它的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的结合起来了。”
“结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哪开始算起我都不知道,那我怎么能把它摘下来送给他人?要是硬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么,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
“每年到了十月,那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在什么地方开始开花的。我从来也不敢说:‘我的玫瑰树开花了。’而我总是这样欢呼着:‘大地开花了,妙极啦!’
“在年轻的时候,我很有钱,身体壮实,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为人忠厚,那时曾有四个女人爱我。”
“第一个女人爱我的钱财。在那个女人手里,我的财产很快地被挥霍完了。” 
“第二个女人爱我健壮的体格,她要我同她的敌人去搏斗,去战胜他们。可是不久,我的精力就随着她的爱情一起枯竭了。
“第三个女人爱我英俊的容貌。她对我倾吐了许许多多情意缠绵的奉承话。我英俊的容貌随着我的青春一起消逝了,那个女人对我的爱情也就完结了。”
“第四个女人爱我的忠厚善良。她利用我这一点来为她自己谋取利益,最后我终于看出了她的虚伪,就把她抛弃了。”
“在那个时候。夫人,我就像是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一百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只能有一个春天。我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因此而永远地凋零了。”
“自此以后,从来没有人在我的花园里拿走过一朵花。我对所有到我这花园来的人说:‘你什么时候才能不热衷于那些被分割开来的、残缺不全的东西呢?假如你真能把每件事物的底细明确地分清楚,假如你真能弄清玫瑰长到何时算作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的话,那么,你就到那玫瑰开花的地方去采摘吧!’”
小题1:作者在开头三段叙述了人们对老园丁的妒忌与讨厌,其用意是什么?
小题2:作者为什么要写老园丁的爱情经历?老园丁的感情生活为什么没有圆满的结局?
小题3:请从修辞与表达作用两方面对画线语句进行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